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7200000052

第52章 视觉语言(6)

为了便于对照、比较,我们将原小说中的片段,电影文学剧本中的段落,以及导演运用视觉语言所作的镜头处理后的场面,分别节录如下:

【小说】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祥林嫂)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电影文学剧本】

鲁家客厅。大年夜,又是祝福上供的时候了……

鲁四老爷喊:“上福礼。”

柳嫂端了大盘装着一个煮熟了的猪头,猪头上面横七竖八地插上八九只筷子,上来。阿香跟在后面,端了另一只大盘,盘里装着一只鸡,放好。柳嫂正要回身再去端供品,只见祥林嫂兴冲冲地端了一只盘子,里面是一条大鱼,上来,走到供桌前面。

四太太大惊,大声怪叫:“啊哟,祥林嫂,谁叫你端的?放着放着……”拦住她,不让她走到供桌前面。

祥林嫂完全出乎意料,不知说什么才好,几秒钟之后,才格格不吐地:“我,捐过门槛……捐过……”

四太太一扫她平时的慈眉善脸,迎头痛击:“什么门槛不门槛!放下,不准开口。”

四老爷怒容满面:“我早说,不能用,不能用这种人……”

四太太对柳嫂:“快去换过,换一条草鱼,快。”对阿香,“站着干什么?叫她(指着祥林嫂)出去。”

祥林嫂茫然地出去。失神落魄的表情,嘴角微微地抽搐。

从以上小说的片段、电影文学剧本的场面以及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处理,我们可以对照看到,电影文学剧本较之小说的白描手法,显然在场面叙述上有了较为丰富细致的描绘,而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则让我们有了视觉画面的感受。下面我们再进行具体分析,看看导演是如何运用视觉语言构成这一场面的。

这个场面的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段:

(1)祥林嫂带着轻松的心情端鱼上福礼到被呵斥。

(2)祥林嫂竭力向鲁四老爷和太太解释自己捐了门槛,赎了罪。

(3)祥林嫂的最后希望破灭。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场面的开始部分,导演运用了语言的重复手法,重复表现了祥林嫂初入鲁家上福礼时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强调了祥林嫂的轻松心情;这种轻松心情与后面遭到的致命打击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助于推动剧情达到高潮。这种重复手法的运用是有其特殊表现力的,是内容所需要的,它既呼应了前面(第一次上福礼时)人物的思想情绪,又照应了后面对人物命运致命一击时的悲剧性气氛。不足的是,此处祥林嫂的性格变化(与第一次相比较)还显得不够鲜明。既要在重复中取得强化效果,又要显示出重复中的变化。

在这个场面里,不是要表现祥林嫂能不能上福礼这一事件的结果和突出表现鱼的细节,它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事件和细节展示其对于人物命运的打击和伤害并由此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表现祥林嫂在被剥夺了最后一点做人的权利后,人物内心世界所激起的巨大波澜和变化。

如果说导演的意图是想通过掉鱼的细节处理来刻画主人公的内心震动和变化,那么鱼掉之后,就应该把主人公推到观众的面前,充分展示祥林嫂的情绪变化,而这个场面的视觉语言结构却在鱼掉之后相隔5个镜头才出现祥林嫂怔住的特写镜头,这个唯一表现主人公情绪的特写镜头仅有1.4米长(3.4秒),观众还未来得及看清主人公的情绪,这场戏就结束了,实在令人惋惜。

在美国早期影片《居里夫人》中,当居里夫人惊闻丈夫居里的死讯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时,表现居里夫人情绪的一个镜头长达将近300英尺(约3分多钟),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情绪的变化,从而强烈地感染了观众,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与此相比,祥林嫂的心理过程就展示得不够充分,显得匆忙,只有交代,而无内心风暴的经历过程,并把它外化为可见的形象。

