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1600000004

第4章 慈善,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3)

不过一部分人开始纠正对慈善事业的误解和偏见。他们试图将救济工作引入民间力量,主张大力发展民间慈善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对慈善、慈善事业以及人道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慈善事业得以正名,这就廓清了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和偏见。政府也转变了态度,开始允许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福利救济之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改变由过去政府实行福利式的全包揽,逐步地向依赖社会民间力量为主的形式过渡。政府也明确赞同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成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成为调节社会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至今,慈善思想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慈善事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慈善意识得到普及,民间慈善事业得到极大的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逐渐得以回归。

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

慈善是指个人和社会群体自愿地对社会或者受益人进行无偿救助的行为。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这一道德现象就已经存在。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甚至不同的民族国家里,慈善的性质、内容、范围、动机、目标等等是有所不同的,人们对慈善的理解也存在着某种差别。显然,当代社会的人们不再将慈善视为“恻隐之心”的自然表露,不再认为是“善有善报”的宗教心理所使然,不再被理解为对贫穷者的临时的、偶尔的、直接的、消极的施舍,而将其理解为个人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共责任。在当代社会里,尽管慈善仍然是个人和社会群体自觉自愿地进行的私人行为,但它在实质上却是这些主体的公共责任。之所以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其原因在于:

第一,它是所有个人和社会群体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以往的慈善观念认为,慈善只是富人、企业和政府的专利,其他人则可以置身事外,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当代社会里,慈善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发展公益事业。因此,处于公共生活中的任何主体都有责任进行慈善活动。由于这种慈善活动并不只是在灾难发生时才进行的,因此,任何主体都有机会进行这种活动。而且,就慈善活动的形式而言,它并非只限于捐款捐物,义工、义演、义卖、义拍等等也是其重要方式,这使所有的主体都能够自由地选择某种方式来现实地进行慈善活动。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指的就是慈善主体的广泛性。

第二,慈善对象都能够公平地受益

受传统慈善观念的影响,主体在实施其慈善行为时一般是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这种直接的施予行为,不仅使一些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得不到救助,而且使得到了救助的人在受益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当代社会的慈善则突破了这种限制,将以往的对具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人的特殊责任变成了对所有贫困者的普遍责任,使他们都能够得到平等对待,以真正地体现慈善的道德精神。

第三,慈善活动具有制度性

当代社会的慈善活动是由慈善机构组织和实施的专门活动。它首先是一种具有经常性的活动,它不因灾难的发生而进行,也不因灾难已战胜而停止,它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和程序而持续地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捐赠。其次,它是一种通过中介来进行的活动。当代社会的慈善行为,虽然最终是指向受益者的,但是,捐赠人并不必与受益人直接发生关系,他不需要了解受益人的有关信息,也无需知道是谁接受了自己的捐赠,只需将钱物捐给慈善机构就可以了。再次,它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活动。虽然慈善机构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它的所有活动都受到有关法律的约束,它不仅要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以杜绝对善款的随心所欲的支配和使用,惩治挪用和贪污善款的行为,而且还建立了让捐赠者和政府进行监督的制度,定期地向捐赠者和政府披露有关信息和公布财务审计报告。

第四,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代社会里,慈善虽然都是私人捐赠,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过去的慈善行为基本上是捐赠者出于同情心或者“恻隐之心”的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是那些生活异常艰难的贫困者,其目的是为了让贫困者摆脱所遭受的困境。当代社会的慈善行为虽然也与让贫困者摆脱其所面临的困境有关,但它却远远地超出了这样的目的,其更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持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慈善发展现状

既然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那么,每个社会主体就应该自觉地承担这种责任。可是,中国的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尽管目前中国参与慈善活动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捐赠的钱物不断增加,然而,捐赠者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却相当低,主动捐赠活动不经常,人均捐赠的钱物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救助的需要,甚至还出现了有的企业不兑现认捐的现象。为什么有人或者社会群体不承担甚至逃避这种公共责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慈善观念落后。人们仍普遍地认为,慈善是发自“恻隐之心”或者“善有善报”的心理的。“善有善报”的心理是宗教徒的心理,如果自己不是宗教徒,那么,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用不着从事慈善活动。而“恻隐之心”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自己只有亲自面对贫穷者并对其困境有强烈的感受,才会油然而生同情心,否则,就难以产生“恻隐之心”,当然也就难有慈善之举了。既然慈善的对象是贫穷者,那么,救助他们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捐钱捐物。而由于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物,只有富人、企业或者政府才有足够多的钱物,因而,自己就没有必要去捐赠了,富人、企业或者政府则应该承担救助穷人的责任。

