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选人用人,德才兼备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少的。若两者缺一,或是有德无才,或是有才无德。有德而无才的人,我们可以帮助他,有时候有德无才的人可能是愚人,但这也没关系,至少可以用。或是有才无德的人,无德实际上是小人,是道德败坏的人,重要岗位肯定不能考虑这类人。世人都不愿意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人,大家都认为自己有才,但假如自己有才却不发扬自己的德行,实际上便成了小人之才。
我们要观察别人,修养自己,应该把这个事情想明白。我们都觉得自己不是傻瓜,也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个很笨的人,但是有的人会缺少一些“德”,实际上在别人看来他就是小人。什么是德呢?就是富贵的人以能施舍帮助别人作为德行;贫穷的人以自己能够没有欲望、没有贪求作为德行;高贵的人以能够帮助别人,能够礼贤下士作为德行;贫贱的人以能够忘掉权势作为德行。
四、胸怀开阔
庄子认为,真正洒脱的人,真正逍遥的人,真正能超凡脱俗的人,“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高兴的、哀伤的、愤怒的、快乐的各种情绪,这些情绪可以反映出来,但不能让它们毁掉自己。例如,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学生秦观写的词后,觉得秦观完了。为什么呢?他写的是彻骨的伤感,喜怒哀乐已经全部装满了他的心。如果心中装满喜怒哀乐,有时候就很难涵养自己。
前面说过,程颐讲作为一个大的知识分子、一个理想的完人或者一个比较高明的人,气象要非常开阔,要像凤凰翔于千仞之气象,不为区区利害所动。古代人通常把这样的人称作卧龙,或者凤雏,因为他有开阔的气象。做人要有气象,做学问也要有气象,不要整天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活,而要知舍知得。
做研究同样如此,有的同学感觉到不好找研究的题目,实际上是没有把学问打开,没有把阅读打开,没有把思想打开的表现。如果他的思路清楚了,材料掌握了,观点清晰了,甚至论证过程严密了,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研究的格局,也会感觉到有无穷的题目值得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遇到形形色色的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当他们要推翻自己的决定、想法或者言论时,我们就要保持胸怀开阔。尤其做研究的人,要知道“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格言联璧·接物》)。如果别人做得对,自己做得不对,心里一定要清楚,不要做匹夫之勇,要懂得谦让;如果别人做得不对、说得不对,自己说得对,那么我们要能够包容他。
若总是与别人比较长短,他的气量就会与他所比较的人相觑不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的对手决定了他的层次,他的对手决定了他的高度。兔子倒霉是因为它跟乌龟赛跑过一次,它赢了是应该的,一旦输一次就成为千古笑柄。
胸襟开阔的人,便能沉着,“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宋·苏轼《留侯论》)。一个灾祸猛然出现在他面前,他不会感到惊慌,没有原因地给他增加一些烦恼或者一些罪名,甚至一些侮辱,他也不会恼怒的。能够看出别人的狡诈、耍小聪明、欺骗甚至蒙蔽而不形于言,受人之侮而不动于色,也就成长、成熟了。
胸襟开阔的人,就知道忠恕,这是曾国藩的座右铭,他说: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范纯仁尝曰: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又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他不仅用其在朝廷上对待国君,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待领导、对待上级,而且对待周围的合作者、朋友、亲睦宗族和家里人,未尝须臾离此也,就是时时、处处、事事以之作为行事原则。
“忠”即是忠诚,对事业忠诚,对朋友忠诚,对信任的人忠诚,不辜负别人的信任。“恕”是宽恕,现实中有的人是极其愚蠢的人,但愚蠢的人看别人毛病的时候都很清楚;有的人是很聪明的人,但对待自己毛病的时候都是装糊涂。我们如果能够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用责怪别人的心思来责怪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实际上在同学中、在朋友中就是圣贤、是君子了。
朱熹说的“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走报之”,不妨看成容人的一种策略。我们知道,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仁是什么?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尊重人。义呢?就是要负责,要担当。比如说,两个同学之间相互关心,这是仁;男女朋友之间相互爱慕,也是仁。但是对于别人托他办的事,他答应了就要去办、去做,这就是义;两个人结了婚以后要关心对方、支持对方,为对方负责,这也叫义。原本有了仇家,就按照大义来看,有大义而不避私仇。有人抱怨他了,就一走了之,少跟他再纠缠,怨恨是解不掉的。这便符合孔子提出的“以直报怨”,“直”含有正道、直行的意思,即是用正道、坦率、直率来直接告诉他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在孔子看来,以德报怨是不合适、而且很迂腐的行为。
假如有人对他不理解、有埋怨,他就需要以直报怨。试想,历史上哪一个变法的人、想做点大事的人,包括现在在单位里想做点事情,自然就有人对他心生怨恨?即便是同学、朋友之间,有的人不理解就对他有怨言,这时候,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与其用德行去宽容他,倒不如坚持朱熹说的暂时冷却、放下,过一段时间再说。有的时候,发生问题的当时是解决不了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做得堂堂正正的,时间一长,别人自然理解。
《菜根谭》讲: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
日常生活中,总有无穷的口舌、无穷的是非、无穷的烦心事情如影随形,过去的事情就别再想它,更不可留在心中。比如一个人骂了你一句,他记住他,三五年以后,你找个机会再回骂你一句,睚眦必报,反累乎心。如此一来,尘俗中的恩恩怨怨最后会把他毁掉,导致他一点情致都没有。
假如今天你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也不要总挂在心里,挂在心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没有放下。我们以前讲做人要放下,不光是要放下别人的怨,也要放下自己的恩,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做的得意的事情挂在心头一两年、三四年,本来很好的一件事情就会变成欲望之源,这个欲望就是好名之心、好利之心。
