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08

第8章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4)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皆有向别人虚心学习的优点,它们的成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

几乎在每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成吉思汗都处于劣势,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呢?除了成吉思汗本身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即便对方是自己的敌人。

成吉思汗对于工匠有着极大的兴趣,每次战役之后,工匠一个不杀,都带到大漠,让他们从事生产。这是因为蒙古生产技术落后,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难为成吉思汗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用最快的方式赶到了时代前沿,不亚于经过了几次科技革命。他用工匠们建造了很多的大兵工厂,生产作战所需的兵器。

有一个俘虏想活命,但他又不是工匠,当元朝军队过来检查时,他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上来回换了两下,表示他会锯木头,他居然因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有一个西夏的降人,工技娴熟,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宠爱。当耶律楚材到成吉思汗身边时,这个工匠讥讽他说:“现在是需要工匠的时候,你这个酸秀才来干什么?”足见当时工匠的地位是很高的。而

且,成吉思汗还把被俘的工匠组成了独特的军种——工匠队。有人说,这是古代军事史上最庞大的独立兵种。

充分利用工匠,保证了元朝军队的武器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不仅有抛石机、连发弩、“火焰喷射器”,还从汉人那学来了火药技术,改进了火器,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在后来的攻城战中,炮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技术传到欧洲,就是元朝军队带去的。

让当时几乎是最落后的民族掌握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吉思汗用一个“借”字,解决了几百年都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谦虚好学,更表现了一代天骄的雄才大略。

成吉思汗为了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努力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理念,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应该感到害怕或是极力去掩饰,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缺点和不足更明显,对我们的发展也更不利。我们应该做的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要把工夫用在平时

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拔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清·天如禅师禅语

“人生是短暂的,眨眼工夫就过去了。趁着现在不老不病的时候,抖擞精神,超脱世事;有一天的时间,就念一天的佛名;有一会儿的工夫,就修一会儿的净业。不管别人怎样了结此生,反正我自己的‘盘缠’已经预备好了,前程是稳当的。如果不备好‘盘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到了紧要关头,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机会,遗憾的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弘一法师因此告诫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把工夫用在平时。只有平时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才不会造成“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由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人随时要有忧患意识,随时需要为自己准备好必要的“盘缠”。

曾国藩就是一个随时为自己准备“盘缠”的人。

从根本上说来,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功业,主要是基于他自己的发愤苦读,不断为自己增加“盘缠”。9岁时,他已经读完了“五经”;15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至能够背诵;其后,他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

1836年,曾国藩会试落第。这次失败,让他知道了自己功力欠深,同时,也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试后,曾国藩收拾行装,怅然赋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返。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

不过,这时的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没有多少了。路过唯宁时,他遇到了知县易作梅。这个人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都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是老相识了。

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交谈中,易知县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一想其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便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与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告别易作梅,曾国藩继续难返。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流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忍释,他太需要这样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但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回家以后,父亲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的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还债,但能细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以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这个习惯,他一生从未间断。在他的发奋攻读下,一部《二十三史》亦烂熟于胸。

曾国藩读书极专,他认为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

读书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活到老,学到老。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以说一天不如一天。作为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写了几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并详细制订了课程:“读书读熟十页,看书应看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即日记),记茶余介谈一则,右每日课,连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右月课;熟读书:《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应看书不具载。”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差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坚持每日阅读《二程全书》。他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惊何极!”他虽然自知油尽灯祜,将不久于人世,却依然要抓住生命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

正是曾国藩的这种坚持,把工夫花在平时,随时充实自己,而且从不间断,一生如此,让他成为晚清最有名的重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自己的生命之树同样绽放美丽的花朵,也要把工夫用在平时,随时学习,随时提高自己,随时为自己的锦绣前程准备充足的“盘缠”。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真身。——宋·招贤大师禅语

弘一法师解释说,“百尺竿头”,是一种佛语,比喻修道之人的道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满,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弘一法师还常引用《坛经》上的“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胜不灭。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来劝诫世人——至高无上的觉悟,需要每时每刻都去体会、学习才能得到。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令我们不得不让刮目相看——工作后继续努力深造,考研的;老来上大学,补知识的;在科学事业上刻苦钻研,更上一层楼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待学习总是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这种“不知足”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生活中,对于有些事情我们或许应该多一些知足常乐的心态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们最好永远都不知足,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里,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挤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正在讨论着即将进行的考试,这是他们毕业与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这些年轻人一点也不紧张,而且都表现得自信满满的样子,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教授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书籍或笔记作参考的。唯一的限制,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时间终于到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更加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然而,这些年轻人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反而流露出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他俯视着眼前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

