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3300000043

第43章 创新党报群众工作的工作方法(2)

二、党报党政良性互动

党报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党报群众工作和党政部门群众工作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一致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在群众工作这一块,党报和党政部门之间应该实现较好的良性互动。

尽管各级党报和党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整体上是良好的,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这一问题集中表现在舆论监督上,从党政部门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要体现为:一些地方的个别党政部门对党报舆论监督不配合,当记者宣传先进典型、报道工作成绩时,就热情欢迎,而一旦得知是做批评报道,搞舆论监督,就设置重重障碍、百般刁难;说情风越演越烈,往往是记者采访还没回来,说情的人或者电话已经到了报社,有的动用领导关系“打招呼”,有的动员记者的亲戚朋友“施压力”,有的则采取利诱的方式企图让记者放弃监督,很多稿件都因为多方轮番说情后遭到“枪毙”;有的地方党政部门对舆论监督提出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曝光多少,纠正多少,有的对舆论监督漠然置之,有的对舆论监督口服心不服,名改实不改,搞一个文件敷衍媒体,只作检查不解决问题。从党报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要体现为:个别党报舆论监督出发点不当,为追求轰动效应和新闻卖点,事无巨细、有闻必录;监督的时机选择不当,往往给问题的解决造成被动,甚至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报道的数量过多、密度过大,在一段时期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集中进行监督报道,给当地党委、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严重干扰正常工作开展;有的监督报道存在片面性,断章取义,有的主题先行,观点前置,先定性、后定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正是由于各自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以在舆论监督问题上,一些党报和个别党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僵,这种状况既不利于这些部门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党报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地方的个别党政部门领导之所以害怕舆论监督,是担心舆论监督给自己的工作抹黑,是一种狭隘政绩观的表现。其实,舆论监督更有推动党政部门改进工作的功效。吕日周时代的山西长治市正是用好新闻舆论监督这个工具,使长治市的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沁源县新华书店强行搭售书加重学生负担,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市领导就这一问题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举一反三,认真整改,《长治日报》以《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题做了报道,吕日周在当日的报纸上批示:“应为‘热情欢迎舆论监督。这四个字的改动,是一个指导思想。市委市政府不是害怕,而是热情欢迎,光是诚恳不够,还要发自内心地邀请全国、全省新闻单位的记者来长治进行舆论监督,你们宣传部并《长治日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写一封公开邀请信,发表于各家报纸、新闻媒体,认真组织实施,并写一言论。”这样的批示,这样的思想,充分体现出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明和大度。当时的形势下,能够“诚恳接受”已是难得,还要“热情欢迎”,邀请各媒体的记者来长治进行舆论监督,这样的政治文明不得不让人佩服。虽然“长治经验”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其标本意义至今仍有现实价值。党政部门应该走出害怕舆论监督的被动心态,积极主动用好舆论监督,为地方发展服务。

当然,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也应端正态度,突出重点,讲究方法,使舆论监督的效果发挥到最佳。所谓端正态度,主要是党报舆论监督编辑记者要端正对待批评对象的态度。一般来讲,新闻舆论监督涉及批评对象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即便个别领导干部的做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一致,也可以通过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而这种批评是要把握尺度讲究方法的。正如毛泽东所言,“报纸上开展批评的时候要为人家准备楼梯,否则群众包围起来,他就下不了楼。”对于反映问题的群众,党报要通过舆论监督促进他们问题的解决,这是舆论监督的第一目的。同时,党报舆论监督还应帮助批评对象改正错误,而又不至于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很多舆论监督报道通常从群众的角度考虑得多,而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考虑得不充分,这种状况亟待改进。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舆论监督应把握大局,分清主次,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不能总是在个别疑难事件上纠缠。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暡2005暢11号)精神,当前舆论监督的重点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的疏导;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和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至于舆论监督的方法,人们平时谈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实施有效监督的采编技巧,诸如选题、策划、暗访、互动、追踪等。不过,笔者认为,我们更应注重舆论监督稿件批评尺度的把握,特别是用语技巧,“文章要尖锐,刀利才能裁纸,但是尖锐得是帮了人而不是伤了人。”在有利于促进问题解决和帮助批评对象改正错误的立场上,党报舆论监督应更加重视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政府与媒体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媒体有责任向公众传达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政府的工作也需要通过媒体来向公众进行“公关”。而这种依存关系只有建立在互为诚信、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只有是呈良性互动的,才能实现信息的最优传播。因此,党报和党政部门的良性互动,既是党报的需要,也是党政部门的需要。从党政部门的角度来看,建立政府与大众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与民主监督的建设。可以说,任何一家党政部门都期待跟媒体搞好关系,都不愿意跟媒体交恶,特别是像党报这样的权威媒体,更是党政部门倚重的重点信息传播渠道。从党报的角度来看,由于党委机关报的特殊身份,使得党报在党政部门的信息披露上拥有其他报纸没有的独家优势,很多党报的行政发行也离不开党政部门的支持,再说党报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也需要党政部门的权威解读,所以党报也非常需要跟党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可以说,党报与党政部门的良性互动是全方位的,长期的,而关于党报群众工作这块,又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党报群众工作如何跟党政部门良性互动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党报与党政部门资源共享和优势嫁接

