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的后面为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帝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游玩、奉神之处。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两侧的12座宫院。乾清宫东西各有六组院落,自成体系,即东六宫和西六宫。西六宫以南有养心殿。养心殿是清代后八位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正间为皇帝接见官员处,西间为皇帝阅览奏折和议事处。东间在同治、光绪执政期间,曾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内廷另有三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下台后仍居内廷,直至1924年被逐出宫。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延续至今。该院收藏历代文物近180万件(套),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四周围以高大的红色宫墙,殿堂金瓦、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
沈阳故宫的布局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依其自然布局和建筑先后,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都沈阳时初期所建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也就是沈阳故宫的东路;第二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最南端的照壁、东西厢楼、东西朝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也就是沈阳故宫的中路;第三部分是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扩建的,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建筑,也就是沈阳故宫的西路。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大木架构成的建筑,殿身八面都用木隔扇门组成,以榫卯相接,可以任意开启。殿前排列十座方亭,为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顶式建筑,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文溯阁为故宫西路的主要建筑,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建,专为收藏《四库全书》之用,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建筑形式仿浙江宁波天一阁。
3.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相传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世屡有修筑。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重建的。
布达拉宫建筑主楼有13层,高117米,分红宫和白宫,内有宫殿、灵庙、佛殿、达赖灵塔、经堂、庭院等建筑。布达拉宫用花岗岩砌筑,墙身收分显著,体现了藏族建筑宏伟稳重的风格。红宫顶层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歇山屋顶并覆盖鎏金铜瓦,其斗拱也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整座建筑布置自由匀称,主题突出,显示了藏族建筑匠师的杰出艺术才华。
同时,布达拉宫更以藏有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宫内壁画遍及大小殿堂,画面生动,用笔工细,着色艳丽。宫内还珍藏有大量经书,其中有精刻的藏文佛经,有用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均是稀世珍宝。这座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宝库,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布达拉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园林中的宫殿
园林和宫殿结合,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之一。清代颐和园中的仁寿殿、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澹泊敬诚殿,即是著名的园林中的宫殿,帝王们常常在那里处理政务。园林中的宫殿,因其规模、结构、构景等,成为我国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也可称为“礼制建筑”。中国古代社会除了以“礼”来制约各类建筑的形制外,还有一些由“礼”的要求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如庙、坛、祠等。坛庙建筑不同于一般宗教性质的寺观建筑,因为它们主要是作为对天地和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
坛庙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遵从《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之制,建于皇城前,作为帝王主持祭祀的“太庙”和社稷坛。第二类为遵从“郊祭”的古制,建在都城近郊,多为由帝王主持祭祀天、地、日、月的坛,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由帝王派出官吏主持祭祀的岳庙、镇庙和渎庙等,如北京的天坛、泰山的岱庙。第三类为祭祀曾对中国各项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庙、祠,如孔庙、关帝庙、武侯祠、岳王庙、司马迁祠等。第四类为按照社会地位与等级,在民间为祭祀祖宗而建的家庙或称祠堂。
(一)祖庙与社稷坛
1.北京太庙
今天能见到的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仅有北京太庙一处(即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位置与“左祖右社”的规定相符。建筑布局采取由南向北纵深的格式配置,包括戟门、正殿、两庑、寝宫和祧庙,中轴突出、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由高大厚重的垣墙拱卫,内部庭院宽敞宁静,加之墙外布满古柏,树冠茂密而常青,使其气氛更加庄重肃穆。
2.北京社稷坛
帝王祭祀社稷,反映了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治国思想。在古代,人们往往把社稷当成国家的代称,因此,用五色土覆于坛面,以象征国家的疆土。五色土分为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即五土之神。祭祀时由北向南设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总体形制与太庙完全相反,即享殿、拜殿及正门均在北,沿正门、享殿、拜殿、五色土方坛为序从北向南展开。社稷坛在方坛之外围以墙垣,内壁皆以五色土为准,粉以不同的色彩。在建筑艺术处理上,这类建筑不失其庄重和神秘色彩,除在其等级上反映高贵外,在具体处理手法上多追求典雅、纯正而不求浮饰。
(二)天、地等坛
