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4200000003

第3章 序篇:少年胡适在中国公学(1)

1906年夏,正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决定离开原本就读的沪上名校澄衷学堂,报考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学。

这一突然的决定,几乎改变了胡适的一生。后来的历史证明,在胡适的生命里,中国公学至关重要,可以说为他的一生涂抹上了原始而永恒的底色。在这里,胡适完成了最初的人生历练,又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1914年6月8日,在美国留学的胡适感念生平往事,在当天的日记里道出心声:“吾入澄衷学堂以后,始稍稍得朋友之乐。居澄衷之第二年,已敢结会演说,是为投身社会之始。及入中国公学,同学多老成人,来自川、陕、粤、桂诸省,其经历思想都已成熟,余于世故人情所有经验皆得于是,前此少时所受妇人之影响,至是脱除几尽。”1青涩洗尽,便是青春。

纵观胡适的一生,所谓“于世故人情所有经验皆得于是”,并非虚言。

扎着小辫子的“新人物”

1904年阴历二月间,红头绳扎着小辫子的徽州少年胡适,携带雨伞干粮,背着书籍行李,踏上了绵延崎岖的徽杭古道。

和他同行的,是肺病已经危重的三哥。目的地,是一千多里外的上海。兄弟两人从绩溪上庄出发,步行穿越逍遥崖、江南第一关、栈岭等险要之地,沿新安江、富春江而下,到达浙江余杭,而后乘小船七天七夜至杭州,再坐五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抵达上海滩。

十里洋场,繁华喧嚣,却似乎并不能完全弥合这位徽州少年内心离乡别母的孤寂与感伤。很多年后,胡适在回忆这一段往事时,仍不无凄婉而深沉地写道:“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2

大都市毕竟是大都市,很快就给这个徽州少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颠覆。正如胡适1915年在一篇残稿里写道:

上海是一个现代的城市,当时早已成了中国一个教育中心。在那里可以找到最好的学校、报纸和出版社。政治犯在那儿可以找到避难之所。那里也充斥着革命的印刷品。当我十二岁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我对那些早已叩上中国大门的新潮流是全然懵懂的。哥伦布、拿破仑或俾斯麦究竟是什么东西,我根本一点概念都没有。我不认为我那时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完全被改造了。十三岁不到,我就已经变成了一个革命分子。3

胡适所谓的“变成了一个革命分子”,其实充其量只是迷上了新思想。他曾和同学一起偷着抄了一本邹容的《革命军》,甚至将原来的学名“胡洪骍”改成了“胡适”,取义于《天演论》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理念。

每天浸淫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之中,内心难免有点蠢蠢欲动。翻开胡适写于这一时期的日记,随处可见他积极组织参与学生活动的记录,而且多是扮演“领头羊”的角色。比如,1906年3月4日,胡适所在的澄衷学堂新学期开学刚十天,胡适就发起参加了西一斋自治会第一次开会。这个自治会,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学生会,但没有任何校方力量的介入,完全是学生自我管理。在这个学生组织里,胡适拥有很高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振臂一呼应者众”。1906年3月25日,西一斋自治会开第三次会,胡适“提议数事,皆得会员赞成”。4月29日,开第五次会,胡适演讲之后公选职员,胡适“以十八票被选为会长,此外余君、朱君、陈君(受昌)各得一票”,而且会议还确定会长由胡适一人独任,不复置副会长。

台湾学者李敖曾说过,“胡适的拔尖心与首席心太重” 。做头儿的,总喜欢打抱不平,甚至不惜为之飞蛾扑火。胡适离开澄衷学堂,就是为了一件跟他并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跟学堂总教习白振民叫板:“为了班上一个同学被开除的事,我向白先生抗议无效,又写了一封长信去抗议。白先生悬牌责备我,记我大过一次。我虽知道白先生很爱护我,但我当时心里颇感觉不平,不愿继续在澄衷了。”4其实,胡适真正无法容忍的,是学校当局的蛮横与专制,“不自由,毋宁死”。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1906年夏天,决意离开澄衷学堂的胡适正在为“下家”的选择而踌躇,忽然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中国公学要开招新生,当即决定前去投考。这所学校是由一批留日归国的学生刚刚创办的,其师生大多是些剪发的洋装少年人,因而在大上海几乎算是个“异类”,投考的人并不多。

自命为“新人物”的胡适却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知音。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的日常管理由执行部、评议部负责,职员都是从同学中选举出来的,所以没有职员和学生的界限。这让曾在澄衷学堂发起过学生自治会的胡适怦然心动。

对于一直“会读书”的胡适来说,入学考试并不难,尤其是国文题目《言志》。他使出看家本领,三下五除二就搞掂了。据说,当时的中国公学总教习马君武看到胡适的答卷后,拍案叫好,立即拿去给公学教员谭心休、彭施涤等人传阅,“都说是为公学得了一个好学生”。

