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3500000010

第10章 古代文明光辉灿烂(8)

宋元明清前期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960—1840年)

1国势强盛

宋元明清(前期)四代中国的国势,在世界上堪称强盛,特别元代,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流帝国。若将这四个王朝进行排比,则元朝最强,清朝、明朝次之,宋朝最弱。即使是最衰弱的宋朝,周边国家还是遣使朝贡称臣。日本圆融天皇永观元年(983)东大寺僧奝然(938—1018),到汴京谒见宋太宗,其表文中这样说道:“奝然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奝然空辞凤凰之窟,更还蝼蚁之封,在彼在斯,只仰皇德之盛;越山越海,敢忘帝念之深;纵粉百年之身,何报一日之惠。染笔拭泪,伸纸摇魂,不胜慕恩之至。”(《宋史》卷四0《日本国传》)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中国是如何崇敬。奝然把中国比作凤凰之家,把日本比作蝼蚁之穴,即使当时日本采取消极的对外政策和锁国主义的方针,仍能微微看出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憧憬。

国势强盛最直接的体现,第一是版图扩大,第二是文化博大精深。

关于四个王朝的版图即控制区域:(一)宋朝(北宋):东、南尽于海,北面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一线与辽朝接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西夏、吐蕃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吐蕃、大理分界。(二)元朝:北至蒙古高原,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南迄南海,东南有台湾,西北尽新疆。如果将蒙古族建立的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包括在内,元朝疆域横跨欧亚大陆。(三)明朝: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流域,后退至辽河流域;西界初年在河套西喇木伦河一线,后退至今长城;西北到新疆哈密,后退至嘉峪关。西南包有今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及海外诸岛。(四)清朝:西到今巴尔喀什湖、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帕米尔高原;北到戈尔诺阿尔泰、萨彦岭;东北到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东到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

关于文化博大精深:天文历算、文学、经学、史学、绘画、印刷、瓷器等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西儒”利玛窦1582年到中国以后一直在研究中国的文化,他高度评价儒学及以儒学为指导的中国宗法社会,说道:“向自西来,涉海八万里,修途所经,无虑数百国,若行枳棘中。比至中华,获瞻仁义礼乐声明文物之盛,如复拨雾见青天焉。”又说:“在1500年中,这一民族简直没有崇拜过偶像,而他们崇拜的那些偶像也不像我们的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偶像那样可憎。某些神灵甚至很有德性,并以他们的善行而享有盛名。事实上,在文人们最古老的,成为权威的著作中也仅仅崇拜天地和这两者的共同主宰。当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所有这些著作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很少有什么东西是和理性之光相反的,而大量的倒是与之相一致的。他们的自然哲学并不比任何人差。”[《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5页]可见利玛窦的评价何等中肯。

2郑和下西洋

明朝在15世纪初,中国国力堪称强盛,中国仍处于世界文明的领先地位,郑和七次下西洋便是明证。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人。1381年明军入云南时被俘,入燕王府为宦官。后燕王朱棣称帝(明成祖),郑和被赐姓郑,升任内官监太监,成为成祖的亲信。永乐三年(1405)成祖任命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领水手、官、兵2.78万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当时称加里曼丹至非洲的海洋为西洋)。关于远航之目的,成祖自称“抚辑内外,悉俾生遂,夙夜竞惕,惟恐弗逮。互遣使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从礼义,变其夷习”(朱棣《御制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也就是向海外传播中国先进文化,扬国威于海外。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洋西岸折回,至1407年回国,历时两年。其后又六次远航,即第二次(1407—1409)、第三次(1409—1411)、第四次(1413—1415)、第五次(1417—1419)、第六次(1421—1422,以上在永乐时)、第七次(1431—1433,宣宗宣德时),前后28年,经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最大的长44丈4尺,阔18丈,可容纳1000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并无前例,值得大书特书。它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开辟东西方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一周早116年。

