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3400000014

第14章 美国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2)

美国之音创立之初作为美国二战期间的宣传机构存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了一段前途未卜的时期。当时美国政府一部分人认为,美国之音随着二战的结束价值锐减,以45个语种播出成本高昂,建议停播。但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之音的角色不仅不应被削弱,反而要加强,还要通过法案永久确立其职能。1945年,美国之音划归美国国务院管辖,立足于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他国受众亲近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抗衡共产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扩张。虽然1946年、1947年国会通过的拨款法案仍使美国之音得以继续存在下去,但遭到许多国会议员特别是共和党议员的强烈反对。他们极力想减少对美国之音的拨款,甚至主张完全解散。

冷战的爆发淹没了国会中反对美国之音继续存在的声音,要求维持和扩大美国之音的呼声越来越高。1947年2月17日,美国之音开始向苏联广播。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美国新闻教育法案》,即《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正式授权政府经营属于官方的广播电台,进行对外广播宣传,以支持美国的对外政策。这相当于确定了美国之音的合法和永久地位,成为美国之音及政府其他的对外宣传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可见,冷战的需要成为美国之音继续存在的关键性因素,不仅挽救了美国之音的命运,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之音的迅速发展。里根当选总统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使美苏冷战出现第二次高潮。里根政府提出和实施的“国际广播系统现代化”给美国之音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剂。

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使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进入了“后冷战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之音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对外政策,又进行了调整。虽然美国之音继续向苏东地区进行广播,不断介绍民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西方的运作方式和作用,但已取消部分东欧语言,转而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传播力度,将资源用于增加对中东、东亚和古巴等地的广播。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之音继续采用新技术手段向世界各地广播,宣传美国的政策,充当向外国宣扬美国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

二、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一)美国国际广播业结构

美国的国际广播由不同机构组成,有政府资助的,有民间经营的,其中政府主导的核心机构当属美国之音。

1994年4月30日,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际广播法》,明确要求对外广播电视应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符合美国广泛的外交政策目标。根据该法,当时的美国新闻署下设了国际广播局(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Bureau),并且建立了广播管理董事会(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以负责掌管所有美国海外非军事的国际广播服务。1999年新闻署撤并之后,美国国际广播体系最高行政管理结构为广播管理董事会,下辖国际广播局,局长经参议院提名和认可,由总统任命。国际广播局下辖美国之音、世界网络电视和电影办公室、古巴广播办公室等,与此平行的是两个特别委员会,代管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自由亚洲电台,由政府拨款,但不属于政府机构。

广播管理董事会原为美国新闻署的一个部分,在新闻署并入国务院之后成为独立的跨党派联邦政府机构。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国务卿和8名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认可的董事,通常由总统从大众传播、出版、广播媒体或对外事务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中选择。除国务卿在其任期内保留董事会成员资格外,其他成员任期均为3年。

广播管理董事会的职责包括:监督所有依照《国际广播法》规定从事的广播活动,以及《对古巴广播法》、《对古巴电视法》和世界电视网的执行情况;从推进美国广泛的外交政策目标的角度,检查和评价这些广播活动的使命和运营情况,以及它们的质量、效果;至少一年一次,在与国务卿商讨之后,检查、评价和决定语种服务的增加和删减;管理和监督向广播及相关活动的拨款,和与节目再规划有关的资金再分配要求,向国际广播局和其他进行国际广播活动的拨款对象分配适当的资金;检查工程项目,确保所有的广播机构获得最高质量的服务和经济的传输服务;从事必要的研究,指出广播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经济化的领域;向总统和国会提交年度报告,概括和评价在该法规范下的活动以及《对古巴广播法》、《对古巴电视法》的执行情况等美国《国际广播法》。

在广播管理董事会中,国务卿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务卿负责提供外交政策的信息和导向指导,帮助广播管理委员会履行职能;并有权使用世界网与国外媒体进行持续的对话,以及提供由国务院资助的海外公共外交类节目等。而且国务院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一旦国务卿空缺时,代理国务卿自动成为广播董事会成员直至国务卿被任命。由此可见,在美国对外传播系统中,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是清晰明确的。

(二)组织结构

美国之音归属国际广播局管辖,总部位于首都华盛顿,员工约1300人。其宗旨非常明确,即清楚、有效地向全世界传达美国的外交政策。据美国之音官方网站的资料,其2009财政年度的预算高达1.94亿美元,目前每周以44种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向全世界播出约1500小时节目,内容包括新闻时事、社论、专题节目、英语教学节目、美国流行音乐节目等,在全球有1.25亿听众。美国之音的新闻中心有数百名记者,此外还有22名驻国内各地记者、16名驻海外记者,均属于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其外延为90名世界各地的海外记者合同工和供稿人。

