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5200000037

第37章 鼓励孩子适度发泄

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时候,都有心情糟的时候,都有发脾气的时候。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孩子,而我们大人受到委屈,遭到冷遇,就会利用适当的机会或某一种方法宣泄自己的糟糕心情,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一定的安慰与满足,同样对于孩子,我们也不应该剥夺他们发泄的权利。

孩子在学校或家庭生活中,也会碰到不舒心的事儿,如:老师对别的小朋友很亲热而冷淡自己;受了别人的欺侮;饭菜不合自己的胃口了。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父母的诺言不能及时的兑现等,都会引起孩子心理紧张焦虑,失去平衡,从而发生冲动的行为,发脾气,孩子通常会大哭大闹、摔坏玩具、撕破画册、甚至在地上打滚儿、撕破自己的衣物。通过一阵宣泄撒泼,孩子紧张焦虑的心理便会逐渐缓解,重新趋于平衡,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因此,对于孩子的发脾气,大人可作“冷处理”,不要加以过多理睬,更不应像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可就不得了了。“哎哟宝贝,不哭不哭,妈妈怎么样、怎么样”,这不是一种好办法,只会为下次哭闹打基础。

保持人的心理健康要有三种营养,即爱心、宣泄和疏导。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不断地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一般来说,爱心和疏导是大多数家长运用的方式,而常常忽略了宣泄(即发泄)。谈到发泄,可能不少人认为是个贬义词。然而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来讲,发泄是个中性词,在医学上它常称为宣泄,是基本医理之一。

发泄,就是舒散、化解心中的积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就是淋漓尽致地吐露出自己地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方法。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心中的积郁和不快如果长期得不到发泄,就会给孩子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危害。如今社会上孩子出走、轻生,违法犯罪的低龄化问题,都与无法让孩子及时发泄有关,孩子得不到发泄,心理难以平衡,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如果让他们适度地发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会有许多益处。

有的家长,由于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往往把孩子的宣泄行为视为“有意使坏”,严加训斥与制止,迫使孩子强行克制应发作的“怒火”,这么一来,孩子慑于大人的威势,表面是风平浪静了,却和大人一样憋在心里了,加深了他的紧张焦虑,长期如此,不仅心理有碍,而且会严重影响神经功能与身体的健康成长。在适度和不妨碍他人的原则下,家长不妨让孩子发发他的威风,那时孩子“释放”积压在胸中的“怨气”是一种“自我调解”。

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常常会哭。啼哭是人类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当孩子流泪时,心理上得到满足、舒适,内心的压力减轻了。孩子痛哭的时候,父母可以把他搂在怀里,轻拍他的肩,抚摸他的头,为他擦擦眼泪,心平气和的听他哭诉自己的委屈和悲伤,给孩子提供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和宣泄消极情感的安全环境。如果因为厌烦孩子的哭泣,而去压抑孩子,这样做既不利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又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强忍泪水造成了孩子的情绪压抑,长期情绪压抑容易得各种慢性疾病。所以,啼哭是宣泄不良情绪一种很好的方式,孩子想哭就让他哭会儿吧。

有人或许会说:小孩子,不愁吃穿,不考虑处境如何,有什么积郁和不快呢?有发泄的必要吗?这是家长对孩子不了解的一种表现。对独生子女来说,学习负担过重,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和学校管得太紧,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同学之间的别扭、矛盾以及社会上五彩缤纷的现象和自身生理发育的影响等等。这些事情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不快。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受到委屈或冤枉的时候,有时又不能说出来,自己又无法消除这些阴影,给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引起精神痛苦和情绪不良。心理不平衡,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积郁,进而表现出思想不痛快、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甚至造成神经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哈费莱德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溃疡症和精神病等病症的发生和恶化。他特别指出:长期忧郁,还可能致癌。独生子女因为没有亲兄弟、亲姐妹,少了交心谈心、交流思想感情的对象。在家里,父母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而忽略了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机会,特别是一些长期在外打工或做生意的父母,更是少有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何谈交流思想感情呢?更有甚者,一些孩子与家人关系生疏,有事情也不给家里人说,又怎么会向家人吐露他心中的积郁和不快呢?

感情压抑的孩子常常心不在焉,麻木不仁,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容易患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宣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来,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

当然,随时任意的宣泄情绪也是不对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合理的宣泄消极情绪。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的个人情绪宣泄的水平和评价水平都不高,因而他们还不能根据场合合理的宣泄情绪:有的孩子在受挫后喜欢自虐,常常抓伤自己;有的孩子喜欢找茬打架,攻击性行为严重;有的喜欢破坏物品,将毁坏的物品扔得满地都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东西,如哭泣、运动、诉说、在纸上乱画一气、大声唱歌等,都是合理的宣泄方法。在家里,不妨开辟一个角落,专门让孩子在里面宣泄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在一面墙上贴满画纸,做成一面“涂鸦墙”,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让他在上面任意涂画,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等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适度地发泄呢?