郑和下西洋绝不仅仅是耗资巨万的昙花一现,对明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深远。第一,刺激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引发了私人海外贸易的勃兴。船队所至,大都是各国的贸易港口。每到一地,首先“开读赏赐”,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赏赐绸缎金币,并接受贡品,然后以宝船所载各种货物进行交易。第二,促使海外各国到明朝来朝贡,扩大和发展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通商关系。所至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使节入华朝贡,永乐二十一年(1423)竟出现了16国1200名使节入华朝贡的盛况。明朝规定,各国进献的宝物入库后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还可将搭载来的货物进行贸易,使海外贸易得到发展,而郑和下西洋正是朝贡贸易发展到鼎盛期的标志。第三,中国沿海居民移居海外始于宋元,但大量移居则在明代。郑和下西洋后,促使华南地区沿海居民外迁增多,可以说形成了明代向海外移民的高潮。第四,“所至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俾天子生灵,傍达于化外”,即向海外传播了中华先进文化,把中国的国家制度,礼乐习俗乃至科技知识输出海外各地,其内容非常广泛,如历书、冠带服饰、修路、开渠凿井、栽种捕捉、针刺医药等。例如在满刺加(今马六甲),至今还保存着“三保城”、“三保井”等遗址。郑和还亲自在海外建造许多佛寺、宝塔和碑亭等,如永乐五年(1407)在古里(在印度西海岸)建造碑亭,永乐七年(1409)在锡兰建造佛寺,永乐年间在暹罗建立三宝寺塔、礼拜寺塔。第五,扩大了中国的海外知识。随从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撰有《瀛涯胜览》,费信撰有《星槎胜览》,巩珍撰有《西洋番国志》。这些著作介绍了当时亚非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增进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相互了解。

总之,东西方海上交通开辟者和世界远洋航行史先驱的称号,理所当然的是属于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3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古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即使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仍与大陆保持紧密联系。战国时期的地理书《禹贡》,首次把台湾称为“岛夷”。三国吴人在《临海水土志》中第一次记载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水军1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从唐代开始,福建漳州、泉州的居民不断移居台湾,至明代末期,大陆往台湾的移民进入高潮。1590年葡萄牙人坐船经过台湾海峡时,把这个美丽的宝岛称作“福摩萨”。此名后来被西方人沿用。后来荷兰兴起,取代葡萄牙称霸海上。1624年7月起台湾被荷兰人占领,至1662年被赶出台湾,荷兰人占领台湾38年。驱逐荷兰人的是南明名将郑成功(1624—1662)。郑成功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出生于日本平户,7岁时回国。其父郑芝龙(?—1661)原为海盗,1645年拥立唐王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政权。次年清兵入闽,郑芝龙不听其子成功劝告,不战而降,被迁往北方,后为清廷所杀。郑成功则在广东南澳起兵,从事反清复明活动,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永历十三年(1659)与张煌言(1620—1664,南明大臣)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但因误信清总督郎廷佐的诈降奸计,在南京城外战败,被迫撤兵。当时台湾被荷兰人占据,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从厦门出发,经澎湖列岛,于台湾禾寮港(今台南)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击溃敌人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激烈战斗,1662年2月1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他则在收复台湾5个月后病死,享年38岁,其子郑经继位。郑成功收复台湾功绩巨大,被称为民族英雄。人民为他建立祠堂,受到世人的祭祀。

郑成功反清复明虽然失败,但他作为民族英雄举世公认,当之无愧。他驱逐荷兰人,开发台湾,被称为“开台圣王”。人们常说郑成功为台湾而生,确实如此。他出生的那一年,即162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病逝的那一年,即1662年荷兰人被逐出台湾。1662年2月1日郑成功在台南赤嵌城(今赤嵌楼,当时荷兰人称它为“普罗民遮城”)接受荷兰入侵者投降。今赤嵌楼已成为著名风景区,人称“赤嵌夕照”。赤嵌楼内陈列着荷兰人投降的条约书和郑成功与荷军作战的海图等,楼上尚有大炮和瞭望台的遗迹。景区内还有名为《郑成功受降图》的青铜雕刻,再现了郑成功接受荷兰总督揆一投降的情景。

4宋明理学

理学也称“道学”,是宋朝、明朝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对古书字句的解释),宋儒则多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人性和命运)为主,故有此名称。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有“理学三先生”之称,但实际上理学创始人为周敦颐(1017—1073)、邵雍(1011—1107)、张载(1020—1077)、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兄弟,至朱熹始集大成。