这年秋季,胡适正式搬进了位于上海北四川路横板桥之北的中国公学校舍。那一年,胡适15岁。他后来回忆说:“我搬进公学之后,见许多同学都是剪了辫子,穿着和服,拖着木屐的;又有一些是内地刚出来的老先生,戴着老花眼镜,捧着水烟袋的。他们的年纪都比我大的多;我是做惯班长的人,到这里才感觉我是个小孩子。”5这些教员和年长的同学都把胡适当作小弟弟,平时十分关照,这让他很快就走出了失落期,竟觉得自己比澄衷学堂时期更成熟了。

更让他惊奇的是,中国公学的教职员和同学之中,有不少的革命党人。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出版的《民报》,很容易就能看到。有一些同学甚至还强迫那些后脑勺上挂着长辫子的学生去剪发。胡适在《中国公学校史》里说:

我那时只有十几岁,初进去时,只见许多没有辫子的中年少年,后来才知道大多数都是革命党人,有许多人用的都是假姓名。如熊克武先生,不但和我同学,还和我同住过,我知道他姓卢,大家都叫他“老卢”,竟不知道他姓熊。同学之中死于革命的,我所能记忆的有廖德璠,死于端方之手;饶可权死于辛亥三月广州之役,为黄花冈七十二人之一。熊克武、但懋辛皆参与广州之役。教员之中,宋跃如先生为孙中山先生最早同志之一;马君武、沈翔云、于右任、彭施涤诸先生皆是老革命党。中国公学的寄宿舍常常是革命党的旅馆,章炳麟先生出狱后即住在这里,戴天仇先生也曾住过,陈其美先生也时时往来这里。有时候,忽然班上少了一两个同学,后来才知道是干革命或暗杀去了。如任鸿隽忽然往日本学工业化学去了,后来才知道他去学制造炸弹去了;如但懋辛也忽然不见了,后来才知道他同汪精卫、黄复生到北京谋刺摄政王去了。所以当时的中国公学的确是一个革命大机关。6

那时候,胡适还拖着从徽州乡下来时的小辫子,依然用红头绳扎着,一翘一翘的。按理说,他最应该成为“革命的对象”。出乎意料的是,他在中国公学待了三年多,竟从来没有人打他辫子的主意,也没有人招揽他入同盟会。据说,当时公学里的同盟会员曾专门商议过,都认为胡适是个读书的材料,将来必有所成,因而都同意呵护好这粒读书的种子,不强迫他参加革命。

“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国民”

1906年10月28日,在离中国公学不远的北四川路厚福里,一份名叫《竞业旬报》的白话报诞生了。这份报纸是由学校里革命党人的一个公开外围组织“竞业学会”创办的,对外宣扬的宗旨共有四项:一是振兴教育,二是提倡民气,三是改良社会,四是主张自治。用胡适的话说,“其实这都是门面话,骨子里是要鼓吹革命”。

恰好这个竞业学会的会长钟文恢(号古愚)就和胡适住在同一个宿舍。他见胡适思想挺新潮,又会写文章,就拉他给《竞业旬报》撰稿。胡适很爽快地应承了下来。《竞业旬报》第一期里便有胡适的文章《地理学》,署名“期自胜生”。自从加盟《竞业旬报》的撰稿阵容后,胡适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先后为之撰写的稿件包括小说、科普文章、传记、诗词、时评、社论等各类体裁。到了1908年7月,由于《竞业旬报》主编请辞,胡适索性独自扛下了整个报纸的编务,从第24期到第39期,写了不少文字,有时候甚至整期的报纸,从论说到时闻,差不多都是他一个人写的。

15岁的少年,独自担纲一份旨在“对于社会,竞与改良;对于个人,争自濯磨”的政论性报纸,难度不可谓不大。但早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时期,胡适就已广泛接触过《明治维新三十年史》《新民丛报汇编》《革命军》《天演论》等带有明显新思想的书籍,并养成了“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习惯。《时报》系报界名流狄楚青(平子)的“杰作”,承袭康梁衣钵,首创一种短评文体,尖锐泼辣,眼光独到,入木三分,对胡适为《竞业旬报》写稿、选稿提供了直接的样本。

接手《竞业旬报》,胡适所图的并不仅是每期10块钱的编辑费和免费的食宿,更重要的是他还想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在家乡和在学校得着的一点点知识和见解,整理一番,用明白清楚的文字叙述出来”。1908年10月,《竞业旬报》出版两周年纪念之际,胡适亲自撰写了《本报之大纪念》,阐释报纸的宗旨:

我们这个报,本来是想对于我们四万万同胞,干些有益的事业,把那从前种种无益的举动,什么拜佛哪!求神哪!缠足哪!还有种种的迷信,都一概改去,从新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国民,大家齐来,造一个完完全全的祖国,这便是兄弟们的心思,这便是我们这个报的宗旨。7

胡适曾经说过,他“十一二岁时便已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这很大可能是他在乡下读书时受到了《资治通鉴》的影响。书中有一段记载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让胡适记忆犹新:“范缜用了一个譬喻,说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口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这个譬喻是很浅显的,恰恰合一个初开知识的小孩子的程度,所以我越想越觉得范缜说的有道理。司马光引了这三十五个字的《神灭论》,居然把我脑子里的无数鬼神都赶跑了。从此以后,我不知不觉的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8现在,他更把这种破除宗教迷信的思想,带进了《竞业旬报》。

