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300000026

第26章 汗血马战争(2)

他的信是这样写的:通往大宛的路,实在太过遥远。更可怕的是,沿路缺水少粮,无法撑下去。我们的战士兄弟,不怕战斗,只怕没饭吃和没水喝。现在所剩人数已经不多,不足以拔掉大宛。我看这样吧,能不能先允许我们罢兵回朝,下次准备好了再出发?

请求信很快就送到了长安。刘彻一看,不是火了,而是拍案大怒。数万人出征,连汗血马的影子都没见到,还让你差点赔个精光。这也就罢了,竟然还想回来?妈的,你这个贰师将军不觉得丢人,我还觉得丢人呢。

于是,大怒的刘彻马上派出使者,跑到玉门关驻下来,并且通告李广利:你敢回来,一个字——斩!

回也不是,走也不是。李广利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了。那怎么办?很好办。那就是,将他的绝世混功发挥到底,继续留在敦煌。他已经想好了,能混一天是一天。有得混,总比没得混好。

二、战西域

就在李广利手足无措、不知去向之时,西北方向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因为这事,使得李广利咸鱼翻身,有了再混的机会。改变李广利的这件事,就是匈奴又出来闹事了。

自从霍去病将匈奴打得满地找牙、躲到漠北之后,他们很少出来闹事。偶尔想出来吹吹风、透透气,都像是老鼠逛街似的小心走路,免得汉朝又一棍将他打晕了去。

当年,霍去病修理的匈奴单于,名唤伊稚斜。自伊稚斜单于之后,匈奴已经换了几拨领导人了。首先是,伊稚斜死,子乌维立为单于。乌维上台没多久,匈奴有一牛人终于也走了。这个人,就是曾经汉朝、匈奴两边通吃的赵信。

赵信死后,汉朝以为,匈奴帐中无人策划了。于是派出使节,准备降服匈奴。结果这个乌维单于,也不是白混的。他没实力跟汉朝干架,但是忽悠汉使还是绰绰有余的。在他任上,忽悠了好几拨汉使,说要准备向汉朝投降,但前提是汉朝要待人真诚,多给点路费。

汉使屁颠屁颠地回长安,向刘彻报告。刘彻说路费这事好说,于是告诉乌维说没问题。没想到,乌维说,我要来长安,你得给我住好的,还是先把我的宾馆修好再说吧。

修好了宾馆,又说你得派个高级别的人来接我才行。于是,汉朝只好再派个贵人出使匈奴。然而,乌维派出的一个贵人使者,病死在长安。乌维突然翻脸,说你害死我们的人,到底是不真诚。于是,扣了汉朝使者,出兵袭击汉边。

这时,汉朝天子刘彻才恍然大悟。娘的,什么路费,什么投降,什么贵人,通通是骗局。乌维单于就是想拖一天算一天。你想拖,老子才不跟你拖呢。你不投降,那就只好开打了。

事实上,刘彻也只是吓唬乌维罢了。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他必须等待。

公元前105年,有两个好消息传入长安。第一个是,狡猾的乌维单于伸腿走人了。第二个则是,乌维单于子詹师庐接班,因为年纪还小,人称儿单于。儿单于一上任,不是折腾,而是朝西北更远的地方搬家。

再过一年,即公元前104年,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匈奴左大都尉派人秘密向汉朝传话,说他准备造儿单于的反,汉朝务必做好外应工作。

这不是一个假消息。左大都尉是真反,而不是假反。他之所以反,是因为跟着儿单于混,前途实在太过渺茫。首先,那年冬天一场大雨,冻死了匈奴的大部分牛马;其次,儿单于这人脾气特坏,动不动拿刀杀人,整得匈奴国中,人人自危。

刘彻等的就是这一天。我不搞你,也不骂你,而是等你病得无可救药的时候,再来收拾你。

刘彻将接应匈奴左大都尉造反的工作,交给了公孙敖。而公孙敖的任务,就是筑城,驻军观望,准备随时出动。此次筑城,修在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五十公里的新忽热,时称受降城。