美国之音的运作依照《美国之音宪章》(VOA Charter)进行。1976年7月12日,时任总统杰拉德·福特签署了《美国之音宪章》,确定了美国之音的使命和编辑原则。《美国之音宪章》规定,美国之音的节目必须符合以下原则:美国之音应是一贯可靠的、权威的新闻来源。美国之音播送的新闻必须准确、客观、全面。

美国之音将代表整个美国,而不是美国社会的任何个别阶层,因此将平衡、全面地反映重要的美国思想和体制。

美国之音应清楚、有效地展示美国政策,以及关于这些政策的负责任的讨论和意见。《美国之音宪章》中所说的“准确”、“客观”、“全面”是有条件的,即在符合美国对外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客观”的报道。一旦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矛盾,美国之音就会牺牲其所谓的“客观性”转而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这在其节目中屡见不鲜。美国之音被美国政府看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利器。美国国会一份文件曾说:“国际广播是足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唯一手段。”还有人把国际广播称为“比设置导弹更为重要的攻心战武器”等。美国信息署一位署长曾说,美国之音的广播是阻挡不住的,它“能够促使一个国家走向团结,也能够煽动人们起来暴乱”。

(三)严格区分内外的运行方式

在合理控制成本、追求投入效果最大化的同时,美国之音更注重的是实现其战略目的。美国之音的拨款来自联邦政府,正式员工均为政府公务员,语言的种类和节目的设置都围绕美国总体外交重心的转移而转移。美国之音在成立仅仅两年时,语言种类和员工人数即达到战时高峰,1944年,美国之音在全球有员工3000人,用40多种语言进行广播。二战结束后,其语言种类锐减至23种。

冷战的需要使美国之音的语言种类迅速恢复,至1988年10月,语言种类从1981年的39种增加到43种,每周的播出时数也从904小时增加到1209小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政府先后与斯里兰卡、摩洛哥、泰国、博茨瓦纳、伯利兹、以色列、波多黎各等国政府洽谈,要求在这些国家设立大功率的发射台和转播台。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美国之音对播出语种进行了大幅调整并逐渐削减了在短波广播中的投入,转而开拓有线电视、网络等成本更高的新媒体,因而预算也在逐年增加。

美国之音的对外广播有明确的宣传味道,这使得美国之音在美国国内被禁止播出。美国对内广播和国际广播严格分开,约1.1万家对内电台统一由联邦通信委员会管理,不允许展开国际广播服务;同样,国际广播电台也不允许开展对国内广播业务。1948年,美国通过了《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也称《史密斯—蒙特法案》(Smith Mundt Act)。该法案第501款明文规定,美国政府传播给国际受众的信息不得在美国国内传播。该法案出台之际正是冷战开始时期,美国政界认为,在向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国家开展宣传攻势时,要避免运用国家资源支持的宣传机器与民间新闻机构竞争并左右国内公众舆论。

根据法律规定,美国之音等国际广播电台为国外受众制作的信息不能在美国境内传播;如有需要,对外信息在播出之后的合理时间内可以提供给国内的新闻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国会议员,仅供“查看”之用。这些法律限制使许多美国人很长时间内根本不知道美国之音的存在。《史密斯—蒙特法案》1985年被第二次修订时,对美国之音及其他政府制作的针对海外受众的宣传品在本土传播的限制更加严格。直到今日,美国之音的广播和美国政府的公共外交仍然受这部法律的指导。20世纪末,美国之音陆续开设多种语言的网站,使美国政府对外宣传品在本土传播的限制部分失去意义。

三、国际传播战略分析

(一)资源与核心竞争力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政府的对外广播机构,从成立开始就是政府主导的,美国政府提供了充足的政策、资金和人力的保证。其定位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总体宣传的重要工具,目的是宣传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宣扬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美国的总体外交战略服务。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美国几十年来不惜投入巨额人力财力,建成有效覆盖全世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庞大国际广播网。从近几年来看,美国之音的预算逐年稳步增加,2007财政年度为1.7亿美元,2009财政年度为1.94亿美元,2010财政年度预计将增至2.06亿美元。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20年中,美国之音的总发射功率增加2倍多,其设在国外的转播台遍布五大洲一系列对美国而言“有战略意义”的地点。

美国之音在国内有5个发射基地,在国外有14个转播基地,共有117部发射机,总发射功率2.6万千瓦,用44种语言对全世界每周广播1500多小时,其中对社会主义国家广播的语种和时数均各占近一半。作为美国政府出资并且履行一定宣传使命的媒体,美国之音新闻时事类节目约占总体内容的60%,重点介绍的是对象国发生的危机和负面新闻,这也使得它所标榜的“真实客观”大打折扣。

