登陆注册
13840400000051

第51章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

■尹韵公

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理论支撑。因此,弄清弄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无论是对于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还是对于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新闻学知识的莘莘学子,都是极为重要的。

真实性原则虽然是主观判断,但它却有着厚实的客观基础。

真实性原则关键在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新闻的内在要求看,真实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离开了真实,也就无所谓新闻。新闻必须真实,但真实的事情未必可以构成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但真实存在的每一件事情不是都值得报道的,或都可以成为新闻的。

我们强调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依照历史唯物论,信息的采集活动和处理能力,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又由于人类是社会化的高级生物,这就使得个人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必然会在一定的人群和地域之间传播、交流和扩散。因此,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然要求真实客观的信息在相互之间传播、交流和扩散,以不断地提高征服自然、改天换地的能力,从而推动自身文明史的不断进步。我们注意到,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凡是错误的信息、不真实的信息或扭曲的信息,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影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概括起来讲,这就是:凡是真实的信息,都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凡是错误的不真实的信息,都阻碍和延缓了人类的进步。随着近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加快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大大增强。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逼使人类掌握的一部分信息,逐渐转化为具有新闻性质的信息。信息与新闻,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又不完全相等。信息包括新闻,新闻也一定是信息;但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新闻。

正确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还必须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真实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首先,要具备当代时空观。过去,尽管教科书里关于新闻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不同说法,但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还是陆定一同志的概括,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氏定义,结于20世纪40年代我党延安整风期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陆氏定义还是比较科学的,基本符合那个纸质媒体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状况。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给予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以深刻的影响。比照当代的传播环境,陆氏定义的时空观显然已经落后了,不再符合当代传播环境的要求。例如,人们通过卫星传输的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播发的消息,往往不是“新近发生的”报道,而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或最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中国三峡大坝合龙的现场直播、世界杯足球赛的现场直播、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直播等等,都证明现代科学与通讯技术,已经无情地摧毁了陆氏定义中的陈旧而过时的时空观。在当代社会条件的传播语境下,新闻的定义应为:新闻是最新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选择事实的报道。所以,只有从当代时空的角度切入,跟上已经发生位移的时空坐标,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真实性原则。

其次,要厘清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报道的本源,事实在先,新闻居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原生材料,新闻是根据事实加工编辑而构成。事实是新闻发生的前提,又是新闻存在的依据;没有事实作为前提,新闻就失去了发生的合理性;没有事实作为依据,新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

然而,我们又必须清楚地知道,尽管事实对于新闻是如此的重要和关键,但是,事实绝不直接等于新闻,从事实到新闻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进入新闻领域的视野,不是所有进入了新闻领域视野的事实都可以进入新闻制作的程序,不是所有进入了新闻制作程序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只有与构成新闻的要素发生了联系,事实才能成为新闻。

曾经见到有的教科书这样写道:反对资产阶级报纸的“有闻必录”。其实,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的报纸,资产阶级的也罢,无产阶级的也罢,或是其他阶级的也罢,都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不要说别的原因,光就运作成本而言,这是任何报纸都无法承受的。如果把听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无一遗漏地刊登出来,那还能叫新闻吗?这样的报纸能在世上存活吗?

再者,要坚持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正如西方哲学家罗素所言:“事实的意义就是某件存在的事物,不管有没有人认为它存在还是不存在。”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反映客观存在。

新闻就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存在的反映。但这个反映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能动的、鲜活的。这种能动而鲜活的反映,表明了人们的主观意识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客观存在进行选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选择。