我们从原小说和剧本提供的材料来看,有较多的视觉语言因素可供导演加以利用。比如,选择“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变成灰黑的脸色”,“微微抽搐的嘴角”,“木偶似的失神的眼睛”,等等。通过这许多人物心理活动的可见的细节,以及四老爷和太太、老孔等人的脸色,柳嫂和阿香的反应,此外,还有挣扎的鲤鱼、跳动的烛焰、缭绕的香烟等,经过导演构思之后,交替地组合在一起,以间接描写的方式来揭示祥林嫂内心感情的跃动、抑制等复杂的活动,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下一个场面(砍门槛)的发展,为它积蓄力量,做好准备,找到依据,酝酿更大感情风暴的到来。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个场面的视觉语言构成,还没有充分把握住揭示主人公内心世界这条主线。因此,高潮的力量有些不足,缺乏强度。有的人把戏剧高潮误认为在“砍门槛”一场戏,是不无道理的。

由此可见,一个场面的视觉语言的构成,对揭示剧作内容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如果结构得好,就可以突出表现内容的深刻含义和实质;反之,就会削弱表现的力度,降低它的感染力量。

在讲到一个场面的视觉语言结构时,不能不提到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这一经典段落。

“敖德萨阶梯”这一场面的中心内容是表现战舰波将金号起义后,开进了奥德萨港口,罢工的码头工人和市民去慰问和欢迎起义的水兵,而沙皇统治者则在此时对无辜的群众下毒手,进行了血腥的武装镇压。

这一枪杀场面,如果导演只是拍一些沙皇士兵开枪、群众惊慌逃跑的镜头,也可以简单地交代过去,但是导演没有用镜头来图解和说明这一事件的表面过程,而是用艺术家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找到使事件暴发巨大激情的视觉语言手段。导演紧紧抓住这个场面中的两个代表性元素:一是敖德萨阶梯,二是婴儿摇篮车。这是视觉语言中两个最为重要的造型因素。

整个场面由155个镜头构成,放映时间约5分半钟,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觉是速度快、节奏高、冲击力强。它不注重叙事,因为情节很单纯(敌我冲突,用武装镇压群众),而重表现,多用短镜头,创造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视觉场面。

