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600000012

第12章 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发展(1)

研究与发展(Rea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又称“研究与开发”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是为了创造新的科学知识而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探索,并探寻其实际应用的创造性活动。

【案例11】福特的技术创新——T型车

一、案例背景

1982年,当人们纪念进入“电力时代”100周年的时候,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电,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以提醒人们注意电对于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极端重要性。那么现在,当“汽车文明”诞生100周年的时候,人们也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其答案恐怕同样难以想象。提到“汽车文明”,就会想到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福特汽车公司开发T型车,是20世纪技术创新史上最早的重大案例之一。

在亨利·福特设计出T型车之前,汽车工业是手工作坊式的,“在手工生产时代,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工时,而福特的简化设计,标准部件的T型车把这缩短为12.5个工时。在进入汽车行业的第十二年,福特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的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已达到每分钟(组装)一辆车的水平,五年后又进一步缩短到每十秒钟一辆车”。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带来的是汽车价格的急剧下降,T型车在1910年销售价为每辆车780美元,1911年降到690美元,1914年降到360美元。而在T型车之前,汽车售价为每辆车4700美元左右(那时美国工人一天一美元算不错的收入)。

二、案例介绍

(一)技术创新

亨利·福特的T型车是如何实现价格低廉化的呢?福特T型车主要特点是:设计简洁、价格低廉、耗油量小、发动机设计简单、底盘离地净空间距离高于其他车辆,因而更能适应于当时的路况。所以,集中体现了福特汽车理念的T型车,被评价为“简洁、现实、严肃的汽车”,“价格低廉,而且经久耐用”。它“是第一部引起全国性注目的车子,也是第一部让农夫们不再存有戒心的车子(就在几年前,乡下人还会设置路障,不让汽车通过)”。在进行T型车产品创新的同时,亨利·福特还做了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那就是通过广告和新闻媒介的采访开始对美国广大公众发起了强大的攻势。他还进行了市场组织的创新,推动一个市场销售计划的实施。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遍布各地的经销商网络,“让即使边远地区的美国人也能像买双雨靴那样容易地买到T型车”。这些都很快地就在T型车销售市场上获得了积极的反应,T型车在1913年的销量已达到168220辆。T型车产量剧增却仍然供不应求的情况,又引发了改进生产工艺的需要。当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的时候,已无法靠旧的生产方式向顾客们及时供货。在这种情况下,发明一种“大批量地、快速地生产汽车的方式”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产品创新使销售方式的创新成为必要,销售创新牵拉起消费的剧增,又使生产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从设计上看,亨利·福特的T型车有两个特征,T型车在设计上实现了简化的设计,T型车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件从汽车性能上讲是多余的零件,实用是T型车最大的特征,亨利·福特决不会为了实用以外的目的(如美观、舒适)而为T型车增加另外的附加装置。此外,手工制造的汽车其零部件没有标准化,每辆汽车都是一个不同的型号,而亨利·福特在简化汽车结构的基础上又实现了零部件标准化。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意味着汽车生产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非标准化的零部件只能由手工生产,而零部件标准化则意味着用机器生产汽车成为可能。在实现了汽车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亨利·福特推出了对汽车生产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汽车生产流水线,我们今天赞扬的T型车革命在本质上其实不是一场车型或设计的创新,而是汽车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有了标准化的T型车,就可以用流水线实现大批量生产。为了充分发挥汽车生产流水线的效率,亨利·福特长期只生产T型车一种型号的车——福特公司居然近30年一直只生产T型车,因为多品种多型号就无法充分实现大批量带来的规模经济,而且多品种多型号就意味着必须投入巨资对汽车流水线加以改造。在标准化、流水线的基础上福特又对汽车生产的组织方式加以创新,一是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每个人终生只在流水线上标准化地操作一种工序,以最大限度发挥分工的效能,二是实现高度垂直化的集权式管理,每个工人仅仅是依附于流水线的操作工具,一切听命于来自权威、核心的命令,以保证最大限度发挥组织的效能。因此,T型车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实际上包含了设计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这一切创新构造出了福特生产体系的核心特征:单一品种、大批量、标准化、高度分工、集权管理,直指一个目标(最高的生产效率),后人称之为福特模式。正是高效率的福特模式保证了汽车价格的节节下降,市场份额的节节上升,1911年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0.3%,1913年为39.6%,到1914年达到48%,1923年更高达57%,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