(二)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1.以公共外交为目标的混合战略

美国政府包装美国之音的主要战略是通过“公共外交”的概念。与传统外交相呼应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国家对外战略的棋盘上发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公共外交”作为一个术语,首次出现于1965年,当时美国塔弗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舍法学院系(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主任埃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将其定义为,“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例如政府对其他国家公众舆论的培养,一国民间组织和利益与另一国的互动,跨国界的信息和观点流动”。1987年,美国国务院《国际关系术语词典》把公共外交定义为:“由政府发起交流项目,利用电台等信息传播手段,了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其他国家政府和民众对美国产生错误观念,避免引起关系复杂化,提高美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力,进而增加美国国家利益的活动”。

如今,美国的公共外交主要是指美政府针对世界其他国家民众采取的对外宣传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也包括那些受美政府部门指导或资助的美非政府组织针对外国民众进行的相关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对外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和价值观,增进外国民众对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对外政策的了解,赢得他们对美国的同情和支持,营造对美国有利的公共舆论,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对美政策,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全球霸主地位。

同类推荐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穿越还是重生:强势回归

    穿越还是重生:强势回归

    被心上人与庶妹背叛、下毒、谋害,无论哪一条都是不可饶恕的,她为求自保,跳入湖中,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到底是穿越了还是重生了,她也不是很明白,反正她还活着就是了……
  • 小镇鬼话

    小镇鬼话

    我生活在一个叫画皮厂的小镇,老人家总是跟我们说这个小镇不一般,风水极好,可是否极泰来,因为风水号所以妖物也喜欢在这个地方扎根所以总是发生许多离奇的事。真是与虚幻,恐怖与温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诡异之事,与你共见。
  • 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

    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

    公元2020年,世界风云变色,几大国家集团势力之间相互鼎力。为了寻找非对称战争,各国都在培育自己的高科技武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铉天昊在街上无聊的走着,突然一伙西装革履的黑衣人把他带走,随后风尘仆仆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只剩下倒在一旁自行车的脚蹬子还在转着。国防科工委下属国家安全局秘密实验室,一位将军在跟对面的铉天昊说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出现在实验室?是什么让他突遇突变?他会完成怎样的任务又会有怎样奇异之旅?男主是怎样运用突发奇想改变世界军事格局和战争形态的呢?看男主如何玩转整个世界,搅敌国一个天翻地覆日月无光!故事还得从那天下午说起……
  • 蜜汁宠婚:陆总夫人带球跑

    蜜汁宠婚:陆总夫人带球跑

    A市所有人都知道,陆家三少的宠入骨的小娇妻带球逃跑了。某助理:“少爷,少奶奶去试镜华似锦的女二号了!”某三少:“女二号?给导演打电话,直接定女一号。”某助理:“少爷,少奶奶给他的竹马当众表白,就在今晚…”某三少:“把照片换成我的,什么地方我过去。”某助理:“少爷少爷,少夫人跑了!”“什么?”某三少忍无可忍,“黎川,拦截机场所有航班,务必要把少奶奶带回来!算了,我自己去!”
  • 出租房日记

    出租房日记

    一则招租启事,引发了关于部分租客们生活的故事。其中有从远方而来的农村小伙子,有摆早餐摊的夫妻档,也有双脚不便的孤寡老头…在他们的意识中,这里不仅是他们睡觉、生活的地方,更是掺杂着喜怒哀乐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他们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部分。
  • 奉子成婚:老公吻上瘾

    奉子成婚:老公吻上瘾

    毫无恋爱经验的江小雅遇到接吻成瘾的陆熏然,生活开始一成不变。每天不是亲,就是吻。开始时,背地里连哄带骗的逼吻;在孩子们面前,明目张胆的的求吻;最后在媒体记者面前,激情献吻。某个女人终于忍无可忍的质问道:“陆熏然,没有人能对接吻上瘾的,你这是病,得知。”“我知道,所以你是我的药呀,药不能停!”
  • 六界争雄

    六界争雄

    神器全,天道换,众生灭,轮回生。聂天被天帝所害,被修儿所救,再世重生,与天帝斗,与魔帝斗。究竟谁错谁对,谁是谁非?
  • 网游之原罪

    网游之原罪

    欲望和贪婪是衍生罪恶的温床,当人简单的只需要为生存搏斗、拼杀时,那是我们必须要救赎自己,经历苦难的原罪。没有缠绵悱恻,只是一个男人为了生存要经历的困苦磨难……
  • 完美斗神

    完美斗神

    身经百劫破轮回,不死不灭逆诸天!一名被老叫花子养大的少年,因临终前一诺之约而决然走上修炼之路。在他茫然无措之际却意外得到了一枚耳钉,不料耳钉中却寄存着一个老怪物;你想成为绝世强者么?你想成为完美的人么?你想同一等级碾压所有敌手么?那就按照老祖的方法修炼吧!
  • 佛说咒小儿经

    佛说咒小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