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300000100

第100章 小说做法与挠痒

平时常接到一些读者来信,提出这样那样的创作上的问题。有不少青年朋友在信中这样问我:“你生长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一个偏僻地方,在处女作《卖驴》发表之前,大概不认识任何一个编辑,不认识任何一个作家,可你是怎么学会写小说,并且一举成功,以处女作在全国获奖的呢?”

这真使我感到难以回答了。实在说,《卖驴》以它的内涵来说,还是比较浅的。成功与否也不能完全以是否获奖作为标准。一切都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不管怎么说,它总是我在习作道路上新的一步。之后二三年里,我又陆续发表了十多个中短篇小说,而且现在看来,还可以写下去,尽管并不轻松。

的确,在《卖驴》发表之前,我不认识任何一位编辑和作家。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小时候也很少受到文化的熏陶。可是为什么后来我又走上了文学写作的道路,慢慢学会了写小说的呢?

首先,我想谈谈小说创作有没有和要不要技巧的问题。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就像农民锄地、工人做工、解放军打靶一样,不承认技巧是不行的。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就更不能没有技巧了。比如说,主题的开掘,语言的锤炼,谋篇布局,细节运用,题目的选择,结尾的处理等等,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懂,要写出小说来,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这里又出现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谈论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的书籍文章,历来不少。从古时的《文心雕龙》,到当代各种文学期刊上的“作家谈创作”,都可供学习。有的青年朋友可能记住了一些道理,但待到真正动起笔来,却又往往出现眼高手低、力不从心的情况。或者说,写不出有独创性的作品来,这又是为什么?

我以为主要有两条。

一是缺乏对技巧的灵活运用。文学创作毕竟不同于机器生产,机器生产是要按一定的工艺操作规程办事的,稍有差错,就会出废品。而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微妙的精神生产。它绝对需要技巧,但它的生命又恰恰在于不受一定模式的束缚,它是一种十分个性化、十分独特的劳动。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当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构思作品,按照一定的内容选择相应的表现手法。古人早就说过:文无定法。作为习作者,开始是往往要经过模仿阶段的,尽管你有时并不自觉。但如果一旦能从“模仿”中脱跳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表现生活的方法,继而在创作实践中又从“有法”到“无法”,那就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正如古代作家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可谓挥洒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如果能这样,那就真正取得了创作自由。历来的文学大家,莫不如此。当然,做到这一点是极难的。也许我们一辈子都达不到那个胜境。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作家,重要的是不要作茧自缚,要敢于和善于独创。

第二个原因,也是根本的原因,一个作者写不出好作品,关键还不在技巧,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深刻认识。

诚然,有了好的内容,没有技巧,是不能成功的。但假使没有好的内容,技巧再高,也毫无用处,充其量只是玩弄一种文字游戏。一个作者如果有了深切的生活感受,而且比较独特,他只是朴实地写出来了,虽无什么技巧,也会是有价值的。编辑们会满腔热情地帮助你出主意,提出修改意见。如果你改得好了,还有成功的可能。但如果内容平淡陈旧,不管你技巧再妙,编辑也是爱莫能助的,只好退给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乡下人待客,鸡鸭鱼肉,东西非常实惠,但不一定会做什么花样,只能一样样炖熟,热气腾腾地端上桌,看上去一大碗一大碗的,摆得也不好看。但客人仍会感到主人的真诚和厚道。相反,如果你待客不真诚,只是弄几个萝卜来,凭自己高超的技巧,做成各种各样的雕花萝卜,涂染得五颜六色,盛放在精美的盘子里。美可谓美也,但客人终究会识破你的虚情假意的。内容和技巧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大约也是如此。

总之,技巧是可以向别人学习、借鉴的。但对生活的感受却非是自己的不可。

我们看了作家谈创作,或者听了作家的报告,他可以把写作技巧传授给我们,但他不能也无法把自己的阅历和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感受移植给我们。虽然,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但那毕竟是他的东西,他的财富。每一个作家的作品,都是他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思考和感受的文字表达,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感情喷发。喜、怒、哀、乐、爱、恶、欲,都在字里行间。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就是这个道理。能否写好作品的关键也在这里。

如果我们自命清高,囿于自我,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不去认真观察、思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仅从别的作家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或理论家现成的观点中立意命题,即使写出作品,也不会有新鲜感。仅从别人作品中拾取一些东西,凑合联缀成篇,这种取巧省力的做法,实在是不足取的。每一个严肃的、有作为的作者都不屑于这样做。

