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4900000042

第42章 关于人才的流动(1)

从古至今,人才资源都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争。因此,人才流动是人才学研究和人才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东汉著名的思想家王充曾经精辟地总结了战国时人才流动的规律,他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人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叛魏魏伤。”贤人君子的得失去留不仅会影响一个政权的轻重强弱,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政权的存亡。同时,人才流动也是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它可以促进人才结构的合理优化,减少人才的积压、浪费,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国家汇集智能资源,发挥智能优势,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因此,认真研究人才流动问题,努力做到人才流动的合理、有效,就成为当代人才学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古代的人才流动与政权盛衰

1.人才西流与秦国的强盛

从春秋时期至战国初年,秦国因君位争夺,“国家内忧”,发展较慢。三晋攻夺其河西之地,“诸侯卑秦”。秦国远居西方,“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山东六国看不起它,甚至不让它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将它当做“夷翟”之邦。秦穆公立志强国,采取了吸引与利用外来人才的政策。他了解到晋国送给也的陪嫁奴隶百里奚本是虞国的贤臣,中途逃至楚国,于是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其人秦,授以国政,人称“五羧大夫”。不久,又采纳百里奚等人的建议,“西取由余于戎”,“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十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霸主,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时期,秦孝公十分效法穆公的经验,继位不久就面向天下各国发布了一个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明确表示,欢迎“宾客”即国外人才出“奇计”振兴秦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商鞅离开魏国,西入秦,协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经过十八年的努力,“乡邑大治”,“秦民大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使秦国雄视天下,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基础。

从此之后,吸引和重用外来人才成为秦国的一个传统。而出身六国的人才看到秦国治理有方,国力强盛,前途光明,也纷纷西人秦寻求发展的机会,于是出现了一个人才西流的趋向: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念诸侯莫可事”,“乃西人秦”,“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为秦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魏国人范睢在本国无故受刑,差一点死于杖下。于是变易姓名,逃奔秦国,被任命为秦相,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生于楚国,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征得荀子同意,“西说秦王”,“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依靠外来人才,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是秦国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历史经验。

2.楚汉相争与“天下之士云合归汉”

项羽、刘邦楚汉相争,实力悬殊,胜负未决。而决定其双方生死存亡的正是几次人才流动。《资治通鉴》记载说:

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如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阵而建上将;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合天下之智,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无敌于天下也。

这段记载主要分析了“天下之士云合归汉”的原因及其结果,其中陈平、韩信离楚归汉可是说是当时人才流动的关键。陈平“家贫,好读书”,少有奇能异智。诸侯反秦,他先是投奔魏王,魏王不能用其策,故离魏归楚。“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奇士不能用。”陈平“闻汉王能用人”,故离楚归汉,通过魏无忌求见汉王。刘邦拜陈平为都尉,令护军。周勃、灌婴等对此大为不满,说陈平“居家时盗其嫂”,近来又“受诸将金”,乃“反覆乱臣也”。刘邦召魏无忌进行责问。魏无忌认为,当时楚汉相争,你死我活,急需的是“奇谋之士”,主要应该看一个人的能力是否对国家有利,而不应过多地追究其行为品德。刘邦通过谈话调查,了解了陈平的突出才能,于是对其更加信任。从此陈平成为刘邦身边仅次于张良的谋臣,曾七出奇计,协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并在刘邦去世后与周勃等人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稳定了汉朝的统治。

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后又曾受胯下之辱。曹操称之为“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耻”。秦末,他先是投奔项羽,项羽以其为郎中。韩信多次提出奇谋异计,项羽皆不用。韩信发现,项羽虽然叱咤风云,“千人皆废”,但不过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而且为人残暴,“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而他也弃楚归汉。

但至汉之后,官不过督尉,只管粮饷,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韩、信与其他逃兵一样,不得不再一次逃之天天。萧何经过了解,认为韩信“国土无双”,要夺取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向刘邦竭力保荐。刘邦筑坛拜将,充分发挥了韩信在灭楚兴汉中的巨大作用。

汉高祖刘邦也曾总结过战胜项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三不如”的著名论断:“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正是由于邦善于用人,在楚汉战争中才出现了有利于刘邦的人才流动,不仅得到了陈平、韩信,还得到了举足轻重的武将彭越、黥布,以及文臣谋士郦食其(音异机)、陆贾、萧何等,出现了天下之士云合影从,离楚归汉的大好局面。“合天下之智,并天下之威”,从而使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西汉。

3.三国鼎立与曹操的得人之盛

处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仅君在择臣,臣也在择君。比如董卓一上台就用了不少名士,袁绍、刘表等也注意学习战国的“礼贤下士”,但他们在得人、用人方面却都是失败的。相反,在几十年的斗争中,却连续出现了几次较大规模的人才流动,曹操从他的敌人那里得到了不少人才。