1.中军警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走来。5秒3帧

2.中军警持枪射击。1秒4帧

3.特一妇女惊恐的脸。7帧

4.特妇女晃动身躯向后倒去。8帧

5.特妇女张嘴呼叫。11帧

6.大特妇女晃动的头部。14帧

7.全—特人群由台阶上方往下奔逃,一无腿残疾人以手代脚随人流奔逃;一撑伞妇女跑近,伞占满银幕。4秒18帧

8.全人群从阶梯和高台向下奔逃,无腿残疾人从高台跳下。5秒2帧

9.大全军警持枪追逼人群。3秒17帧

10.中惊恐的人群由左向右奔逃。2秒12帧

11.远人群往阶梯下狂奔。5秒24帧

12.特一人跪倒的腿。2秒14帧

13.中一人由左向右飞跑。11帧

14.中一人由左向右跌倒。21帧

15.特一人大腿跌向地面。20帧

16.全一男人与小孩跌倒在尸体旁。2秒4帧

17.大全人群从阶梯往下奔跑。7秒9帧

18.全一男人与小孩跌倒,小孩恐惧地双手捂脸。5帧

19.远人群从阶梯往下奔跑。2秒16帧

20.远军警追赶人群(同9)。2秒15帧

21.远人群向下奔跑。2秒16帧

22.全军警从尸体上走过。3秒5帧

23.全人群奔跑,一拄拐人夹在其中。3秒21帧

24.近一中年男人与老年妇女缩在墙角处。1秒24帧

25.近一些人惊恐地躲向墙角。2秒5帧

26.远军警追赶人群(20分剪)。2秒2帧

27.近中年男人在妇女身旁倒下1秒11帧

28.远人群奔逃。1秒11帧

29.近一老人倒地,人群从身上跨过奔逃。3秒18帧

30.远人群奔逃。4秒18帧

31.远人群奔逃。1秒10帧

32.全军警射击。1秒2帧

33.全一男孩中弹跌倒。1秒21帧

34.远人群向台阶下跑。2秒14帧

35.远奔跑的人群中,一妇女发现孩子不见,转身寻望。1秒5帧

36.近妇女惊恐地呼喊。1秒6帧

37.远人群从小男孩身边跑过。20帧

38.近妇女惊恐地双手捂脸。12帧

39.全人群从小男孩身边跑过。20帧

40.大特妇女悲痛的脸。2秒14帧

41.大全人群狂奔。1秒10帧

42.特从尸体上跨过的腿。1秒3帧

43.大全人群狂奔。1秒3帧

44.大特妇女悲痛地呼号。1秒5帧

45.大特妇女悲痛地双手抱头。1秒11帧

46.大全人群狂奔。3秒12帧

47.全惊慌失措的妇女们。23帧

48.大特妇女痛苦的脸。23帧

49.大全妇女去抱倒地的孩子。3秒13帧

50.远人群奔逃。4秒2帧

51.全妇女抱着孩子逆人流而上并转身呼叫。4秒11帧

52.远人群奔逃。1秒19帧

53.全躲在墙角的老妇站起。1秒5帧

54.中老妇起身。1秒15帧

55.特老妇手抓头巾,对众人诉说。3秒20帧

56.近妇女抱孩子对四周呼喊。2秒12帧

57.近老妇张手呼喊。2秒1帧

58.字幕:让我们去哀求。12帧

59.特老妇仍在呼喊。2秒13帧

60.全军警逼向人群。1秒16帧

61.全人群奔逃。3秒3帧

62.中近老妇从众人中起身,人们聚在老妇身边。2秒5帧

63.特一老人与青年妇女望着老妇。2秒2帧

64.近老妇激动地向众人诉说。1秒13帧

65.近老妇与妇女们惊恐地转脸望去。3秒19帧

66.大全军警持枪向下走来。1秒18帧

67.近抱孩子的妇女高声呼喊着往台阶上方走去。3秒18帧

68.近—特一青年妇女从一老妇身上惊恐地抬起头来。1秒10帧

69.近老妇还在对众人诉说着。2秒

70.近—特青年妇女手抓胸襟。2秒

71.近—特人群骚动,妇女们不知所措。20帧

72.近—特一个男人弓身钻向人群。2秒18帧

73.全墙下奔逃的人群,拄拐残疾人随着奔逃。1秒17帧

74.大全军警射击。2秒13帧

75.大全奔逃的人群。2秒10帧

76.近抱孩子的妇女边迎着军警走去边大声呼叫。3秒5帧

77.近老妇领众人前行。2秒1帧

78.近抱孩子妇女呼喊着。3秒5帧

79.大全军警逼近人群。4秒15帧

80.远抱孩子妇女背对画面,迎军警而上。2秒4帧

81.字幕:别开枪了!3秒8帧

82.全军警往下逼向人群。8秒13帧

83.大全抱孩子的妇女往阶梯上方走去,军警的阴影笼罩在她身上。3秒3帧

84.字幕:我的孩子快死了。1秒21帧

85.大全抱孩子妇女往上走(同83)。1秒20帧

86.近抱孩子妇女呼叫(同76)。1秒1帧

87.近老妇领众人前行(同77)。2秒7帧

88.近抱孩子妇女呼叫(同76)。1秒19帧

89.近老妇领众人前行(同77)。13帧

90.大全抱孩子妇女迎军警走去,一指挥官下令开枪。6秒11帧

91.全狂奔乱跑的人群。5秒13帧

92.远骑兵驱赶人群。7秒1帧

93.大全军警持枪前进,从被打死的抱孩子的母子尸体上走过。2秒13帧

94.远狂奔的人群。3秒19帧

95.远奔逃的人群。2秒20帧

96.全奔逃的人们,有些人从铁栏杆上翻过。1秒

97.全顺墙奔逃的人们。21帧

