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3300000003

第3章 概论

世上生命并非它所表现的样子,它受困于种种对立面,诸如痛苦与快乐、出生与死亡、希望与失望。生命屈从于六种变化:出生、生存、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危险和困难无处不在地追随着我们。不确定性在生命的每一步都创造着焦虑、恐惧与绝望。随着我们慢慢老去,我们的乐观主义转变成了悲观主义。年轻时对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梦想几乎不能达成。据说一个人诞生时是哭泣的,生活中是充满抱怨的,死亡时是失望的。曾经有位国王询问生命的意义,一个圣人回答道:“一个人诞生,受苦,死亡。”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说,如果从诞生起将流经人双眼的泪水聚在一起,它们会超过海洋之水。

对苦难问题的回应也是各种各样的。在千禧年里很多信徒盼望着某一天能诞生一个先知或上帝道成肉身,而另一些人则尝试克服生命问题。他们说,危险和困难、不确定性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对它们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和它们共处。先验论者尝试从生活中撤退,并在灵性层面寻求安慰和宁静。而所谓的实用主义者则坚持此世生命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生命,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享受。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进步主义者相信,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所有的恶与疾病都会消除,而只有善是无法消除的。老练的物质主义者只通过物质手段与生命之疾作斗争。信仰者认为生命天生就是败坏的、有罪的,认为任何改善生命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只有忍受生活,实践美德,希望来世补偿。但是,上述没有一种解决方法能真正帮助我们面对并克服生命问题。

信徒的盼望,在黄金时代中沮丧地终结了。黄金时代绝不会再临。克服生命问题,说说容易做做难。克服生命问题有其限制,超越了限制,生命就会变得不堪忍受。通过寂静和独居,先验论者想要逃避生命问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不管我们到哪里,世界都跟随着我们。所谓的实用主义者会失望,是因为他们享受的只是暂时的感官刺激,而悲伤却会紧随而至。进步主义者相信进步会走向善,并希望同时消除恶。但是,随着我们的进步走向善,恶也正以同比例增加着,两者是共存的。物质主义者通过物质手段努力克服生命问题,但这是绝不会成功的。生活中所有的恶并非都是身体上的,以物质的方法解决年老、恐惧、焦虑和死亡的问题是无效的。对信仰者而言,来世的报偿,不管是什么样的报偿,都无法消除此世生命的苦难。

瑜伽和吠檀多要求我们通过实在的知识面对生命问题。生命之疾并非是因为上帝、星相、运气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生活在实在之光中。善和恶交织在一起,人们无法将它们分开。没有绝对的善或恶,不可能对一个人是绝对的善,而对另一个人则是绝对的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吠陀知微者告诉我们,苦难的原因有五种,它们是:让我们与终极实在失去联系的无明、创造梦和欲望世界的我慢(私我)、对那个梦的世界之事物和人的依附、对我们不喜欢的事物和人的厌恶,以及执著生命不愿前进。根据这些知微者,实在有两副面孔,即:绝对实在(终极)和相对实在。绝对实在(终极)在任何时候都是真实的、不变的,而相对实在的实在性可能持续两年、两百年或两千年。相对实在一旦和绝对者相分离,它就具有破坏性,相对世界就会充满痛苦、悲伤和苦难。绝对实在就是普遍自我(Self)之实在,它作为最内在的自我以及变化不居的生命世界的见证意识居住在所有人之中。宇宙是绝对实在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界限中动态的展示。一切的存在是一。每个个体就如树上的叶子。叶子发芽、凋谢,但树继续生长。这个绝对实在是我们的真正身份,所有意识的意识,所有真理的真理。对这一实在的遗忘,导致了灵性的盲目以及最后的灵性破灭。这是所有苦难生活和疾病的主要原因。身体和精神的苦难只是这一根深蒂固的灵性之疾的症状。

克服生命之疾的唯一方法,就是和终极实在建立联系,而与终极实在建立联系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冥想。冥想可以直接知觉到终极者。吠檀多坚持,直接知觉到终极实在是灵性探求的核心。这一知觉不止是不加疑问的信仰、理智的理解或情绪的震颤。不加疑问的信仰,缺乏理性或经验的支持,因此无法消除怀疑。只基于理性的理智之理解是无法抵挡不可预测的环境之压力的。情绪为灵性探索者提供感觉或激情,但会让他迷失在黑暗的胡同里。为了让灵性探索者免受可能的自欺,吠檀多制定了三个真理标准:充当工作假设的经典证言、努力区分真正本质和非本质的肯定性推理、个人经验。需要申明的是,这三个标准都必须指向同一结论,以便确立灵性探索者认识真理的有效性。

为了让心灵避免不加疑问的信仰、理性化和感情主义的陷阱,吠檀多制定了严格的自制戒律。这样灵性探索者就可以充分基于他真诚的目的、委身的目标,而绝不依附于对他盲目忠诚的珍爱的概念、想象的观念和各种精神固着。直接知觉被称为darshana,意即“看见”。在这一点上,理性和信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真理的终极认识可能是直觉性的,但这种认识的有效性必须由理性来判断。信仰坚持接受;理性要求详细审查。如果每一个都是真诚地遵循的,那么信仰和理性会在最后认识时刻结合。没有理性的信仰容易导致独裁,而理性没有了信仰的鼓舞则会退化成无止境的理智思辨。如果不能接受理性审查,宗教情绪就将成为廉价的感情主义。