公孙敖修好了受降城,刘彻突然发现,所谓受降城,距离匈奴仍然十分遥远。所谓十分遥远,到底有多远?仅两地航空距离,就六百五十公里。

隔着这么老远的地方搞接应,实在悬。那怎么办?刘彻马上想到了一招,另派军队,出朔方郡,翻过阿尔泰山,匈奴就近在眼前了。

这绝对是个好主意。公元前103年,也就是李广利困在敦煌的时候,汉朝悄悄地对匈奴出兵了。此次率军出动的,是浞野侯赵破奴。刘彻也很大方,拨给他两万骑兵。

赵破奴做事很厚道,准时抵达阿尔泰山。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左大都尉造反时,竟然被发觉了。这个想造反的左大都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儿单于派人砍下头颅。紧接着,儿单于将左大都尉的人马,重新整编,调出去攻击赵破奴。

一眨眼工夫,好事竟然变成了坏事。

赵破奴不是霍去病,也不是李广。大老远地跑进人家地盘,已被发现,想跟匈奴玩个大的,他还没有那个胆。怎么办?一个字,跑。

然而,匈奴的大军团已经出动。儿单于部队紧紧揪着赵破奴的骑兵猛打,捕获数千汉军骑兵。赵破奴也顾不得那么多,继续往南逃。因为,南边就是受降城。那里有公孙敖兄弟驻守着。

跑了数天,赵破奴跑不动了,他准备歇歇了。赵破奴歇脚的地方,距离受降城,大约两百公里。两百公里,按理,这是一个安全距离。只要再跑几步,放一团狼粪,只要公孙敖没有睡着,他肯定能看见的。

事实上,这都是假象。都说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才是最危险的地方。赵破奴以为安全了,殊不知,死亡却离他更近了。因为此时,饥饿的儿单于根本就没想放掉赵破奴这块肥肉。

为了啃到赵破奴,他把全部家当——八万骑兵,都拿出来了。而这八万骑兵,已经悄悄地围住了赵破奴。

风暴来袭之前,大地是多么的安静。世界很多稀奇事,竟然就在这安静的夜里发生了。一路被狂追猛打的赵破奴,不知何故,竟然擅自离开队伍,独自找水喝去了。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火车出轨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撞上。而残酷的事实也告诉赵破奴,玩胆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遇上。天不惜赵破奴,当他到处找水喝时,竟然被匈奴的侦察兵发现了。于是,可怜的他就被捉住了。

赵破奴被捉,对于儿单于来说,这简直是中了五百万大奖。儿单于果断做出决定,趁汉朝骑兵无首时,一举收拾了他们。

八万骑兵轰隆隆地向赵破奴的军队扑去。就在这时,汉军却找不到他们的头赵破奴。头儿都不见了,这仗怎么打?汉军里的军吏们真急死了。

急了也没用,因为根本就找不着赵破奴了。军吏们紧急碰头,最后得出结论,亡将回去是死,战也是死,不如走折中道路,投降算了。

果然,不用儿单于动刀,汉军骑兵全投了匈奴。这下子,又中了五千万,儿单于简直要飞起来了。但是,儿单于马上又从得意中醒来。搞定赵破奴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搞定公孙敖的受降城。

受降城,受降城,我要让你变成受死城。

儿单于朝天发出一声怒吼:“出发!”

或许儿单于认为,他既然能连中两次大奖,为什么他到了受降城就不能再中一次巨奖呢。于是,他带着再次中大奖的欲望来到了受降城。然而,公孙敖很快地就让现实告诉他,这里没有你想钓的大鱼,滚回去吧。

公孙敖不是吹的。因为他修的受降城,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真砖实墙。还有,他是见过世面的。多大的战争没见过,还怕你个儿单于不成?