新闻一定要真实,一定要忠于事实,这是不容置疑的;新闻并非报道所有事情,刊登一切,这也是不容置疑的;绝大多数新闻报道的事实,一定要经过人们主观价值的判断过滤,这同样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样地,新闻报道的事实,必然包含着主观判断,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新闻传播主体会有不同的报道及其解读,因而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屡见不鲜的客观存在。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新闻传播主体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甚至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新闻传播主体会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是,从什么立场审视、什么角度报道,运用怎样的观点和倾向进行阐释,对事实的素材进行怎样的切入和取舍,又怎样进行裁剪和编辑,以至于版面的安排、字号的大小、位置的摆放等等,这些新闻手段的选择和操作,是任何新闻传播主体都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而这些反映在媒体的任何新闻,又无不打上新闻传播主体价值观念的烙印。在当今世界,绝不会存在纯客观的媒体;对任何宣扬自己的报道绝对客观、不掺杂任何主观倾向的媒体,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相信,因为那肯定是谎言。这类媒体生物种类,地球上从未诞生过,将来也不会出现,因为地球不存在它的生态环境。

坚持客体与主体的有机统一,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我们追求事实,忠于事实,这个自然本能是真实的;我们依赖于立场、观点去反映事实,解读事实,这个价值取向也是真实的。无须讳言,我们是尊重客观事实与尊重选择事实报道的统一论者。这里面不存在矛盾现象,恰恰相反,客体与主体的有机统一,才能使矛盾得到了最优化处理。新闻界有一句名言:善于用事实说话,这是对客体与主体有机统一的最好诠释。

中国共产党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忠诚拥护者和真诚实践者。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毛泽东在创刊于1925年12月5日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上写道: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统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由此可见,从党诞生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坚持真实,忠于事实,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一贯主张和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持,是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办过报刊,还长期给一些其他报刊写稿,丰富的新闻实践使他们意识到: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列宁也是一位鼓动家和宣传家,也有着丰富的报刊阅历,他曾说过:“我们的报道是我党的一面镜子。它应当经常保持干净,摆放端正,它所反映的东西,都不应失真。报纸由于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严肃的原则性,因而不仅在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而且甚至在我们最凶恶的敌人的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威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非难我们的报纸不真实。”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集体都高度重视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原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曾反复强调,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讲空话和假话;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要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新闻宣传工作之中。江泽民同志曾经对真实性原则作出过极为精确的阐述,他指出:“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坦率地指出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因为我们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同新闻的真实性是一致的。”他还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胡锦涛总书记也曾经强调:“要坚持讲真话、讲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无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执政党,我党对真实性原则的坚持,从来都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风,是我党坚持真实性原则,随时修正错误,始终追求真理的一条重要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针对新闻工作中出现的面壁虚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等不良现象,我党展开了著名的反对“客里空”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我们党在新闻界深刻总结了经验与教训,清算了错误学风文风,使真实性原则继续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是说在真实性问题上我党没有犯过错误,但更重要和更可贵的是,我党一旦发现错误,就必然会全力去改正和修订错误。这个改正错误的过程,恰恰是更好地彰显了我党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决心和毅力。

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真实性,是实践和落实真实性原则的关键。在当今中国,13亿中国人民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地建设祖国,这是我们时代的主流。反映在新闻工作领域,这一主流就是我们常说的主旋律。从这个角度讲,唱响主旋律,应当是真实性原则的客观要求和时代使然。然而,我们又要注意防止出现另一种倾向,即借口总体真实或本质真实,而不去反映和报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从而有意无意地弱化和消解舆论监督。我们必须承认,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种制度,都会存在阴暗面问题。问题在于,如何面对这种阴暗面。胡耀邦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社会是光明的,同时也存在着阴暗面。“我们这样的大国,今天如果有谁专门搜集阴暗面,每天在报纸上登一百条,容易得很!……虽然其中每一条可能都是真实的,但如果谁说这就是代表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画面,那就不真实了。当然,如果反过来硬说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是光明实在好得不得了,一点阴暗面都没有,一条缺点也没有,那也不真实。”江泽民同志讲得更好,他说:“社会生活中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阴暗面的情况、性质也各不相同。”“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要找几个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并不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来看却背离了真实性。”