从1913年初开始,福特汽车公司摒弃了旧式的静态组装法,首创一种动态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底盘一排60个依次摆开,分别安放在“木马”上,由卷扬机钢索缓缓牵动。组装的零部件及所有的必需品,全部提前堆放在沿线选定的位置上。受过训练的组装工,随工件移动,时而行走,时而“乘坐”,按程序进行整车的装配。经过不断的试验,这种“流水线”生产方式于1913年8月,在福特公司的海兰公园(HighlandPark)制造厂进行实际演示。从车底盘开始运行,到成品T型车下线,使装配一辆整车所耗费的时间从原来的约12.5小时减少为5个小时。实验后,福特立即下令,再建造两条运动式总装线。至此,流水线生产方式正式诞生。这就使得“T型车不只是一部车子,更是一种召唤,将汽车业带入了效率、实用的领域”。

批量生产方式实施的效果相当显著。1913年,T型车的产量是168,220辆,而到了1914年,即整个装配线投入运行的第一年,产量即增至248,307辆。随着这项创新的不断完善,装配T型车所需的时间直线下降,最后到1925年10月降至每10秒钟就能装配出一辆T型车的前所未闻的速度。T型车的价格又随着生产过程的这一巨大变化而大幅度降低而这正符合于福特的期望:“每次我把我们汽车的价格降低一美元,我就可以得到一千名新买主。”T型车一出现,就以超乎寻常的低价并不断降低的价格,进入了大众消费领域。1910-1911年,每辆T型车的售价为780美元,次年降至690美元,接着降至600美元,500美元,到一战前已降至360美元,最后降到了260美元。福特在1914年还给工人提高一倍薪饷,在福特公司实行5美元/日工资制。这在很广的范围内带动了一次加薪风潮,也为汽车的大众消费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亨利·福特从不讳言他给工人加薪的真正原因:他希望他的工人赚更多的钱来购买他们自己的车。他知道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唯有使它的汽车能吸引工人的财富,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从1908年到1931年,T型车共销出15456868辆。它已成为真正的大众消费品。

(二)T型车技术创新的意义。

福特开发T型车,正如瓦特改进蒸汽机一样,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一部车子或一部机器本身,而在于他们所完成的创新的社会含义——他们的创新都是对于一种酝酿已久、渐近成熟但却是全新的社会需求的及时回应。他们的名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并非出于哪个个人的评论偏好,而是由历史作出的价值选择,谁能及时洞察并积极响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谁就能被历史所选中。

马克思关于瓦特就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他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这样,他就以相当大的自觉性为大工业时代的来临完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准备。福特致力于开发一种实用、廉价,可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汽车,也是由于他看到了一种社会需求的召唤并对它作出了自觉的回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起飞后的美国已经从农业国家变成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家,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其国民收入已经超过欧洲,并且还以高于欧洲的速度继续增长,但其交通运输条件却亟待改善。1880-1890年间,美国曾以年建一万公里的速度大规模地修筑铁路。但由于仅靠铁路尚不能满足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在其辽阔国土上到处开发丰富资源的需要,由于大规模经济组织的发展,日益加快的都市化进程和经济成长的巨大活力的刺激,由于大量涌入的新移民(移民使美国人口在19世纪下半叶增长三倍)以狂放的热情要为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由于汽车公路运输不像铁路那样既要受轨道的约束又要受时刻的限制而独具机动灵活的特点,汽车公路运输的崛起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到19世纪末,为公路运输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1900年,这一潜力几乎还完全没有开发出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亨利·福特知道把汽车从玩物变成必需品的时机已经来临了。”于是,他在1903年创建福特汽车公司,并且首创了以大规模、成批量、标准化、流水线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

正因为福特汽车公司自创立时起就把自己的创新目标定位在开发一种能被美国大众广为接受的新型交通工具上,所以它从一开始就致力于通过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更加合理的设计,极力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结果,在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五年后,1908年终于推出以“实用、廉价、坚固、方便”为特征的T型车。T型车作为一种“大众车”,是第一个引起全美国广泛注目的车型。

T型车投产第一年便生产、销售11771辆,售价为每辆850美元。此后,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福特汽车公司每年都改进T型车的质量,每年都降低T型车的售价。1913年降至每辆440美元,1916年再降至每辆360美元,直到1925年只卖到290美元一辆,已经实现福特为之确定的目标——达到了“一般收入的家庭都买得起”的水平。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生产、销售量也逐年激增——1913年182799辆,1916年597956辆,1925年1775299辆。T型车的推出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汽车行业。威廉·惠特尼曾以福特汽车公司侵犯了他购得的专利权为名把福特告上法庭。1909年5月28日,纽约法院审理此案,当惠特尼的律师指控福特制造了一个“社会问题”时,福特答辩说:“朋友,你错了。我根本就没有制造任何社会问题,而只想使汽车平民化”,“我要达成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买得起一部车子——而且他们一定会来买车子的。那时汽车将会成为大众的必需品,这是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问题的”。福特的这个答辩,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他开发T型车的初衷。T型车与其说是一个车型,不如说是一种象征。T型车的开发象征着汽车终于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了平民百姓的消费,它作为一次技术创新,就是对于这种正在孕育成熟的消费需求的积极响应。