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修行”,关于学习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们所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教授并非真得想用五道难题来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他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种低姿态学到更多的东西罢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信心不足——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的位置上,他们从内心里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能学习了,所以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请立刻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同类推荐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绝宠娇妻:我与魔帝那点事

    绝宠娇妻:我与魔帝那点事

    【镜花水月】世人争夺之宝,却让她无意获得:【穿越异世】古玉给她展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意外人生:【废物嫡女】她堂堂现代杀手成了手无灵力的药罐子废物:她生性冷淡,从不信任任何人,她绝情绝爱绝欲,生前的她就只是一个杀人工具,一旦惹上她只有不好过的份!都说女人心如蛇蝎,苏莲才是真正恶毒得让人猜不透!多重人格的她却总让人不由自主的想靠近她,表面不问世事高高挂起,骨子里奸诈狡猾!偶尔还抽抽风犯犯二。自从来到准格尔大陆,她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形象都没了!”哈希!你个虎崽子,什么魔兽之王,还偷吃我的五花肉!“”狐卿白!你骨子里是不是狐狸精啊!“
  • 我的校友是僵尸

    我的校友是僵尸

    爸爸说,她十八岁生日那天会给她一个惊喜。可是,爸爸,当她再也没有十八岁的时候,又该怎么办?生命,自此永远停在了1997年那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死后意外复活,变成僵尸,不老不死,还附带“特异功能”。十七年后,她重归校园,试图过起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并不平静。校园,黑客,冒险,还有,那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2014年的少年少女,用他们的方法演绎着各自不同的青春。而她,注定是这场花季雨季当中最独特的一个……(小楼新人求包养~~~本坑品暂定为日更,各位大大请用收藏和推荐砸向小楼吧!)
  • 太上临凡

    太上临凡

    道修,体修,孰强孰弱?正修,妖修,谁正谁邪?奇异体质催生出的双丹田能否跟上进度?妖目中的神通能否照亮前行的路?当这个因天生妖目,而被所有人抛弃的少年得知,自己体内竟是相克相制的废物灵根时,他哀嚎,他绝望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阴差阳错之下,他竟踏上了由妖修入道的路。“只要还活着,我的道便不会停止。这是太上,也无法阻拦的事情。”
  • 血族殿下抱一抱

    血族殿下抱一抱

    十年前她追他追到他生无可恋,十年后他反过来对她又亲又抱。她居然说不认识他!还在短短几天内送了他两巴掌!他兰斯洛特·罗伦卡,会撩妹会法术会飞。整所学校都是他家开的,除了做饭硬伤像炸厨房以外堪称完美,对自己的吻技也是很有自信的,为什么她就那么难追?她司徒纯伶牙俐齿机智聪明,还会辨识吸血鬼,遇他就成全民公敌被各种攻击,被他多次英雄救美之后,心跳加速魂牵梦绕,怎么就栽他手上了呢!“完了,现在全校都以为我们有什么了!”“正好,我们什么时候生个小吸血鬼?”
  • 拳师

    拳师

    没落的拳术派系,再度在派系与派系中死亡比试,国家与国家实力较量中,掀起惊涛骇浪。
  • 清朝小偷在都市

    清朝小偷在都市

    清朝,1661年春,康熙继位年,整个京都都出现了一片喜气洋洋之气,康熙继位大赦天下,整个牢狱之人全部赦免死罪,无罪释放,一时之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牢狱之人出来的小偷,无意之中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化都市,只有偷盗技能的他,该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城市中生活扎根?古时的偷盗又是何等的强大?
  • 仙道无涯

    仙道无涯

    仙道无涯苦作舟,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就是一艘荡漾在生命长河中的小船,只有经受数不尽的风风雨雨,才会享受数不尽的万里晴天。
  • Canterbury Pieces

    Canterbury Pie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星奇录

    天星奇录

    星空...群星璀璨..任何一颗星星都代表一个人..或暗或明....而其中一颗星星的传奇故事....从这儿开始!
  •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初次见他,他穷愁潦倒穷叫花。再见他,他红娘在怀灿桃花。“苏子墨,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君凛看着那眉眼依然如画般的男子,一双眼睛清澈而深邃,只是脸上的笑意却让人冰冷地如同进了寒雪地狱。“凛儿,原谅我……”“好啊,我原谅你了苏子墨,我那么爱你……怎么可能不原谅你。”她悲凉的语气夹杂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以一种傲然的姿态仰望着他。初时,她为他点燃一盏琉璃盏,照亮了他回家的路,终时,她在万丈城楼之上为他写下琉璃盏篇章。因为他大名琉璃,她从此对琉璃爱不释手。都说俗尘姻缘远,而她的姻缘在手边。轻轻一碰就碎的琉璃盏。一如那人名字:苏琉璃。字,子墨。国恨家仇,无从拾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