果然,儿单于布阵奇袭受降城,公孙敖坐守城里,稳如泰山。最后,儿单于看看没啥油水捞,又小打小闹了一番,无趣地走人了。

儿单于退兵后,赵破奴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整个长安都被震动了。首先激动的,不是天子刘彻,而是汉朝一帮公卿。

大家坐在一起开会,个个群情激昂,有的甚至激动地叫道:那边有李广利失利,这边赵破奴又全赔了,两边开战,汉朝还没有实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不如先将西征大宛的事放一放,专力搞死他匈奴后再说。

说法似乎很合理。然而,这个意见马上便被刘彻否定了。

刘彻是这样认为的,匈奴和汉朝结仇,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过去打,现在打,将来还会继续打。然而,西征大宛失利,已经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宛胜,等于整个西域胜;大宛轻汉朝,等于整个西域轻汉朝。

如果连个小小的大宛都搞不定,那么将来汉朝将无法与乌孙、楼兰、车师等等西域诸国继续来往。不但不能来往,他们还有可能会形成联盟,一致对付汉朝。这样的话,匈奴搞不定,再多了一个敢于蔑视汉朝的敌人。那么请问,汉朝雄威,万邦来朝的美梦,还有可能实现吗?

所以,目前最合理的设想,就是放下匈奴,一致对付西域。李广利已经输了一次,这次不能再输。此次不动手则罢,一动手就要将西域打个彻底服气。

刘彻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接下来,他马上着手做两件事:首先,将那些放言放弃西域,一致对匈奴作战的官员,全部逮捕论罪;其次,动员全国,征调兵力。

刘彻总结了李广利西征大宛失利的原因,大约如下:

第一,后勤系统漏洞百出,补给中断,致汉军陷于被动;

第二,缺乏作战经验的正规军;

第三,没有对西域联盟的实力做必要的评估。

根据以上总结,刘彻做了以下部署:

首先,赦免劳改犯,继续征召地痞流氓,让他们到敦煌郡报到。一年之内,报到人数有六万人。这些人,全都是自带粮食而来的。这六万人,还不包括志愿从军的。为确保后勤补给,准备如下: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数万;粮草、兵器,相当充足。

其次,增设五十余位作战指挥官;增调工程兵若干。之所以多此一项工程兵,是因为根据可靠情报,大宛首都贵山城中,没有水井,其用水都是从城外引水。此工程兵的用处,就是准备将大宛河流改道,断其水源供给。

再次,征调十八万正规边防军,进驻酒泉郡等地待命;同时,为防匈奴偷袭,另派大兵在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休屠(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等地筑城防守。

最后,还没有忘记做一件事。那就是,任命两名马术专家,分别为执马校尉和驱马校尉。所谓执马校尉,就是捕马指挥官;所谓驱马校尉,就是护马指挥官。任用他们,就是冲着大宛汗血马而去的。

据我观察,刘彻此次征兵之多,布阵之豪华,是自汉朝立国以来十分罕见的。而他耗巨大血本,押在李广利身上,只为做一件事:打服西域,挣回汉朝的面子。

我想,李广利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等来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昨天还战战兢兢,小命难保;今天却突然豪情满怀,志满意得。突然就觉得,宝剑在手,试问西域群雄,谁还胆敢拦路?

公元前102年,秋天。李广利率军再次西征。

同样的西域,同样的李广利,却是不一样的气势。去年,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关闭城门,要么就是放狗咬人。今年,李广利部队所到之处,西域各国已经将神经绷得紧紧的。他们早早开城,准备粮食和饮水,汉军吃多少,都算他们的。

然而,万事也有个例外。有一个小国,特别牛气。汉军到来,其国王睬都不睬,拒绝开城。这个拒绝免费向汉军供吃供喝的小国,叫轮台国。不开城,简直就是找死。李广利冷笑,命令攻城。

事实上,轮台国就是有点找死的味道。汉军在城外万声怒吼,连攻几天,竟然没有拿下。李广利怒了。他命令道,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拿下轮台。

李广利之所以喊出这话,不是因为他人多,而是他内心有一股深刻的恐惧。他已经没有退路。刘彻的白花花的钱,不是白花的。刘彻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总之,他不但要拿下轮台,还要拿下郁成城,甚至整个大宛。