(三)为什么是福特而不是别人

还在20世纪20年代,威尔·罗杰斯就声称:“亨利·福特和查理·卓别林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两个人物。”因为后者给世界带来了轻松的幽默而前者则给世界带来了汽车的文明。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把这项殊荣加给福特,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公平。在这“许多人”中,包括一批汽车的发明家,也包括一批最早开始制造汽车的厂商。

的确,汽车作为一项发明,不仅不该属于福特,而且不应属于美国。它是早在19世纪80年代由一大批欧洲发明家——戴姆勒和本茨1885年在德国,哈梅尔和约翰森1886年在丹麦,巴特勒1887年在英国,珀若1889年在法国——差不多同时完成的杰作。而亨利·福特造出他的第一台“婴儿车”已经是1896年了。汽车作为一种商品,也不是福特最先制造和推向市场的——19、20世纪之交,无论在欧洲或者在美国,都已出现一批制造汽车的公司——就连美国最有名的“卡迪拉克”和“林肯”牌轿车,也是由别人开发出来的。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把这一案例放回到历史中去,只要稍作研究,便不难发现,在技术创新史上,首先把汽车与亨利·福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实际上是当之无愧的。这是因为,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发明是一回事,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是一回事,作为一次技术创新则又是另一回事情。

技术发明只发生在技术场域,它所引起的只是技术本身的变革;而技术创新则发生在经济场域,它所引起的是社会经济的变动。工业产品固然是经济场域的成果,但它引起的市场、消费和经济变动却可能仍很有限;而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却可能开拓一片全新的市场,启动一种全新的消费,并且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性调整。

到1900年,虽然全世界已经生产出九千辆“汽车”(其中,有四千辆产自美国),但其中的3/4还是以蒸汽或电力为动力的,真正以汽油为燃料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只占1/4。而且,当时的汽车,不仅实用性、可靠性都很差,并且只是少数有钱人的奢侈品乃至玩具,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还只是新闻中的尤物而已。

福特从1903年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就始终不渝地致力于开发一种实用而且廉价的汽车。到1908年终于推出他的T型车,并缔造了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由此便带动了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福特公司的汽车产量从1908年的6,158辆猛增到1917年的815,931辆,10年增长130倍。福特公司在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从1908年的10%跃升到1914年的50%,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这“半壁江山”的格局。这样,才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交通运输革命,并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大变动,美国也率先敲开了“汽车文明”的大门。对此,许多权威性著作已早有公论。如特雷弗·I·威廉斯主编的牛津版《技术史》就指出:“英国早期汽车的生产规模很小”,“正是美国福特公司,发展了大量生产汽车的方法”,“使得汽车从富人所专有的奢侈品,变成了职员和技工阶层的合理期待之物”。福特自己对此也说得十分明白。他说,他“并没有发明什么新东西”,但他却把别人发明的汽车变成了“社会大众的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只能把亨利·福特,而不是别人,当作技术创新史上为人类迎来“汽车文明”的一个代表。如果说这对于福特是一种“幸运”,那么也并非他第一个这样地受惠于“幸运之神”。

无独有偶,同样受过这种历史特别青睐而名气甚至超过了福特的,就有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新家詹姆士·瓦特(James Watt,1736-1819)。众所周知,一提起蒸汽机,连小学生都会想起瓦特。其实在瓦特之前,也已经有许多人发明了蒸汽机,并且把它投入了工业上的应用。作为一种技术发明,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希罗(Heroof Alexandria)。作为一种技术应用,T.塞维利在1696年,T·纽可门在1705年,都已把他们的蒸汽机实际应用到了矿山的井下抽水上。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否认,正是瓦特而不是别人,才把蒸汽机真正变成了“万能的原动机”,从而迎来了一个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也代替各种畜力的“工业时代”的黎明。

(四)汽车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动

T型车的开发,既是一种对于新的消费需求的响应,也是一种对于新的消费需求的呼唤。它把本来处于潜在状态的需求变成了现实形态的需求,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动。T型车走进平民百姓的消费,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经历了20年的漫长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它作为一项持续的创新,不仅以不断改变的设计和工艺,而且以其消费示范效应和新的市场营销手段,一方面不断满足业已成熟的社会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引导着社会消费需求的改变。