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强调做好准备。学术上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一定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认为“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关于学术研究,他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他还吸收当时科学成就,提出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某些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根据高山上残留的蚌壳论证地质变迁说(原为海洋)。总之,朱熹认定“理”先天地而存在,把抽象的“理”(即封建伦理准则)提高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学说在明、清两代被提高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很有影响,尤其在日本的德川时代(1603—1867),他的学说被作为“朱子学”而盛行。

与朱熹客观唯心主义同时,有陆九渊一派的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1139—1193),学者称“象山先生”,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他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企图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也是永恒不变的。为学的方法是“发明本心”,认为只要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的学说后由王守仁加以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王守仁(1472—1529),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断言“夫万事万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为学“惟求其心”,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的“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阳明学派在明代中期很有影响,还流行到日本。

与上述主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相反,明清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他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至死不渝。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有力地驳斥了二程和朱熹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更用“絪缊生化”的命题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承认“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同时也认定“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道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间的关系问题,是历来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争论的中心。前者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后者认为“道”超越于“器”之上,把“道”和“理”作为维护封建伦理的理论根据。此外,他认为人性是随环境习俗而变化,否定了“人性不变”的说法。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的论点。王夫之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可惜他的政治抱负——反清复明没有实现。

5学术著作

(1)《永乐大典》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大型类书,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命解缙等编撰,次年编成,命名为《文献大成》。成祖嫌内容简略,不够满意,又命姚广孝、解缙等重修,于永乐六年(1408)完成,更名为《永乐大典》。全书22937卷(内目录、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参加编校、抄写的学者、书手近3000人。该书采辑宋元古籍七八千种,按韵目分列单,依单字辑入各项文史记载。该书收罗典籍宏大,元以前的佚文秘籍多赖以保存,对辑佚或校勘古籍有很重要的价值。清朝修《四库全书》时即从中辑取500多种书。《永典大典》原来只抄正本一部,并未刻印出版,后又摹写副本一部。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副本在清朝咸丰年间也渐散失。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所遗残卷大部分被焚毁。现存世的约800卷,已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2)《四库全书》

这部中国大型综合性丛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完成。共收书籍3503种,79337卷。按经、史、子、集分四部共44类:第一是经部,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第二是史部,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第三是子部,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第四是集部,分楚辞、别集、总类、诗文评、词曲五类。《四库全书》共缮写七部,分藏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今辽宁沈阳市)故宫文溯阁、热河(今河北承德市)文津阁(以上称内廷四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因寺行宫文澜阁(以上称江浙三阁)。全书从征书至抄成历时16年,参加编修、誊写的文臣,学者和书手达4000人。文汇、文宗两阁1853年毁于战火;文源阁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焚毁;文澜阁本现藏杭州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本现藏台湾省;文溯阁本现藏兰州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此本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3)《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共294卷及考异、目录各30卷。司马光当初撰成战国至秦二世8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广泛,除十七史以外,还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司马光编撰的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编,删订定稿。

该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经济文化从略。书名“资治”,其目的在于给执政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提供借鉴。全书记载1362年故事;因取材不同,故有“考异”;为备查阅,故有“目录”,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有宋末元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有《资治通鉴补正》,为《资治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此书的成就,不亚于司马迁的《史记》。

(4)《数书九章》

南宋数学秦九韶字道古,四川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各地做官。他多才多艺,性灵机巧,精通星象、音律、算术、建筑等。淳祐七年(1247)写成《数书九章》18卷。主要成就是“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式解法)和“正负开方术”(数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大衍求一术”同《孙子算经》中著名的“孙子问题”一脉相承。世界数学史中将这项定理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关于一次同余式问题,西方直到18世纪才有欧拉(L.Ealer,1707—1783)等人有系统地研究。“正负开方术”则继承贾宪(11世纪)、刘益(12世纪)等人的成果。算法与英国数学家霍纳(Horner,1786—1837)的算法几乎完全相同,而秦九韶算法比霍纳算法要早500余年。