党报群众工作部门和党政机关信访部门存在的理由都是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工作方式,前者主要借助新闻报道,后者主要借助行政权力,而这种不同也正是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优势嫁接,对推动群众工作定会大有裨益。从信息来源来看,两个部门获得群众反映的情况可能有重复,也可能不一致,一般是由于党报群众工作部门的版面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信息来源往往不及党政机关信访部门丰富。那么,党报群众工作部门就要善于跟党政机关信访部门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把报社获得的群众反映信息向党政机关信访部门通报以便于党政部门全面了解舆情,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党政机关信访部门获得的信息中挖掘新闻资源以丰富版面内容。

从处理方式来看,对于群众反映的部分情况,或者不能做新闻报道,或者报道之后迟迟得不到解决,党报群众工作部门就要加强与党政机关信访部门沟通,借助行政权力促成问题的解决;当然,对于党政机关信访部门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问题,党报群众工作部门也可以发挥党报信息传播的优势,通过舆论压力来促成问题的解决。

(二)党报和党政部门联合办栏目搞活动

应该说,在这方面不少党报都搞得不错,如《温州日报》党报热线新闻部就跟温州市32家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联合推出的“党报公众服务网”,不仅开辟了党报群众工作的网络阵地,而且强化了党报群众工作部门与这些党政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大大提升了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率;《南阳日报》群工部的“热线民声”专版通过“市民呼叫中心”跟56个职能部门联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厦门日报》群工部的“监督在线”也是在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的支持下创办的,报社还跟这些部门签订合作协议;《长江日报》群工部的“互动广场”专版跟市纠风办合作开办“聚焦行风”栏目等。应该说,联合开办栏目和组织相关活动,是党报群工部跟党政部门良性互动的一种好形式,应该让这种互动形式规范化、制度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党报群众工作报道有意或者无意触及到党政部门利益的时候,这种合作可能要受到影响,这就非常考究党报群众工作艺术,在新闻报道和党政部门利益之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

(三)党政部门负责人到党报值守热线

很多党报群工部都有新闻热线,这条热线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群众反映情况,跟传统的信访接待室差不多,是一种“等客上门”的做法。

在都市类报纸新闻热线火爆的背景下,许多党报热线显得比较冷清,于是一些党报尝试权威人士热线答疑的办法,特别是请党政部门负责人就有关政策法规释疑解惑,使党报热线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热线答疑既是党政部门政策法规宣传的需要,也是党报体现权威性优势的需要,更是满足广大群众信息需要的需要;而且还能通过这种形式拉近党政部门负责人跟群众的距离,密切党报与党政部门的关系。因此,党报群工部应经常性请党政部门负责人值守热线,最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譬如需要请哪些部门负责人,要谈哪些话题,什么时候安排谁值守热线,提前多长时间预报等;在党政部门负责人跟群众在线互动的基础上,再过滤相关信息在报纸上刊发,到一定时期还可编印成册出书,提高党报热线的重复利用价值。

(四)党报群工稿件多采访党政部门负责人

党报群众工作稿件经常涉及到政策法规问题,而党政部门负责人对政策法规的解释又最有发言权,因此,相关稿件要采访他们既是情理之中,又可以减少因政策法规把握不准而导致的报道失实。可事实表明,党报群众工作新闻中的很多舆论监督稿件,相关部门负责人一旦知晓,总是会想方设法阻挠采访,或者不让稿件刊发。这种情况也使得一些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不愿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不愿把稿件给他们过目,仓促发稿造成失实报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南京市委宣传部2005年8月曾经下发《新闻单位舆论监督稿件审核办法(试行)》,其中“批评稿件没有被监督方签字的阅稿单,不能见报”等内容引起了强烈反响,反对之声四起,有舆论认为这是以“舆论监督”之名行“监督舆论”之实。笔者在南京调研时,采访过多家媒体记者,他们对这个《办法》并不像外地人想象的那么反感,反而觉得有了监督对象的阅稿程序就能有效避免批评报道的失实;批评报道的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在阅稿的过程中一些单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解决了,媒体不再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那些拒不配合的单位,即便不公开报道,媒体一样可以通过内参来向有关领导反映,有时内参的作用并不亚于公开报道。