亨利·福特开发T型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更低的售价刺激更多的销售”。传送带的应用和T型车的设计,使他的这一理想得以实现。1913年,他把T型车售价降至440美元,尽管每辆车的利润从两年前的200美元减到93美元,但销售数量却增加4倍多,企业的盈利仍有大幅增长。对此,福特有两句名言:“要使汽车变成交通工具,厂商便须致力于推出安全的车子并尽量压低其售价。”“一部车子若能节省1元成本,就能增加1000位购买者。”到1913年,汽车已开始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交通工具,甚至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象征”。1913年底,福特又决定把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最低日薪标准从2.5美元提高到5美元,使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都有能力购买福特汽车。所有这些,对于汽车最终进入大众消费,又都发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其实,技术创新把新的技术成果应用于经济场域,“总是以它所创造的需求满足手段的新的可能和新的现实,造成一种超出常规需求及其满足方式的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需求满足方式。这种由科学技术突破所造成的新的需求和新的需求满足方式,在开始的时候,只能在社会的非常有限的局部发生。但是,正是这种从局部开始的变化,构成了社会需求及其满足方式偏离平均状态的涨落,并以其局部的现实预示出全局的可能,因而很快就会以其示范作用,引导整个社会需求乃至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构的更新。”这样,到1927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T型车以后的20年中,共生产、销售T型车1500万辆。T型车的成功,又刺激和带动了整个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促使各家厂商都相应下调汽车的售价,也促进了汽车生产、销售总量的快速飙升。

据截至1929年12月31日的统计,全美汽车注册数量已达2650万辆,接近平均每户拥有一辆车的水平。汽车如此广泛地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如此迅速地变成一种普遍而又有效的交通运输工具,才使得工业可以更加分散开来,特别是使轻工业能够在远离靠近铁路的传统工业区向外扩张;使得农村终于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偏僻、孤立的地位,大大方便了与城市的联系,以获得从经济到文化的更快发展;使得原来只能聚居在城市中的居民可以在保持城市工作的同时移居郊区,从而促进了城市郊区的开发,也使都市化进程更加迅速和合理;使得娱乐、休息,特别是旅游的范围和可能性大为扩展,从而为人们创造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从汽车的大量销售开始,还出现了分期付款、借贷购物的新型消费方式,使消费得以提前进行,并使个人消费更加成为了个人劳动和社会生产的直接动力。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消费的进步,不仅使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为之一新,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消费的总体水平。

汽车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几乎每个美国家庭的生活消费方式,而且也改变了美国社会生产性消费的结构。例如,据1935年统计,汽车工业所消费的钢材占全美钢材消费的27.4%,消费的可锻铁占全美同项消费的54%,消费的板状玻璃占全美同项消费的76%,消费的橡胶占全美同项消费的80%,等等。汽车的大量使用,还使汽车的汽油消耗占全美汽油消耗的89%,汽车的润滑油消耗占全美同项消耗的59%。汽车的大量使用还促成了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公路建设又使建筑业和建筑材料业的大发展成为必然。1935年,仅高速公路一项,就为美国人提供了500万个就业机会。这样,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一大批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消费的扩大又引起了生产的激增。

还在1925年,美国生产的钢铁已占全世界的50.7%,美国生产的石油占全世界的69.3%,美国生产的电力占全世界的68.8%,而美国生产的汽车占世界的87.4%。所以,有人在评价20世纪的历史时指出,汽车迅速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创造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美国文明”。T型车作为“大众车”的推出,正是这种文明出现的“象征”。从3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几乎无不与汽车及高速公路有关。40年代以后的发展更表明,除1940-1945年间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拉动以外,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势一直与汽车公路运输里程的增势相吻合。所以,如果说美国由此而进入了一个“汽车文明的时代”,是并不过分的。

三、案例点评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T型车的最终成功不但依赖其技术先进、价格低廉,还依赖于消费者对它的接受。这种接受表现在需求心理和购买能力两个方面。首先,美国是个国土辽阔的国家。截至1890年,北美大陆上7600万居民中有2100万生活在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的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经历了19世纪的超越式发展到20世纪初,安全快速地进行长距离跨越,已成为追求自由发展的美国人成就其无根倾向的一种迫切需求。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两百多辆私人汽车被临时征召来抢运伤员,更使人们认识到了汽车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巨大价值。只是当时汽车的昂贵价格使它还只能为富人所享用,还不可能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但这并不排除普通民众对汽车的向往。按那时《底特律新闻论坛报》的记载,许多人第一次面对汽车,心中都受过不同凡响的震撼。其次,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已经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已经具备享受汽车消费的能力。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准也在大幅提升。正是在这种迅速增强的物质基础上,形成了推动汽车文明发展进程的巨大张力。

