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200000009

第9章 夏衍与杭州(8)

母仪垂则辉彤管——夏公的启蒙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傅红娟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当然,这个女性要么是母亲,要么是妻子。”母亲在一个人一生中起到的作用太大了,母亲给了孩子生命,又都在以她们各自的形象和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影响和教育着自己的孩子。母亲修养有度,孩子很容易成为人中龙凤,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直以来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还有朱德的母亲、鲁迅的母亲、茅盾的母亲等等都是为母之道的最佳典范。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夏公的母亲在九泉之下会为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样在夏公的心中也会深深感到有这样的母亲此生不虚。夏公的母亲是一个在村里很受尊敬的女性。尽管当时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家境已经穷到了靠典当和借贷过日子的程度,也丝毫没有影响她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形象。夏公的启蒙教育就开始于这样一位母亲的膝下。夏公对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都非常尊重,高尔基的《母亲》就是夏公第一个翻译、介绍给中国人民的。

夏母是一个坚强、善良、宽厚、贤淑的中国妇女,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爱子方式引导和感染着夏公,她无形之中主导了夏公一生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事和事业的走向。

夏公在《懒寻旧梦录》中和其他回忆性的作品中写到母亲的内容并不多,可就是在这短短的数页的内容中,夏公给我们再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不仅影响了夏公的一生,也对我们所有为人母的人有着很深的启示。

一、仁德兼备的母亲培养孩子悲悯感恩情怀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夏公的邻居中有许多比夏公家里更穷困的,夏母在自己都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还不忘接济比自己还苦的邻居。夏公回忆道:“每逢过年过节,樊、李两家送来的一点礼品,她总是要省出一点送给邻里中比自己还穷困的人。”她还特别关心两个人,一个是住在后园陈家荡北面的说话絮絮叨叨酷似“祥林嫂”,人称“烦烦老太太”的孤寡老人;一个是住在沿街平房东侧的杨裁缝的妻子“兰生娘娘”。夏母不允许孩子们给这位老太太起“烦烦老太太”的绰号,还不止一次对孩子们说:“别嫌她‘烦’,她孤身一个,谁也不理睬她,有话无处讲,让她讲讲,心里也舒坦些。”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听老人唠叨。“兰生娘娘”曾经在夏母奶水不足时,用自己的乳汁喂过夏公,夏母对此举甚是感动,因而不许夏公和别的孩子一样叫她“兰生娘娘”,她一定要夏公叫她“娘娘”,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

《懒寻旧梦录》中有叙:“母亲一直‘吃辛素’,就是在每月逢辛的那一天不吃荤;过年要杀鸡的时候,她一定要念‘往生咒’。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我当时不懂,现在也不懂。”其实,我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吃辛素”和杀鸡时念“往生咒”,应该可以说明夏母具有一颗仁慈之心。

正是她这种宽厚待人、悲悯弱者的行为,让幼年的夏衍心中就萌生了悲悯情怀,从而也影响着他日后的为人处事和艺术创作。夏公在《上海屋檐下》中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社会底层人民的艺术形象,有命运悲惨的妓女施小宝,整天买醉狂歌的失意者李碑亭,让人难以忘怀。在这些形象中我们不难找到“烦烦老太太”的影子。

夏母还非常孝顺婆婆,但对婆婆殴打和虐待婢女却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她反对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因而一再叮嘱自己要出嫁的女儿: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准买丫头。

夏公入塾那天,夏母陪着儿子到乌家店买了一包点心,再用红纸包一块“鹰洋”,作为孝顺先生的“束修”,然后让儿子给先生叩头。这细小的过程虽然是由儿子亲自完成的,但母亲却是全程陪同,悉心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夏衍懂得了尊重知识、敬畏师长、回报感恩的道理。

二、重视心理健康的母亲提升孩子的心理品质

夏公说:“在‘正蒙’小学念了一年半的书,就退学了,这是母亲的决定。”原因是夏公的大姑母嫁进的是望族,可在她的家里却寄宿一个穷亲戚的孩子(夏衍),有人说了些闲话,夏母怕大姑母难堪;再则夏母是发现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少年夏衍对和自己年纪相仿表兄弟们的优越条件产生了羡慕之情和自卑之感。针对这些问题夏母毅然决然让儿子回家“自修”,自己亲自教儿子珠算,同时让儿子帮家里做些农活。这段时间里夏公一直在家里读“闲书”,据夏公说母亲一点不反对。夏公对文学的兴趣也一定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培养起来了。在夏母设计的这所东方“帕夫雷什”学校里夏公学到了很多很多。

