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29

第29章 言语谨慎,多积口德(3)

唐太宗说过:“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压榨人民而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疑是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吃一样,虽然吃饱了,但是身体也糟蹋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他以这种态度来处理政事,率先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十分努力了,但他仍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彻底。有一次,他向魏徵表示这种不安:“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古代的圣人,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世人嘲笑。”

其实,别人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你自己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反思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上,并且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才是正确的做法。当你想对别人发表一番议论的时候,还是先把嘴巴闭上,好好看看自己吧。

听到别人的诽谤不必急于辩解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李叔同禅语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诽谤和怨恨,多数人是怎样做的呢?是不是要和别人争辩一番,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来为自己来辩解呢?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正所谓“越描越黑”,一番争辩下来,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不去争辩。

弘一法师用行动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别人对你的诽谤呢?回答说:不用去辩解。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别人对你的怨恨呢?回答说:不用去争辩。”

1936年12月,弘一法师由鼓浪屿日光岩寺移住厦门南普陀寺。有一天,弘一法师看到高胜进在厦门《星光日报》为自己出了特刊,介绍自己的生平事迹。看了以后,弘一法师没有说话。到了晚上,才皱着眉头,对随侍弟子传贯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胜进他们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其实是对我的诽谤。古人说:‘声名是诽谤的媒介。’看来,我以后在闽南恐怕难于容身了。”说到这里,静默了好一会,又转了语气说:“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你不分辩,一谤便罢,更无余患。”

接着,弘一法师又回忆了当年在日本,为要公演《黑奴吁天录》,曾读过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那时候领导解放黑奴的林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倘若我要尽读报纸对我的诽谤,势必没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办事,这办公室就只好关门了。我尽我所知而认为是最善的,便尽我所能去做。我就这么拿定主意直做到底。倘若结果是错误的,那么称赞我,于我无益;要是结果是对的,那么,即使现在就是有十个天使人说我坏话,于我无损。我们为人做事,要有成效,必须宁静以致远。”

此后不久,即1937年晚春,弘一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讲律,头一天开示《律己》时,也讲到了“息谤”。他说,怎样息谤呢?就是“无辩”。人要是受了诽谤,千万不可分辩,因为你越分辩,诽谤反而弄得越深。比如一张白纸,偶然误染了一滴墨水,这时你不要再动它。你不动它,他就不会再向四周泅开。倘若你立时想要它干净,一个劲儿地去揩拭,那么,结果墨水一定会扩大面积,玷污了一大片。

弘一法师把这个道理阐述得非常透彻,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有这样深的感受。在平时,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褒奖,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诋毁和非议,这很正常。真正能够做到毫不在意,东耳朵近西耳朵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然,时刻想获得进步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就不能和常人一样,如果做不到比常人更好,那你也不会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要知道诽谤和误会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是,如果你懂得不辩自明的道理,那些流言蜚语和诽谤自然而然就会停止。

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我们还要做到“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非其实,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不理智的时候少说话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明·陈继儒禅语

弘一法师这样解释这句话:高兴时所说的话容易失信,愤怒时所说的话容易有失体面。强调的是人在有高兴、愤怒等情绪的时候,都不应该多说话。

愤怒是一种害处非常大的情绪,它会让人失去理智,轻率地就说出一些不适当的言辞,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事情。可等到愤怒消失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的言行后悔莫及。因此,弘一法师告诫我们不要在愤怒的时候轻易说话,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北宋时期,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变法。但苏轼觉得王安石论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还是在举荐人才方面,都有许多不妥之处,所以他对王安石持激烈反对的态度。

苏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在两个月之内,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对王安石的新法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一天,王安石把苏轼请来,要与他面对面地做一次“深谈”。王安石怒责苏轼说:“你站在司马光一边,排斥新法,是何居心?”苏轼一听,火往上冒,反问道:“你这话从何说起?”王安石说:“仁宗在时,你主张改革时弊,反对因循守旧,是何等坚决,现在我行新法,你为什么要伙同司马光来反对我?”苏轼怒道:“你口口声声说我同司马光站在一起,可知我反对司马光的泥古不化?你不审时度势,反倒急功近利,贸然推行新法,必遭天下人之拒。”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不久,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成员谢景温上书诬告苏轼,说他服丧返川时,利用官船贩运食盐。后虽经查无此事,但苏轼仍被贬到了杭州,任杭州通判。

与苏轼一样,范仲淹也是为人坦率,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就很生气,就一定要说话,这样做让他吃了不少亏。