由此可知,T型车的开发,作为20世纪初期一项技术创新案例,可以告诉我们,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在技术上增加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在于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产生的影响——它是否符合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在经济发展中引起了进步性的变动或调整;技术创新所满足的经济发展需求,说到底是一种新的社会消费需求,技术创新是对于消费更新需求的积极回应;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变动,说到底也是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方式或社会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也是对消费需求更新的有力召唤;所以,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是以消费更新的需求为起点并以消费需求的更新为归宿的;而从消费更新的需求到消费需求的更新,正是一个消费创新的过程。不是消费服从于生产,而是生产服务于消费。消费才是目的,生产只是手段。不是生产的创新,而是消费的创新,构成了技术创新的灵魂。对消费创新的追求,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

【案例12】三精制药的技术创新

本案例分析了三精制药的技术创新过程,首先介绍了企业概况、业绩统计;然后从经营理念创新、品牌经营创新、营销创新和产品开发创新四个方面来介绍三精制药的技术创新;最后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点评。

一、三精制药概况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三精制药,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霏虹街,是国有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创建于1950年,原名为哈尔滨制药三厂,1998年更名为哈药集团制药三厂,2001年正式更名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1968年起该厂拳头产品人参蜂王浆口服液开始通过外贸系统出口,1980年通过美国FDA认证和澳大利亚TGA认证,1985年按GMP标准建立了生产大楼,1987年实现销售额超千万,1988年至1991年滋补保健品市场发展迅速,公司主导产品人参蜂王浆取得了卓越的经营业绩,1992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从1994年开始,随着滋补保健品市场的快速回落,公司出现了产品滞销、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的现象。1995年底,哈尔滨制药三厂高层领导易人,姜林奎出任厂长兼党委书记,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三精以创新为魂”走技术创新之路的经营理念。公司自1996年起,工业总产值逐年成倍递增,1999年进入全国化学制药企业利润额前50名,名列第38位,销售收入在前50名的企业中列第21位,2001年被认定为哈尔滨市纳税贡献大户,2002年工业总产值达17.5亿元,成为全国较大的医药集团——哈药集团的支柱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三精制药如今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资产总额十几亿元,员工2000多人,各种专业人员400多人。公司可生产经营中西药大小容量注射剂、口服液、口服液溶剂、合剂、气雾剂、滴丸剂、粉针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原料药、无菌原料药等16个剂型209个品种329个规格的产品。三精制药先后租赁了哈药集团下属的制药九厂,托管了北方制药厂,买断了明水药厂,参股绥化药厂、锐普科技,接收了哈尔滨中药一厂、黑河药厂,还与加拿大、韩国合资组建了三精加滨药业、三精艾富西药业,注入资金进行GMP改造及验证,以满足多种剂型生产的需要。三精制药高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旗帜,一步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二、三精制药的技术创新

三精制药的姜林奎总经理认为,一个好企业,职工的思想应该自尊自信、充实活跃、积极向上。这样的企业才能充满活力,愈挫愈勇,积极进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姜总先后提出“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制药”,“三精以创新为魂”,“产品求精、技术求精、服务求精”,“精益求精制好药”等三精的经营理念,让员工品质和产品品质同步提高。通过开展各种文体竞赛等方式,增加员工竞争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及职业自豪感,使企业充满活力、亲和力与凝聚力。积极参与各方扶贫、助学、抗洪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健康无价,三精友情”,深深体现出“三精人”真诚爱心与强烈社会责任感。为提高员工素质,还与佳木斯大学联合创办三精药学院来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三精制药品牌经营创新

“产品求精、技术求精、服务求精”是三精数年如一日坚持的理念,注入“诚信”的内涵,拓展“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外延,从“健康有价,三精有情”到“精益求精制好药”形成独特的人性化、专业化、诚信化的三精品牌形象。

1.产品求精——按需开发精益求精

三精制药凡是新产品上市,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小范围销售,依靠企业的固有市场去广泛征询消费者意见,然后根据消费者的意见进行改进,力求符合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问世以后,先在哈尔滨市场销售。小规模的研制和大规模的生产毕竟是有一定的距离,研制时攻克的析出问题在大生产中又出现了,口服液出现了偏差。三精制药决不会让不完善的产品出厂,因此果断停产攻关。科研所、技术处、生产车间等部门所有技术人员汇集一处,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苦战,修订生产工艺,调整生产设备,一遍遍摸索。经三个月的攻关,合格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随后,针对“曲颈瓶开启不便、站立不稳”、“含糖,糖尿病人和肥胖儿童不敢多喝”等问题,三精制药又进行了多次改进,现在的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无糖型配方,口感依旧清甜,淡蓝色直口安瓶,瓶身剔透,标签整齐,装量均匀。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年销售额达6亿元,占据了钙市场1/20的市场份额,在浩如繁星的补钙品中自成气候。