98.近举枪射击的军警。1秒22帧

99.全老妇领着哀求的人纷纷中弹倒地。1秒14帧

100.近士兵射击,继续向群众逼近。5秒20帧

101.全奔跑的人群从守护婴儿车的母亲身旁跑过。2秒19帧

102.全军警前进。2秒9帧

103.特母亲惊恐的脸。2秒18帧

104.特母亲手抓婴儿车,婴儿在哭。1秒11帧

105.全母亲守护婴儿车。22帧

106.全军警前进。24帧

107.特母亲惊恐的脸。2秒13帧

108.近军警行进的腿。1秒5帧

109.中军警射击。24帧

110.特母亲中弹痛苦的脸。1秒20帧

111.特婴儿车欲动。3秒8帧

112.特母亲惊恐的脸。1秒6帧

113.特母亲的手痛苦地抓住腰带。4秒

114.远骑兵驱赶人群。3秒13帧

115.特母亲手紧抓腰带(同14)。1秒8帧

116.特母亲往后倾倒的头部。5秒4帧

117.特母亲的头倒向画面下方。5秒2帧

118.近母亲倒下,婴儿在车上哭号。5秒18帧

119.特婴儿车动了一下(同12)。21帧

120.特士兵行进的腿(同8)。1秒15帧

121.近士兵前进。10帧

122.近士兵前进。3帧

123.近士兵前进。4帧

124.近士兵前进。3帧

125.近士兵前进。1秒4帧

126.近母亲倒下。1秒

127.近母亲倒下,撞动了婴儿车。15帧

128.特婴儿车滚动。16帧

129.远奔跑的人群。3秒24帧

130.远骑兵驱赶人群(同92)。1秒4帧

131.全奔逃的人群,有人翻过铁栅栏。18帧

132.中母亲倒地。24帧

133.近婴儿车滚动。5帧

134.近车轮滚下阶梯。10帧

135.特婴儿车滚动。15帧

136.近老妇惊恐的脸。2秒16帧

137.近婴儿车滚动。1秒21帧

138.全婴儿车向台阶下滚动。4秒4帧

139.全婴儿车向台阶下滚动。2秒23帧

140.全骑兵驱赶人群。1秒3帧

141.近倒地的母亲尸体。23帧

142.全婴儿车滚动。1秒5帧

143.特老妇惊恐的脸。2秒24帧

144.特婴儿车滚动。20帧

145.特一个男人惊恐的脸。1秒21帧

146.全奔逃的人们。1秒12帧

147.特婴儿车滚动(同45)。1秒8帧

148.特男人惊恐的脸。1秒17帧

149.特婴儿车滚动(同45)。1秒13帧

150.特婴儿的脸。1秒9帧

151.特婴儿车滚动(同45)。15帧

152.特婴儿的脸。1秒

153.近士兵向群众射击。16帧

154.特男人惊恐的脸。10帧

155.中婴儿车滚下台阶……8帧

(注:因从录像机上记录整理,故用“帧”计数)

这个场面的镜头1至镜头100,主要展示在惊慌奔逃的人群中有一名怀抱受伤孩子的妇女逆流而上,其后跟随着一小群善良的妇女,企图阻止这场屠杀,哀求刽子手们放下屠刀,使原来由上而下的锐不可当的敌人受到了拦阻,在行为动作上遇到了反作用力(尽管这股力量很小)。冷酷无情的敌人无动于衷,他们继续开枪,跨过母亲与孩子的尸体,继续向前挺进。这充分说明哀求和善心是不会打动刽子手的心肠的,敌军只不过是一群执行统治者意志的杀人机器。

同类推荐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画像收藏艺术

    画像收藏艺术

    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乐器的种类已经相当齐全,而且根据《尚书·舜典》的说法,早在虞舜时期,就有了,“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八音”分类,但这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不过,从(周礼·春官·宗伯下》的记载看,至迟在周代,“八音”分类法已经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后来传播到日本、越南、朝鲜等邻国,影响很大。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热门推荐
  • 靓女的礼仪与魅力修养(女性生活百宝箱)

    靓女的礼仪与魅力修养(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性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滋味的景致。每一个女人都是一道风景,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氛,漂亮的、能干的、聪明的、温柔的、风情的、个性的、幽默的……但却只有一种女人的风景和香氛持久而迷人,那就是魅力女人。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皇后挂帅