汉军连攻数日,轮台守不住了。破城之后,李广利做了一件让西域心寒胆战的事:屠城。无论男女老少,杀光。然后,继续向西挺进。下一个目标,宛国贵山城。

去往贵山城的路上有郁成城。郁成城,或许李广利一辈子,都无法抹去曾经在那里留下的阴影。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李广利很想狠狠跟郁成王干一架。然而,一个念头马上闪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李广利突然想到,如果一心一意攻打郁成城,万一久攻不下,无疑给大宛喘气的机会,延误了战机。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跳蛙战术。

所谓艺术家,靠的全是灵感吃饭。事实上,李广利此跳蛙战法,算得上灵感之作。于是,李广利压住了复仇的火焰,做了以下布置:分兵两处,派出一千余军队攻击郁成城,他亲率的大部队,直接压向大宛心脏贵山城。

先压住大宛贵山城的先头部队,总共有三万人。李广利主动发起攻击,大宛迎战。李广利已经准备好一批礼物送给他们。这些礼物,就叫飞箭。满天的飞箭,像黄蜂似的涌向对方。大宛军队鬼哭狼嚎,只得退回城里。

第二步,围城。围城之后,刘彻调来的工程兵派上用场了。这些工程兵的任务,就是替大宛国修改河道,让他们也尝尝断水的滋味。

围城后,李广利开始攻城。然而,一个多月四十余日过去了,李广利还没有破城。但是,李广利一点也不着急。他有理由相信,胜券已在手一握。

李广利之所以自信,是因为大宛王城的河道已经被改了。没有了水的贵山城,简直就像一座墓穴。这座古老的城市,将把城里生生不息的人们,通通埋葬。

果然,贵山城里已经有人熬不住了,最先叫苦连天的是大宛的贵族。曾记否,当初怂恿宛王杀汉使、夺黄金的,正是这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所谓贵族们。他们脾气很大,面子也很大,但是他们的身体却特别地不耐渴。

同类推荐
  • 郑成功新传

    郑成功新传

    能成为一个民族英雄,按理来说不算亏待自己。但泥马的,自己没有穿越时,这幅身体还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有着举人功名,拥有大好前途的书生。可自己一穿越就悲剧了。什么福利都没有享受过,就要领军,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了。更加杯具的是,那个便宜父亲竟然要降清,这下没有依靠的郑成功就开始了苦逼的创业旅途,屡战屡败,却是屡败屡战!最终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开创了一个时代。各位吃多了11、YY的大餐,换下口味,看看这不11,不YY的小说也是不错。跪求点击、收藏,新手不贪心,什么票都行!各位大爷,多少打赏点!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九州烟云

    九州烟云

    历史偏离了它的轨迹,本应功败垂成的黄巢却推倒了晚唐将倾的大厦,建立起新的大齐王朝,而回到这个错乱的时空,面对不可知的历史,且看我:青衫仗剑,任侠快意,荡尽世间不平事朝堂博弈,险波浮沉,砺得七窍玲珑心山河重整,男儿有志,自当千里觅封侯牵情之处,唯系红颜,百年尽在回眸间
  •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被人瞧不起的废物王爷,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吊打各种不服。能动手尽量不吵吵,能整死尽量不留活口。
  • 史记一百句

    史记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百句系列”小书,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中最精彩的隽语“一百句”,由著名学者、教授进行精妙解读,随处显露出现代人的智慧。 本书从《史记》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化专深的学问为通俗的语言,便于普通读者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所包含的社会哲学意义,感悟现实人生。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一条门径。
热门推荐
  • 都市人皇传

    都市人皇传

    青春!校园!爱情!亲情......一次次热血沸腾的起伏!搞笑轻松的生活!人性的情欲力量!责问满天神佛!我若为神,何人护我神洲?
  • 欢喜田园之金牌厨娘

    欢喜田园之金牌厨娘

    作为一枚顶级吃货,南宫佳人最大的人生梦想就是:享尽人间美食后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可惜愿望尚需努力中,她便挂了!再度睁眼,穿了!偏偏造化弄人时运不济,一穿来就没有原主记忆不知姓谁名谁还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心塞不好过,姐一怒,大不了甩袖子走人!做做美食,画画图画,练练拳脚,打打流氓,开开酒楼,当当老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开封真的不好混

