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5200000003

第3章 最直接的鼓励:让孩子把话说完

1.听听孩子的话

生活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由于年龄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说话有些词不达意,或者孩子出于某方面的顾虑,不能直截了当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的嘴巴封起来,然后自己说个不停,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觉得孩子不懂事,轮不到他们说话。其实,孩子从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哪怕孩子气一点,也的确可以启发父母,弥补父母的决定或认识的不足。

父母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一份调查显示:70%~80%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和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有时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这时做父母的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不用解释了!”你能想象到孩子这个时候有多委屈吗?哪怕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已经造成。法庭审问犯罪嫌疑人还给其申诉的机会呢,怎么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辩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4岁的儿子陪着她的父亲一道去春游。儿子口渴了,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两个苹果,要儿子给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上面分别咬了一口。见到孩子这样,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担心父亲怪罪自己平时没将孩子管教好。

“妈妈!”儿子有话要说,看见妈妈狠狠地瞪着自己,于是将要说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外公知道孩子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笑容满面地问道:“乖孙子,告诉外公,你为什么将两个苹果都要咬上一口?”

孩子两只黑葡萄般的眼睛忽闪忽闪着,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外公。”外公笑得更欢了。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既为有这样懂事的儿子而自豪,又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

让孩子把话说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孩子是多么的可爱。让人把话讲完,实质上就是一个调查过程。只有让人把话讲完,才有可能了解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最为美丽的真相,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细致、严谨、豁达、大度的人生风采。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1)孩子的话说到自己的痛处,让自己觉得没面子。

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父母不妨抱着轻松的心态听听孩子怎么说,或许自己也能受到启发。

(2)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样的父母属于顽固型,不听孩子辩解,老认为孩子是在找借口。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慢慢习惯沉默,哪怕是面对冤屈,也缄默不语。一个不会据理力争的孩子,很难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3)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有耐心听孩子说。

其实,孩子的思维比大人简单得多,往往能从复杂的事情中看到本质的东西。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孩子也有话语权,他想说话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表达。老是被“住口”二字打断话头的孩子,慢慢就变得沉默了,他也就懒得跟父母说话交流了。这是因为父母的“禁令”让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受重视,说了也是白说。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便会逐渐降低,这对于他的成长和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老是听到“你不用解释”的孩子,会渐渐习惯了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会背着很多的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重负很可能让他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你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种种不良后果。其实,听孩子把话说完,又能浪费你多少时间?而你又多了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你可以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你可以纠正;他看法片面的时候,你予以补充。这样,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让孩子把话说完

当然,除了在他想说话的时候,让他尽情地说,还要在他沉默的时候鼓励他说,因为有的孩子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识或者胆量。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不满或者委屈,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使他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得以增强。

要耐心当好孩子的听众。听和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有耐心的听众才会有健谈的孩子。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都要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让他感觉到家长很喜欢听他说话,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我们在向别人倾诉心声的时候,在诉说委屈的时候,不是也不愿意让别人打断自己的话吗?不是更不愿不等我们说完,人家就批评指责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也适用于自己的孩子。

孩子情绪偏激的时候,你更要耐心听完他想说的所有的话。你觉得当时难以说服他,不妨先努力找出他的话中有道理的部分,并给予肯定。对没道理的话,你可以说:“让妈妈再想想。”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了,说不定他就会认识到自己错了;没认识到,你再怎么谈自己的看法也没用。这样做孩子会从心里更爱你。

父母若能打开孩子心灵的锁,那么,孩子最愿为之敞开心灵之门的第一人,肯定仍然是父母。

在孩子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孩子的辩解中,父母可以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父母千万不要只顾自己说话。

很多父母觉得和孩子沟通困难,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说话,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了还不耐烦。为什么会这样呢?

只要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孩子跟朋友说话,对方常能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还会赞同他的意见;而父母却总在听孩子说第一句话时便急不可待地训斥孩子,甚至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孩子不对,根本没让孩子把话说完。

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不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等于拿到了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孩子对着父母诉说内心的感受,是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将孩子的这一机会剥夺,孩子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出现表达困难,进而产生自卑情绪。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很难谈得上心理健康,更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父母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至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同类推荐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宝宝聪明100问

    宝宝聪明100问

    本书主要讲述婴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智力开发的目的是各种才能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发展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培养气质、性格也非常重要。
  • 做个出类拔萃的女孩

    做个出类拔萃的女孩

    本书内容包括:有一种美丽叫自信、有一种心态叫阳光、有一种温柔叫善良、有一种成长叫挫折、有一种尊重叫自爱、有一种成功叫自强、有一种魅力叫气质、有一种友爱叫真诚。
  •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儿童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儿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搞定家中小大人

    搞定家中小大人

    本书介绍了还原孩子天性的7个教育法则,还一个与孩子身心匹配的环境,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
热门推荐
  • 一吻成瘾:总裁,情深入骨

    一吻成瘾:总裁,情深入骨

    面对云正沧,岳之画卑微如尘,整整五年,她狼狈的像狗一样,可最终却换来一纸离婚协议。茫然无措中,冷烨如神般降临,极度宠爱,漂泊的心被视若珍宝。然而,他却突然变脸:“女人,你最好祈祷她快点醒来,否则,我抽光你的血!”“你的血不够,就用你孩子的!”“没有孩子?那就给我现生!”她逃离,却被一次次抓回,固执总裁的霸道索取,让她无力反抗,步步沦陷。生下一个孩子不够?他究竟还要怎样?
  • 终极一家之雄哥

    终极一家之雄哥

    某天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脑海里多出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这怎么感觉都是某部自己很迷的台湾危险系数不低的电视剧主角之一的记忆,对,雄哥的记忆。而且这个雄哥还是重生的,现在的记忆才到她二十一岁那年。大儿子五岁,二儿子三岁,小女儿一岁的时候。
  • 冒出来的夫君

    冒出来的夫君

    江湖是什么?她不知道,为了满足她的好奇之心,所以她决定离家出走长长见识!哪晓得刚出谷就有人来认亲?这就算了,还冒出来了个未婚夫?可是,新婚之夜,她的夫君为什么不脱衣服呢?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贤妻,她决定动手帮夫君脱衣服!
  • 玄门仙尊

    玄门仙尊

    穿越十几年,原本想着在镖局安安心心混着日子,以后娇妻美妾尽享天伦之乐!没想到一觉醒来竟被人夺了自己的左臂!这能忍?!于是,断臂少年陈呟手执大砍刀,从凡间镖局一路杀到仙界凌云府,夺你宝物,断你机缘,抢你妹子,抢你老母……不对!这个不能抢!从此以后,陈呟站在三界之上,大声喊道:“还有谁!”无人敢应声作答!只因他已是玄门仙尊!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 永生之战

    永生之战

    访名山,问仙府,拜师菩提,只为超出三界,从此自由,下龙宫,闯地府,大闹天宫,只为脱离生死,从此永生,看永生之战,带你解密西游记,领略猴哥不一样的霸气与柔情,让你明白,我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 日常健康特别提醒

    日常健康特别提醒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把握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需要,是摆在每个现代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身体健康方面给予更多的提醒,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身体健康,这既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
  • 重生之离婚

    重生之离婚

    肖芳上辈子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嫁到了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家,女儿出生就被作践,甚至为了那个可以传承香火的堂哥送掉了性命,重活一遍之后,肖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奔赴新生活!
  •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
  • 小说角色的结局

    小说角色的结局

    使用文字杀人于无形的新世纪杀手!使用文字惩戒犯罪分子的网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