查阅胡适写于这一时期的文章,很多都是与此有关的。比如,1908年9月,胡适以“铁儿”为笔名,在《竞业旬报》第28期上发表《论毁除神佛》,不惜以身说法:“列位切莫害怕,还有我呐!要当真有神佛,我那里还会在这里做报,要当真有神佛,我死已长久了,打下地狱已长久了,我那里还在这里做报呢?”而在同一年出版的《竞业旬报》第25、26、28、32期上,他更是连续发表《无鬼丛话》,直接将炮火对准捕风捉影的鬼神之说。

更令人惊叹的是,几乎与此同时,胡适还撰写了诸如《敬告中国女子》《婚姻篇》《论承继之不近人情》《论家庭教育》等大量论说性文字,约有160篇,题材涉猎广博,表达形式多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果细读这些文字,我们就会发现:在新文化运动乃至此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胡适所主张的很多石破天惊的新思想、新论调,如提倡女性解放、家庭观上倾向于“无后主义”“父母主婚,子女有权干预”等,在这里已经能够找到最初的萌芽了。

就拿婚姻观来说,胡适一生虽然艳遇不断,却一直不愿背弃母亲为他订下的婚约。在很多人看来,拥有36个博士头衔的胡适如此坚持,是一种大牺牲。但如果追寻胡适早年的思想脉络,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这种选择并不奇怪,也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纠结。在1908年8月的《竞业旬报》上,胡适曾连载评论文字《婚姻篇》,认为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是父母把儿女的终身大事交给媒婆、菩萨,存在极大的弊端:“照我的意思,这救弊之法,须要参酌中外的婚姻制度,执乎其中,才可用得。第一是,要父母主婚;第二是,要子女有权干预。”或许正因为此,胡适终身信守他对母亲的诺言,对江冬秀不离不弃,蒋介石赞誉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在胡适发表于《竞业旬报》的文字里,还有一篇《爱国》值得关注,可谓酣畅淋漓地投射出了胡适早年的爱国观:“我们中国的人,如果个个都能把‘爱国’二字做了自己本分内的事,人人晓得保存祖国的名誉,人人要想加添祖国的名誉,要是我们中国同胞果然如此,哈哈,不是我兄弟吹牛皮,我们中国断断不亡了,不灭了,名誉也保存了,也加添了。列位,一个人本分内第一件要事,便是爱国。”这时候的胡适,或许思想还并未完全成熟,但显然已早早地超越了同龄人,为今后的人生立下了标杆。

而更重要的是,在主编《竞业旬报》的过程中,胡适养成了独立思考、大胆发言、自由表达的习惯,未曾动摇过。

脚气病“催”出白话先锋

《竞业旬报》给胡适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就是白话文的训练。这几乎成为胡适一生的转折点。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热门推荐
  •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错戴上了千年之前的姻缘戒,定下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恋。梦回千古,出身楼兰,几经辗转,遇上了他……
  • 我在原地而你呢

    我在原地而你呢

    一场聚会,章浩和古晴的生活从此牵扯到了一起。那一晚,古晴坐在门口抽烟泪流的样子深深地刻在章浩的心里。章浩在古晴最脆弱时的一个拥抱触动了古晴的心。在经历过分离,争吵,猜疑,背叛后,两人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古晴看着章浩,轻轻地靠在她的肩膀上说出一直藏在自己心里的那句话:“没有章浩的地方,都不是古晴的家。”
  • 安徒生(世界十大文豪)

    安徒生(世界十大文豪)

    安徒生的作品主要是童话,他的童话与以往的童话不同,它们不是民间传说的简单重述,即使源于民间传说,也被他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阶级的实质。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出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才华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陆小凤之战神归来

    陆小凤之战神归来

    陆小凤之战神归来,四条眉毛的家伙,不用任何的武器,两个手指头一挟,就有无穷的力量,谱写迷离的传奇!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爱情幻觉

    爱情幻觉

    本书夜晚的幕布缓缓拉开。此时此刻,“玫瑰岁月”酒吧正迎来其每晚的黄金时刻。人声鼎沸,光线闪烁,烟雾缭绕,到处都充斥着荷尔蒙的气味。《爱情幻觉》情感的鸿门宴,事业的滑铁卢,高富帅和屌丝男只差一步之遥;命运的桃花扇,生活的诺曼底,苦情女和贵夫人就在一念之间。
  • 凶楼师

    凶楼师

    房屋是我们在生活见到最频繁的东西,商业大厦、楼房小区、豪华别墅、私人会所、酒店旅馆,房屋如何搭建,构筑的风格,现代世界已经极为纯熟,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房屋建筑前的土地是怎么一番景象……
  • 刀剑神域之逆转神话

    刀剑神域之逆转神话

    一位神明坠落人间,降临到了秀信的身上。不巧的是,秀信刚刚通过NERvGear连接到SAO的世界,于是,这位神明也悲催的进入了SAO之中。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
  •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