吠檀多为直接认识实在提供了四个让理性和信仰相和谐的检验。首先,直接认识绝不会被后来的经验所否定或取代。其次,它和理性不矛盾。再次,它始终有助于促进众生的福祉。最后,它永远转变灵性探索者。神秘直觉时刻、出神状态、梦和异象,除非永久地转变了一个人的人格,否则它们也是无意义的。这一转变的明确标志就是他的自我扩展接受宇宙众生和万物。

这样一个转变直接知觉的人被称为自由灵魂。这样的人是自由的,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所有习俗和传统、文化和种族、依附与厌恶的观念。在一切之中他看到他的自我(Self),并在自我之中看到一切。他对一切众生无私的爱没有界限。作为普遍真理的体现,他成了普遍真理的一个移动庙宇。只有这样一个自由灵魂才能证明经典的有效性、上帝的实在性——而非盲目信仰的教条主义者、恪守理性分析的哲学家或者固守信条的神学家。

直接知觉的自我知识(Self-know ledge),只有借助冥想才能获得,而通向冥想的这一步就是心意持续专注于自我。这样的专注并不是独自发展的,它必须有意识地、定期地进行实践,并要克服不正当的习惯、依附和欲望。因此,冥想是一种双重的实践。它要将心意集中于理想,同时要实践自制。闭着眼睛能看到普遍的自我,睁开眼睛能看到同一个自我在众生和万物中临在。我们的心意在冥想中升得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灵性的升高,这一差异的世界对我们则变得越来越统一、整合和神圣。

瑜伽和吠檀多的体系非常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了冥想的意义、自我知识的目标、专注得以发展的方法,以及获得自制的方式。冥想的目标是三摩地(samadhi),它是极乐的超意识状态,被称为终极的自我知识。自我知识给予我们最高的自我实现,永远终结生活的悲伤和苦难,消除心意的疑虑。通过自我知识,个体意识发现了与无限宽阔的纯意识之间的联系。

只要产生身体的以前活动的动力还在,一个认识自我的人就依然维系着他的身体。商羯罗(Sankaracharya)在《分辨宝鬘》中描述了认识自我的人:“他有时是一个傻瓜,有时是一个圣人;有时拥有国王般的荣耀,有时漫游天涯,行为像一条静止的巨蟒,随时捕捉食物;有时穿着甚好,有时受尊敬,有时受侮辱,有时不为人所知——他过着这样一种觉悟的人生,快乐地生活在梵知之中。”他的离世不同于常人,他放弃他的身体就如放弃破旧的衣服。死亡之时,他的灵魂并不会再生,而是永远地融入了绝对之梵的极乐王国,而不会留下任何分离的生存之痕迹。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复杂、曲折的漫长过程,在强调作为革命思想武器的实践性的同时,必须辅之科学性的保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的民族语言表述,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而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一“中国化”过程中,又是一个薄弱的方面。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那些年我们走过的校园

    那些年我们走过的校园

    夏雨欣,林幻依,秦柔蓝,沫薇涵,风灵旋,苏一萱之间的在校园里发生的一切故事,反正你们想看就看吧,不看就不看,不喜勿喷。
  • 全能空间

    全能空间

    讲述的是一个平庸青年于飞在得到【全能助手】之后,开始逆袭的故事!原本于飞只是想要努力工作,给弟弟妹妹们带来富饶生活的同时,自己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只不过当一个命名为【全能助手】的智能芯片与他大脑融合后,不仅让他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修理工,在系统内更是有一个神秘商店,他可以购买任何技能,然后在五维空间内现学现用,以至于面对随之而来的危机与挑战,于飞都能做到从容不迫,化被动为主动,完成绝地反击!ps:无毒产品,请放心使用!
  •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傲月寒选编的《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作品。《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武侠小说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丞相的媚妾

    丞相的媚妾

    “碧落,我这里有一盒上好的绿豆糕,只要你玉手轻轻将绣球抛下去,这一盒绿豆糕就全归你了!”郑氏诱惑的说道。肚子里的谗虫被唤醒,婚事?绿豆糕。最终她为了一盒绿豆糕选择了抛绣球。她是不是天下最蠢的女人了?为了一盒绿豆糕就把自己给嫁了?还不知道相公是俊是丑!不会是残疾吧?
  • 傲剑修仙

    傲剑修仙

    苏醒因雷击穿越异界,解封至宝灵犀佩,从此踏入仙途。修仙路上他诛妖帝、斩魔祖,一步步踏上万界巅峰。
  • 野三坡

    野三坡

    小孟一次荒诞的经历,但他一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又大多是友善和亲切的,即便是大娘这样的“老鸨”,都脱不了人性的善良之光。
  • 圆形战记

    圆形战记

    在接近姚控的道路上,似乎还有很多阻碍。趁火打劫的敌人,以及目的不明的敌人。在孤岛上演的连续杀人事件,少年们会如何抽丝剥茧,揪出凶手?SLD首次公开,这是一款卡牌游戏,也是能夺人性命的危险玩物…少年们到底是要摧毁SLD,还是要…?
  • 英雄联盟之梦幻战纪

    英雄联盟之梦幻战纪

    宇宙之大,强如诸神,弱如苍生。以梦幻为名以自我为盾,守护兄弟,女人,为那些不能作战的人撑起那五秒的蔚蓝天空。以梦想为械,战诸神,伐众生,打造属于自己的梦幻。以现正火热的电竞游戏英雄联盟为背景,为你讲述那些英雄们的史诗,王者们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