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800000002

第2章 概述(1)

一、国内外有关会展经济与文化创意研究述评

自从人类有了商业经济活动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对会展经济及其背后的各种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李彬(2010)认为【1】,会展活动是外来文化展示的舞台,交流是思想碰撞的催化剂,陌生而富有魅力的异地格调与本土文化思想的磨合,在这一舞台上得以放大并加剧反应。会展活动促进了我国社会对其他地域、不同背景和习俗的文化认知,使传统的儒家文化接受了世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与东西方思想加深交流,消除沟通障碍,扩大并推进重叠共识,并对旧有文化进行了去糟取精的过滤和优化,建立起多元化的思想氛围。方向东(2010)认为【2】,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会展业要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其本质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国内对文化创意的研究概况

关于“文化创意”,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赵娅军的《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传播》,主要是从创意产业兴起的时代,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傅晓【3】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研究》,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相融合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和创意性。高宏宇【4】的《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一文从政策、经济和空间三个面向,分析创意产业及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邓晓辉【5】的《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从技术、组织和消费三个维度来探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肖雁飞【6】的《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经济空间,创意产业区源于个人创造力的开发,对文化的生产功能关注使其形成独特的空间和竞争优势,具有无限创新的经济空间,同时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产业空间。

(二)文化创意理论及实践研究概况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年来,尤其是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文化创意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发动机,很多城市都大力提倡发展创意产业,甚至把创意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城市发展,像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都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诞生了很多创意园区,一些文化创意的博览会和高峰论坛相继召开。出现了“人”与“城市/社区”相结合的“创意园区”,其核心运作力量就是文化创意。近年,上海对很多老厂房和老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园区,如福佑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八号桥”时尚设计产业谷和天山路上海时尚产业园等。2006年,上海市提出了从“效率城市”向“创意城市”转变的发展战略目标,并提出“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以推动创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在中国发展的势头很快,文化创意理论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厉无畏、金元浦、贺寿昌、胡惠林等出版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专著,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文化创意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探讨。在厉无畏、王如忠主编的《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一书中,提出了“大力发展以文化建设为依托的创意产业,以及以创意为核心的整个新型产业群,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国外对文化创意研究的概况

国外学者最早提出了文化创意的概念。早在1912年,创意经济的先驱、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现代英国最先提出了“创意产业”【7】这一概念,英国首相布莱尔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以通过“创意英国”、“创意伦敦”来振兴英国经济。“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economy)或译‘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发展速度很快,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和理念,而是正在切切实实地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8】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创意城市的概念和理论也随之出现。文化创意是城市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文化创意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美国理查德·弗罗里达教授在《创意经济》中提到,创意产业对都市经济发展起着带动作用。英、美等国学者提出“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的理论和评估指标,指出城市的创意氛围和创意产业正成为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动力,人才、制度、环境、创新等文化创意优势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世界国际大都市纷纷把“创意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创意伦敦”、“创意东京”、“创意纽约”、“创意上海”陆续提出。美国理查德·弗罗里达教授在《创意阶层的崛起》【9】中认为,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欧洲创意指数”关注三个“T”的指标,即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包容性(tolerance)。

(四)国外会展的研究现状

早在1954年,泰姆普莱顿就著有《商人的博览会和展览会》,1961年富兰克撰写了《展览会——有关国际设计的调查》等。1982年美国人翰伦编写了《营销组合下的贸易博览会》,这是一本教材性质的书,书中将贸易博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展出原因、展览意义以及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相关事宜,被广大展览业界认为是一本实用的书籍。1991年美国著名的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克里斯汀·克里斯曼女士所著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一书,该书内容齐全,并附有大量的清单、表格和案例,对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此外,国外还办有许多与会展有关的刊物,影响力较广的如由国际博览联盟主办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德国一家专业展览出版社发行的《国际贸易展览会名录》、《会议行业》等,但这些刊物大都是介绍世界各地或本国的展会信息,在深入研究方面做得比较欠缺。

与此同时,有关会展业与关联行业相互促进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著名的旅游专家Robert Christiemill和Alastair.M.Morrison就在《旅游体系》一书中明确指出:“商业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商务旅游、同各种会议展示有关的商务旅游【10】和奖励旅游【11】。”随后,以会展业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论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举办大型会议或展览还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下,这种运作机制为会展经济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Alfred Heller在其2003年的《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世博会发展的历程,对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美国JeAnna Abbott、Agnes DeFranco和国内王宁于2004年出版了合著《会展管理》一书,专门介绍整个会议和展览会组织、管理并提出全面、具体的建议与指导,以全面和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对会议和展览的管理的认识与理解。