后来夏公去染坊店当学徒的事被母亲知道了,虽然她心里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做学徒,但是她听后却不作声。她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又不忘激励儿子,所以在儿子睡下后,她低声独白:“完了,有什么办法,世代书香,就在我这一代完了,兄弟两个都当了学徒……”我想,夏母一定是故意让儿子听到的,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儿子:生计固然重要,但读书、修身、齐家不能忘!她用巧妙的教育方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教育了孩子要志存高远。

三、礼数周详的母亲陶铸孩子高尚的品质

《西方礼仪集粹》编者埃米莉·波斯特有一句话说得好:“表面上看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的确,看似一些繁文缛节,却可使人心变得平和而宽广,使生活变得和谐而美好。夏公的良好礼仪修养的小故事一直被文化界传为佳话。最让人感动的是夏公临终前,身体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秘书开门要出去找大夫时,夏公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夏公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不是叫,是请”,这句话竟成了夏公的临终遗言。他的临终遗言也是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无价之宝。

夏公曾经写成一首“整人诗”。他写道:“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他是在告诉人们无论外形、衣冠、心理、品德都需要随时加以修饰和整理,只有这种善意的“整人”法,才能帮助人们改正不良习气,提高自身修养。夏公并不是一个非常多产的作家,其实依照他厚重的文化底蕴,他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搞创作的,可他却忙着把别人看似如同冤家的同行们的作品搬上银幕,如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茅盾的《春蚕》和《林家铺子》;陶承的《我的一家》;等等。在下文我要提到的《廖仲恺》和《早春二月》两部影片中同样浸润着夏公不少心血,但是我们在影片的演职员名单中却找不到夏公的名字。他就是这样以低调的人生哲学在为中国电影操劳,为中国电影把脉、问诊、开方,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整人”、“整脚本”、“整行风”。

我仔细翻看过《夏衍手迹》,在经夏公亲自修改过的手稿中,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夏公对原稿“整”得并不是很多,他非常尊重作家的原创,只是做了一些看似不需要修改的“咬文嚼字”的改动。其实正是在这些看似不需要修改的细节中体现出夏公的修养和治学、行文的严谨。

例如,夏公在修改《廖仲恺》剧本时,把廖仲恺称呼“李大钊先生”的部分全部改成了“守常先生”、“守常兄”。这一改,改出了廖李之间的深厚的友情,这一改,突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好友间称兄道弟的文化特点,改得太好了!再如,原稿中写道:孙(中山)夫人笑了,夏公把此句改成:孙夫人嫣然一笑。这一改,改出了国母宋庆龄美丽、温婉的高贵气质。

还有一个片断:廖仲恺走进门,把手里的公文包扔到沙发上。何香凝立起:“回来了?”廖仲恺点点头:“你在画画?”何香凝:“现在哪有空画画,我在起草妇女解放宣言。”廖仲恺在沙发上躺下来,感慨地:“是啊,没空画画了,就像我没空作诗一样。”夏公把这段改成了:廖仲恺走进门,把手里的公文包扔到沙发上。何香凝立起:“回来了,累了吧,快休息一下。”廖仲恺点点头:“你又在写什么?”何香凝:“我在起草妇女解放宣言。”廖仲恺在沙发上躺下来,感慨地:“你没空画画了,我也没空作诗了。”这样一改,把革命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彼此默契、肝胆相照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早春二月》的原稿中:肖涧秋在桌边椅子上看了文嫂一眼才慢慢地说。肖:“你们以后怎样过下去呢?”(肖背侧前景)坐到床边上语调阴沉地说。文:“先生,我们还能怎么过下去呢?我们想不到怎样活了。”肖:(画外音)“有些田地吗?”文嫂叹了口气说。文:“这已经不能说起,就连屋后的一块菜园都给他卖光了。”肖:(画外音)“有亲戚吗?”文嫂苦笑了一下。文嫂:“穷人还有亲戚吗?”……肖:“当然可以活下去,要不天真没有眼睛了。”无限辛酸涌上文嫂心头。文:“你还信天,我早就不信天了,先生。天的眼睛在哪里啊?”她忍不住哭出声来。经过夏公的改动变成了这样:肖涧秋在桌边椅子上看了文嫂一眼才慢慢地说。肖:“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吗?”(肖背侧前景)坐到床边上语调阴沉地说。文:“先生,我们还说不上,想也不敢想。”肖:(画外音)“有些田地吗?”文嫂叹了口气说。文:(摇了摇头)。肖:(画外音)“有亲戚吗?”文嫂苦笑了一下。文嫂:(摇头)……肖:“对,得活下去,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啊!”无限辛酸涌上文嫂心头。文:“天?我已经不相信有天了。”她忍不住低低地哭出来。

