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7200000028

第28章 悬念(1)

在影视作品中,特别是情节片中,悬念是构建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具魅力并被频繁使用的元素之一。作为编导,应该学会掌握和运用这一元素,并能熟练地驾驭它,使之在创作和构思时能有效地为己所用。

一、悬念片与悬念机制

一位资深的美国剧作家路特说:“只要安全一受到威胁,悬念就开始。在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十部影片中,有六部用死亡的危险作为戏剧动力。”由此足以证明:悬念是构建情节最有活力、最具张力、最富魅力的艺术元素。

什么是悬念?我国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悬念”含义的阐释为“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力”。从以上阐释可以看出,悬念是以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的需要以及相互作用为基本条件构成的。

如果从宏观视野来审视,悬念是文艺创作的构成元素之一。如果从电影、电视这个特定领域来考察,悬念则是编剧和导演安排情节、结构故事、刻画人物,用以吸引观众、引起观赏兴趣的手段之一。总之,悬念不是目的,它只是情节的构成元素和重要的表现手段。

所谓悬念,主要是指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并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以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在接受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作为类型片模式的悬念片,悬念的建立与构成则是在电影本文与观众遭遇之时实现的。如从宽泛的接受背景去审视,悬念应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动因,一种观赏主体与叙事客体处于融合状态时强烈的期待心理。如果用简约的语言来概括,也可以说是观众对剧情发展中不可预测的结果的一种心理期待。

我们对悬念机制的研讨,主要是指对它的构建、功能、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研讨。

在不同风格的影片中,悬念机制的确立及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惊险片、侦破片、警匪片,常以尖锐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不断带来的“危机”,或“突然转折”带来的异常情势等,作为构建悬念的重要契机,给观赏者情绪上以强烈的刺激,令人紧张、恐惧、激动、惊悸,以引起观赏者的兴趣。而在言情片中,悬念则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维持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曾经引用过他拍摄的影片《轻浮的德行》中的一段戏来证明这一观点。他说影片中有一个小故事非常有趣,约翰向洛丽塔求婚,她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说了句:“半夜12点我会在家里打电话给你。”接下来的镜头是一块手表,时针指向24点。这块表是电话局女话务员的,她正在看一本书,这时她的接线桌上亮起了一盏小灯。话务员将一个插头塞进去接通电话,准备重新看书,却不由自主地拿起听筒放到自己的耳朵旁,把书放下,她开始兴致勃勃地偷听电话里的谈话。这对男女在电话中谈论结婚的事,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在接线员身上担负着这样一个悬念:打电话的那个女的会同意嫁给接电话的那个男人吗?直到那个女的说“是”,接线员才松了口气。她的悬念(期待感)结束了。这里和恐惧、惊悸无关,悬念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维持的。

在一般情况下,具有悬念的场面总是影视作品中的精彩之处或精华所在,所以运用悬念的得失,常常成为影响一部影视作品成败的关键。

悬念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是相当宽泛的。比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得失、爱情的悲欢、生活的顺逆、亲人的聚散、家庭的安危、生命的存亡等,均可构成悬念的契机。一般来说,如果道德、善行、好人一旦陷入困境,受到恶人的诋毁、攻击、诽谤、中伤、威胁、陷害,遇到危险、面临困境、遭受灾难,就会唤起观众的同情,为其前途、安全和命运担忧,这样悬念便立即产生。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许多类型片的故事情节,大都要靠悬念来维持和支撑。

悬念作为构成剧作情节的元素来说,是一个统一体,但其内部机制又是多样的。而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的阐释则有他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悬念在于要给观众提供一些为剧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也就产生了。”在希区柯克拍摄的悬念片中,基本上都是运用这一原理,这也是希区柯克的悬念观。

如果将悬念机制加以区分的话,大致可以见诸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为希区柯克所擅长运用的悬念机制。即让观众知道剧中当事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他(她)将要遇到危险,甚至已经大祸临头,也就是当事人处在明处,而在暗处却有人预谋要加害于他。对于此种危机与险情,当事人却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更无思想、行动上的准备和防范措施,但观众已然知晓有人在暗中加害于他,以及他所面临的危险。这样,观众就会为剧中当事人的安全和命运担心,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情,期待他能解除危机,摆脱困境,从危难中脱身,获得安全。

这类悬念机制的操作与运用,在我国影视作品中亦属常见。

例如,观众看到敌人撤退时在树林中布设地雷,他们走后,我军指挥员带领战士进入布雷区。此时观众早已从前面的影像中看到树林中已被敌人遍布地雷,但我军指挥员和战士却毫无所知,所以他们每前进一步,观众都会为其安全担心,暗中祈祷他们不要进入雷区和踏上地雷。

又如,歹徒欲加害某人,将一枚炸弹置于糕点盒内,派人送至某人家里,恰巧某人不在,仆人接过糕点盒将其放在屋中桌上,孩子看到后,欲吃糕点,于是上前去解糕点盒的绳子,这时,观众因为早已知道糕点盒内有炸弹,就会为孩子的生命安危担忧,有的人看到此处甚至会惊叫起来。这是因为悬念的张力对观众的精神刺激太强烈了。