1.父母要做孩子的贴心人

要做贴心人,就要理解孩子的处境,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会分析他们形成积郁和不快的原因,能交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还可以从孩子最亲密的人中去找,最好是有类似经历,又成功处理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贴心人。关键在于父母处理问题的技巧:要能倾听孩子的心事,不打岔,不嘲笑、讥讽孩子,能用亲身经历去引导孩子是最好的,实在没辙,编一个类似经历,或引用周围他人的经历也行。不一定都用成功的经历,有些失败的经历,也可以起到由反及正的效果。一个例子不够,可以多举几个,让孩子自己去吸取经验和教训。切忌生搬硬套,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从此不当你是贴心人。有时,也可以采用延迟效应,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品味其中的道理;或借题发挥,触景生情地利用生活中的个案来引导他们。时间一长,孩子发现你的长处,自然就当你是他的贴心人了。

2.把握好时机

当孩子正满腔义愤之时,做父母的不妨顺意附和一下,哪怕是你觉得有错的事情,要先拉近与孩子的心灵距离,使其感觉到你与他有共同语言。避免在这时与孩子产生思想冲突,这样就有利于你们作进一步的沟通和解决问题。在有不适合谈话的人在场时,你可以暗示孩子另找个合适的地方和时间,然后父母再主动提及此事。站在知心朋友的位置上,有利于问题的成功处理。做父母的不可以长辈或过来人的身份自居,避免拉开与孩子的心灵距离,并且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培养孩子良好的谈心习惯,激发孩子的谈心愿望和兴趣。由于孩子处于成长阶段,考虑问题可能不够周全,或是顾忌较多,因此,在谈话的时机和地点上,父母在得知问题后,可以主动替孩子安排。

3.正确引导孩子适度地发泄

这也是让每一位家长最操心的事情。一般来讲,克服心理压力,改变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愉悦,疏散积郁的方法很多,如忍让、体谅、自慰、转移、回避、改变环境等,都有一定作用。但是这些方法都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事件,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平衡,只能治标。只有适度地发泄,才能治本,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心中的不快,达到精神愉悦和有良好的情绪,通过引导发泄的过程,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和自解能力。发泄的形式很多,如:该说就说,没有诉说的对象,可以对着镜子,把镜中的身影当做诉说对象,或是对着某一件物体诉说,当然诉说的对象最好是父母,因为父母会充分考虑孩子以后的成长,在诉说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方向。同时,父母还应该培养孩子该说和不该说的“度”的把握;该哭就哭,该喊就喊,找个合适的地方,痛快地哭,大声地喊,此方法不仅对不快有效,对压抑不住的兴奋,也同样有效;对一些特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可以找一件假想的对象,狠揍一通;或到旷野处,使劲扔些石头、土块、泥团之类的东西;或找些废弃的书报等,狠撕一通;或伴着热烈的韵律,狂舞一曲……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适度发泄,不能让孩子任着性子胡来。发泄时,不能恶语伤人,不要影响他人,也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更不可找人对骂、斗殴或危害社会。同时应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因为自己的发泄,而给自身造成伤害。作为父母,还应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偶尔发生一件过火的发泄事件时,父母更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切忌粗暴干涉或漫加指责。引导子女适度发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付出较多的精力。但是,有什么遗产比得上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本事呢?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精心挑选了2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配有一则精练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独到的智慧点拨,挖掘故事深层的内涵,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宝宝安全最重要

    宝宝安全最重要

    儿童无伤害——这是就作者想要帮助到所有家长的,这本书是一本每一位家长,特别是即将成为父母的准爸爸妈妈们知道怎样行动来保护宝宝的必读之书。它也是儿童安全促进者了解儿童伤害预防特点的一本书。作者从我们生活的细节从发,告诉家长怎样了解到在儿童生活中可能潜在的危险,怎样能避免对儿童的危险,让宝宝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在书的第一章中,从全球伤害预防的策略出发,带着家长从全局的视角出发,从生活中和自己行为上看到可能给宝宝带来的潜在危险,从而避免伤害的发生或降低伤害对孩子的危害。
  • 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本书由《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亲身体验者和直接受益人(小)卡尔·威特亲自撰写。在本书中,他对父亲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批评。
  • 怀孕优生靠自己

    怀孕优生靠自己

    了解自己身体的秘密,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当代年轻人应该,也是他们希望做到的。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优生优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愿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
  •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本书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孕产婴护理实用百科全书,为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宝宝孕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包含:优生优育方案、孕期保健护理、养胎保胎与胎教、分娩期保健护理、新妈妈和婴儿护理等,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本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妊娠前、妊娠期、产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孕育优秀的新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书科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学习孕产婴护理经验的绝佳选择。
热门推荐
  • 大剑种

    大剑种

    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魂,却有让人闻之色变的兵器种子。诸皇皆以霸道、凌厉、果敢之风治理天下,于是刀、枪、弓等神兵兴起,剑道式微。宋征,一个寻常少年,被人扔进器炉里面祭灵,却获得了世所罕见的大剑种,从此一人一剑,惊世骇俗!
  • 爱与诚

    爱与诚

    两个貌似完全不相干的故事,其实在一个人身上就可以发生。
  • 星耀天下之萌骑士团

    星耀天下之萌骑士团

    暗黑势力即将来袭,由万泉小学组成的奈亚公主,幻之星,十之星,月之星,智之星,炎之星组成的萌骑士团一起对抗暗黑大帝,一件件让你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断掌

    断掌

    一入此途身难覆,从此再见已江湖。也许老爹对自己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我:“我是个罪孽深重的人,死后入不得祖坟……”
  • 第十三座消失的城

    第十三座消失的城

    她是瘾城的守护者,也是半生花店的甩手掌柜,她带着花店四处游历,走走停停,为瘾城招揽能人异士,也借此从无名转而盛名,想起了万年前的记忆,重遇了那方幽静。她的半生花店有无数世间买不到或不曾见过的花种,她的花只卖给有缘人。来到她花店的人从不知她叫什么,只是世人皆称小妖,便以小妖之名而盛,皆不知她本为妖,数以万年。她总是淡然处之,有人问起她:"小妖,何事才能掀起你的波澜?"答之:”人生除死之外,一切都很简单。“而她,已死过一次。
  • 平静心灵

    平静心灵

    与平静心灵用QQ聊天的方式,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网络纯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