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3000000032

第32章 文化策源地:动画中的城市景观(2)

二、发掘:城市背景动画片的呈像

当代电影对于城市的呈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中国大陆,我们通常把一类以城市为叙事空间的电影称为:城市电影。它们除却空间上的规律性外,不存在任何统一的书写逻辑。一定程度上,社会的普遍主体对城市都有各自的想象。在这种‘栅栏化’的想象空间中充满了相异的物质与文化的景观,因此,以城市为叙事空间的电影也就成了具有多重指涉的巨大的能指。它既要呼应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叙事,建构社会共同的关于‘现代化’的想象;又要完成电影自身形式创新的吁求;还要面对大陆本土市场成为‘第三世界类型电影模式’的商业电影,城市电影的社会修辞潜藏在两种历史性的对抗分裂的话语之中,即现代化/民族化、国际化/本土化。”[5]台湾导演杨德昌曾经说,他频频将摄影机对准城市,是因为“那已是文明社会中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了”。当然,这种共同性并不妨碍城市在影像中的个性,在长长的胶片中,每个城市都有它独有的颜色和味道。随着2007年杨德昌的逝世,关于他摄影机之下的台北,也变得独一无二了。马丁·斯科塞斯将长镜头对准了纽约社会的最底层,其正式亮相影坛的作品《穷街陋巷》逼真地再现了纽约小意大利区的闭关自守和无法无天。《出租车司机》中,斯科塞斯更加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纽约对人的异化。斯科塞斯镜头下的纽约是冷漠的城市。纽约人伍迪·艾伦的电影大多以纽约为背景,如《安妮·霍尔》、《曼哈顿》、《百老汇的丹尼·罗斯》、《大都会传奇》、《子弹横穿百老汇》等。或许艾伦心中的纽约是诗意、幽默而浪漫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描述着多维视阈下的城市,但是它们都表征着巴黎、代表着巴黎。无论是伦敦、巴黎、里约热内卢还是纽约,当电影在这些城市里拍摄时,往往都会选择这些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作为影片故事的背景,因为这些建筑在视觉上的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只要这些建筑一出现,人们对于故事是在哪一个城市上演便了如指掌。同时,这些城市地标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影片重要的特征之一。

动画作品除了借助电影中城市的呈像方式之外,由于动画文本本身的特点,在选择城市背景进行呈像时还有许多独立的特性。动画片中的城市多为虚构的城市,但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动画片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展露出现实中的影子,通过动画片中的背景,可以折射出生活中的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美国动画《埃及王子》和《梦的王国》,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埃及城市。两部动画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很强的历史阶段性。主创人员通过对实地景象的考察和适度的还原、变形、夸张,最终确立了动画片的发生背景。气势恢宏的古代城市为动画片的展开提供了独特、新奇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而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同样把故事的部分背景选定在城市。这个城市是导演重新还原过的城市——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后不久的日本城市。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城市或者是广岛,或者是长崎。动画片只是选定了城市的特定时代背景,杂糅了两个城市的特点和通性——残垣断壁、到处可见的流浪难民、烧毁的房舍和满目疮痍的街道……美国动画《星际宝贝》勾勒的是夏威夷普通城镇里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场景。女主人的下岗、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主人家室内的零乱、城镇失业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萧条的社会大背景,从一定角度上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美国社会的现实境况和人们的生存境遇。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动画作品,均杂糅了许多城市的元素,常常以宏大场面和气势磅礴的机器、大工业和未来时空,向观众展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日本动画片《天空之城》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形似大树的奇幻浮城,这个浮城拥有一切城市应有的功能,而《哈尔的移动城堡》则又是另一类风格的城市。