(5)《崇祯新法历书》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钦天监预测本年十一月初一有日食,但届时日食不应验,万历帝责问钦天监,日食不验,该当如何处置?礼部奏道应撤销钦天监内不称职的守旧官员,“博求知历学者,令与监官昼夜推测”。万历帝采纳礼部建议,大力整顿钦天监。于是钦天监五官正周子愚乘机推荐西洋人庞迪我、熊三拔。当时礼部认为徐光启、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也懂历法,可与庞、熊同译西法,让邢云路等参订修改。礼部的建议被皇上采纳,邢云路、李之藻被召至北京,参与历事。直至崇祯二年(1629)五月初一日食,《大统历》推测有误,而徐光启依西法预测应验,崇祯帝才接受礼部开设历局的建议,以徐光启督修历法。于是徐光启一面制定修历方针,一面重用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次年邓死后,又聘请汤若望、罗雅谷译书演算。徐光启本人晋升为礼部尚书,仍然督学历法。徐光启修历并非全部照搬西法,而是弃中法之所短,取西法之所长,互相参照考订,同时进行实测,上《见总界新图》、《黄赤道总星图》等。后来又上《日躔历指》、《大测》、《日躔表》等八种22卷,这些后来都成为《崇祯历书》的一部分。崇祯五年(1632)徐光启因病辞职,由李天经代职。崇祯七年(1634)李天经完成历法140余卷,赐名《崇祯新法历书》。该书分为11部,即《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纬星》、《五星交会》,其中有图表有论述,以西法融通中法。此书所采西法,以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的日动说为主,没有采用哥白尼(Copernicus Nicolaus,1473—1543)的地动说。

(6)《本草纲目》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身医学世家,继承家学,专门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他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对药物加以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某些错误,经多年努力,万历六年(1578)写成《本草纲目》这一中国药物学名著。书中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名《本草纲目》。全书16部60类,约190万字,收录《神农本草经》以来诸家本草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对每种药物以“释名”确定名称;以“集解”记述产地、形状、栽培及采集方法等;以“辨疑”、“正误”考订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以“修治”说明炮炙法;以“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性味和功用;以“附方”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1万多种。此外附药物图1100多幅,实在是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万历十八年(1590)出版后,此书在国内翻刻30余次,1606年传入日本,并翻印3次。第一次校正翻印是宽文十二年(1672),由贝原益轩担任。第二次校正翻印是42年后的正德四年(1714),由稻生若水担任。第三次校正翻印是第二次校正翻印77年后的宽政三年(1791),由小野兰山担任。日本人对《本草纲目》颇有研究,写了许多著作,计有贝原益轩的《本草纲目和名目录》、后藤光生的《本草纲目补物品目录》、后藤梨春的《本草纲目会读筌》、小野兰山的《本草纲目纂疏》、太田澄元的《本草纲目启蒙》、井口三乐的《本草纲目启蒙图》等。除日文外,该书又被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国文字,受到世界药物学、植物学家的普遍重视,实在是我国一大宝贵的文化遗产。

(7)《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民以食为天,中国以农立国,重农轻商,农为本商为末。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王祯农书》就是中国第一部将农业经验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的农业科学著作,作者王祯。书成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原37卷,现存36卷。其内容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农桑通诀,即总论农业各个方面;(2)农具图谱,罗列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工具,分别附图说明,图达200余幅;(3)谷谱,包括农作物、果、蔬、竹、木的栽培。王祯是北方人,长期在南方做官,留心考察南方农业,对南北农业和使用工具的异同利弊有较多论述。

《农政全书》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所撰。他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1604年中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后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科学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以天文学和农学最为突出。众所周知,他最早把欧洲数学引入中国,译著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和《勾股义》等。农学上的成就是崇祯十二年(1639)出版的《农政全书》。全书60卷50余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包括营治、开垦、授时、占候)、水利、农具、树艺(谷类及蔬果各论)、蚕桑、广类(包括棉、麻、葛)、种植(竹木及药用植物)、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类。其中水利和荒政占篇幅较多。书中还收录了古代和当时的文献,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学巨著。