祭祀天地等活动乃是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重要政治活动,帝王登基必须郊祀天地,以表“受命于天”,承“天”之意来治理国家。而且每年冬至为祭天日已成惯例。按周代礼制,祭天的坛位于都城的南郊(古代人以向南为阳,则南郊阳位,故祭天于南郊);北向属阴,则北郊阴位,故祭地于北郊。另外,因太阳从东方升起,祭日于东郊,而祭月于西郊。由于对天地日月的祭祀活动多在郊外进行,因此对这类祭祀活动统称郊祭。封建帝王对祭祀坛的建筑设计有着严格的思想要求,最主要的是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地、日、月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1.天坛
中国现存的天坛共有两处,一处是西安天坛,另一处是北京天坛,其中北京天坛最为著名。北京天坛的整个组群是以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围墙的平面近似正方形。但北面的两角采用圆形,南面则为正角。这些是附会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设计的。
北京天坛的建筑布局还反映了古代建筑师卓越的空间组织能力。为了明确地突出主题,首先用一条高出地面的丹陛桥构成轴线,直贯南北,然后在其两端恰当地安排了体量、形状不同的建筑,成为全部的重心。另外,利用姿态挺拔、色调沉静的松柏所具有的庄严、肃穆的性格,作为衬托这类建筑的有效工具,这种由来已久的传统手法,在增加人们祭祀时的肃穆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明代的建筑师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手法,在天坛内种植大片苍松翠柏,使其在创造肃穆、和谐的环境气氛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总之,天坛不仅创造了非凡的环境,也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1998年11月,北京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地坛
地坛位于北京,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与天坛相对应,坛呈正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所以又名为方泽坛。坐北朝南的布局和按六八阴数铺成的墁石象征“地为阴”,黄琉璃砖象征“地谓之黄”。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3.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集现代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荟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以“中和”、“和谐”之美,再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相结合的理想光辉”及世界文化相互交流、融会贯通的思想。整个建筑的主色调是黄、绿两色。所有的人工建筑均为黄色,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以树木作为分割空间的手段,加之精心栽种的草坪绿化带,构成绿色的环境氛围,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在总体艺术设计上,以“水”为脉,以“石”为魂,并以诗意化凝练的语言和中国艺术大写意的手法深化意境,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美学精神。
(三)曲阜孔庙及孔府
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占地约22万平方米,房屋460多间,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目前全国各地保存的历代孔庙甚多,尤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
孔府是历代孔子嫡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孔庙东侧,建于宋宝元年间,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屡经扩建,遂成今日规模。孔府占地约13万平方米,包括厅、堂、楼、轩等400余间,有院落九进。1994年12月,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陵墓建筑
在原始社会时期,自从产生了灵魂观念以后,人们对于墓葬就越来越重视。帝王不同于凡民的是,死后需要筑陵墓,以祈求祖宗保佑,社稷得以永存。中国陵墓的演变频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陵墓建筑十分完整,珍藏历史文物繁多,因此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一)陵墓的发展阶段
1.周代:“封土为坟”
《周记·春官》上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吏的等级来定坟头封土的大小。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越来越大。
2.秦代:“方上”
早期帝王陵墓的封土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锥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取顶部,故名“方上”。现存秦始皇陵及汉代帝王陵墓都是“方上”的形式。
3.唐代:“以山为陵”
唐朝李世民为防止盗墓和水土流失,改“方上”为“以山为陵”的形式。唐乾陵即为典型。
4.宋代:复古
宋代又采用了“方上”的形式,但规模较秦汉要小得多。
5.明代:“宝城宝顶”
从明代起,改变“方上”之制,采用“宝城宝顶”的形式。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若一座小城,这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为“宝顶”。
6.清代:沿袭明制
清代皇陵大部分沿袭明制。早期保存着关外满洲的习俗,从康熙帝起逐渐汉化,在明代帝陵的基础上兼采宋代等前朝典制,形成清代陵寝独特的定制,分为东陵、西陵两个陵区,形成父子分葬东西的格局(子之陵在西,则孙之陵在东)。帝陵虽分东西而又一脉相承,不离古制。
(二)陵墓的建筑结构
1.地面建筑
帝王陵墓除了它的主要标志——封土、方上或宝城宝顶外,在陵前还有一大片建筑和石像生。帝王陵墓占地面积之大非常惊人,较之生前的人间宫阙毫不逊色。这些地面建筑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祭祀区。祭祀区是陵园地面建筑的重要部分,作祭祀之用。主要的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明朝称做恩殿,清朝称做隆恩殿。在这一主殿的周围还有配殿、廊庑、大门等建筑。
(2)神道与石像。神道是通向祭殿和墓前的导向大道,又称做“御道”、“甬道”等,在大道两侧设置由许多石人、石兽组成的仪仗队。古人认为,人死了以后还有灵魂,在墓前建道可以方便死者神行。神道两侧还放置石人、石兽,虽数量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装饰陵墓,象征帝王生前的威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暂一生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这组石刻是中国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后来的历代帝王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也都沿用了石人石兽的陵前装饰,所以现在看到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的陵墓前几乎都陈列了仪仗队式的石人石兽。
(3)护陵监。这是专门设置的保护陵园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