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3300000033

第33章 党报群众工作发展的背景解析(2)

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整个社会实现了从温饱型向总体小康型的过渡,正在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迈进。在温饱型社会,以食物消费为主的物质消费是其显著特征,人们追求的是物质生活量的满足与增加;在总体小康型社会,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物质消费基本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质的提升,精神消费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受到重视;根据中共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在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人们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我们也可以从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情况得到佐证。据《光明日报》2004年3月8日报道,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7.5%降到37.7%;农村由67.7%降到46.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均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下降为特征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群众传媒消费能力的变化。可以说,在全面小康型社会,甚至进入富裕社会之后,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自主支配能力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主动干预能力都会增强,这两种能力体现在传媒消费中就是群众的主动抉择能力增强。

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抉择的这种变化,必然要求传媒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传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考虑群众的信息需求。对党报群众工作而言,就是要把过去那种“我刊登什么你就阅读什么”的观念转变成“你需要什么我就刊登什么”,充分了解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新闻报道,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如果党报群众工作服务群众不到位,就会面临被群众抛弃的危险。

(二)群众阶层结构从简单型到复杂型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十分复杂,既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也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了,我国阶层结构呈现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并存的单一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又开始出现原有阶层的分化和新阶层的形成。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出现了第一次变化,开始分为全民所有制工人和集体所有制工人。

1979年到1989年,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随着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界定”,工人阶级队伍结构中出现了第二次变化,宏观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国有企业工人、集体企业工人和知识分子。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又出现了第三次变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下岗,他们或自主创业成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或在其他行业重新就业,或长期失业成为城市困难群体;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在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的新型工人队伍形成;随着1998年以来全国大中专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一个数量庞大的城镇知识分子群正在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阶层开始循着“离土不离乡”和“离土离乡”的路子向多阶层分化。有学者把农村人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分为8个阶层: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劳动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口仍然在农村的农民工阶层,受雇于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雇工阶层,在农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文化、艺术等智力型职业的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在农村拥有某项专长和从事工、商、服务行业的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担任基层干部的农村管理者阶层。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出现了新一轮的农民阶层分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各行业的农民工;不少农民在城镇购买商品房,搬到城里居住,靠从事其他行业为生,成为市民。

与群众阶层结构从简单型到复杂型转变相伴的是,群众的信息需求和利益诉求也日趋复杂多样。为此,党报群众工作要深入调查并认真分析各阶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三)群众维权意识从他主型到自主型转变

跟许多传统老百姓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不同的是,近年来,我国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许多基层群众都能看懂一般的法律法规。二是随着国家普法工作的全面推进,不少基层群众对一些日常法规耳熟能详。三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以前不少躺在机关文件柜中的政策法规逐步向公众开放,群众能够运用政策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方针的全面落实,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各种保障措施。有党和政府撑腰,有法律法规撑腰,群众的腰板越来越硬了,许多以前害怕反映情况的群众现在敢于反映情况,不少以前投诉无门的问题现在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群众的维权意识正在从他主型向自主型转变。

群众维权意识提高,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给群众工作带来挑战,因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易诱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突发性危机事件,就是群众工作不到位造成的。2009年2月2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就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接受记者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几条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样一个理念。要事前化解一些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二是一旦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到第一线,直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做解释和说服工作,不能领导干部躲着不出来,就让公安部门、警察到第一线去,这样容易激化矛盾。除了发生打砸抢烧这些不幸的情况之外,原则上不能动用警力,应该由党委的各级干部到第一线去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三是事态平息之后,要迅速地总结教训,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同时要制定出整改方案,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应该说,这三条原则,不仅对各级党委政府处理类似事件有指导意义,对党报如何开展群众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面对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的群众,党报群众工作记者更需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敏锐地发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果断地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尽力协助解决。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党和政府群众工作的首要原则,也是党报群众工作的第一要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党报群众工作的任务是积极做好群众情绪的疏导和抚慰工作,畅通民意传播渠道,协助有关部门安全度过危机。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渲染问题,这是党报群众工作编辑记者在危机事件中应当具备的冷静心态。突发事件发生后,党报群工部也应总结这一事件中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同类推荐
  •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包括新闻、广告、视觉图形在内的人类传播业偏偏长期生息于工具的语境里,最终,成为“做什么”的手段或工具。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具性的实践与工具性的思想结伴而行,制造了相当的气候……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洛克菲勒、卡内基、比尔·盖茨…这些因不同的动机成为留名史册的大捐赠者。是为信仰,为怀念?还是为扬名,为遮丑?他们戏剧性的故事,构成美国公益事业丰富而真实的人间传奇,也给正从事或想要投身慈善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参考。本书首次剥开公益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揭露鲜为人知的内幕。
  •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人在22岁时候了解一点人生道路和人生规划,对将来的人生方向有帮助。社会现实是一个金字塔,顶尖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建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话固然鼓舞人心,却不能对所有人管用,因为人的能力可以被提升,却始终有高下之别。因此,如果22岁时读本书,你未必要选择本书中所讲的人生道路,却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备选方案。毕竟22岁还很年轻。不过,到了26岁,就必须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考虑和选择了。而27岁~35岁之间,对人生竟有绝对性的影响。大器晚成始终是少数。因此,26岁前后,是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分界线。你的决定不再由父母和家长决定,而完全靠自己做主。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热门推荐
  • 异世之君临九霄