(8)《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

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人,仁宗嘉祐进士,熙宁五年(1072)晋升司天监,1075年任翰林学士。他毕生研究科学,在司天监观测天象,绘出天文图数幅,还改造天文仪器,提倡新历法(与今阳历相似)。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经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400多年;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对共振的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他由雁荡山的地形认识到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推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他还留心各种科学发明和生产方法,如炼钢、炼铜、印刷等,一一将它记录下来;又研究药用植物和医学,留心记录有效的方药。“石油”这一命名,是他首先提出来的。他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将平生见闻和学习心得全部记录下来,故《梦溪笔谈》虽是散文随笔,实为科学笔记,给中国科技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天工开物》是明代重要的科学文献,宋应星著,明崇祯十年(1637)初次出版。该书共18卷,分成三编,附有大量插图,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和经验,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是一部经验科学著作。上编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技术。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等和建造舟车,采炼石炭、煤炭、燔石、硫磺,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珠玉采琢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都有详细记载。这些都是经过作者实地考察和精心研究所得的,有很大科学价值。

(9)《景岳全书》

明代中医书,张景岳著,共64卷,成于天启四年(1624)。首先论述医学理论,然后是对伤寒、杂病、外、妇、儿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引证古典。综合各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加以叙述。着重从阴阳方面论述人体生理与病机,认为物生于阳而成于阴,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理论。据此创制大补元煎、左归饮、右归饮等方,以补益“真阴”、“元阳”。此外又创方剂分类,以补、和、寒、热、固、因、攻、散为“八阵”。选集古方,汇成《古方八阵》9卷。自订新方,辑成《新方八阵》2卷。内容大旨以温补为主,但对具体疾病的施疗也能兼采各家所长。

(10)《大藏经》

它虽然是全部佛教文献的汇编,但仍然是一部哲学巨著,因为除了佛经之外,还有中国作者撰写的佛教史、僧人传,以及元明二代的佛教诗集,其中涉及哲学思想和历史资料,不能当作纯粹的宗教书籍。其内容相当复杂,据《开元释教录》所收,共计1076部、5048卷,以后各代续有新译经论和著述入藏。梵文典籍的一世纪汉文译本是《大藏经》的主体,以后陆续充实,一直到八九世纪,许多经籍梵文本已经失传,仅存汉文或藏文本。由于宋代雕版印刷发达,《大藏经》的刊行开始于北宋初年。当初有蜀版,后有福州版、思溪版、碛砂版等,辽、金、元、明、清各代都有刻本。近代有上海频伽精舍的排印本,还印过宋碛砂版《大藏经》。日本出版过《大正大藏经》和《续藏经》。

传入日本的宋版《大藏经》有三种,第一种是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日本东大寺僧奝然入宋携回的蜀本官版。第二种是福州本私版,现存东京宫内厅图书寮、京都知恩寺、高野山劝学院醍醐寺、比睿山根本中堂、奈良的唐招提寺等。第三种是南宋思溪本,现存增上、南禅等寺。

6中国古代改革开放

(1)王安石变法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进士,初任鄞县知县,将官谷借给农民,以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宋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以期富国强兵。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丞相),入宫对奏。神宗问:“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末世风俗,贤者不能行道,不肖者得行无道;贱者不得行礼,贵者得行无礼。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神宗大悦,决定采纳而变法。于是次年拜相,推行一系列新法。首先成立“三司条例司”议订新法,推行改革:

①青苗法: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至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借以补助耕作,称青苗钱。借户贫富配搭,10人为保,互相检察。贷款数额依民户资产分5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春夏两次所借随同当年夏秋两税于6月和11月归还,每期取息2分。这样可救农民青黄不接之急,也抑制高利贷的剥削。

②均输法:宋代赋役极重,所征部分实物非当地所产,需用高价购置输纳,且各地不顾年成丰歉,照陈规收税,使平民深感痛苦,商人获取暴利。新的均输法,授权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根据库藏和收支情况,凡朝廷所需货物,可动用国库拨款并移用六路财赋,尽量在价廉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荒歉时作应变措施,同丰收区相调剂。既可节省购价和运费,减轻平民负担,又使国用充足,国家还具有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权力。