2.技术求精——保质保量货真价实

三精制药一贯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姜林奎总经理认为制药企业最高职责就是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药品。国家规定的药品含量都有上下限,采用下限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无论是三精葡萄糖酸钙还是三精葡萄糖酸锌,国家制定的标准均是主要成分(钙、锌)的标示量不低于90%,而三精制药为自己制定的标准是标示量不低于95%,整整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家规定口服溶液每瓶容量为10mL,三精制药则把容量严格控制在10.2mL左右,在误差范围的低值也不会低于10mL。国家制定的口服液含菌标准已经很高甚至可以说十分苛刻,三精制药却为自己的口服液制定的含菌量仅为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连刷瓶用水都是经过27层过滤的纯净水。“三精人”牢牢的遵循着“质量在我手中,企业在我心中”的职业准则,他们深知消费者的利益高于一切,崇高的信誉是无价之宝。口服液质量把关的关键是灭菌工序和灯检工序。三精制药配备了多台灭菌效果好、工作状态稳定的无菌机,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对药品、机械、包装分别实施消毒灭菌。灯检则是对着灯光检查已封口的安瓶中有没有异物,出厂的每一支药都经过这一道工序,一个班要灯检2万多瓶。安瓶都是通过玻璃拉管工艺一次成型的,有异物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为了准确剔除这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害群之马”,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每位员工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个班下来,眼睛又胀又痒,说不出的难受,眼药成了她们的“日用化妆品”。但是她们却从不敢疏忽,因为她们知道,她们的一点点疏忽,将给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带来隐患,使企业信誉蒙上尘污。

为确保质量,三精制药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一方面根据国家药品SOP(操作规程)、GMP认证执行标准下达了精确入微的企业内部生产检验SOP,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执行;另一方面制定了“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即厂级、车间、班组设立三级质量监控网,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还在产品的每个工序实行自检、互检、层层负责,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编号,按规范的编码排列,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看一眼安瓶,翻一下药盒盖,立刻能查到责任者。2000年,三精制药又斥巨资数亿元在市郊哈平路兴建15.4万平方米的新厂区,粉针车间、研发中心、化验室、仓库等设施,为三精生产优质药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服务求精——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产品出了厂,对三精制药来说,质量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三精制药的一条热了十几年的咨询热线0451-4673404,专门解答消费者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消费者的意见永远是第一位的。哈尔滨太平区有一位消费者,马上要用药了才发现有一支药瓶口破损了,药瓶空了。这显然是运输事故。三精售后服务人员接到电话,考虑到消费者急着用药,没有时间追查责任归属,当即通过业务员查到离该消费者家最近有这种药的药店,为其就近换了一盒。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三精制药就这样一点一滴以诚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三精制药每天接到的除了咨询电话,偶尔也有反映产品问题的,或说是怀疑产品有问题的。对此,三精制药工作人员总是认真听取,帮助消费者分析问题原因,然后积极解决问题。为了让售后服务更及时、更到位,三精制药采用网络共享方式,在销售总公司的协助下,全体营销人员加入售后服务网,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与销售网络等同的售后服务网。如果在使用三精药品中出现任何问题,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三精服务人员也能在24小时内为消费者妥善解决。及时、快捷、人性化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三精药品,没有后顾之忧。半个世纪的拼搏发展,半个世纪的寻觅追求,半个世纪的不断创新,“三精人”的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三精”的金字招牌。

(二)三精制药的营销创新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愈加突出,经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过几年市场的磨炼,三精制药对市场形势认识准确,分析透彻,计划周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主动进攻型的思维有效进行市场突破。

1.调整经营结构,优化队伍

三精制药的营销队伍无论是销售总公司还是加滨公司,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起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先锋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营系统从未来打硬仗、苦仗的战略出发,进一步强化队伍的培训工作,优化结构,并对营销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作为经营龙头的销售总公司,根据市场状况和销售能力,对销售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五大片区,组建了28个办事处,使销售的触角延伸到大、中城市,产品市场布局趋于合理。加滨公司把市场定位于临床销售和临床代理销售,积极运作,在市场萎缩的不利状况下,迅速进行产品更换,并获成功,在工厂全力抢占口服液市场的同时,在针剂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建立了感情与生意交融的销售网络

经过几年来的市场运作,三精制药的客户遍及国内外,在对客户进行了ABC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2000余个资信双佳、有广泛合作前景的稳定客户,进一步密切感情,使之成为工厂真诚的合作伙伴,使回款得到保证,有效构筑了市场危机防御通道,这是三精制药整体经营战略的重点组成部分。