三、传承:现实城市的多维呈现

以城市为背景的动画片并不罕见,只是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进行研究。这类以城市为背景的动画在文化表征上却往往具有独到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功能。中国动画《大闹天宫》虽然没有明确“城市”的概念,却在整部影片中描摹了一个等级森严、功能齐全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王权与百姓,城市秩序与城市文化都已经表现得比较成熟,可以说,《大闹天宫》中的背景兼具封建主义的制度与浪漫主义的色泽,是虚幻的宫殿,却与现实城市有许多的相同点。日本动画《千与千寻》的背景,鲜艳夺目,光彩熠熠。主创者以细腻的笔法,富有民俗色彩的笔墨和细节闪现锋芒的笔触,描绘出颇具浮世绘风格的城市。很难给《千与千寻》中的城市下一个定论,动画片究竟描述的是哪一座城市,或者到底是不是城市,然而影片发生的场景——“油屋”确是现代社会大城市的缩影。金钱、娱乐、权势等标榜着现代人金钱观和价值观的符号在动画片中一一呈现,也表明了现代城市以及都市人的心理特征。迪士尼经典动画中,除了王子与公主总要过上幸福生活的完满结局之外,一成不变的就是其中的“城堡”。对于这一系列经典动画来说,“城堡”是“城市”的一个缩影,“千城一面”也成了迪士尼动画中“城市”的概念化呈像。在经典迪士尼动画中,“城堡”成了一个庇护场所,生活在其中的公主建立起属于自己生活的世界因而与外界脱离了联系。迪士尼的城市,是相对封闭和模式化的。相对于传统动画文本对于城市的呈像,游戏文本也选取了城市作为游戏发生的背景。两款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发生方式截然不同的游戏,却不约而同地以真实城市作为背景,耐人寻味的同时,也表明了城市背景动画的传承和流变。《北京浮生记》和《圣安德列斯》分别以中国的北京和美国的几大城市作为游戏的背景,显示出强烈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此外,还有许多的动画文本,存在着形态各不相同的城市表达。《倩女幽魂》则是另一种城市的表征方式。与《北京浮生记》和《圣安德列斯》不同,动画文本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地理上的城市概念,虚构的故事、虚构的角色和场景以及多重交错的魔幻时空,使动画片自始至终流露出奇幻色彩。然而结合影片的文化背景以及视觉语言,又不难读出,动画文本中包含着大量香港的城市元素。

第三节 城市背景动画片的主要特点

任何一部动画作品,不管是简短、明快的娱乐消遣性动画,还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非消遣动画,不管是风格鲜明、构思单纯的flash动画,还是制作精良、故事繁杂、角色众多、情节曲折的影院动画,其审美的基础和创作的源泉都无法脱离社会现实。城市背景的动画片首先也无法脱离城市。动画中现实存在的城市,或者通过虚拟场景和其他物象隐喻出来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创作者的生活情愫。作者对其所生活的城市或者某个印象深刻的城市的眷恋,作者对于动画主题和文化哲学的思考,通过哪般城市去呈像,以哪类城市为载体,自然熟谙于内心。

一、倾向以人物或人性化的形象为主角

(一)城市背景动画片以写实的动画角色为主

写实是指对客观存在事物的真实再现。但是由于动画角色本身是一种虚拟的形象,所以对动画角色的再现是相对而言的。它应该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真实再现”,应该是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相对固定的、符合自然规律和历史真实的、符合人们日常心理、生理习惯的相对的真实风格。城市特质鲜明的动画片中对动画角色的塑造以接近内心的真实为主要特点。在内心客观的渐近线上,这类动画片能够深深地把握住人们生活中的点滴记忆和怀旧情结,或是追寻历史真实场景的还原以及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对梦想的追逐或是童年梦想失落后,在动画世界里的复原等,从而引起人们情感的普遍共鸣。

