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0800000014

第14章 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写作的

艾芜

幼年之日,听见村里人讲三国戏,如长坂坡战汉水之类,觉得很有味道,但要他们放下锄头,成天地讲,却又是不可能的,便抓着大字本的《三国演义》乱看,久而久之,就渐渐地懂了,从此开始了看小说。

我的一位远房的叔父,是古之游侠少年一类的匏哥,爱赌也爱玩刀的,同时也爱收藏小说书,如侠义一流的作品,几乎是应有尽有。他的家离我住处不远,便常常一部一部地借回来看。

看的时间,是不拘定的,只要一有闲。我的祖母到我家或是回去的时候,路虽然只有一里多,但总要我送她接她的。她走路非常迟慢,小小的尖脚,像在吃力地推移一样。我一面尾着她走,便一面取出小本子的洋纸书来缓缓地看,有时竟致跌落到田野中的可笑情形,也是曾经遭遇过的。祖母并不责备我,倒反而很高兴,只是说:

“留意呀!要跌破你的鼻子哩!”

倘若再追述上去一点,在未看《三国演义》以前,文艺兴趣的提起,也不能不说到我的祖母的。她不大认识字,但民间口传的故事,却记得很多。一到夏天的夜晚,坐在柑子树下,一面挥着蒲草扇,一面讲说熊家婆哪,蚌壳精哪,给我和其他的孩子听。并且她还能口诵一些零碎的诗句,在说完故事的时候,便唱也似地念了出来,像《长恨歌》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等,我至今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我看小说,往往为内中的故事和人物所迷着,在看了之后,总自然地要在脑里复习许多回,更造出一些波折或场面,而且也把我自家添了进去,作为新的角色。像两军交兵之际,我所赞成的那一面,正在大败的时候,我便带一队兵杀出去了,幻想着许多稀奇古怪的肉搏和冲锋,这是比看书还要觉得有劲些。因此,幼年之日,我便成了一个不大喜欢玩耍的孩子,差不多常是低头沉思着的,即使在走路的时候。我的母亲担忧,在劝戒之后还是改不下的当儿,便叹口气说:

“我看呀,这孩子会弄出病来的!”

至今做起小说来,中国旧东西的形式和体裁,与乎描写的手法,大概都没有怎样影响着我,不过却养成我爱幻想的脾气了;只要抓着一个片面的印象,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它展放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果说旧东西之帮助我,大约就在这一点上面吧?虽然这是有着倾于架空那样的危险的。

以上的情形,是在村中私塾读书的时候。进高级小学那一两年,便少有阅读小说了,一方面自然是由于教师的禁止,一方面也是由于高兴着新鲜的科学。到成都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刚是五四运动以后,流行着好些翻译的及创作的小说,于是,欢喜读故事的心情,便又恢复起来。记得最初感到饶有兴味的一篇,是《新潮》上孙伏园译的托尔斯泰所著《高加索的囚人》。其次,便是《小说月报》上夏尊译的国木田独步所著《女难》。另外又看见林琴南所译的迭更斯的《贼史》。读的时候,不比先前的情形了。先前读中国的旧小说,只觉得两军陷阵,义侠杀人,怪有兴趣,现在却是为《女难》中的盲人,《贼史》中的阿里渥等等,悄悄堕泪了,且感着如此流泪是快畅的,这大约也由于我自己的家境,是在一天一天地倒败下去的原故吧?忧闷的心怀,便总想要在悲剧的故事中,寻找发泄的处所。

这样一来,读到四年师范的我,身体和精神,都弄得非常的颓丧了,但在五四潮流的余波中,逐渐养成的一颗上进的心,却仍是十分坚强的。

这时便决定到外面各大都会去半工半读,发心专门研究哲学,文艺因其容易使我在生病,便全然抛弃了。

1925年夏天,离家漂泊,到云南省城,在昆明红十字会内做一名杂役,起初还雄心勃勃地从事哲学,后来因无力多买书籍,又以面对着无情的生活,不容去作高深的研究,便只得放弃了,就又重新回到文学的路上。同时因为投稿关系,便接触了一些研究文学的青年,如云波社的人们,由此就更加努力做了一些新诗。内容呢:一种是抒情的,发泄或人的悲哀;一种是唯美的,麻醉我自己的心灵。这里就记得的,写一首出来。