    皇后挂帅

    她,南宫云澜是麟天国的长公主。原本该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却因自己皇弟的一道圣旨被远嫁他国。云澜不似其她公主,每天学习女工,吟诗辞歌赋。却独爱,练兵习武钻研兵法。世人皆知云澜整天舞刀弄枪,孰不知她温婉贤淑的一面,她的舞技天下无双却无人知晓。他,皇甫轩是西盛国的少年天子。无奈国家衰落皇甫轩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地施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命运有了巨变——听闻麟天国的长公主不仅有倾城之色且才干不亚于麟天国的皇帝,麟天的半壁江山是她打下的!皇甫轩心想,如若取了这样一个女人为后西盛必定国运昌隆!于是向麟天国求亲欲娶云澜为后!一切爱恨纠缠,从这开始
  • 高校总裁

    高校总裁

    思哲,一个出身农村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H市的重点高中,他本以为将迎来寒门子弟的逆袭,却不料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又一次打击让他逐渐沦为一个当下社会的典型屌丝。大学毕业之后也只能凑合着找到一份销售工作勉强度日,结果又遇到公司倒闭关门老板跑路的残酷现实。思哲一个人郁郁寡欢在酒吧买醉,喝多了之后躺在公园的椅子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越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高中课堂,他悲愤交加,想到自己又要将这十几年的苦痛与磨难再次经历一遍,不禁地感慨着命运对他的捉弄。然而,殊不知,这正是命运对他的眷顾,因为正是由于这一次的穿越,让他的人生彻底地改变了模样,真正的实现了屌丝的逆袭……
  • 追女神器

    追女神器

    我是李子轩,外表冷漠但是内心狂热,身边也从来不乏莺莺燕燕,可我始终都学不会如何追求她们。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了追女36计。一招鲜吃遍天,感觉就是这样的奇妙,每天都有所期待,在36计的帮助下,我终于踏上了艰难的追女旅程。
  • 霸道约嫁:污赖总裁独宠妻

    霸道约嫁:污赖总裁独宠妻

    未婚夫劈腿玩私奔,贱小三竟然是闺蜜!债主上门堵她,她拔腿开溜:“渣男欠你们钱,凭什么要我帮他还?”出门躲债躲进国民男神的房间。一夜欢愉。某男缠上她:“女人,享用完了就想跑?”麦檬檬穿上裙子不认人:“不然怎样?要给你发小费吗?”某男长臂一勾,露齿一笑:“过来,再睡一遍”麦檬檬扭脸走人。某男扑上去把她吻得七荤八素,摸着她的肚子得逞地道:“麦檬檬,别闹!世界这么大,得让我儿子蹦出来看看!”唔……看在他卖力帮她虐小三,斗渣男,辛苦造人的份上,要不她就勉强从了吧?
  • 剑桥魔法史

    剑桥魔法史

    提起《剑桥魔法史》,想必诸位读者对此不会感到太过陌生。这套丛书作为论述西方魔法发展历程的经典著作,在西方大陆诸国上广泛流传,更是被各大魔法学院列为必读书目之一,也是政府魔法相关行政部门人员聘任时的基本考核用书之一,下至魔法学徒,上至高阶魔导师,几乎人手一份。遗憾的是,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这套丛书未有权威系统的译本,而多以个人翻译部分章节的形式在修真界内小范围流传。西元2003年,由修真界群仙联盟长老提议,经群仙大会投票认可,在文书管理局的统辖下,组织了翻译学界和西方史研究学界的诸位泰斗,开始着力翻译包括《剑桥魔法史》在内的系列史学著作。经过众多专家坚持不懈的工作……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栀子花开为你而开

    栀子花开为你而开

    四年前,她突然闯进了冷帝的世界。为了姐姐,任由这个男子欺辱。他无情,残酷,却被一个事事都办不好的小臭妞给偷走了心。在别人看来,他是帝王,她就是丫鬟;他是一朵温室里的花,她就是绿叶,只能当陪衬。可最终这么不可能的一对,最终走到了一起。“臭妞,在遇到你之前,我不懂爱是什么,可现在遇到了你,我不想知道那个答案了,因为我只知道我有你就足够。”他们的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伟大至极,只要彼此都在,彼此都爱就好。且看小臭妞如何征服帝王心········
  •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