以上思想告诉我们这样一条处理原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应当承认,有的报道素材和题材确实是真实的,也确实有新闻价值,一旦报道出去也确实会为社会所关注。然而,由于社会本身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存在着许多可变的或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逼使我们在处理某些新闻题材时,不得不多加考虑,不得不反复掂量。我们也清楚有的新闻题材颇能吸引眼球,但由于顾忌可能诱发一些不可预测因素或其他种种原因,我们就很可能照顾大局而牺牲个体,让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但我们存在,国外也存在类似现象。

我国的新闻媒体虽然存在“报喜多于报忧”的现象,但这并不等于我们轻视、或忽视、或无视社会“阴暗面”的存在。中国新闻传媒体制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它创立的内参机制。所谓内参,就是媒体内部出版的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内容主要是“报忧”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它刊登的稿件多数是不宜公开、或暂时不宜公开、或未经调查核实的“阴暗面”。内参反映的问题,都是来自老百姓的呼声、愿望、要求和利益表达,也有举报和投诉。内参报道的信息,多数是真实的。对此,党和政府各级部门都高度重视。内参机制的运作,有利于治党治国,有利于社会稳定。它不仅没有削弱真实性原则,而且是更严格、更严谨地维护了真实性原则。内参机制是中国特色新闻传媒体制的产物,是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

同类推荐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热门推荐
  •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为了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每篇习作的写法,全书对每篇文章均配以推荐老师或编辑的简评,将“评点”和作文进行对比阅读,这样不仅是获得作文材料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这些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才思横溢,文笔犀利,具有极强的阅读和借鉴价值。
  • 以爱之名:暗夜守护者

    以爱之名:暗夜守护者

    当亲情面临背叛,当爱情面临选择,她该如何面对复杂错位的人生?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原罪之光

    原罪之光

    “我们每个人都满负罪恶,旧大陆因此沉沦。仁慈的女神引导我们来到新大陆,赐予我们新生!”——《圣典.序章》从崔斯特走出思尔镇的那刻起,一段冒险和救赎的史诗就此展开!.
  • 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顾馨雨是一家咖啡厅的小员工,有一天他到这家咖啡厅喝咖啡,老板来杯蓝山咖啡却不料顾馨学笨笨的倒在了顾知卿的宣扬那顿时顾知卿黑了脸。。。。。。便要了顾馨雨做他的小娇妻。
  • 灵若

    灵若

    他,一生出来就是让整个家族引以为耻的废物,母亲去世,父亲不爱,兄弟姐妹都欺负他;她,樱花灵一族的公主,背负着光复樱花灵一族的。当她以遇见的第一个人可以许三个愿望为名遇见了他,她千辛万苦帮他这个“废物”登上了这个世界的顶峰,本以为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时,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了水面......亦是,一场相遇,一场相惜,不过一场梦境……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本书选文皆为当下时文,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着重突出情感美与诗意美,选文文字唯美,充满诗意,抒写情感美、人性美、人间爱,感人至深,以震撼心灵的真情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以催人泪下的挚爱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 顺中论

    顺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富豪三千金

    富豪三千金

    白芷柔、白芷梅、白芷凌是一对孪生三胞胎:白芷柔最小,白芷梅是老二,白芷凌是老大。白芷梅和白芷凌因为是同卵双生的关系,所以性格、爱好都一模一样,两个人经常是争吵不断,只有白芷柔温文尔雅,外柔内刚在学校里深受黄榆槽喜欢,又善解人意。但是黄榆槽却忘记不了旧情,对夏明艳由爱转恨,从此不再提爱情,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白芷柔,但是不敢表白……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夏明艳突然出来要求黄榆槽的原谅,这段恋情不再太平......
  • 仇情

    仇情

    本是富家大少,命运却遭惊天变故,父母离奇双亡,自己流落乡村,悲催挣扎,巧遇真爱,却被狠心拆散,正当绝望之时,命运再次惊天逆转,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人性的阴暗,爱情的脆弱,贪婪的欲望,复仇的火焰瞬间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