3.集中力量,重点品种进行规模运作

三精制药对重点品种进行规模运作,市场发育大见成效。2000年三精制药进一步推进和扩大规模经营,当时叫丰满双翼,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翼是以糖钙、糖锌为代表的OTC产品,另一翼是以穿玻宁、Vc、双黄连水针为代表的Rx产品。两翼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市场上迅速产生轰动效应,糖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销售势头,全年销售6亿支,同比增长450%。在糖钙成功的同时,又对糖锌进行了有效运作,后势有力支撑前势,2000年糖锌销售1.5亿支,同比增长3965%,这样2000年三精制药口服液销售已逾8亿支,比上一年同期的1.8亿支,增长339%。品种优势带动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款逐月攀升,保证了资金良性周转和各项工作的运作。在国内市场热销的同时,三精制药还积极抢占国际市场,一方面巩固和扩大人参蜂王浆系列产品的地位,每年自营出口150万美金,另一方面寻求糖钙、糖锌出口的新途径。经过运作,这两个品种已通过数个国家认定,并已出口欧洲、美洲市场,前景看好。产品热销,使工厂获利丰富,完成了品牌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清了银行的全部贷款,为下一步运作成集团的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三精制药的品种开发创新

三精制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化生产,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精制药的项目研发遵循仿创结合、长短结合、近期内以仿辅创、尽快实现研发创新药物能力。创新项目的选择重点放在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市场容量的创新药上,尽快完善各种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研制开发国外跨国公司专利到期药品,药物制剂研究中心在今后五年将首先开发一批专利期满有巨大市场的药品;第二,与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合作,搭建缓释、控释、靶向给药制剂新平台,将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药品开发为缓释、控释、靶向给药制剂;第三,针对目前国内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逐步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纯中药制剂、中西药复合制剂和创新药物;第四,与国内科研单位搭建新药化学原料药技术平台,通过改进化合物结构、筛分具有治疗功能的新的化合物等形式,研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第五,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第六,从资源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中寻找新药。三精制药本着“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战略,几年来相继推出了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双黄连系列产品、司乐平、头抱系列粉针、利之舒等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为三精制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与点评

(一)三精制药内外部环境分析

三精制药是国有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创建于1950年,2001年正式更名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该企业创建之初,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模式下依靠该厂拳头产品人参蜂王浆口服液通过外贸系统的出口,为企业带来效益。1987年实现销售额超千万,1988年至1991年随着国内外滋补保健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公司主导产品人参蜂王浆取得了卓越的经营业绩,1992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但是,从1994年开始,随着滋补保健品市场的快速回落,人参蜂王浆开始滞销,而公司当时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出现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的现象。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但是,当时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它只是一个生产车间的角色,没有成为企业自主管理经营的决策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企业有了自主权,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技术创新的理论,1996年7月和8月,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分别宣布启动“技术创新工程。”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该决定又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如扩大投资、启动消费、推动出口等,这一系列的扩张性政策在1999年开始奏效,阻止了经济滑坡。同时医药市场也走出了低迷状态,前几年医药行业的产值和销售额虽然连年以较快速度递增,但是经济效益却不好,直到1999年才出现全面复苏的势头,全国医药生产、销售、出口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顺应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的倡导,果断决策,大胆提出了“三精以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带领着三精制药有限公司走上了一条以技术创新为本的改革之路,从而使企业走出困境,走上发展,走向辉煌,到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十亿元。

同类推荐
  • 管理基本功

    管理基本功

    本书主要学习关于管理知识的内容。管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将不会象我们阅读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那样的轻松或者有任何闲情雅致的感觉。只有当你真正地用心去体会,去学习,并且真正了解坚持的含义,你才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 电子商务创世纪

    电子商务创世纪

    本书以编年体形式,浓墨重彩地逐年再现了由萌芽至今的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变迁与人物浮沉,总结了大量过去电商的教训,揭示了中国未来电商演变的趋势与投资方向。·电商的一切惨烈、光荣与梦想,都像暮色里的草一样,伴着时光,无声地生长。从某种意义上,马云和小二们一样,都是那个突然被蜘蛛咬了一口的平常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蜘蛛侠。据预测:互联网广告营销过千亿超电视,电商2014年成第一金主;移动电商占比超10%,移动互联用户超PC,移动相关产品与服务将成电商未来十年最大红利;网购额超14000亿,在社会消费占比超5%,未来没有一家零售企业能忽视电子商务。
  • 危机营销