    开封真的不好混

    拌起男装甩节操,到了北宋捡御猫。开封真的不好混,玉堂基友非展昭。
  •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本书是由两位欧洲当代著名汉学家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汉学系廉亚明博士(Dr.Ralph Kauz)和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葡萄鬼博士 (Dr.Rodrich Ptak)撰写的关于元明时代中国与波斯湾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史的专著。作者以中国元、明两朝记载中国与“西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的第一手文献,尤其是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为基础,结合西方历代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段重要的国际关系史进行了精辟的考证和诠释。
  • 毒后重生:侯门孤女升职记

    毒后重生:侯门孤女升职记

    杜钰瑾为了夫君牺牲了一切,却换来一杯毒酒和无边无际的黑暗。临死前,她醒觉最爱自己的人是谁。重生归来,她决定要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让那些害过自己的人活在痛苦之中,永不翻身!天家八卦:传闻宁王冷情,不近女色,却败在一个女子手上。某天,小厮向他汇报小厮:王爷,杜姑娘被杜家四姑娘欺负了。宁王:(面露不悦的神色)第二天,杜家四姑娘的面上就布满可怕的红点。小厮:王爷,杜姑娘中了苗疆的毒。王爷:(不耐烦的敲了敲桌案)第二天,居然有人给杜姑娘解了毒,可是某王爷的手上却离奇包着一条白布。
  • 大博干禅师语录

    大博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殇,陌路无花开

    情殇,陌路无花开

    过去的梦想,曾经的爱情,在岁月的河流中,是不是会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还是永远只是雾里看花,只要曾经努力爱过了,就无怨无悔,爱情因为你的付出而精彩,每个梦想都会为努力的人绽放。当看着时间悄悄从身边溜走,翻翻过去的记忆抽屉,看看过去的回忆里的爱,只想曾经的爱情片断能永恒在岁月的书签里,爱是如此的厚重,要好好的把这份沉甸甸的爱收藏?
  • 瞬世芳华(第二卷)

    瞬世芳华(第二卷)

    高墙起,红颜锁,后宫何处有安宁?风华绝代的宗亲贵胄,身负使命,披荆斩棘。备受垂怜的将门遗孤,心怀天下,覆手翻云。坎坷飘零的官宦婢女,几度沉浮,母仪天下。冥冥中,是谁在穿针引线,将这无数命运纠缠交织?江山平定,乌云散尽,才发现秘密之中还有秘密。
  • 都市之傲视八方

    都市之傲视八方

    人一生只能窝窝囊囊的活着么?人生在世,就要好好的在这世上走一遭。你以为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会想么?那你错了,在这世上,还有一种异能。莫一年的一个春天,一位名叫陈善的年轻少年,自幼在少林寺修习武功,被那里的住持心得喜爱。在过半年时间,陈善将完成了十年修习武功的时间,虽有一丝不舍,而心里却是满怀期待,回到家里。自己的美好人生也即将要开始了,心里有着激动。而另一方面,刚行离开之后,少林寺突然来不速之客,把那里的人,一个不剩的杀掉。而有幸,有一名小僧,离开了这里。这一切,刚好是为了陈善所铺的路,必须要自己走完。爱情,友情,亲情,仇恨,恩怨,朋友,魔化人应有尽有。这一切都要自己去经历。
  • 素手遮天:凤破苍穹

    素手遮天:凤破苍穹

    一场陷害,凤凰涅槃,异域重生。一卷竹简,宁静生活,尽化灰烬。一个阴谋,雏凤流离,何处为家;一次感悟,化身无数,掌控人间,一双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朝天下,顷刻瞬间,倾覆殆尽。祸水如何,妖姬如何,我为情生,我为情坚,亲情难得,友情可贵,爱情神圣,我皆全要,若要无情,宁化修罗,佛摧神毁皆因情,魔亡天破尽为情。傲啸人间我为尊,笑对苍穹留传奇。莫笑我,彩凤双飞翼,莫笑我,彩凤入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