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7900000029

第29章 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准则(2)

《易传·系辞下》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这都是说明:退是为了进,柔是为了刚,屈是为了伸,静是为了动;只有真正做到进退有度,动静合宜,从而在纷纭世事面前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才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帛书《易传·易之义》就此有一段更精辟的论述:

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动,不动则无功,恒动而弗中则[浮],[此刚]之失也。不柔则不[能]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沉,此柔之失也。……天之义刚建动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无柔救之,[则]不死必亡。……[地]之义柔弱沉静[而]不动,其吉[保安也。无]刚文之,则穷贱遣亡。……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之至德,刚而能让。

“川”、“键”为帛书《易经》中的两卦卦名,即是通行本《易经》中的“坤”、“乾”两卦。这就是说,刚健劲动则会建立事功,但若一味劲动,则容易失中,陷于浮躁;柔顺处静则会安宁泰然,但若长久处静,则容易无功,陷于消沉;因此,只有刚健劲动与柔顺处静配合默契,才能使得我们的事业繁荣兴旺!

在这方面,邓小平无疑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卓越典范。在他那经历坎坷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他曾经在生活上、事业上遭到无数次重大挫折,而他却没有悲观绝望,他总是能与时推移,泰然处之,养精蓄锐,东山再起,并且起得一次比一次神奇,一次比一次辉煌,一次比一次壮丽!而无论身处中央领袖还是平民布衣,他都能够刚健有为,乐观自强。这便是我们的领袖!这便是我们的总设计师!他刚健中正、柔顺宽厚、能屈能伸、乐观进取的超凡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

柔顺宽厚同样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宽厚善容、会通万物的博大胸襟。《易传·系辞》日:“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功,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都表现着一种“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

正是这种柔顺宽厚的盛美德行,使我们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事物;使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以至枝繁叶茂;使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能和睦共处,携手并进;使五四时期“德赛二先生”在中国盛行一时;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使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思想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并开始了空前伟大的实践;使我们提出并倡导了国际通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我国改革开放的规模日益扩大,力度、深度不断增加从而吸收了世界各民族创造的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使《周易“保合太和”的价值理想有可能逐渐变为客观现实。

四、忠贞诚信

《周易》反复强调人要有“忠贞诚信”之美德。“忠”胆忠心之“忠”,意为忠诚无私,全力奉献。“贞”本义为“正”,引申为坚贞不屈之“贞”,意为不畏艰险、坚守正道与节操。“诚”即真实无妄。“信”即真诚无欺。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就是说,“贞”之德是成就天下万事之主干,只要坚贞不固守正德,便足以成就一切大事;要慎言谨行,信守承诺,平常之言也要讲信用;要严防邪恶侵扰,存养本心之赤诚;忠诚守信以提高道德水平,言行一致,敢讲真话,以诚实守信处理一切事情,这是保持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

忠贞诚信是内在的仁爱之德的自然表现,是外在的社会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也是高度自信的自然流露,是拥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境界的重要标志。

《周易》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守忠贞诚信之美德,以保吉祥;否则,如果不能做到忠贞诚信,则难免凶险。《易传·彖》在阐发《坎》卦之辞“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时说:

“行险而不失其信”,即虽处险境但仍忠贞诚信,故得亨通。《易经·中孚》日:“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意为因其以忠信虔诚之心对待鬼神,故虽只以豚鱼薄祭,也可获吉利。《易传·彖·中孚》日:“孚乃化邦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即谓忠贞诚信之美德足以教化天下,内心诚信而获吉利是顺应天道的结果。可见,在《周易》看来,忠贞诚信是一种顺应天道、永保吉祥的美德。仅在《易经》中,“孚”字就出现了42次之多,其中有30多处可释作“诚”、“信”。足见诚信在《周易》中享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诚”在另一部儒家经典《中庸》中更受到极力推崇,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其中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以“诚”为天之大道,为宇宙本体,为人伦至德,为圣人境界,它可以使人穷尽万物性理,参赞天地化育,可以使人经纶济世,泽被天下,更可以使人与天、地鼎立而三,参透自然奥秘,昂首苍茫云天。这可与《周易》之“孚”“诚”相互发明。

忠贞诚信是对待所有人以至一切物的德行,而对祖先父母的忠贞诚信则谓之“孝”。“孝”在中国古代受到极端重视,以至有《孝经》列为儒家群经之一。但是《周易》却极少提到“孝”。

兹举一例,《易传·彖-萃》日:“‘王假有庙’,致孝享也。”意为君王亲临宗庙,以祭祖先,表达孝敬怀念之心。《周易》多讲忠贞诚信而极少提到“孝”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对他人能忠贞诚信,则对祖先父母能赤诚孝敬就是毫无疑问的了,所以就没必要再唠叨“孝”了。

忠贞诚信(包括孝)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美德,以至到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的可悲地步。而当今之世,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却又走向了假冒伪劣横行无忌、坑蒙拐骗盛极一时、虚情假意人情几无、良心道德随风而丢、有钱便是娘、有利舍命图的“道德真空”。面对这样一种物欲横流、金钱称帝的道德沦丧局面,忠、贞诚信无疑应当是一种被首先提倡的美德;因为诚实守信、真心相待、忠于祖国人民、见利思义,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道德念,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