下面,我想说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写作的情况。

我有志于创作,是在中学时代,那时就读了不少的书。“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打消了这个念头。我是“老三届”中的“老高二”,毕业后回家种地,当了大队干部。光着脊梁干活,挎着粪杈子一转几个村的事常有。那种时候,如果能发现一堆人畜粪,真是快活极了。人呢,只能到哪步说哪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县里搞新闻报道,重又和书报、文字打交道了。这时,又萌动了搞创作的念头。于是悄悄做准备,一是读书,读各种书,政治、哲学、历史、文学,以及许多杂书都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二是观察和积累生活。读一本书,我喜欢琢磨,看到一件事,我喜欢沉思,从不轻易放过。慢慢从书本和社会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相信这话。这样的准备经过了十年,我感到思想开窍了许多,对许多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来,终于有了创作的冲动。

这个过程,我体会只有一个字:悟。这个“悟”,不是和尚面壁坐禅,而是面向书本,面向人生社会。文学创作的甘苦,内核,都在那里面,全凭自己去体味、把握。而你体味、把握出来的东西,又常常是说不清的。这并不是不可知论,而实在是反映在头脑中的那种感觉太微妙了。微妙到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你能感觉出来。就像人身上常有的“痒”,你没法说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连字典也无能为力。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痒”的:“皮肤受到刺激需要抓挠的一种感觉。”它说的“一种感觉”是什么感觉呢?抽象得几乎等于没解释。但什么是“痒”,每个人都知道,连三岁孩子都知道,谁都能准确地区别“痒”和“疼”的不同。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你感觉不准确,那么,挠痒也就挠不到地方。文学创作也是如此。王国维借用古人的几句诗词,形容过文学创作的几个层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觉得他说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痛苦的领悟过程:渐渐领悟,终于顿悟,大彻大悟。如是而已。

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了,文学创作是有某些规律需要遵循,是有某些技巧值得学习借鉴,但决没有什么超越人生社会之外的“诀窍”,或者某种现成的唾手可得的“做法”、“药方”之类的东西。因此,有志于文学的青年朋友,如果你周围有作家可以请教,固然是好的。但如果你不认识任何一位编辑,任何一位作家,那也大可不必烦恼。到书里去,到人生社会中去观察、体味吧,去探胜寻宝吧。宝在那里——灯火阑珊处。

同类推荐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都市诡话2

    都市诡话2

    无论伊氏兄妹搬到哪个城市,死亡诅咒总是如影随行,他们能预知哪些人将会在诡异事件中死去,却也将自己拖入了死咒包围的深渊。画中恶鬼索命、随意扭曲的变形人、吃人的五角怪屋、海中爬出的灵瞳恶女、能把活人拉进去杀死的恐怖片、让人一梦不醒的恶灵、迷失的异次元公寓,惊悚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他们用脆弱的身体拼命抵抗,这些无助的人们惊声尖叫,他们想要活下去!然而,眼睛会欺骗他们,环境会迷惑他们,头脑会误导他们。人怕鬼,鬼玩人,他们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被诅咒的人坠入死亡深渊。到底怎样才能活下去!
  • 断碑

    断碑

    外面下着大雨,车窗外白茫茫一片。乡村巴士横七竖八地躺在湖岸路边,像被大雨淋趴的旱鸭子。偶尔有撑着雨伞的行人零零星星地躲进车里,倒不像赶路,而像避雨,因为许久都见不到有车出发。林向西猜想,那些被大雨堵在车里的行人一定跟他一样焦虑。终于有一辆巴士满员,吭哧着挪窝了,林向西的目光追随那辆车消失在雨中,不禁自问:我还要等多久呢?他没有答案。县长在电话里说他也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县长不能自主安排时间,乡长就得提前来候着,这是游戏规则。可是县长怎么会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呢?
  • 轻易靠近