在“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任何权力缺乏监督势必造成腐败,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力也不例外,在保障舆论监督健康运行的前提下,有效的“监督舆论”是不可缺少的。在《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其中第四个题目就是“大众传媒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接受党和人民监督问题研究”,要求“重点研究大众传媒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大众传媒如何接受党和人民(以及其他传媒)的监督。”这说明,为保障舆论监督的健康运行,国家也开始重视对舆论监督的监督。而监督舆论监督第一个环节就是接受监督对象的监督,监督对象的合理意见理应在稿件中充分反映,这既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稿件采访中的基本要求。因此,只要本着保障舆论监督健康运行的目的,只要本着促进问题解决的目的,任何形式的舆论监督没有理由害怕被监督。只要迈过了舆论监督这道坎儿,党报群众工作部门在重要稿件方面都要善于与党政部门负责人沟通,把矛盾化解于初始阶段,把问题解决在稿件见报前。

同类推荐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并拈颂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并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尘之主

    道尘之主

    谁能道千古,谁能道浮尘,谁言人世间。谁观不朽篇。一本书,带你翻开他的命运篇章。古道之上,青年寻找了宿命之物,竟是一本书,以此来追寻这历史的往昔。作书之人与造梦者有何关联?为何有人穿越临世,为何最后此天不再是世之顶梁,昔人又如烟花般消散,天翻地覆,轰碎苍茫,只为睁开眼,窥探真实的世界。南柯一梦,是谁在梦,谁又是谁,梦中之人。风起于尘,散于尘。道依在,一切未变。
  •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本书分为“理念创新篇”、“当代企业改革篇”、“老工业基地改造篇”等7篇,收录了《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转化观》、《对我国银企关系和产融结合问题的探讨》、《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共28篇论文。
  • 赚大钱的165个小主意

    赚大钱的165个小主意

    看着别人成功,瞧着别人发财,心里痒痒的。是什么原因使你不能捕捉财运呢?是什么原因使财富只光顾别人家呢?答案可以有很多,但谁也不敢说他的就一定是标准答案。可是你总可以找到一个最接近自己情况的答案。尽管人们对拜金主义一向持批判态度,但金钱依然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在这无休止的战争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赚大钱的小主意。天赋是上天注定的,或曰不可更改的,但有效的方法却是可以通过后天补救的……
  •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他身边,从来不缺女人。看着她,他冷声道:“女人,我不会爱上任何女人,所以,千万不要试着爱上我。”可一场意外,她却有了他的骨肉,带着满心的忧伤和无奈,她毅然离去。五年后,他优雅来到她的面前:“女人,请你履行我们的协议。”她才知道,那场游戏的开始与结局从来都是由他说了算,而她,就连说不的权利也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时光仍在

    时光仍在

    长生不老?谁都想啊。可是,生老病死怎么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呢?细胞在不停分裂,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然后慢慢衰老。只要找到了细胞衰老的原因,针对这个原因进行研究,就能实现不衰老的愿望。生物衰老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内,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一个很大的圆柱形玻璃缸旁边。那个玻璃缸里盛着淡蓝色的液体,一个皮肤显得有些病态白,脸庞精致的少年蜷缩起身子安静的待在那种蓝色的液体里,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有小气泡向液面漂浮。玻璃容器的下方贴着一个标签--姓名:鹿晗编号:0420
  • 魔兽之中土世界

    魔兽之中土世界

    仙界、魔界、五大元素之王、五大守护巨龙、毁灭魔皇,解读不一样的中土版本魔兽世界,魔兽世界十年,纪奠热血的青春。
  • 位面娱乐帝国

    位面娱乐帝国

    沈明带着一款联想刚上市的智能手机,来到了和地球一样的位面世界。然后………世界正在悄悄起变化。网文因沈明而崛起,武侠因沈明而辉煌,电影因沈明而璀璨,这一切只因沈明脑袋里一部可以连接地球无线网络的联想手机,剽窃着一个位面娱乐帝国的诞生。
  • 以兽为仙

    以兽为仙

    一个狼孩被帝国的军队追了五年,走投无路之后跳下了断魔崖。然而,当他醒来之后,便是复仇之始,那时,整个世界都为他的横空出世而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