五、恭敬合礼

敬,“敬”即尊重他人,“礼”指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礼制度。《周易》并未对“礼”给予明确界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倒有一个典型定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礼是天经地义,人人都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易知荣辱”义同,即是说道德礼义需要有相当的物质条件作后盾,否则,谈不上,行不通。后句则含有礼义是维持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之意。

《易传·系辞上》曰:

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意思是说,从礼义上讲以恭敬合礼为准则,谦虚即是表达恭敬以保存其地位的优秀德行。这就是说,恭敬是实践礼义制度的重要形式,而恭敬合礼可使人稳居其位。因此《易传·文言·坤》日:“敬以直内”,把涵养尊敬之心作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易传·象·大壮》又说“非礼弗履”,不符合礼义制度的事坚决不干。这些思想与《论语·颜渊》所载子夏说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有着相同的思想旨趣,这大概是《易传》与《论语》相关的一个佐证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需要,它是在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中居第四位的内在欲求,仅次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可见,自尊需要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果我们能在社会交往中注意设法满足他人的自尊需要,那么我们将会在变幻无穷的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满足他人自尊需要的主要方式便是对他人恭敬合礼。恭敬合礼并不是恭维拍马、曲意奉迎,而是一种符合社会礼义规范的尊重他人人格的行为。如果一个组织、一个社会能够形成恭敬合礼、互相尊重的良好气氛,那无疑将会是一个大家和睦融洽、其乐无穷的理想生存环境。

我国曾经是闻名全球的泱泱礼仪之邦。而如今,我国又确实有些道德滑坡、礼坏乐崩的味道,以至于有人慨叹世风不古,道德沦丧,认为如此下去,似已无望。是否真的已经到了如此悲观的境地呢?就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由唐太宗时期的司天监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算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准确性,在古代历史上,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禁书,同时却被平民百姓奉为经典,以各种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预知一切的希望。《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以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评注本为底本,对《推背图》的六十象一一进行解读,揭开了《推背图》背后的玄机。令人不可思议地预测出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并预言了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未来事件。其的预言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而历史更是不可思议地按照《推背图》一一演进。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怪兽家长

    怪兽家长

    对孩子,家长从来舍不得,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失败、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认输”,事事为孩子强出头。这些年,孩子都走得比前人快,三岁已上网、五岁学会三种语言四种乐器、七岁懂得制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的应有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该说:被牺牲掉。金钟罩下,圈养出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教育生态抓狂,怪兽家长横行,学校成了斗兽场。屈颖妍的新作,像一口清泉,文章风趣默之余,也让家长静静反思,时刻警醒,过分催熟孩子也是罪。
  • 银星

    银星

    [这本书写的不大好所以忧矽打算不写了。等忧矽想好怎么写后再写……读者可以先弃坑了……对不起的撒!]自尽后竟魂穿异世,附在了大陆人尽皆知的废物身上!不过好在有莫离空间绑身,灵泉秘籍,应有尽有。灵武双修,炼神丹,契神兽……直至某男从天而降,邪魅一笑,“爱妻,你是我的了!”语气不容反驳。“呸呸呸!谁是你的啊?”某女一脸的嫌弃。但转而又痞痞的说道,“跟着姐,姐护你一生一世!”“好!”某男笑着回道。
  • 网游之风城北望

    网游之风城北望

    伴随着游戏界新的新星天垣的诞生,名为墨申的游戏爱好者踏入上能上线屠boss,下能下线陪妹子的辉煌历程
  • 药谷医女:妙手毒行

    药谷医女:妙手毒行

    她是个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族长千金,不爱女工刺绣,却钟爱妙手施针一朝族灭,却不想竟是至亲之人狠下毒手从此亡命天涯,一忍再忍这仇是该报还是不该报?
  • 神土修仙转

    神土修仙转

    叶辰魂穿越异界,身怀异宝走上修真之路,面对阴谋诡计,挣扎求生,看他如何在这强者林立的世界劈荆斩靡,最终攀上至强的巅峰......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 天生五号

    天生五号

    这是篮球场的传奇,这是天生的5号!因为他的存在,5号必将超越23号,成为新一代篮球之神的象征!
  • 第一虐妃

    第一虐妃

    铸剑池中烈火焚烧,那声声撕裂凄惨的声音,一直深深扎在众人的耳中,心中。铸剑池外那白衣男子吐血郁结,眼泪横流,恨的是他的无能为力……一旨降临,她成为当今钰王王妃,奈何情深总缘浅,他日遇见那一个人,才知道什么是温暖是心动,这个男人宠她爱她,原以为可以天长地久,可前世未婚夫的出现,她有作何选择?还有那一夜的人究竟是谁?一直最亲近的人却是伤她害她最深的人,因为他,她成了天下第一荡妇!这一生她遇到很多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心,却也害了很多人,可心底只有那一个,却是不得厮守……
  • 求阳记

    求阳记

    少年不知命重,老来犹自叹息。鬼神阴司夺命,西行一路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