《再见萤火虫》中的哥哥和妹妹,《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龙梅和玉荣,《蒸汽男孩》中的斯嘉礼和雷伊以及韩国电影《青涩的爱》中的动画部分娃妮和俊河的造型……现实型动画形象夸张程度较小,与现实生活较为接近。首先,现实型动画片的故事就比较接近现实生活。像《草原英雄小姐妹》,取自真实的生活,用的是“再现”的方式将这一感人的事迹搬上银幕,如果将这一故事实拍成电影也未尝不可。这一故事以感人的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其次,人物造型写实,像韩国电影《恋爱素描》中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动画。电影之所以采用这种动画与实拍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主人公的童年生活通过动画的形式演绎,在思想上比实拍更为接近创作的意图,避免了让其他小演员介入到电影中,从而保持了全片淡雅、清静的美学风格和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水彩风格的动画与全片的风格相同,巧妙地与电影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浓郁的抒情气氛。最后,主人公由少年变成成年,是通过动画的形式逐渐叠化,在叠化的过程中长大成人,这种效果也只有用动画形式才能加以体现,并且是电影的亮点所在。而《再见萤火虫》叙述了一个极为感人的故事,哥哥和妹妹也是采用了写实的造型风格,才使动画表现的主题更为鲜明。战争的残酷与妹妹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妹妹在临死前仍在感谢生活,哥哥也由于饥饿最终死去,令人潸然泪下。

城市背景动画片同样也是以动画角色作为核心,故事和背景(场景和环境)都是为了角色的塑造而服务的。写实的角色比较适合表现的动画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具有魔幻或恐怖色彩的动画故事;带有宏大气氛、场景的动画故事;故事结构完整的剧场动画长片;有深刻现实主题的剧场长片。城市背景的动画片大多数带有宏大的气氛和场景。城市本身就是五光十色、恢宏而壮丽的。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城市背景的动画片偏重写实风格,从而在典型的城市场景中塑造典型的动画角色。《千与千寻》的背景是绚烂而美艳的,带有日本民族风格的建筑美轮美奂。对于《千与千寻》属于城市背景动画片的认定,主要是出于其内在含义的。“油屋”所代言的社会立场更偏重于城市,而且典型人物与形形色色的城市不同阶层相符合。因此,在这部动画片中,可以说动画背景与动画角色是相得益彰的。其他以城市作为背景的动画,譬如《蒸汽男孩》、《萤火虫之墓》,写实型的角色较为普遍,也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这些动画片也在“具有深刻现实主题的剧场长片”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二)写实动画角色是外表真实与内心真实的双重结合

目前,城市背景动画片的写实性主要体现在外表的真实与内心的真实的结合上。许多城市背景动画的角色即使是非人物角色(动物或者虚幻的角色),也是以人性作为基点的。它们以“非人类”的外表形象,展示着一个个真实而细腻的人性化心灵世界。在动画片中,角色的表象形式已经超出了“拟人”这样一个单一的动画修辞形式,而是向着多元的、双向度的修辞形式发展。

城市特质鲜明的动画片在选择影片发生的环境、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的时候,将内心的真实渗透到影片中,通过动画角色进行历史仪式般的诠释。虽然动画常常借助非人类的角色进行梦想阐述,但是由于所表征的故事主题或宏大叙事接近历史或者心灵真实,反而更容易打动人心,而借助非人类角色或者虚幻角色进行叙事,也成为动画片独特的地方。

二、对人类永恒话题进行思考

城市背景的动画片主题相对集中一些,出于对人类永恒话题进行思考的动画片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麦兜故事》的主题是温馨的,对于“爱”的升华让动画片中的香港变得温和起来。草根阶层的城市公民们同样享受着城市的热切生活,不管怎样,生活是富有激情的。《千与千寻》自然无法脱离对于成长主题的阐述。而关于成长这个经典话题呈现于动画片之中,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龙猫》之中,从城市搬迁到乡下的姐妹们,在自然中健康成长;《美丽城三重奏》中,夏平的成长见证着真情和亲情。在曼妙的动画王国中,魔法、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总在理性与灵性的缝隙中折射出不一样的光彩。这些光彩,放大了生活的真实,扩张了真实的典型。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将真实的社会与充斥着神怪、魔幻的幻想世界交融在一起,促成了动画的哲学空间,充满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却又从不拘泥于现实世界,像智者一般用理性和思想的纵深度折射社会。虽然许多动画片已经被人遗忘了,但是,生活却永远被新的动画片所折射。这些愈来愈丰富的动画世界,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同样更加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世界,更是一个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精神食粮的世界。

同类推荐
  •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赋比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愿沈泓编著的《生肖物语》这本趣味盎然的书带着你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清——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清——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后的盛世繁华、盛世之中的隐患与危机等。
  • 丑女偷心:误入豪门

