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600000006

第6章 《三礼》——中国式管理的社会规范(1)

《三礼》内容广博精深,许多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借鉴意义。《周礼》、《仪礼》要求企业管理须建立合理、健全的运行规则、制度;《礼记·学记》则显示了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礼》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孔子认为,《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周朝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周礼》、《仪礼》、《礼记》作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一说。“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只有《仪礼》由孔子整理编订。

《三礼》可分三部:《周礼》一部,《仪礼》一部,《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视为一部,但它们是不可等同看待的。《周礼》和《仪礼》是经,《礼记》是传,其中一部分解释《仪礼》,一部分为通论。《仪礼》所记载的礼仪是儒学意义的载体。梁启超论《三礼》时说:“《三礼》的名称,比较地发生得很迟,从前并没有。东汉末,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才合称《三礼》。即现行《十三经》的三书是。”

《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周官礼》,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为西周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汇编。全书6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其中《冬官司空》早已散佚,汉代时补以《考工记》。

对《周礼》的作者、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周公所作,有人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代青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周礼》成书于汉初。

历代都有对《周礼》的注疏之作,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是后人研究《周礼》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礼》详细记录了西周的官制,正是这样系统的分工,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分工合作、团队精神是《周礼》给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发。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辅助周天子的大官有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

在周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周王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们在朝廷中分立于周王的两侧,协助周王处理政务。太祝是最大的祭祀官;太卜管卜筮,位于人神之间;太士是神职官吏;太史是商代以来的作册;太宰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六卿还有许多僚属,各有专职,总称为卿事寮。

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司空管理百工职事;司马管理军赋;司徒、司马和司空的职权相当,合称“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禄,司寇管刑罚,其地位仅次于“三有司”。五司下有很多僚属,构成专门的官僚系统和集团。

此外,周朝还设有许多专职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泽的、管理市场货物的、管理贵族吃、穿、用以及娱乐的。周朝官吏大都世袭,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封国被称为“四方”,是周朝的地方政权。有的大国诸侯经周王授予特权,可以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伐,捍卫周天子,称为方伯。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不是诸侯的封号。有些诸侯兼作王室大官,拥有公卿头衔,如周公和召公。

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由商代“内服”和“外服”两套官职发展而来,机构更加庞大,体制更加系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体系,对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来说,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周朝庞大、系统的官僚机构是周天子麾下的一个团队,维持着整个周王朝的运转。

《周礼》还包含着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与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由《周礼》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等级和阶级的构成,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尚。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旧说《仪礼》作者为周公或孔子,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其中的《礼》就是《仪礼》。

《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是春秋、战国时代部分礼制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冠、昏、丧、祭、朝、聘、宴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主要讲人从小到大应当注意的各种规则、家族活动必须遵循的各种行动礼节、官场应酬应该依照的各种次序以及各种礼器的陈设,宫殿、弁冕、牲醴的制度。

《仪礼》共17篇,大致内容如下:《士冠礼》第一,讲述士阶层的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加冠的仪礼;《士昏礼》第二,讲述士在家长主持下,议婚、结婚的程序和仪式;《士相见礼》第三,讲述贵族之间首次带礼求见和回拜对方的仪礼;《乡饮酒礼》第四,讲述古代社会基层乡里为明长幼之序举行的敬老尊贤的酒会礼仪;《乡射礼》第五,讲述乡里举行射箭比赛大会的礼仪,通过礼仪的训练,培养人的品德;《燕礼》第六,讲述诸侯宴请大臣举行酒会的礼节;《大射》第七,讲述国君主持各级诸侯参加的射箭比赛大会的礼节;《聘礼》第八,讲述国君诸侯去他国访问的仪节;《公食大夫礼》第九,主要讲述国君举行宴会招待各国外交官员的仪节;《觐礼》第十,讲述诸侯朝见天子的仪节;《丧服》第十一,讲述对死去的亲属按远近亲疏在丧服和服期上各有差别对待的礼节;《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记载低级贵族从死到葬的一系列仪节;《士虞礼》第十四,讲述士埋葬父母回家所举行的安魂礼;《特牲馈食礼》第十五,讲述士家庙祭祖礼仪;《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讲述大夫家庙祭祖礼节。

17篇的次序有内在联系,依次为结婚、社交、集体活动、公务活动、去世、死后,这些礼都为道德而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要严守其制,各安其位,不得僭越。礼在调节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重大价值。

贯穿《周礼》、《仪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将一切制度化,统摄这些制度的就是礼和法。《周礼》中的官制、军事组织形式、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国家财政赋税、土地人口、社会保证等礼法、经济和政治制度为后世改革和变法所效法。《仪礼》通过冠、昏、丧、祭、朝、聘、射的具体礼仪活动体现人际交往所遵循的道德原则,使人们不知不觉养成良好品德。

《周礼》、《仪礼》中礼、法将一切制度化的思想,提醒管理者要建立明确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定分止争”的功效,使员工分工合作。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目标一致。

《礼记》又称《戴记》或《小戴记》,是先秦及秦汉之际关于礼制的一部论文选集。所谓“记”,是对经义的说明、补充和发挥。

《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关于其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认为,《礼记》由七十子后学者所记,由汉人戴圣传述,又称《小戴礼记》,以区别于戴德所传的《大戴礼记》。

