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51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大中国台湾、新加坡华语播音比较(4)

4.三地新闻比较结论

通过对三地新闻播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三地新闻播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其中大陆和台湾电台新闻播音的地域色彩比较明显,人们可以通过发音特点和播讲风格,准确判断出电台的属地。新加坡电台的地域色彩稍弱,单听播音可以判断出是海外电台,但由于缺少标志性发音特征,仅凭借声音不容易准确判断,它与其他海外华语电台有类似的特征。

三地新闻构成三种不同风格的播音: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大陆播音;以“中国广播公司”为代表的台湾播音;以新加坡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新加坡播音。其中,大陆和台湾风格主要适用于各自地区。新加坡风格与其他海外媒体较为接近,形成一种介于海峡两岸之间的中间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新加坡特定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融合过程影响之外,还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为了不偏向海峡两岸中的某一方,他们更愿意采用第三方的中间风格。

三地电台新闻节目在新闻选取、制作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也影响播音员的播音风格,但造成播音风格不同的主要因素来自播讲方式、发音特点、用声方式、词汇和语法特征。三地播音在词汇和语法上基本相通,没有鲜明的差别,播讲方式也大体相同。形成三地新闻播音地域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发音和用声。大陆和台湾在部分音声调、词的轻重格式、儿化音等方面发音不同,两地播音员在句子的语调处理,尤其是陈述句句尾音高上也有不同,这些差异构成各自发音的不同“味道”。另外,在语速、感情力度、用声等方面,双方也有一定区别。新加坡广播在语音方面接近大陆,但播音员在吐字力度、语速、感情力度、语调等方面,与大陆播音有一定的差别,总体倾向于弱化。

担任过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台湾声音艺术家姚大钧曾在他的网上专栏中“台北声音现象”一文中对台湾的新闻播音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语言,其实也就是‘人文听音’中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即使是本地人可能也只察觉到‘台湾国语’已成为正统语言。然而,在台湾更新且更严重的一项语言突变是未见有人研究过的‘台湾广播国语’。这种莫明其妙的腔调大约在十多年前由电视名主播张雅琴这些始作俑者开始宣扬传播,至今已泛滥成台湾各电视台广播的主流腔调。最奇怪的、也该强调的是:它既非源自闽南语,也不会出现在人们生活口语中。这种丑陋到难以入耳的腔调念法基本上是抹平句子中每一字的四声起伏,也完全抹去句中关键字词本该有的重音。听起来的结果表面上是一塌糊涂的任意高高低低的调子;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它是在一个每字皆压低且平的句子中,在每个词组的第三字上强加上与句子语意彻底无关的高音重音。举个例,‘台视新闻林淑芳在台湾大学的采访报道’这个句子在普通话/国语里本来很自然地会将重音和高音放在‘台视、林淑芳、台湾’等字上。但今天的广播怪腔却是:全部用极低的平板音调发音,四声里的第二声更是完全忽略,根本不上扬;却神经质地反给‘新、芳、大、报’四字加上毫无道理的高音重音,原来各字应有的四声全部抹煞。”

四、三地谈话类节目比较

与新闻类节目相比,谈话类节目更能反映出本地语言的口语特点,尤其是比较生活化的话题。谈话类节目的语言要与一般民众语言靠近。原因是这样的节目中,产生了与文稿播音不同的背景。首先是两者的播讲方式不同,谈话类节目通常都没有文稿的支持,也脱离了文字限制。即兴表达与文稿播读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了读的味道,更接近于说。谈话类节目更接近本地语言是因为受到交谈对象的影响,在一个人播稿时,没有其他人的干预,播音员和主持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方式进行播读。选择非口语方式,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如果有交谈对象,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对方的干扰,对自己的说话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接近对方的发音方式,以取得传播学上缩微“接近”的传播效果。换句话说,即使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谈话类节目中想用文稿播读的方式与对方交谈也很难做到。一般情况下,他会不由自主地接近对方的发音。

依据谈话话题和谈话方式不同,谈话类节目的口语与生活口语的差别也不同。一般较为严肃和正式的话题,说话的双方都会有所控制,说话的方式比较接近于书面语。主持人往往先在头脑中斟酌一下,将句子组织好再说,语言带有背诵的色彩。由于已有腹稿,实际上与文稿播读已经接近,只不过没有将其转换为文字。