第二,慈善模式不合理。个人或者社会群体是否会从事慈善活动,既与整个社会所流行的慈善观念有关,也受着慈善模式的影响。中国现在较通行的慈善模式是情境型、情感型和组织主导型相结合的模式。情境总是具体的,人们只有意识到了他人正处于贫困、危险的情境之中,他们才会被震撼,才会有为处于这种境况中的人做点什么的冲动。如果这样的情境不存在,或者某种情境没有达到足以让自己震撼的地步,慈善之举就不可能发生。情感是慈善之举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同情心或者“恻隐之心”的产生是需要条件的,而且,情感具有随时间推移而愈益衰退的规律。当这样的条件不具备或者情感达不到激荡人心的效果时,慈善之举也就不可能有了。慈善应该是个人和社会群体自愿而又主动地进行的行为,然而,这样的行为目前还不普遍。面对这种情况,官方或者半官方的社会组织就不得不出面策划、引导和实施募捐活动。社会组织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和社会群体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募集到更多的善款善物,另一方面,它因带有某种强制性而影响人们进行慈善活动的积极性,还使捐赠者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即非组织提倡和引导的不捐赠,其结果是那些不太严重或者影响不大的灾难和单个的个人或者家庭的贫困就进入不了慈善活动的视野。

第三,慈善机构不健全。个人和社会群体参与慈善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与慈善机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可是,目前中国的慈善机构状况还不能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其一是慈善机构较少,覆盖面较窄,无法将所有有捐赠意向的人和社会群体都吸纳进来。其二是慈善机构公信度低。这表现在慈善机构运作的各种信息不向捐赠者全面而及时地予以公开;慈善机构将善款善物用于不当之处,或者打着非营利的幌子将善款用来营利;慈善机构没有相应的体制和能力来及时而有效地救助那些应该得到救助的人;慈善机构内部出现了挪用贪污善款善物等腐败行为。这些方面导致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度下降,违背了广大捐赠者的初衷,势必挫伤捐赠者的积极性。

第四,动员机制和激励机制乏力。虽然慈善是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自觉自愿行为,但是,如果他们认识不到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不能被动员起来,他们就会处于一种无为状态。目前中国还缺乏有力的动员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关慈善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舆论无力,善举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激励慈善的政策和法律还需要健全。这些方面必定会影响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慈善活动的参与。

如何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中国的慈善事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道德进步,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所有的个人和社会群体都积极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自觉地承担这种公共责任。

第一,树立新的慈善观念

我们应该帮助人们认识到,慈善虽然都是私人捐赠,但它不是纯粹的私人行为,而更主要地是一种公共行为;慈善不是某些人和社会群体的事情,而是所有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共同责任;慈善并不只是对穷人进行经济上的救济,同时还包括对社会公共事业的资助;慈善的对象并非限于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难以维持的人,还包括那些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的人,在此意义上,养老、帮残、抚孤、助学、济困、救灾等都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应该承担的责任;慈善的方式并非只有捐款捐物,还包括义工、义演、义卖、义拍、义诊等方式;慈善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解除贫困者的痛苦,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还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所有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才会真正认识到慈善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

第二,优化慈善模式

中国目前通行的情境型、情感型和组织主导型相结合的慈善模式,是在长期的扶危救困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过,这种模式要得到启动,就离不开灾难的发生和组织的发动,因此,它是一种临时的、不经常的、直接的、需要外力来推动的模式。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长期的、经常的、间接的、真正自觉的慈善模式。由于这种模式是一种慈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被深刻认识、主体的慈善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捐赠者与受益者不进行直接交往、公共责任被强调的模式,因而,它是一种理性型的模式。其最明显的优点是公共利益得到了实现、贫困者受到了普遍而公平的对待,同时也能有效地预防某个捐赠者突然中止捐赠、某个受益者随时得不到救助的现象。

第三,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长期的、经常的、间接的、真正自觉的慈善模式是有赖于慈善机构才能存在和运作的。正因为如此,慈善机构的作为和公信度就成为了捐赠者是否经常主动捐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度,政府应该有力地规范和监督慈善机构的运作,慈善机构应该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建立一套能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其具体运作的开放、透明的机制,让捐赠者充分相信自己所捐赠的钱物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第四,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