曹操的重要谋臣荀或、郭嘉都曾被袁绍罗致,袁绍“待或以上宾之礼”,但“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郭嘉更明确地说:

“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因此他们先后离开了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得到了荀或,认为是“吾子房也”,把他比喻为张良式的人物,信任备至。曹操与郭嘉共议天下大事,高兴地说: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也十分崇敬,说:“真吾主也。”君臣相得,如鱼得水。

袁曹相争时,关中诸将中立观望,凉州牧韦端派杨阜到许昌去探听消息,回来后,关中诸将问:“袁曹胜负孰在?”杨阜回答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杨阜这段话对曹操的路线政策和用人之道都给以充分的肯定,认为曹操在这些方面都比袁绍高出一筹,对关中诸将改变态度起了重大作用,而他自己后来也投奔了曹操,为曹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表死后,从荆帅归顺了曹操的王粲曾经谈到豪杰、奇士离开袁绍、刘表投奔曹操的原因,他说:

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并力,此三王之举也。

陈琳原来在袁绍手下,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把曹操的祖孙三代骂了个狗血喷头,其语言之刻毒可算是无以复加了。

见到这份檄文时,因头痛卧病在床的曹操一跃而起,气得出了一身冷汗。但袁绍失败后,陈琳并不担心会被曹操杀害,先是替曹操当说客,劝说袁绍之子袁尚投降曹操。后来他自己则真心实意地投降了曹操。曹操问他:“卿昔为本初(袁绍字)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至其身,何乃上及父祖也?”陈琳当面谢罪,说当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也不追究,任命陈琳为司空军谋祭酒。以后的军国书檄,多出自陈琳之手。陈琳还成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人才流动,在三国当中,曹操得人最多,号称谋臣如云,战将如林,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这些人才的才能与智慧,为他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出了重大贡献。

4.唐初政争与唐太宗的“一朝天子几朝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绝大多数帝王用人的基本原则,而唐太宗用人却彻底突破了这条原则,实行了一条相反的原则:一朝天子几朝臣。这是唐初政争中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唐太宗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朝刚刚建立不久,唐太宗李世民就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

中央政权。当时,可以用来巩固唐朝统治、建功立业的力量主要有四部分人:一是唐高祖李渊遗留下来的中央政府班底;二是原来李世民秦王府的功臣亲信;三是与李世民对立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四是原农民起义军将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

李渊出身于名门世族,他夺取天下之后,主要通过广封宗室贵族和网罗各支世族地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先后起用的十二个宰相中,六人是皇子、妻族,六人是历代皇族后裔和世家大族。唐太宗上台后,立即实行了一条新的用人路线。他认为广封宗室不利于天下稳定,下令将宗室郡王降为县公,只有立有战功的几人不降。对皇室成员也实行论功行赏的原则,要求他们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而不应坐享其成。对于隋朝与武德年间的大臣也不是一概排斥,对那些徒有虚名的高官显贵,唐太宗坚决罢免;对那些真正有的人则是努力争取教育,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比如裴矩、封德彝、萧禹等后来都成为贞观年间的重臣。

如何对待原秦王府的功臣亲信,这是李世民即位之后遇到的另一个大问题。这些人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效劳卖力,不愧为李世民的中坚力量。但唐太宗认为,自己身为天子,不能只信任自己的老部下,不能只用旧属,不用新人。因此,对原秦王府的旧部下,唐太宗也是唯才是用,像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先后被任命为宰相,尉迟敬德等人也都委以重任。而对于那些功劳不大、才能平平的人,唐太宗却不予重用,包括房玄龄讲情他也不采纳。他说:我身为天子,必须至公无私,用人不能分亲疏远近,“唯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对于原来的政敌,唐太宗也不是斩尽杀绝,而是区别对待。

对于其中具有军事、政治、经济才能的人则是努力争取、安抚尽量化敌为友,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魏征,早年参加过瓦岗山农民起义军,归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谋士,曾经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并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只因李建成优柔寡断,让李世民抢先夺了权。唐太宗上台后,追查李建成的亲信,发现了魏征这一上书,唐太宗抓住魏征,问:“你为什么为建成出谋划策,与我敌对?”魏征说:“人各为其主,可惜建成不听我的劝告,否则今天胜负成败尚未可知呢!”唐太宗发现魏征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刚正不阿,是一位治国的良才,于是不计前嫌,先是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后又提拔他为宰相,使魏征成为贞观年间的一代名臣。