比较随便的谈话类节目语言准备程度较低,交谈中双方思考的时间很短,语言更自然,出现差错的机会较多。由于缺少腹稿,与播读差别明显。

1.中国大陆谈话节目的口语化特征日益明显

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文稿播读,很少有脱离稿件即兴表达的机会,这是特殊的节目制作制度造成的。在这种制作方式下,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发音,使得发音更规范,但是它也造成了表达的死板。对即兴表达的限制逐步放松,使得语言的口语化特征日益明显。刚开始,即兴表达还比较谨慎,涉及的话题也比较严肃,说话的风格还有一点文稿播读的腔调,与生活语言有一定差距。在话题、语言风格、发音、词汇等方面还保持着广播语言比较正式的特点。

随着时间推移,谈话节目逐渐推开,由较为正式的交谈扩展到随意聊天,话题也由国家大事扩展到家庭琐事、邻里关系,吸引的受众层面逐步下移,语言的生活口语特征也逐步显露。节目除了信息性之外,还注重娱乐和幽默。这种口语化导向,显然是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因为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才能获得广告机会,增加媒体收入。

谈话类节目的口语化趋势产生了一系列后续影响。严格讲,大陆的普通话并不是纯粹的生活口语,它是人们在抛开方言进行语言沟通时使用的共同语,是较为正式的公务和交际语言。普通话标准过于注重单音的发音规范,使它更适合注重字音的文稿播读。普通话过于强调其超方言性质,将北京话的部分读音和语调都排斥在外,使普通话只能与正式语体挂钩,而口语往往会与当地方言相联系。广播电视中的谈话节目口语化,会使带有方言特征的普通话通过谈话双方进入节目。在口语化推行中,一些广播电视媒介直接呼吁开放方言广播,要将口语化一竿子插到底。

口语化使中国大陆实行了50年的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标准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在即兴表达为主的口语节目中,带有本地方言味道的普通话主持人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可能会威胁到文稿播读,当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实行可以即兴表达的新闻主播制时,新闻节目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再次动摇规范的发音标准。

由于中国大陆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口语化造成普通话语音地方化的直接后果将是大量带有地方色彩的普通话变体,这些变体可能会随着广播电视的传播力量传播和巩固,最终成为普通话的地方标准,这一推测可能会使长期以来呼吁承认大众普通话价值的学者感到高兴(姚怀德,1999)。

2.台湾谈话节目是台湾民众国语的真实体现

台湾广播电视的谈话节目很多,在广播和电视中都可以听到和看到侃侃而谈的主持人。台湾广播电视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没有大陆那样严格的发音限制,他们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一般民众的国语,或者比一般民众的水平略高。与大陆谈话节目主持人相比,台湾主持人的发音距离大陆普通话标准较远,即使与台湾新闻播报使用的国语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台湾广播口语化的谈话节目使用的是与当地方言融合了的地方化国语。除了不可避免的地方化词汇,台湾谈话节目使用的国语已经渗透了方言语调,成为国语的地方变体。或许人们在正式场合还可以说更标准的国语,但这种自然流露的语言更能真实说明台湾本地的一般口语特征。

3.新加坡谈话节目的语码混用

新加坡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的谈话节目除了带有本地化的方言痕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英语词汇的混用,这与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英文在公务语言使用中占有强势有关。这种语码混用的现象是使用双语的人群不可避免的做法,尽管新加坡政府一再提倡纯洁华语,纯洁英语,避免两种语言相互融合造成的语言混乱,但这种语码混用的做法是很难消除的。口语中的语言现象,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是毫不奇怪的。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的谈话节目反映了各自广播电视媒介对主持人语言规范的容忍程度。中国大陆对谈话节目中口语的使用还有所限制,主持人需要在语言规范和地方口语之间权衡,但在语言上已经开始偏离过去的文稿播读标准,趋势是靠向地方口语。至于将来能走多远,取决于管理者的容忍程度。