    危机营销

    品牌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认为,创造名牌、积累品牌资产,并以品牌资产为主要营销武器,攻占市场,在竞争中取胜,也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家在营销实践中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和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对品牌消费者分析、品牌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关系定位、品牌定位策略、品牌营销战略、品牌延伸策略、特许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品牌之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走,就算是现在纵横业界的世界品牌,当初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书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我们只是在传播一种规律和方法,打造品牌的路,还得靠营销人士自己去走。
  • 企业利益论

    企业利益论

    本书以研究企业利益为主线,集中讨论了企业该怎样追求利益,企业该怎样处理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就是网络营销专家曹斯明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在O2O时代产生最大的营销效果,致胜“微营销”。书本书是最新版本的微信营销攻略,作者凭借多年营销经验以及微信营销开荒者的阅历,通过微信实用指南与热门案例权威讲解,以及独家操作技巧向读者讲解微信营销的道与术。为那一场,数字营销的狼烟逐鹿。数字营销的方法论进化历程,永远和互联网产品密不可分,每每有跨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横空出世,也同步暗示着可以被颠覆与可以被重新书写的史诗卷轴的延展而在微信逐步走向世人的岁月。
热门推荐
  • 系统附身

    系统附身

    家族废物,离开家族,拥有系统附身,从一个小山村,最终走向大陆巅峰!系统,有你所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阵法、丹药、傀儡、毒术、应有尽有!神,魔,妖,看主角如何征服他们!
  • 清末之复国大业

    清末之复国大业

    曾经很痛但已过去,如果能在那时重生也许就不一样。从清时复生,从清时复国,从清时探索一条不一样的路。{本书修改,换名为《天下变局》大家多捧场。
  • 谁的夏天没有雨

    谁的夏天没有雨

    爱情是什么?是一见钟情的邂逅,是你情我愿的相守,是彼此无奈的分离,是不顾世俗的逃亡……爱情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呈现在众人眼前,而刘夏眼中的爱情就是叶熙,它是美好的,却带着一丝苦涩……爱情,来之不易,亦不可替代,爱谁,不爱谁,谁说了都不算,只能听从心的安排,谁都无能为力……
  • 我的推理手札:灵魂搭档

    我的推理手札:灵魂搭档

    “你……你是冤魂?”“我……我不知道啊……”。临近大学毕业的我,在从实验室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自称失去记忆的灵魂,为了彻底摆脱这个烦人的“灵魂”,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侦查之路,不料在每一个看似无关的案件背后,却无意间掀开了一场发生在二十年前的火灾“阴谋”。情杀、分裂、烹尸,到底是谁想隐瞒真相?碎尸、自杀、纵火,究竟是谁在从中作梗?既然你不能随我一起抵达犯罪现场,那么就让我来为你翻开我的推理手札第一页……
  • 大唐神君李恪

    大唐神君李恪

    某所谓的百年名校的历史系新生在偷窥美女老师时,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回了大唐,成了薄命的李恪。进一步,江山美人,退一步,断头刑场;李恪的名言:哥既然来了,就要带着整个时代私奔!
  • 岚斋集

    岚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龙骄雄

    血龙骄雄

    当艾修鲁法特从黑暗中醒过来的时候,卡莱安之战早已经结束,所有的吸血鬼尽数陨落在这场战争中。现在,他必须独自一个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上活下去,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约定在星空下的爱

    约定在星空下的爱

    她们没遇见他们时,她冷酷无情,她温柔似雪,她可爱无治……未来是无法探测的,也许是美好,也许是残酷………总有一天,她们分开了,他们也追随着自己心爱的她分开了,不知道那一层像墙一样的友谊,会…………
  • 平行世界的地球

    平行世界的地球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地球,也就是说。实在现世界的背景下的故事。其中的故事涉及了我所有感兴趣的话题,也包含了我所有的青春幻想。龙人,剑客,吸血鬼,道士,奇奇怪怪的异能人...古墓,城堡,原始森林到隐匿城市...和我想去探索的百慕大...*有些热血,也有些无脑。*高中生,不定期更新。(其实还是懒..)*可以提意见哦,会改的。
  • 逃出生天之幽灵再现

    逃出生天之幽灵再现

    本书是《逃出生天》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这本书将前两本埋下的伏笔全部揭开,情节上达到了新的高潮,令人读起来爱不释手。欧阳硕的婚礼上,苏雨面容憔悴。著名玄学大师谭天方突然现身,要帮苏雨化解无妄之灾。苏雨凭借智慧躲过一劫,却发现伪装成谭天方的人竟然是他的宿敌。这令苏雨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为了调查宿敌出现的原因,苏雨冒险前往泰国。调查进行过程中,苏雨意外发现了旧情人苏珊的踪影。她为什么突然出现?苏雨又要如何处理和谢婉仪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