③市易法:宋代豪商操纵市场,对外地小商运来的货物压价收购,然后高价出售,获取厚利。新的市易法,在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以内库钱由都市易司和市易司平价收购滞销货,售主也可易取官物。商人向官购货,可用财物作抵贷借官款,定期归还,半年付息十分之一,全年加倍。官府所需货物均由都市易司供应。

④免役法:也叫“募役法”、“雇役法”,即将差役改为雇役,也就是交钱免役。将当役乡户所交的免役钱及坊廓等第户、原免役户的助役钱作为经费,由官府招募三等以上税户充役,并按照役的轻重给酬。实行后一般平民都减轻负担。

⑤方田均税法:以东西南北千步为一方,每年9月由县官派人分地丈量,按地势土质分五等定税,以各县原来租税额分派,并制定田契和各项簿册单据。这样可以平均负担,增加税收,但实行时有许多困难。

⑥置将法:即改革兵制,各路分别设将,每将各统领一军,全国共置将92人,各将置副一人,大量裁汰老弱冗兵,减少财政支出。

⑦保甲法:“变募兵而行保甲”,也就是民户编制以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作保丁,发给兵器,保卫其土地。这是一种维护治安并施行征兵制的组织形式。

以上新法受到守旧派的坚决反对,实施时屡遭阻碍;加之手续繁杂,诸多不便,没有取得成效。王安石本人受到攻击,熙宁七年(1074)辞职。次年再任丞相,九年(1076)又辞职,两起两落。最后退居江宁(今南京市),忧郁病死,封荆国公。

同类推荐
  •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她叫百离。如来为她起了这么个名字。二百四十年前,她还是被困在铸剑城外方圆百里之地的一缕游魂;一朝收归如来座下,她被如来起名“百离”,变作灯芯,点燃了如来手中那支静默的蜡烛。二百四十年后,她修炼成神,下凡入世,本想着探寻百年之前铸剑城结界的秘密、找寻失落的记忆,却不想入了情劫,对所谓“真爱之人”百般痴缠求而不得。最初那个唤作“百离”的名字,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现出其真义。如来早有预料——这“百离”,不过百世流离而已。
  • 铜雀惊夜冷

    铜雀惊夜冷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后,有人在江南小镇发现袁子卿的踪迹,此时亦正是曹丕与曹植争宠夺位最激烈之时,两人都不约而同采取行动欲找到他。因为他的存在,不仅仅是故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未了,更是牵扯着袁氏一族四世三公收藏的巨宝……江湖原本已风平浪静,却难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孰是孰非,谁人能断,风大雪大,路归何处?
  • 回到东汉末

    回到东汉末

    吕布是我丈人!孙策是我妻兄!……!我不是神话,我只是一个传说!穿越到三国的苦逼少年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袁耀!从此官运亨通,美人环侍,名将来投!蔡文姬:妾是蔡琰!愿为君吹箫!孙尚香:本姑娘手下有三百绝色娘子军!谁敢来战!吕玲绮:夫君,妾差点把您当坏人了!吕布:玲绮吾女,请伏于吾背上,待吾杀开重围,送你与袁术之子完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何足挂齿!屠倭寇,灭匈奴,降罗马,在澳州放马,在美州扬帆……,大仲帝国的子民将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 日本战国恶来记

    日本战国恶来记

    一个用作军事用途的人造人,一段日本历史中最起伏多变的战国乱世。由于身为人造人,没有过于复杂的头脑和深沉的思想,刚刚接触到人世的他没办法对信长说出其他如别的时空的人那般圆滑取巧的回答,甚至更多的时候显得有些莽撞和莽直。这样一个经历诸般痛苦才慢慢成熟的人,将在那下克上、英雄辈出的战国画卷上,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然后用两个月时间占据了东南亚大片土地,切断滇缅公路,中国与外界连接的最后一条通道被卡断。1942年3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然而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远征军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几个月后,大部分远征军回到国内,少部分撤往印度。一年后,中国重组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在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热门推荐
  • 墨上青衣