台湾和新加坡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并没有类似大陆的严格限制,他们的语言状态与一般民众相同,或许广播电视媒介在挑选主持人时会考虑发音问题,有自己行业的“潜规则”,但从收听效果看,即使存在差别,区别也不是很大。如果以谈话类节目的语言状态作为区分三地语言的标准,三地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是语言的三种地方变体。这种状况与新闻播报的语言有所不同。它表明,文稿播读是广播电视语言的一种特有形式,它有着稳定的语言形式。即使在相隔遥远的不同地区,同一语言的播读形式会有着大体相同的特征。而口语是活跃变化的,会因地方不同,发生具有本地特点的变化。口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中谈话节目的重要形式,也将成为广播电视语言的一部分。各地区的华语媒体语言都会呈现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是发音相对统一的新闻播报和文稿播读,另一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带有地方变体色彩的口语发音,两种语言形式共存于媒体之中。

参考资料:

1.Mesthrie,J,J.Swann,A.Deumert and L.Leap(2000):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吴英成,2000,《中台新中华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6日。

3.姚怀德,1999,《“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言与信息》5月第12期。

4.李岑,2003,《台湾电视新闻节目随感》,《现代传播》第1期。

5.梁继红,2003,《当前台湾地区广播生态状况及受众需求分析》,《现代传播》第5期。

同类推荐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一纸甜契

    一纸甜契

    “我要钱!”“我要人!”一个想要救人,一个想要自由。吴星辰和杜冷月两个达成协议,他们的婚姻建立在一张契约纸上,在吴星辰没有找到喜欢的女人之前,杜冷月就不能离开。“你不能招蜂引蝶!”“契约没有这一条!”
  • 风绽

    风绽

    祁风沐祁家少主,因为天赋极差常常被留在祁家的子弟嘲笑,体内封印一朝破除,修炼不再受阻碍,离开祁家历练,在大陆上绽尽风华。
  • 惊天:废材嫡女变天才皇后

    惊天:废材嫡女变天才皇后

    宁诺霜在执行任务的途中调入悬崖,莫名其妙的就来到了幻幽大陆,还是个废材嫡女,废材嫡女就算了,连自己的父亲都爱理不理的,又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独自去了暗樱学院,五年过后,宁诺霜从废材逆袭成了天才,一年时间她将整个幻幽大陆归顺旗下......
  • 死之轮回

    死之轮回

    当死忙降临之时,人之醒悟之时。没有死哪来的生,没有生就不存在死。只有战斗才能显示人生,只有死忙才能成就生命。
  • 黑色玫瑰

    黑色玫瑰

    白手起家谋万财,枭雄手段定天下!这是一个装逼男玩转商界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亲情和爱情,有关青春和热血,有关一个怀着野心的在读大学生的故事。
  •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倾天下:冥帝盛宠小邪妃

    凤倾天下:冥帝盛宠小邪妃

    她发誓她上辈子一定是得罪了上天,否则她好好一双十年华的大美人怎么就穿越了呢?穿越也就算了,居然缩水了,直接变成了一十三岁的黄毛小丫头,不过,变成黄毛小丫头的坏处就是斗继母斗姐姐各种斗。但是,她们以为她什么都没有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超神兽很珍贵么?可惜是给她暖床的;空间神器很珍贵么?可惜是给她暖手的;美人很珍惜么?不好意思啊,他是自己贴上来的……
  • 重生之异能王妃

    重生之异能王妃

    一根铁索,一碗毒药,她被最亲近的人联手逼入惨烈地狱。再次睁眼,她誓要将仇人踩在脚下!嫡姐恶毒,继母阴险,还有一窝牛鬼蛇神的姑妈表妹不安好心,连亲爹都是一肚子坏水……没关系,人丑家贫没势力,翻身嫡女也一样把歌唱!谁叫咱有最大的靠山呢?——老天让咱重生,怎么着也不会轻易让咱挂掉不是?送咱异能还不够,外加一个狂拽炫酷屌炸天的奇葩王爷,一个妙手回春的万能神医,一个富可敌国的闺中好友,再来一个称霸天下的江湖帮派!既然你们要惹我,那我就不客气了……
  • 噬剑苍穹

    噬剑苍穹

    李猜天资卓绝,五岁便觉醒天品剑魂。因觉醒时万剑悲鸣,他被斥为不祥之人,惨遭剔魂之刑!后来他拜入流云剑宗,尽管十年沥血,还是一无所成。在同门眼里,他就是废物,活该受欺凌!这一天,李猜被罚清扫后山天阶时,因追逐野兔误入剑陵禁地,却意外的迎来了曙光……(Q群:246684686。)
  •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