    轻易靠近

    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从西藏吉隆坡,到香港柬埔寨,我一直以为和你隔着很多东西。却在渐行渐远时,才真正明白,答案自始至终都很单纯:“你是否爱我?如果爱,是否足够爱我?”这也是一个最美好的暗恋故事——笑笑自小就喜欢上的许南征,最终也是喜欢着她的。然而,在暗恋面纱还未揭开时,在前往西藏跟剧组拍摄的途中,笑笑又巧遇到了生命中同样重要的男人,韩宁。一个是内敛沉稳却不善表达的许南征,一个是毫无保留爱她,给予她无限温暖和安心的韩宁。每一个都是少女心中所倾慕的男主角形象,笑笑最终情归何处,她生命中的男主角会是谁……
  •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清宫秘事:光绪与德龄秘恋

    暮年慈禧心血来潮,突然追求起西洋玩意儿,将留过洋的大臣女儿德龄、容龄招进宫里,想搞一番新政改革。德龄很快成为慈禧的外文翻译,容龄敲开了中国芭蕾舞的大门,成为宫廷舞蹈研究人,他们的哥哥勋龄成为慈禧的摄影师。然而好景不长,德龄姑娘的婚事让慈禧头疼不已。一般的王爷她根本没放在眼里,德龄一进宫,就盯上了以维新闻名的光绪皇上,她想做光绪的 “二珍妃”,光绪也喜欢上了这个文采漫溢、能歌善舞的英文老师。俩人“私定终身”,于是一场慈禧点婚,光绪帮助德龄逃婚的曲折故事由此展开。德龄最终留洋海外,成为美籍华人作家,她笔下留下了光绪死因不明的暗示。
热门推荐
  • 重生——乱世魔王

    重生——乱世魔王

    一个生命垂危的少年,暮然间,却成为魔界统治者“魔帝”的转生。从此,他们踏上了修仙问道之路。少年命运终将如何?答案尽在[神魔——魔帝的崛起]
  • 迪拉瓦传

    迪拉瓦传

    这是一个严重依赖魔法的世界。它是效率最高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魔法将这个世界扭曲成野蛮之地,在这里,生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了生存,有的人努力让自己加入教会,为信仰效忠,过着体面的生活;而有人成为了不法之徒,亡命天涯;有人成为了雇佣军,赏金猎人,在刀尖上混饭吃;有人成为了革命军,为自由与平等奉献一生。于是世界出现了四个庞大的势力,教会,不法分子,佣兵以及革命军,帝国军队不再是世界的第一力量,新格局形成。但这样的格局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悄悄地发生变化。
  •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偶然的机会,一场飞来的艳遇,一部神秘的古卷,一个来历不明的白衣女子,开启了萧林不一样的全新人生旅途。班花与他有前世的宿缘,杀手与他有邂逅,各路美女与他有剪不断的羁绊,是注定?还是幕后?是斗智斗勇,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杀开一条血路。
  • 星盟纪元

    星盟纪元

    浩渺的星海中,每一个璀璨的瞬间,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 我的手机通地府

    我的手机通地府

    阎王让你三更死,小山留你到五更!一次小鬼误抓,错将阎小山抓到地府,阎王见阎小山聪明伶俐,特此开恩,准许阎小山还阳返回人间,与此同时还赠予他一部地府最近研发的超级手机,电话、短信、qq微信,直通地府!从此阎小山牛逼哄哄的生活便到来。遇到恶少狂徒?没关系,给阎王发给信息让他派武松过来帮帮忙!遇到孤单寂寞的夜?嘿嘿嘿,给阎发个微信让他派个漂亮女鬼来嘿嘿嘿……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象牙手链

    象牙手链

    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相识在高中分班后,在面临即将高考的紧张气氛下,两人也有陌生到熟悉到走到了一起。一个宁静的周末午后,男主人公赠与了女主人公从家里拿来的象牙手链,约定好两人要一直好下去。只是,在高考后两人的选择产生了分歧。
  • 九转玄修

    九转玄修

    ☆上古大陆,神魔之地,天中央的奇幻世界,上古流传,万古魔神,九天玄女,魔天神尊,两对邪与恶的较量,大地被毁灭,九天被打破,神秘强者用神境隔开了一个世界,下今干年之内不得发生战争。龙轩,古令第一人,重临异世,他将如何?一人,一剑,一龙,横剑仗天下,以名会英雄,以天斗万神,狂傲九天之上,生是龙血之神!战那万干魔神,纵横天地间,纵剑天地乱!
  • 贩书偶记

    贩书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战风云

    百战风云

    欢迎喜爱玄幻的朋友们看,第一次写小说请多多包涵,本次小说主角浩然,历经二次重生才醒悟,最终风流一世,问鼎九天,再创家族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