我们一看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夏公的练字的技巧和遣词的素养。如果照原文中的描写文嫂可以说是一个缺少修养的、说话犯冲、不太知道好歹的家庭俗女。我想这样的女人是很难引起肖涧秋的同情和怜悯的,即使肖涧秋真能怜悯这样的女人,愿意为之牺牲自己和陶岚的美好爱情,观众恐怕也不能接受吧?观众就很难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因而影片也就达不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了。同是剧作家,这些问题原稿作者为何想不到而夏公能想到呢?这不是谁的文学功底厚薄的问题,这是一个人平时对艺术修养和说话技巧的关注度问题,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高下问题。夏母对少年夏衍的不要叫“烦烦老太太”和一定要叫“娘娘”的良好道德教育,一直在夏公的人生中作用着。这让我还想起了夏公中学毕业时,他闹一个姓徐同学和姓柳姑娘的新房时作过的一副对子:“昔传城北徐公美,今说河东柳氏贤”,从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出了夏公的文学素养和练字技巧。

四、兴趣广博的母亲陶冶孩子高雅的情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养不在于知识的数量,而在于充分地理解、娴熟地运用你所知道的一切。

夏母虽然识字不多,但在夏父这个不第秀才、当地良医的影响下,还是可以算上知书达理的。她喜欢看戏和听书,且很懂戏。草台班子演戏时,别人不知道演什么内容时,她都会告诉别人。夏公的艺术细胞和对艺术的热爱与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夏母还喜爱种花种草,还钟爱养猫,这些高雅的兴趣爱好,在幼小的夏衍心中生根发芽。夏公的兴趣爱好更是广泛,他的书法、集邮等等爱好的源头,我觉得就是从母亲这里来的。受母亲的影响,童年夏衍时常与猫嬉戏玩耍,猫也成了他的好伙伴。“夏衍爱猫”在文艺圈内也是有名的。夏衍85岁寿辰时,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了他的肖像坐在一只大白猫的怀中,黄苗子还题了诗:“一个老头八十五,创作生涯五十五。果然有‘纸’万事足,却道无猫终身苦。你爱猫来猫爱你,‘猫道主义’也可以。不拘黑白拿耗子,人生乐事猫怀里!”夏母还是养蚕的能手,这一技术对夏公更是获益匪浅。夏公回忆在拍摄电影《春蚕》时,整个明星公司的摄影棚里只有他是唯一懂得养蚕的“技术顾问”。

夏公对母亲有着深深依恋和敬仰,因而母亲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很容易在夏公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夏公一生的广博喜好中我们更能看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换言之,如果夏公的母亲是一个不管家、不管孩子,整天只知道“筑长城”的女人,我想,中国可能就会失去一名“影坛泰斗”了。

五、坚强自立的母亲铸就孩子坚定的信念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夏公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徐绣笙以比男人还坚强的意志,像一棵撼不动的大树,荫庇着六个子女。母亲的这种坚韧品质,影响了夏公的一生。许多文人在十年动乱中或失去了坚定的信念,或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夏公却是拖着病残的腿,坚定而坚强地活下来了,因为母亲教会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因为他始终相信真理永存,乌云遮不住太阳。我想这坚强的信念一定来自母亲的潜移默化。

六、从容淡定的母亲教会孩子豁达乐观

与夏母同时代的妇女都很迷信,她们不论穷富,都把烧香念佛当作生活中的必需品,特别是寡妇们更是如此。但唯独夏母既不念佛也不烧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一辈子不曾跨过寺庙的门槛。”她从容淡定地对待困难和厄运,她坚信抬头不一定有云,但一定有天,她坚信自己才是多舛命运的改变者,她坚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