从古到今想做大事业的人,一定是能容天下人的诽谤的。这话说起来很沉痛。商鞅、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等人变法的时候,且不论他们做的法是对还是错,定然会有无数的人反对他们。哪怕单位里一个小型的变革,甚至一个想法就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一个人想要做的事情越大,反对的声音就会越多。能容天下之谤者,有朝一日才可能够受到天下的赞誉,因为有些事情在刚开头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
这些都是讲我们的胸怀要广大,一定要有量,不要一句话容不了就吵架。一个人在小时候就容易争吵、打架,因为肚量太小,还是“小人”。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会发现自己跟别人吵架的机会越来越少,打架的机会更是减少,逐渐转变成为“大人”了,这个“大人”即是容量大,有些事情能够容忍。比如一个同学爱好学习,自己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但宿舍里有一个同学就不学习,与其跟他计较,天天折腾,对他没任何影响,自己心思不畅,耽误了时间。反倒不如忍一忍,和他各方面都处得挺好的,他便更容易体谅你。
要想成就些事,才力和精神都被社会上乌七八糟的言语和别人对他的非议所颠倒,哪有余力做远大的事情呢?这就需要胸怀开阔、格局宽广,“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要因眼前的事情而毁掉自己的志向。
§§§第二节隐忍
尘俗之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需要我们能够坚忍起来,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强起来。但有时候坚强不一定就能战胜困难,因为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有曲折,也有积累。对这个积累、曲折的过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延寿药言》说:
齿以坚毁,故至人贵柔;刃以锐摧,故至人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至人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至人贵深。
这说的便是隐忍之道。“隐”,是要沉潜,一个人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必须有一段时间能够沉潜起来。“忍”就是能够收敛自己,尤其是与人争执时,能够压抑愤怒。
天地万物有张有弛,宇宙的运行有升有降,任何一个事情的发展必须要符合这样的规律。我们找一个时间让自己沉下来,变得内敛,这实际上是发展的一种动力,也是发展的一个技巧。
一、以退为进
现代的社会中有太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隐忍,隐忍不是退却,而是以退却为前进。《尚书·君陈》里说:
必有忍,其乃有济。
“有济”是渡过,只有隐忍,才能渡过艰难。《周易》有既济、未济两卦。“既济”是已经渡河,“未济”是尚未渡河,实际上,深层的含义讲的是事物的成功和失败。“济”是什么意思呢?《周易》里还讲了一个词,即“利涉大川”。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江河常常成为地域的分界线,好多战争就是凭借着江、河作为天堑,如北方的黄河和南方的长江。如果有济,就意味着能取得成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要想把事情做顺,就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就像我们写文章似的,必须有积累以后才能慢慢地写出好文章来。
一个人总是不断地发展自己,他的能量就会被耗光,就像充电一样。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百谷”是百川、河谷,百谷王者能够成为大江大海,就是因为它能“善下”,“下”也是我们所说的隐忍的一个表现形态。历史上有些能够忍受屈辱的人,最后都成就了大事业。“得量”就是在隐忍中,尤其不顺心的时候,最能锤炼自己的胸次。
现在有的独生子女都是在顺境中长大的,从小被父母哄着,被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人护着,学习好一点儿的同学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被老师赞美着,所以我们很快就学会了一种不会隐忍、不会退让、不知道谦虚,甚至总觉得自己最优秀的学生,不会与竞争者惺惺相惜,而是视同行,同学,同事如仇寇,不能退而求和,而是一争到底。在尘俗之中,在现实社会之中,谦退是保身的方法,要学会谦退,才不会被别人当成靶子。
二、动心忍性
我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些小事情他不能隐忍或者说不能忍受,最后会毁掉自己的大业。儒家把忍耐、坚忍看成一个人接受磨炼、接受考验,从而锻炼自己的心胸、锻炼自己的意志、涵养自己的气度、扩大自己心胸的一个过程。孟子就在《孟子·告子下》里讲: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面讲的“忍性”,有的人把它解释成认识的“认”,这是不对的,这个“忍性”实际上就是“忍”,就是我们能够放下“性”。什么是“性”呢?在《孟子·告子上》里讲“食色,性也”,就是吃饭的欲望和色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在世界上之所以能做出很多作奸犯科、不合礼法、不合社会规范、不合道义的事情,就在于他不能忍住自己的自然属性,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这就叫“动心忍性”。
由此来看,隐忍包括了三重含义:一是能够沉降;二是积累、累计;三是能够约束自己。“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围炉夜话》),很多大的祸患就是不忍导致的,现在的话叫“临时起义”。举例来说,一个本来不是特别贪财的人,在取款的时候发现自己卡里的余额多出几百万元,一时心动就取了出来,最后被判了刑。还有一个留洋学生,回国途中在机场取钱时,发现前面的人取完钱没有把卡拿走,他取了里面3000元钱,结果被摄像头发现了。其实他不缺这个钱,可问题是在这个时间,他没有能忍住自己的贪欲,最终按盗窃罪处治被拘留15天,这又何苦呢?如果他想到拿这个钱要被拘留15天的话,绝对不会去拿。其实,他在这一瞬间之前也没有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或盗窃别人的财产,但是有时候“莫大之祸,起于须臾”,就是一瞬间他把握不住自己。学会在艰难中磨练自己的心性。《格言联璧》中说: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