《礼记》第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是以君子撙节退让以明礼。”这就是儒家重视礼的主要原因。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深沉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共20卷49篇,保存了先秦时代的大量社会史料。

第一,关于婚丧祭礼的17篇对于研究先秦以及秦汉时代的婚丧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会风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二,《礼运篇》描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儒家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第三,《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学记》有许多合理的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自宋至清的六七百年间,成为青年学子入仕应考的必读书。《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科学的治学方法。《学记》中说:“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些语言闪现着教育理论的精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第四,《内则》中记载的家庭规则和敬老制度,《大传》中尊祖敬宗和大宗小宗的区别,《大学》中有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等,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家庭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礼记》按内容共分5类,第一类为通论,也是《礼记》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礼运》是政治学论文,提出以礼治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制度的理想;《学记》是儒家教育学论文;《乐记》是文艺论文,探讨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经解》是经学论文,论述六经的教学目的;《儒行》是德育论文,论述对儒者品格和行为的基本要求;《中庸》是哲学论文,论述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大学》是哲学论文,论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第二类为诠释《仪礼》的专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宴义》、《聘义》、《丧服四制》。第三类记述孔子言行及孔门杂事,有《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曾子问》等。第四类记述古代的礼仪制度,并加以考证,有《王制》、《曲礼》、《明堂位》、《礼器》、《祭法》、《丧大记》、《少仪》等。第五类记录古代格言。

《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深刻的教育理论著作,以较多篇幅论述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教学相长”、“官先事,士先志”、“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师严道尊”、“善譬善喻”、“善问善答”等原则,直到今天仍为教育名训。

《学记》重视教育的作用,把国民的学习和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这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方针告诫管理者,要积极培训员工,将教育和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其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同类推荐
  •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系列为国内第一套专门描写企业教练的书籍。在书中,作者结合多年行业经验,通过简短生动的案例、故事,辅以内涵丰富的插图,一点一滴呈现教练智慧精华。从第一本推出至今已十余年,在业内口碑相传、历久不衰,被奉为行业经典。历经多年积累沉淀之后,作者再推力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新、更丰富的教练智慧及心得感悟。
  • 美的传奇

    美的传奇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艰苦创业、经营管理、企业内涵三个层面对美的进行解读,其间穿插有何老总的人生经历、商道智慧和经营理念。通过我对美的的回忆再现,加上多年的管理实践,用深刻睿智的理论剖析,幽默风趣的故事说理,为大家奉献精彩的经管和励志盛宴。
  • 网络营销与实训

    网络营销与实训

    本书由11章构成,知识点介绍从网络营销概述出发,到网上市场调研、网上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策略、网站推广工具、无线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广告、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以网络营销为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的实施到网络营销实训。
  • 和谐合作

    和谐合作

    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一个对称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介于上述对称的两极之间,本身也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和谐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和谐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提起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创业经商,李嘉诚不仅赢得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宣扬了良好的思想,留下了美好的名声,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创立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
热门推荐
  • 科技之大逃亡

    科技之大逃亡

    一个现代人,被外星终端思维体思维波附身,一路被修真,魔幻联和追杀,逃亡,成长的故事
  • 名门闪婚

    名门闪婚

    五年前阴错阳差,三个人情缘纠结不断。五年后再聚首已是物是人非,陌生的一对男女忽然结为夫妻,开始了啼笑皆非的婚后生活。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我叫杨玥儿

    我叫杨玥儿

    一个天塌下来都先睡一觉的女大学生杨玥儿被穿越到与唐朝相似的平行世界里改写杨玉环命运的故事
  • 纵嗜魔女

    纵嗜魔女

    ‘丫头,你要我金虎族,我给你便是’金厦笑着说。‘我要荆魔大陆’笑话,小小的金虎族她可看不起。‘要不要为夫帮你夺取天下’‘不需要’她要凭自己的实力报仇,她要以自己的实力证明她,不是杂种的废物。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重生之男神老公别太坏

    重生之男神老公别太坏

    温馨,温家二女儿,温良和善,四九城出了名的私生女,二十岁,死于突发心脏病。意外重生,她成为米家养女,竟然发现前世死亡的真相,她决定亲手解开那些人的真面目,势要把真相大白于天下,还自己一个公道。却不想,复仇之路,遇上了他。他神秘、诡异,就连她那双过目不忘可以洞悉人心的眼,也无法看透。她是他买来的妻子,也是他用来掩人耳目的棋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美人轻狂

    美人轻狂

    穿越成被逼嫁含恨而终的公主,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休驸马。既然这天下本来就该是她的,她又怎会拱手让给别人?她是皇室唯一血脉,那便由她来当这个皇帝。什么?说她是废物?那且看看这天下在她手中如何壮大!
  •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 魔斗天下

    魔斗天下

    江剑,一个普通大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来到了神秘大陆,挖掘出了自己的魔力。然而,他究竟何去何从?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幼稚理想?还是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回到原来世界后,他将如何解决恩怨情仇?他将如何上演一场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