在这种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政府应该制订有关个人和企业捐赠的税收减免法律政策,以调动个人和企业积极主动地捐赠的积极性;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应该加大慈善宣传和舆论导向的力度,使合理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以提升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民间舆论应该高度肯定个人和社会群体乐善好施的行为,不要无端怀疑或者指责人们捐赠背后的动机。只有这样,才会激励更多的人和社会群体参与慈善活动,关心和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总要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对?所以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它将缓缓向你描绘一个中国体系之外的世界。美国,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美国的新闻,但美国却实实在在离我们很远,能够亲自体验美国文化、美国生活的人在13亿中国人中,只有那么一小撮,而这么一小撮人中,更少有人能够提起笔,给中国人写写真实的美国。17岁时,逅逅曾去美国体验高中教育,并出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19岁时她成功进入美国前十名的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College,现在她每天阅读将近两百页的书,品读中美两种体系在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热门推荐
  • 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又逢君

    舍却仙根,甘愿堕入轮回,冒着精魂破散的危险,只为在凡间与他相守一世。红凝!红凝!究竟是什么样的纠葛,让你决绝得如离开枝头的花朵,义无反顾地扑向他,你可知,他有没有记得你?在滚滚红尘中,你是否还坚持曾经不悔的选择?就让我们看这一段荡气回肠的人、妖、仙三角爱恋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衣香鬓影2:千秋素光同

    衣香鬓影2:千秋素光同

    一个女人的风华绝代史!四小言情天后之一寐语者民国经典系列作品!《衣香鬓影》三部曲第二部。昔日暗藏双重身份的名伶沈念卿,洗净铅华嫁与五省督军霍仲亨。世家公子薛晋铭失意南下,成为军火大亨,野心未改,以财势暗助北方军阀夺权,三年间不忘对沈念卿的落寞相思。此时南北相峙、军阀混战,政界风云变幻,霍仲亨为促成统一大业,置自己于风口浪尖;沈念卿为营救继子霍子谦秘密北上,却在烽火围城的北平与薛晋铭再次相逢……乱世与宿命,成就了他们的传奇,英雄以生死酬家国,美人以情深酬英雄,却又以什么酬答一生追随守护的知己……
  • 风雨潇潇弑天魔

    风雨潇潇弑天魔

    过去人们对未来的世界有着千奇百怪的幻想,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真实的未来是一场捍卫传统伦理的百年大战。
  • 网游之租赁二次元

    网游之租赁二次元

    身为兄贵的洛羽酒后德国骨科,从床上逃离后,他在网吧沉沦,心如死灰下与异次元的神签订契约,穿越到一个叫《奇遇》的游戏世界。“我要从商赚钱,鬼才去刷怪!什么?赠送二次元租赁系统一个!高等级可激活海量二次元萌妹!甚至永久保存!”炮姐,saber,狂三,紫妈,雾岛董香,楪祈,艾露莎,我妻由乃……从此,商人兼职绅士的洛羽踏上了练级刷经验升级的苦逼之旅。“出来吧,萌妹军团!和主人一起下副本!还有XX商会,敢抢我生意,干翻它们!”……但她们真的会这么听话吗?
  •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公子,我是四九啊!”“四九?汗!那我是谁?”“公子大名梁山伯。”吐血!她是招谁惹谁了嘛?老天爷在开玩笑吧!算了,穿就穿了,只当一次免费古旅行。穿成梁山伯她也认了,反正书院里帅哥多,没事看看帅哥,外加调戏美男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哪!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阐述管理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出版的管理心理学教材仍属于系统化的精英教育内容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普教化趋势,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强者为神

    强者为神

    无缘无故被一只虫子调戏后,明远的影子活了过来,更有了各种各样的技能,这一下麻烦大了,牛逼也大了。***影子在手,江山我有灿烂都市,强者为神纵然万物灵魂都化为尘埃,唯我与影子不灭。
  • 月光宝盒下的恋奴娇

    月光宝盒下的恋奴娇

    《月光下的恋奴娇》,是一部集网络邂逅言情的诉说,穿越前世今生的诗歌对决,和神话传奇故事的定格而成。
  •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的研究,涉及到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行为违法理论、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理论、行政诉讼证据理论等各相关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本书通过从理论、立法、判例等多角度地对行政行为法律适用中的基本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试图对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作一系统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 界王之路

    界王之路

    刘跃只想在天一门好好当他的外门弟子,能多赚几个灵石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却逢修真界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