这种悬念机制不仅现在经常被编导者加以运用,而且早在古典戏剧中就曾多次出现过。比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以此种悬念机制来维系、支撑和推动情节发展的。

在《罗》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却因家族之间的世仇而无法结合,由此构成了该剧的情节主线。家仇成了罗、朱二人之间爱情的最大障碍,他们只能在暗中热恋而不敢告知家人。朱家因不了解内情,将朱丽叶许配给他人。至此矛盾激化,朱丽叶誓死不从,为了抗婚,她听从神父献计,服用药物假死,以等待罗密欧前来搭救。神父写信派人送交罗密欧告知内情,让他速来搭救。送信人在途中出了差错,罗未收到书信,对朱丽叶为抗婚服药假死一事毫无所知。后来,当他听到朱丽叶的死讯后,立即赶到墓前,当他看到朱丽叶的遗体后,痛不欲生。但观众早已知道朱丽叶并非真死,但罗密欧并不知晓,于是他在绝望中服毒为朱丽叶殉情。在悬念的制约下,观众无不为罗密欧的生死担心、着急,希望他不要服毒殉情,要耐心等待朱丽叶的苏醒。可是罗密欧不知道内情,他服毒了,而观众知道内情,所以才为他担心、焦急,最后更为他的殉情感到惋惜;当朱丽叶醒来时,她看到的却是罗密欧已为自己服毒殉情,她更加痛不欲生,这时,观众又开始为朱丽叶的命运担忧。朱丽叶在绝望中服毒自杀,随罗密欧而去,从而引发了一场人间的悲剧。由此悬念消解,让观众陷入深深的思索,达到对人生哲理的升华。

《罗》剧虽非惊险样式作品,但对悬念机制的运用却同出此理。只是悬念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人物命运不可预测的结果的心理压力而维持的。

这种让观众知道剧中当事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悬念机制,不仅在许多戏剧和影视作品中被人经常仿效和运用,而且久用不衰,永不过时。只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运用此种悬念机制时,更加巧妙和富于变化,能够营造出非同寻常的更凸显其导演个性的复杂情境,所以悬念效应更为出奇制胜和具有魅力。

例如,希区柯克早在1954年导演的影片《电话谋杀案》,进述的只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杀兼图财害命的故事,但是经过他的演绎和操作处理之后,则成了一部悬念丛生、令人惊心动魄和极具观赏性的影片。

影片《电话谋杀案》讲述的是网球运动员汤姆因经济拮据,又发现他有钱的妻子另有别恋,害怕她弃他而去,于是萌发了杀妻谋财的念头。经过周密策划,汤姆雇佣杀手来执行他的阴谋,并将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对杀手作了详细的交代。这一切观众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而妻子却被蒙在鼓里,丝毫没有察觉,更无戒备。这时,观众必然要为妻子的安全和命运担心,期待她能避开这场灾难,能够摆脱死神的袭击,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阴谋按照事先的策划在悄悄地进行。杀手按照约定的时间11点,提前8分钟赶到妻子的住处,并在事先约好的第五级楼梯的地毯下拿到为他准备好的开门钥匙。他用钥匙打开房门,走到窗前,看了一下手表,距离11点尚有3分钟,于是他躲到窗帘背后,等待电话铃声。

这时在俱乐部里和朋友聚会的汤姆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10点40分,距离约定时间尚有20分钟,故而他又与朋友交谈起来。

杀手从窗帘背后出来,看了下手表,显然时间已过,他又望了下电话,电话仍然不响,杀手开始着急,以为计划有变,于是向屋门走去。

这时,坐在俱乐部里的汤姆又看了看手表,表上的时针仍然指在10点40分。显然表停了,他周密安排的杀妻计划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差错,他说自己的表停了,向周围的人询问时间。大家纷纷告诉他,有的说11点过3分,有的说11点过1分。这里,编导有意将时间作了延宕和拖延。时间元素对构建悬念、增强悬念的紧张度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导演应牢牢记住。

当他得知和杀手约定的时间已过时,他立即起身去电话间给妻子打电话。他走到电话间,里面正有人在占用电话,时间本来已经晚了,而又有人在占用电话,令人更加着急。这里,观众反而会认同于罪犯,期望他能快点打通电话。这种异常心理是不能用社会学或道德的批判解释通的,只能用心理学去解释。因为悬念对心理的压力太大了,从而盖过和模糊了道德的批判。

这时屋里的杀手刚刚拉开屋门,正欲走出时,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杀手握着门的把手回身看了一眼桌上的电话机,在犹豫不决。至此,镜头戛然剪断。杀手是走掉,还是反身回来,观众不得而知,这里导演又安排了一个叠加悬念,令观众悬疑。