    异世之君临九霄

    这片天如果阻挡了我的脚步,我势必斩破这苍穹,既然我命不该绝,就让我潇潇洒洒的过活这一生。什么神佛,什么鬼怪,我之存在,不为天不为地,只为无愧于心,尊严靠的是实力,我就是这片天空的主人,让热血沸腾起来吧。
  •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本书用了大量的实例、典故或者故事来“说明事理”,配有创新思想的训练思考题,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苍澜图

    苍澜图

    十六岁的学生江澜在完成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后只能靠欺天来保住自己的生命,然而代价就是他只能停留在另一个奇异的世界。整个地球都想让他死,他偏偏就要好好的活着,他要更强!总有一天,他要强势回归!
  • 贱命崛起

    贱命崛起

    一凡,一个穷途潦倒的贱命孩子。偶然间获得崛起的机会,他怎能放弃。想要搏击人生就要有实力!一部在武林中掀起风波的炼气法诀被人带到都市。恰巧被一凡所得。贱命注定要崛起。一柄枪头内有乾坤,名曰“惊蛰”的上古大能遗留之法尽在其中!至此以都市为起点,为求武道巅峰的他进入了武林世界……
  • 亿万契约老婆

    亿万契约老婆

    她,是富商的私生女,自小被孤立,为救命悬一线相恋四年的男友,甘愿付出一切。他,是叱咤商场的天之骄子,为人冷漠无情,却与她频频相撞,最后堕入爱河。“你就这么爱他?即使现在和我做着最亲密的事情,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全都是他?”他的愤怒转化成残酷的虐待,她明知自己早已对他弥足深陷,却倔强的死不承认……
  • 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

    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

    什么?!暗中相恋五年的皇家六王要迎娶丞相家嫡长女?!那她这个将军府小小庶女咋办?哦,你太子尊贵,我庶女低贱,你要我做嫔妃贱妾我就要做?!对不起,我不要,我连凉暖宁做商府嫡妻也不做红门高墙内的嫔妾!
  • 花朝狐拜

    花朝狐拜

    她是个喜好自娱自乐且心境平和的神,所以就是那八十一道神雷劈下时,她仍是面不改色,大不了维持神识重新修炼,千年后当个散仙也不是不好,那时候她说不定还能在人间当个富婆惩恶除奸什么的!不过在雷劈下的瞬间,当那张销魂的脸闪过时,她发誓如果不是双手被锁死在台上,她一定要把他拖着,不对是掐着扯上台,一起去“逍遥”。要知道保魂有风险,做时需谨慎啊~
  •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他是这天下四大军阀之首,又遇上自己钟爱的女子,理应拥有这世间的幸福,然而他视若珍宝的女子,偏偏在他父母的祭日期间决然离去。五年后两人重逢,他变成了冷漠无情的男子,依旧没有办法对昔日的爱人过多苛责,只是暗中调查她当年离开的原因,引出惊人的秘密……胡琴咿咿呀呀,说不尽的苍凉故事。请您泡上一杯清茶,在悠悠的琴声里,听我为你道这一段斑驳岁月里传奇。番外:《相思泪》简介胭脂醉笑无百花,相思泪出不相思。相思泪,如同情人心里最深处的那一滴眼泪。然而它不是眼泪,它是药,可以让人不受相思之痛的药,它也是毒,中此毒的人如果再惹相思,便会心痛而死。一滴相思泪,两段无缘情。(本文已全文完结)
  • 妖孽王爷倾城妃:王妃不准跑

    妖孽王爷倾城妃:王妃不准跑

    上一世,她被丈夫送给了别人,欺凌而死。这一世,她沐洛嫣重生了。上一世懦弱的她已不复存在,她要做世界顶端的强者。得罪过她的,我沐洛嫣不急,会让你们慢慢的享受上一世我受过的苦。上一世的丈夫依旧是那副翩翩公子的模样。那么我就在大庭广众面前让你出丑!那个在暗地里暗算我的姐姐是么?我让你变得体无完肤!半路遇上一妖孽!他还缠着自己了!怎么甩都甩不掉!内力比不过,势力大不过,那么姐姐我重生过!这你总比不过了吧!复仇路漫漫,还是得先找个男人做挡箭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