宋仁宗时,吕夷简任宰相,他喜欢安插自己的亲戚朋友当官,所以他的亲友很多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范仲淹看到这种营私的行为,气愤地写了一篇《百官图》指责吕夷简,说他用人不按照能力,完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像他这种人根本不配当宰相。吕夷简见到后很不高兴。

不久,范仲淹就遭到了吕夷简的陷害。那是在讨论确立都城位置的时候,范仲淹认为洛阳与开封都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在天下安定的时候皇帝可以住在开封,战争一来皇帝就要住在洛阳了,所以他认为应该在洛阳建好足够用的房子和备足粮食。吕夷简用这个机会攻击范仲淹浪费摆阔。范仲淹气愤不过,便写了一篇“四论”给皇帝看,又被吕夷简说成他在他挑拨君臣的关系。范仲淹更加气愤,他们闹得越来越僵。仁宗一气之下,就将范仲淹贬到饶州(现在江西的波阳)去了。许多人为范仲淹说情,都被驳回。

为什么苏轼和范仲淹在愤怒的时候就不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嘴巴呢?如果说话委婉中肯,又怎能惹怒王安石、吕夷简?

由此看来,人在自己愤怒的时候不要轻易说话,因为这时候说出的话往往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很容易得罪别人,给自己带来伤害。

绝不轻易议论他人是非

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常省已过,不讼彼短。——唐·道宣律师禅语

有一年春天,弘一法师去无锡慧山。有一个在家弟子告诉他,现在僧人,大都浊俗,且又很少戒行,使人看了憎厌。他问弘一法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纠正。弘一法师严肃地告诉这个弟子,议论他人过失,实在是不应该。出家的僧人,本来就参差不齐,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不要轻易地指责别人。

后来,弘一法师常引用“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常省已过,不讼彼短”这句禅语警示世人。弘一法师一直严格遵守这一警训,绝不议论他人是非。

我们知道,舌头既可以说出最美的语言也可以颠倒是非。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舌头,不要对别人说长论短,不要轻易发表议论。因为一旦出言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祸患。

晋朝的功臣卫瓘就是因为一句不适当的议论得罪了贾南风,从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贾南风的父亲贾充颇有刀笔之才,能观察帝王的旨意,因而备受宠信。泰始八年二月,贾南风被册立为太子妃。贾南风的丈夫尽管身为太子,但他实在才德均差。当他在洛阳皇城中看到那些饥肠辘辘的穷人时,竟然好奇地问:“这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由此可见这“阿斗”太子毫无社会知识,迟钝得近乎痴呆。与太子相反,贾妃则是精明、果敢、早必熟的人。她生性妒忌而多权诈,太子既敬畏她,又盲目依附于她。因此,太子宫中的其他嫔妃侍御,极少有人能得到他的宠幸。

晋武帝司马炎是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开国之君,然而一提到继统的这位皇太子,他心中总有些不安。满朝文武大臣也都把对太子的异议藏在心底,不敢明言。但是,在凌云台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功臣卫瓘忍不住了。他借酒装醉,一边摸索着靠近御座,一边醉语连连:“臣想对陛下谈一件事。”晋武帝说:“卫公想说的是什么呢?”卫瓘几次欲言又止,只是用手抚摸着那御座,自语道:“这么精美绝伦的御座,多可惜啊!”晋武帝顿时明白了,卫瓘是怀疑太子资质鲁钝,将来不能亲理政事。但是,聪明的武帝只是笑着说;“卫公呀,你真的是喝多了吧!”卫瓘自知劝谏无用,也就不再进言了。

作为太子的司马衷,对这一切毫无反应。而贾南风则因此对酒后吐真言的卫瓘恨得咬牙切齿,但她只能把这份怨恨隐藏在内心深处。因为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她还不具备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与人角逐的实力。但是司马炎一死,白痴太子司马衷便沿例登上了皇位,贾南风机会来了,她想利用皇后的地位除掉卫瓘。

贾南风周密分析了各藩王之间的亲疏关系,权衡了各家实力的强弱,终于选准了一个突破点:她发现司马亮与司马玮感情不和,而司马亮又与卫灌交往密切。于是,贾南风决定拉拢司马玮,斗倒司马亮,同时除掉卫瓘。

永平元年六月,贾南风秘密指使心腹将密诏火速送到司马玮府中,诏称司马亮与卫瓘二人预谋篡夺皇位。司马玮遵照密旨率兵包围了司马亮和卫瓘府邸。司马亮被杀,卫瓘及其子孙九人同时遇害。

想必卫瓘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的谋反之罪从何而来!他怎么能想到,这一切灾难都是因为一句话呢?