尽管发达国家在会展经济研究上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仍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关会展产业规划的专门研究十分缺乏;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会展业发展的比较研究需要加强;关于落后地区会展经济发展途径的分析比较少。总之,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展实务而对会展理论的研究较少,因而缺乏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五)国内关于会展的研究现状

1990年出版的《展览学概论》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会展经济的著作,该书对展览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从而为中国国内之后的展览及会议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93年潘杰撰写的《中国展览史》,中国展览馆协会编写的《展览知识手册》,1994年陈汉典等编著的《中国展览学》,以及199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林宁先生所著的《展览知识与实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展览知识与实务》全书分为展览理论和展览实务两部分,对经贸展览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过程做了深入的分析,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系统性。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浙江台州市举办了全国首次“会展经济发展研讨会”,为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并将国内会展经济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此次研讨会成为了中国会展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这是会展经济第一次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被明确提出来。

综上所述,我国会展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世界各国和区域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经济研究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课题。根据会展活动的特点以及国际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期,会展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展业与相关行业的对接点及有效途径探讨;会展场馆的合理布局与统筹规划;会展业的管理体制与市场化运作;会展业品牌的建立与推广;有关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等。

同类推荐
  •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在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第一要求应当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简言之,就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优美、妥帖永远是修辞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语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热门推荐
  • 屠天魔帝

    屠天魔帝

    在五界的人界中。有一位出生在豪门的废物少爷武乾坤,却在机缘被一位远古强者看中。有着逆天功法的他,开启了霸气之路,醒来权御天下,醉时卧倒美人膝。这五界霸主,该换位了。。。。
  • 生死梦中

    生死梦中

    北黎顾是娱乐圈的巅峰人物,人气独一无二;周继轩曾经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以前的事情;美丽青春的夏子清是娱乐圈的新晋歌手,不久前才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手的荣誉,人气一路高涨,为何5年之前那个他,会选择冷静的和她做出分开的选择!
  • 天道风云录

    天道风云录

    一剑出清晨,红日照真身。万般世俗事,已随昨夜归。青山浮白雾,早霞迎秋水。今日红尘客,何时得道心。本书谋略,人生,修行,爱情,战争,斗法,搞笑,哲学,文化等等皆有,故事很精彩,反正是好书,欢迎阅读!心剑证道惟一群:116479484
  • 抢个和尚当王妃:家有花心妻

    抢个和尚当王妃:家有花心妻

    【完结】女主一贯正儿不八经,姐的人生座右铭:出来耍流/氓的,总是要沾沾男人便宜的!男主一直卖萌萌,结巴,红脸就是他的心意,纯洁、干净的身子和心灵愣是保持了二十多载,一朝被逼吃,吃了也没吃,俺是纯真滴......婚穿啦,她直接扑倒了个和尚!话说这就是所谓的猿粪?还是打酱油的?和尚说,“你,整日蛋疼,蛋疼的,你,有吗?”她怎么没有?她有脸蛋!和尚又结结巴巴的红着脸说,“我,我,不会亲……”哦,马爱噶的,他竟然纯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明摆着让人犯罪嘛。
  • 警察大人的小逃妻

    警察大人的小逃妻

    孤苦无依的夏夜在无意间放走了警方正在追击的一窝强奸犯。一招美人计成功的一网打尽。可夏夜却不幸的身中媚药。可是这“解药”似乎有些不尽人意!当两人再次重逢,却是物是人非!
  • 异界神典

    异界神典

    原始丛林突现万年前遗迹,遗迹的祭台中有书名曰一本绝世禁书,却无人可以打开。李槃无意中获得这本禁书,在魔鬼三角洲得知禁书奥秘的同时,也被神秘能量带到了异界。靠着绝世禁书,李槃修成逆天能力,霸绝异世,财富美女统统归入我手……
  • 逆晨

    逆晨

    被遗弃的五行属性,被遗忘的斗气,在洛晨大陆又会有怎么样的故事?惨遭父母抛弃的白枫,又逢村落被灭,踏上了斗修之路,才发现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个配角,甚至人生都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场交易,且看白枫如何逆命而起,收光明以为奴。
  • 重生之我为恶魔

    重生之我为恶魔

    当一个恶魔有了无尽深渊的“百科全书”,每一次进化都像点天赋树一样有了选择。那他,又会如何。。
  • 劝善经

    劝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质的打造

    素质的打造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