    墨上青衣

    这样的残忍血腥的场面,夜夜都在墨青衣面前上演,所谓的怜悯之心,早已被她手中的长剑所斩断。她做别人的棋子,遍体鳞伤的存活下来,都只是为了报仇。打打杀杀,宫廷纷争,权势暗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付出代价,而我的代价是,我的命,是孤独长靖的。
  • 豪门独爱:傲娇总裁溺爱青梅

    豪门独爱:傲娇总裁溺爱青梅

    叶熙遥,披着高冷大帝皮的腹黑攻一枚,不要问墨小槿是怎么知道的,青梅竹马,任性!“小槿,你打算什嘛时候跟人家订婚啊~”“噢……明天”工作中“你打算什么时候跟人家举行婚礼吖?”“嗯……明天”工作中“你打算什么时候负责吖?”“嗯……明天……啊?”小槿影后一惊!“我什么时候说了?”“……刚才”总裁呵呵一笑!瞧你中招了吧!〖1v1宠文!男女主正常人『并不是』〗
  • 踏平魔界

    踏平魔界

    古凡羽本是一位乡村少年,和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可不幸的是在一天夜里一个神秘人带着一只魔界的巨兽,屠杀了他所在的整个村子,他的父母为了保护他不幸遇害,后来他一直流浪,沦为乞丐,却被那些有钱有势力的人欺辱,最后他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欺辱立誓要成为强者,要为父母和乡亲们报仇,要踏平整个魔界。
  • 御前疯子

    御前疯子

    身为当朝帝师,傅茗渊心里苦啊!小皇帝不懂事就算了,百官嫌弃她年轻也算了,还被那传闻中早已病入膏肓的疯子慧王给纠缠上了。最可怕的是,这人到底是谁啊她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 九界圣蔷薇学院

    九界圣蔷薇学院

    这里是圣蔷薇学院,位于人界某片隐蔽的森林地域,是九界共存的学院。圣蔷薇学院是一所封闭式的半贵族学院,虽说封闭式,其实是开放式的,放学后同样可以回家,学院有五个免费名额,有五名守护者。人类,天使,精灵,恶魔,吸血鬼,妖精,狼人,暗魅以及影族,九大族界在这个学院里学习着,生活着...七大元素掌握者,十二星座守护者...
  • 最后一个术士

    最后一个术士

    说往事,讲故事,我是道门最后一个术士。曾经,两世负心的我注定万劫不复且不得好死。苗疆蛊术,诅咒降头,还有不明高手养的各样恶鬼,瞄头都指向我,没有爷爷保护的我,又将何去何从?怎样跳出笼牢,将敌人一个个送下地狱!现在,怪事不断,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我明白,敌人已经开始寻仇。以我为中心,周围的人一个都逃脱不了,朋友,兄弟,爱人,都......我对不起为我而死的人,我没脸死,因为我死后没脸见他们。被逼上绝路的我,只得走上“复仇”这条无法回头的血路。从那以后,我变得一无所有,也不在乎自己什么也没有,生命中只余下了复仇。终我一生,行光明大道,封天下厉鬼!而,这一切要都从十年前的大学女生宿舍开始。
  • 修仙我最牛

    修仙我最牛

    主角易小星,不知道什么原因穿越,半路修仙,魂体不一,却是天赋异禀,有一票兄弟,几个知己,也有一堆仇敌,满世界的疯狂羡慕嫉妒恨,红尘俗世多纷扰,可我易小星却是乐在其中,我的修仙我做主
  • 武碎星辰

    武碎星辰

    他是周家天资最高的旁系天才,却天生只有二十七岁的寿命,在修炼了一门奇特的功法之后,他发现自己竟能夺取别人的星祭传承,为了突破自身寿命的大限,他一步步修至巅峰,武碎星辰!PS: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 邪魅女皇很霸道

    邪魅女皇很霸道

    纳尼!她堂堂佣兵之王竟然穿越了!还穿在一个女尊王朝!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在哪不是活着,就让老娘做回野鹤,闲云一回,哈哈哈咳,不过这一堆男人是怎么回事!
  • 侠义红尘记

    侠义红尘记

    本书讲述了一代大侠西门秋带其门下四大杀手纵横江湖和爱恨情仇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情感,语言精练,情节精彩,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