《诗经?大雅?抑》中说:“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说的是:当宝玉缺损时,尚且还可以把它磨平,一旦说话不当,可就无法补救了。所以,在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言语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适当的言论、不合宜的指责千万不要轻易说出。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热门推荐
  • 简简单单喜欢你

    简简单单喜欢你

    他,一个冷酷霸气的校草。她,一个长像平平的吃货。他与她之间纯纯的爱。
  • 剑魂情深

    剑魂情深

    十几年前冷月山庄被魔教强夺天乐剑法,而一夜灭门,只剩下冷月山庄云浩和云婧兄妹两人,一双孤儿。云浩自小坚毅非常,年纪轻轻混迹人世,更是变得冷酷狠辣无比。虽在红尘漂泊,却尽心竭力照顾妹妹。但是生存对于尚未成年的孩童来说,显得是万分的简单。
  • 江山为聘:皇后你嫁了吧

    江山为聘:皇后你嫁了吧

    他,皇位继承人,却生就一副淡泊于世的性子。父皇驾崩,他毅然弃位,出走江南。烟雨江南中,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奈何好事多磨,金家的反对,皇帝的阴谋,上一辈的恩怨,无不使他们心力交瘁。为了娶她,他放下尊严。为了守她,他囚帝登基。他决然放下一世情仇,只求能伴她海枯石烂。他亲手送上江山为聘,只愿能护她一世无虞!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多面女郎,化昼为夜

    多面女郎,化昼为夜

    在G市、每当夜幕降临时,这个城市就犹如上世纪的上海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夜城。快到夜晚10点、交警在那时却是最忙的。在G市的市中心,那是“不夜城”的核心。每一辆世上限量的跑车肆无忌惮的在内环范围里一次次的超速,只为了能快点赶那“核心”。不夜城的源头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吧,准确的说、那酒吧是一栋洋楼。花园、泳池、球场、室内泳池等等,哪一样都没少。G市就因这个酒吧,把G市照亮了。
  • 霸占欲:邪魅总裁

    霸占欲:邪魅总裁

    恋爱了,牵手,接吻,浪漫,结婚,一件不落,但在新婚之夜,她侍候的却是其他男人。当她忍痛被折磨到天亮时,那个正牌老公,与一个男人十指紧扣的走到她的面前,脑子轰雷阵阵,余灵只感觉天旋地转,了无生望,她竟然被一个GAY骗了!
  • 重生80年代致富

    重生80年代致富

    风清清上辈子被退了婚之后,为了争口气,去S市里打工。没几年,靠着勤劳和运气,开了一间餐饮公司,随后,进入股市,赚得满堂钵。春风得意的时候,前未婚夫忽然出现,在他的有意引诱下,开始了作死的旅程,最终,不作不死。重活一世,她要勤劳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成为白富美,迎娶高富帅。
  •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她,是21世纪诡异莫测的毒医,一身轻功卓尔不群,身负赌神、神偷盛名,谈笑间杀人于无形。他,古代中最年轻有为的君临者,生杀予夺,邪恶如斯魅惑天成,云端处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当她遇上他,强者与强者的巅峰,王与王的对决。第一次,她凤眸冷眯,“滚……”他嘴角邪笑,“哦?成全你!”她四脚朝天,身子像皮球一样滚出去。第二次,她烦躁不安,“滚……”他薄唇微抿,拿出一枚鸡蛋,“好,我滚蛋。”鸡蛋像流星般砸向她。第三次,她怒火攻心,“滚……”他眉眼奸笑,“我们一起啊。”被单一裹,床上传出面红耳赤的喘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宁与梦

    宁与梦

    这本书介绍了四个女孩友谊与不太现实的爱情,她们本来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可就是因为几百块钱,让她们遇见了几个男孩,自从认识了这几个男孩,她们本来平凡的生活,因为这几个男孩,变得有笑有泪,有喜有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五个女孩坎坎坷坷的生活吧!
  • 银蝶

    银蝶

    她只是一只小小的蝶妖、因大天使云溪的看重而被玉帝选为藏书阁看守油灯,一次失意、犯下大错而被贬下凡间受轮回之苦。他是冷血无情的邪王、为了寻曾经的她追寻她到凡间,却不曾想到她已有心仪之人,为了得到她、不息下杀手杀他所爱之人,强抢豪夺、逼她就范,却不曾想她宁愿选择冰封千年也要见昔日所爱之人一面。(第一次写书,希望友友们多多支持、多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