低徊在湖滨,

天空的星晶莹,水里的星凄清,

都睇着我眼波盈盈。

忽的一闪流晶,

水里的向我涌进,天上的向我驰奔,

呵呵,我要捧着双星,光灿地飞腾。

地位,是一个服侍别人的小工,怎能爬得高呢,只是幻想“光灿地飞腾”来暂满足自己了吧。当时,文学内容的倾向,无疑是受着创造社的影响。并且晚间去到英语学会补习英语,又尽读些外国英雄美人的故事。因此,把现实反映在文学上,这企图始终是没有过的。所以,那时从事的文艺写作,全不能使我感到生之泼辣,只是徒然灰颓起来。加之处境一天一天地恶劣,竟连自杀这件傻事,也想试试的了。后来在无可奈何中,便又漂泊开去。

由四川到云南,由云南到缅甸,一路上是带着书,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索吊着颈子的墨水瓶的。在小客店的油灯下,树荫覆着的山坡上,都为了要消除一个人的寂寞起见,便把小纸本放在膝头,抒写些见闻和断想,——这是随手写来随手丢掉的。由这上面我得了写作的乐趣,墨水瓶和纸笔,从不曾离开过一天,即使替别人挑担子,我也要好好地把它放在主人的竹筐内的。

我的包袱内,始终没有装过一本文学书,倒是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胡适之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吴稚晖的《文府》及一些经济学之类的书籍,反而跟随了我一两千里的路。假如当时有人指点,叫我带一两本顶好的文学书,放在身边,一面漂泊,一面研究,我想,我如今绝不至如现在这么似的。同时,也因为对文学的观点不好,觉得文学不应是终身研究的东西,即使有好的小说,大约在当时也不会带的吧?

后来看见一本果歌里的《外套》了,这是在缅属野人山中茅草地做店伙计时,一个云南朋友,从昆明寄来的。但我并不怎样高兴,因为里面的主人翁,我觉得无论如何也比我过得舒适些,引不起我下细研究的趣味。这时,我对文学还是注重内容,不留意文体和描写的。不过每天在侍候客人之余,打扫马粪之后,仍旧把小纸本放在膝头,坐在土阶上或是树荫下,描写些见过的人物及记载些有味的方言。

做工五个月后,跑到八莫去,身上有了工钱,不愁生活,白天在各处巡游,看东看西,晚上就回到一间专住苦力的破楼里,伏在地板上,趁着一支洋蜡烛,写我所喜欢的诗句。

蹲在掌大的窗边,

瞧见了江水弥漫,

破楼里虽是幽暗,

心灵中却闪有波光片片。

蹲在掌大的窗边,

瞧见了江水泛滥,

破楼里虽是黑暗,

心灵中却飞有白鸥点点。

题名《伊拉瓦底江边》。这与我当时愉快的心情,刚好是合拍的。这些时候,一作正经的,便是诗,随便的断片的散文,做小说,是直到仰光以后的事了。

我到仰光的时候,也万想不到要做小说的。初抵仰光,没一熟人,钱又用尽,并且病得很重,就给店主人赶到店头,为万慧法师救着,稍好时,替他做些杂务的事情:煮饭扫地,一面看看书,同时也做诗,不过调子却比以前来得惨伤了。

回首岷沱的故乡,

泪滴在异国的湖上。

但愿将朽的皮囊,

丢在慈母的墓旁;

冷寂的幽夜呵,

化作点点萤光,

减我慈母的凄凉;

芳春来临呵,

化作朵朵花香,

让我慈母好徜徉。

回首岷沱的故乡,

泪滴在异国的湖上。

这首的内容,是病中在大金塔的湖畔酿成的。至今想来,也许当时的心境,并不像写出来这样的悲哀,不过大约是愈写得悲哀便愈觉得快畅罢了,因为我以前有个时期曾经是把悲哀当做玩物过的。

慧师是位研究梵文的学者,不住寺庙,全以教书维持生活,常常感到拮据,我便竭力找事做,另谋出路,但一时也找不着什么;忽然他见了我写的东西,便说,我可以做点文章,投到华侨报馆去。我就做了一篇题名《老憨人》的短篇小说,送到《仰光日报》去试试,编辑陈兰星君是慧师的朋友,马上先给我二十个卢比,随即把小说登了出来。那时是1927年的冬天。从此我就大做特做起来了。不过对于技巧太少修养,而且也还是把它当成游戏的东西,所以先后作了二三十篇,竟没一篇可以看得的。