记得夏公最不屑、不愿意别人谈起自己被打瘸这件事,开始我不是很理解夏公这一做法。难道是夏公爱面子?难道是夏公还有常人所难以理解的深层次的理由?静思后,我想起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夏公这样从容、淡定的、不屑、不愿谈的做法,正是一服医治动乱创伤的最佳良药。没有发自内心对生活热爱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让人难以理解的超脱和淡定的。在他的超脱和淡定中,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美之所在,责任之所在!正像电影《美丽人生》的结束语所说:“这是我父亲所做出的牺牲,这是父亲送给我的礼物。”我觉得,夏公就像影片中的那位父亲为后代们做出了牺牲,他的这帖从容、淡定的、不屑、不愿谈的良药正是送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劫后重生的夏公把过去经历的痛苦看作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在他看来能够为中国电影再做贡献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他豁达乐观的美丽的人生,映衬着他平凡而光辉的心灵。

著名历史学家唐振常先生在《文化人无文化》中说到夏衍老人谈作家的修养时认为鲁迅、郭沫若一代比夏公一代强多了,夏公这一代又强于下一代。文化修养恐怕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是说明了夏公谦虚的美德。目前看来他们担心的文化修养问题恐怕真的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这也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现在孩子们的母亲文化程度都很高,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论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比夏公的母亲——一个旧时代的足不出村的普通农家妇女,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像夏母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样用心、用爱、用智慧在教育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一代绝不会成为“垮掉的一代”而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母仪垂则辉彤管!

同类推荐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不出鞘的心灵

    不出鞘的心灵

    本书字字睿智、句句哲理、篇篇原创、辑辑感动。犹如在沙漠中跋涉多日而又口渴难耐时,突然遇到一抔清泉;又如寒冷的冬夜在河边游走而迷失方向时,突然遇到一艘渔船。一幅充满爱与感动的壮锦向我们的生活铺了过来,我们还迟疑什么呢?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 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 《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 》、《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 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热门推荐
  • 绝代医仙:废材逆天六小姐

    绝代医仙:废材逆天六小姐

    我,本是21世纪的一个神秘杀手组织的金牌;我,因爱人翼的背叛而被迫与刑警同归于尽。在碧云大陆上重生后,我便发誓——我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男人。可是,我终究还是爱上了他……
  •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夜幕降临了,当村民们灌满木桶,饮完牲口之后,他们便称心如意地坐了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人们把守旧的老人们搀扶出来,他们整个白天都在阴凉的角落里度过,对着一本神秘的古书苦思苦想。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逆转人生

    逆转人生

    莫丹红死后才知道,小白花不是真正的小白花,情圣不是真正的情圣,却唯有自己这个人人厌弃的女配才是真正的蠢。重来一次,莫丹红告诉自己,这一次自己绝对不当配角,她要做自己生活里真正的主角。
  • 倾城女帝的霸宠

    倾城女帝的霸宠

    秋琉璃作为一个从炼狱里面爬出来的人,她就要绝情,她要复仇!她要做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总之,这是一个霸气冷静的女主宠自己爱的人,狠虐渣渣们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老君年谱要略

    太上老君年谱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闪耀:追逐的季节

    倾城闪耀:追逐的季节

    她从未想过成为明星却阴差阳错结识他们进入世纪艺术成为艺人她的身家并不平凡却走出比身世更不平凡的人生她享誉海外深造归来却恰逢青春的到来趣味横生前有未知星途后有家族纷争幸好还有一群好友伴她身旁在这个追逐的季节他们又将如何除万难斩艰险书写人生的乐章?
  • 霸道公子恋上呆萌妻

    霸道公子恋上呆萌妻

    顾盼盼外表温温顺顺,清纯甜美,可内心是住着一个小小恶魔。李傲堂堂King集团的大公子。身为king集团的最高领导者,他有的是女人洗干净等着他宠幸,可是他不屑,更加不屑玩女人!可是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小丫头,你以为你还跑的了么!
  • 谠论集

    谠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生必须规避的50个陷阱

    一生必须规避的50个陷阱

    本书介绍了穿越人生丛林可能遇到的最致命的陷阱以及最有效的规避和解除方法。包括:犯错误别介意、有些缺陷你不必在意、做个与时间赛跑的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