    丑女偷心:误入豪门

    为救暗恋多年的他,她被动“嫁”给他最好的兄弟。一桩假婚姻让她饱受人间悲苦,陷入重重矛盾和误会。亏欠了两个男人的她无从选择。而造就这一切的祸首却是她的亲姐姐。当姐姐得知她的婚姻是假的时,竟告诉了她一个惊天的秘密,并狠心地向她伸出通向死亡的黑手。
  • 凤逆天:腹黑王爷的冒牌妻

    凤逆天:腹黑王爷的冒牌妻

    她是郡主。却是一个智力停留在5岁的郡主。她一心一念只想要嫁给“言哥哥”,却不料遭人暗算,鸠占鹊巢,还被抛弃野外,遭人玷污。当生活举步维艰一塌糊涂的孝女穿越成命途多舛的郡主,她怀抱父不详的儿子卷入了皇权争夺,卷入两国相争,再一次被家人抛弃。繁华散尽,众叛亲离,他甘愿为她当亡国君主。他是京城无数女子为之倾倒的俊美王爷,好色成性,嫔妃无数,可是能躺在他身旁的,却没有一个。从最开始的霸道的同衾共枕,到最后的同舟共济,他从不后悔当初。当最终她敞开心扉,与他执手相对之时,他却被自己心中的一个大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来。嫔妃众多却无子嗣,她轻轻巧巧谈笑间揭穿秘密,他最终对她死心塌地。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无限守望者

    无限守望者

    未知的生化病毒爆发,整个世界瞬间变成人间地狱。为了生存,林青山毅然使用自己的寿命换取了一张电影票,进入了末日电影院。在这里,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兑换点,你可以获得食物、获得武器,甚至让自己成为超人一般的存在。而,这里同样是异常的凶险。但是,当林青山从无限世界归来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才是最残酷的世界。这里不仅仅是丧尸的世界,就连幸存者也是他生存下去的障碍。当他化解了一次次的丧尸围城,怒而斩杀了丧尽天良的幸存者,为自己、为朋友求得一条生存之道时,那些巨大的危机才刚刚来临。
  •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尽览古今中外武器宝库,揭开全球经典武器秘史!遴选人类武器制造史上的王者利器与经典之作,以权威数据和珍贵图文资料进行专业解读!本书分为古代武器、轻武器、火炮、舰艇、导弹等章节,全面清晰地展示了各类武器的传奇历史、发展脉络、性能特点以及神奇威力等,以海量的美图向你展现武器的无穷魅力。还等什么,赶快跟随本书进入博大的武器家族吧!
  • 若是蝴蝶会哭泣

    若是蝴蝶会哭泣

    她,本是平凡女子,却一次又一次流落异地,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似乎都与她有关,这厄运就那么无法逃开吗?所有这一切种种安排,可有她的一丝意愿?他,一袭月白衣衫,本是杀手,却在与她的第一次邂逅中便有了一生一世的承诺,而后,依旧是背叛。他,是那里的王爷,是地下的皇帝,依旧为她倾心,可最后,为什么会对她的死活不管不顾?不是爱过吗?在这恩怨情仇交织的地方,她又该走向何方?
  • 碧落霜华

    碧落霜华

    碧落抚苍穹,霜华漫天……江湖路远,是非成败转头空!对的都是错的,错的却那么悲壮,是非对错间什么才是真实?十年之约,为了自认的真像与昔日同伴执剑相对,却不知这又是一个错误……江湖之大,只剩下神剑碧落霜华世间独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乱离

    乱离

    乱离人莫如太平犬,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潮汐下,永远渺小的不见丝毫影踪。安平十三年,这是一个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找不到的年号,当然,它也像所有好或坏的年代一样,并不如他的名字一般安稳平和,总的来说,安平十三年,放在漫长而不见源头的历史洪流之中,也不过如其他年代一样,渺小的看不到影子。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春花秋月,也没有那么多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更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那般潇洒,如果,真的非要形容这个年景,那么还是那个说书人说烂了的老话,这,又他娘的是个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