对于投靠了自己的原农民军将领、少数民族领袖以及来自民间的拔尖人才,唐太宗也予以信任,放手使用。比如,勇武过人、战功累累的徐世绩、秦叔宝、程咬金等本是曾与李唐拼死相争的瓦岗军将领,后投靠唐朝;张亮、马周、杜正伦等人是出身寒微的民间人才,阿史那杜尔、黑齿常之、契苡何力等则是骁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在巩固唐朝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正是因为唐太宗突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界限,不计前嫌,不分贫富贵贱,不讲华夷之别,这才顺利地完成了唐初政争中军事、政治人才的合理流动,组成了一个能力卓著、效率突出的中央统治集团。他们不愧为一批洽世之能臣,是实现贞观之治的中坚力量。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华娱天王

    重生之华娱天王

    前世一个三流歌手,嗓音独特优美,只因得罪官方领导落魄成为流浪歌手,因一次机遇重返1998年看他如何在华娱打下一片天空。“林先生,为什么你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却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曲调歌词呢。”一个知性美女说道。“咳咳,因为俺现在是教授。”林燚扬起他那异常讨打的嘴脸说道。
  • 凤栖何方

    凤栖何方

    他说:“女人只不过是男人无聊时的消遣罢了。”“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奉承着。他说:“女人美丑有什么关系,关上灯后还不都是一样。”“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献媚着。他说:“女人唯一有用的就是生个娃,传宗接代罢了。”“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笑了笑道:“爷,放心,过几日您生辰时,妾身会送份大礼予您的。”几日后,她领着一群丑若无盐的女人出现在他的卧室……“盼-君-归”他咬牙切齿的一字一字的这头顶上方的鎏金匾额。旁边笑得正欢的女子抬头冲她娇媚一笑道:“怎样,青楼是生钱最快的生意吧!”“是啊,是啊,岂止是生钱最快啊,简直是一本万利啊!”说罢,他愤怒的拂袖而去,走了。留下一个笑得很没形象的她。
  • 重华若生七月雪

    重华若生七月雪

    “你是谁,为什么要在要在我的河边洗澡?””没人告诉过你男人不可以当着女孩子的面洗澡吗?”“你失忆了?”“名字也不记得”“这样啊,以后就叫你虫虫吧”“虫虫叫我月月吧””虫虫乖,吃药药”“虫虫乖,洗澡澡”“虫虫乖脱衣衣”“原来你是~~~哇~~~虫虫好厉害”“呵,原来神仙真的这般绝情,你爱在天下苍生,时间万物,但这里面却唯独不包括我,不负天下,不负苍生,却独独负了我~~~~~~~~~~~~~~~~~~~重华若生,只愿你永世不知悔滋味~~~~~””这就是后悔的滋味吗?原来心跳动是这样的,终究还是你赢了,终究我还是会再遇见你,这一次,绝对不让自己后悔~七七,我等你~~“
  • 清朝柔远记选录

    清朝柔远记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烟殁

    千烟殁

    她是流落民间,长于乐土的公主,却注定要死在两国夹缝之中,且看爱她之人能否逆天改命,护她周全······
  • 空间清穿之青色莲花

    空间清穿之青色莲花

    她以为她只是带着空间清穿,正想顺着历史随波逐流当只安静的米虫,却发现自己的金主四四是重生的,段数没法比,她只能比低调更诚实一点,好不容易混了N年后发现她的世界里出现了贾元春、林黛玉、刘罗锅、和珅……等人物,于是她悟了,她不只是清穿,她还到了一堆书的世界里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园香尸

    校园香尸

    在这个偏僻的县城高中里头,如果夜里有美女突然主动搭讪你,你得留个心眼警惕了,因为……特么谁都别和我抢,谁抢老子就干谁!老子鬼都不怕,还会怕你?!额……上面的简介貌似有点不正经,下面来个正经的吧……怎么说呢,这是一个讲述干鬼和被鬼干的,不但坑爹而且坑鬼的……校园鬼故事。请纯洁的读者们,别误解了上面的两个“干”字。另,本故事纯属扯淡,如有雷同……算你见鬼!!
  • 梦系高三

    梦系高三

    韩飞和他的师大姐姐是姐弟恋,他高三,师大姐姐大一。他们刚成为恋人的时候就约定好,师大姐姐在大学等他,而他则努力学习,考上师大姐姐在的学校。然而,恋爱中的他无心学习,导致学习一落千丈。临考前一个月他怕考不上师大姐姐在的学校,导致他们分手,便动了歪心思……
  • 玩转学院:恋上野蛮三姐妹

    玩转学院:恋上野蛮三姐妹

    【文章修改中】三胞胎被妈妈从法国叫回了中国,然后在服装店初遇傲慢的美男子。之后又因被她们妈妈的‘河东狮吼’吼了去圣雅菲皇家贵族学院去上破学,竟然再遇美男子……
  • 胡文敬集

    胡文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