此时,妻子屋中的电灯亮了。妻子从里间走到外屋来接电话,她走到桌前,和她平常接电话的习惯一样,背对窗户拿起话筒,这是她丈夫早已预料到的细节,这个位置为杀手勒死妻子创造了有利条件。妻子在接电话,杀手从窗帘后潜出,用丝巾勒住了妻子的脖子,这一切都和事先设计的程序一样,毫无差错。杀手把妻子推倒在桌上,她拼命挣扎,杀手用力勒紧丝巾,此时气氛异常紧张,观众看到此处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来,都在为妻子的生死担忧。眼看阴谋就要得逞之时,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妻子在垂死挣扎时,忽然从桌上摸到一把剪刀(事先已作交代,是她丈夫为她剪报纸时拿到桌上的),她手握剪刀用力向杀手的后背刺去,杀手猝不及防,反而送掉了性命。情势逆转,局面大变,悬念消解,角色互换,杀人者被杀,被杀者变成了杀人者。既出乎剧中人的意料,也出乎观众的意料。

至此,观众对妻子的担心尽释,新悬念又起,转化为对丈夫的期待,看他如何应付突然事变,收拾残局,如何将杀妻的阴谋继续下去。本来是天衣无缝的杀妻计划,竟然也会出现万一,仿佛计算机的预编程序出了问题,导致后面接二连三地出现程序错乱,可以说悬念迭起,情节越来越吸引观众。导演把气氛收紧、放松、再收紧,使戏越来越精彩。

在运用此种悬念机制时,除了要善于使用时间元素与之相配合外,还要善于使用物件细节来构建和支撑情节的发展。比如《电话谋杀案》中的那把开门的钥匙,同时也是启动情节、引发悬念的不可或缺的物件细节。离开它或抽掉它,整个结构就会散落和塌陷,剧本也无法成立。因此,时间元素和物件细节都是和悬念的构建息息相关的。导演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

第二,与上述悬念机制相反,即对观众保密,让观众和剧中当事人一样都不知道罪犯的阴谋诡计,都被蒙在鼓里,以此引起观众的猜测,观众急切盼望知道罪犯所策划的阴谋真相或设下的圈套和陷阱。在我国传统戏曲和章回小说中,常常运用这类悬念机制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吊起观众或读者的胃口,以吸引他们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同类推荐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万古长宙

    万古长宙

    尸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有过停止。在阴差阳错的境况下,一群失落异域的人,推开了一扇尘封亘古的神秘之门,一个光怪陆离的荒诞世界就此展开………究竟是来到了星空的彼岸,还是溯洄到了远古神话时代。超乎想象的强大异力,颠覆认知的不朽文明,重重迷雾中,宇宙的一角面纱被掀开…………
  • 灵植空间

    灵植空间

    “轰”。。。一颗流星呼呼带着火花划过湛蓝的天空砸向了一个小村子。主角就奇迹般的回到了那个人人吃大锅饭,以及那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大陆,香港,亚洲,世界,宇宙?精彩远远不止如此。可以浮空的浮萍草,亩产万斤的粮食,完美的生物燃料,吞噬金属的神奇外星怪兽,还有各种美味的水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些还不够?别担心,这只不过是开始~
  • 泯灭之最终纪元

    泯灭之最终纪元

    这是另一个地球,大毁灭后的神奇国度。神圣仙佛,王侯将相,到底是谁在主宰?一个恢弘的玄幻世界,如梦似幻的高山,超乎想象的奇珍异兽。激情如野火燎原,屠戮如冰雪止戈,贪婪如狂风骤雨……泯灭原罪,最终纪元。
  • 曾今遇到那些诡异的事

    曾今遇到那些诡异的事

    被诅咒的龙脉,床下面的人骨头,降头女王,死亡手机之末班车,带你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秘密,带你揭开阴间的生死薄
  •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夜孤泪

    黑夜孤泪

    掩瞒身份,容颜的她,来到这所贵族学院。又或是另一个身份称为死神的她。当两者融合在一起时,当身份被揭穿,被她人陷害时,她又该掀起怎样的一场风暴
  • 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现代人都非常渴望自己智慧多一点,应付别人的手段高明一些,所以总想读一些能让自己智慧速成的书,总想看一些能让自己手段老练一些的书。尽管这方面的书很多,但我们仍然郑重地向各位推荐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大书——《孙子兵法》。这部书“大”在何处呢?当然是大在智慧过人、计策过人、实用惊人。
  • 宝宝营养100问

    宝宝营养100问

    本书介绍了有关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辅助食品的添加等知识,教你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欲,健康成长。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抢夺小丫头:妖孽太缠人

    抢夺小丫头:妖孽太缠人

    “纪小欢,你这辈子注定会是我的女人!你就不要再把多余的感情放在别人的身上,否则——我会你生不如死。”这个跟她有命定之缘的男人宠她至及也伤她至极。“你放心,哪怕是背叛整个家族,哪怕是牺牲天下人痛恨成为千古罪人,我都会让你好好的活着,只是,你可否做我一天的女人?就一天……”这个原本与她是天敌的男子却为她倾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