后来,在电影院看见一张侮辱中国人的片子,收场时,许多中国人临到外国飞机的轰炸,我反而同在座的白人棕色人,一齐拍起赞美的巴掌来,由此,我才深刻地认识了艺术的魔力,同时也明白了文艺的重要,不过我还是没有研究文学的决心。

回到上海,在北四川路上偶然回头碰见了我的研究文学的朋友,师范学校时代的同班同学,沙汀,他见了我那么些经历,并估量我适合于治理文学,就把我拉到他家去住着,朝夕共同研究,此后,才决心走文艺这条道路了。然而,这决心也有过动摇的,原因是由于屡次投稿的碰壁,直到后来《文学月报》发表了我的《人生哲学的一课》时,始行坚定下去。

1934年

同类推荐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在2006年盛夏酷暑来临之际,我突发奇想,萌生了这个念头。既不出自响应什么号召,也不源于迎合某种需要。只是想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十年写一点东西。准确地说是写一首长诗,三千六百五十行。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热门推荐
  • 寿衣店主

    寿衣店主

    因为我的祖上犯了禁忌,所以我遭报应了。看我寿衣店主怎么逆天改命白天做活人生意,晚上做死人生意.....
  •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湘西赶尸、衡阳害手、苗族蛊女、炒骷算命、犀照、阴刀,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民间异术,你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道教玄术,跟着本书,走进全新世界,体验前所未有的刺激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她手抓着阳台栏杆,笑的凄美:“靳向东,你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靳向东红了眼,暴喝:“不许跳,你要是死了,我立马把儿子送下来给你陪葬。”古之渝这辈子就一个愿望,逃离靳向东的魔爪。而靳向东这辈子也就一个愿望,娶古之渝为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天斗帝

    乱天斗帝

    他本是掌控大道本源的战帝,却因一场浩劫寂灭轮回。后世名为宇然的他,与生俱来识海中就存在着一段难以忘却的经文,这段经文让他渐渐从懵懂中走出,从稚嫩中蜕变。
  • 鬼灵鬼灵

    鬼灵鬼灵

    主角魏不二,毕业之后长期赖在家里被父母扫地出门。拥有快速学习东西的能力,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大,所以对什么都很懂,但都算不上专家级别,有超级万金油的称号。在经历一系列诡异的事情后魏不二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因为发生的那些事情即合理又不合理,合理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不合理是因为所有的事情发生的都巧合的不合道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者一切。
  • 修仙崇祯

    修仙崇祯

    现代修真高手段飞元神在突破虚空时,不慎岔气爆破,肉身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他的元神竟然附上了吊死在煤山亡国君崇祯的躯壳上,最终获得了新生。修身,修气,修道,修仙,草根逆袭的帝王之路......玲珑江山社稷,最终还是印着他的姓氏......
  • 小小代者:捡个身份混六界

    小小代者:捡个身份混六界

    六界中六族皆知,六界之外有一族混迹六界,生无来处,死无去所。专吸天地之灵气,乱阴阳之秩序,毁八方之安宁。然,这一族却只在六界之中留下一个模糊的名号——代者。六界之中,神仙人魔妖鬼,随便拎个出来,要身份有身份!男公女母或奴或主,美丑老幼高矮胖瘦,满满都是啊天了噜!代者呢?一没脸!二没皮!三没身体!四没生老病死!吼~好嘛!闭上眼,深呼吸!没身份咱就捡身份,要什么身份捡什么身份!神魔妖鬼仙人?等着!
  • 银河之雷奥尼克斯

    银河之雷奥尼克斯

    且看拥有银河火花的雷奥尼克斯,怎样在奥特世界玩
  • 问鼎大帝

    问鼎大帝

    被秘宝从地球带到天界的黄昊,在被天界三大原始天阶至尊逼迫下,不得不选择自爆。结果再次被秘宝从天界带着灵魂穿越到了凡界附体重生于没落世家子弟。渴望重返天界报仇的黄昊,不得不陷身于各种各样的阴谋阳谋中提升实力。这一世,我只问鼎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