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200000006

第6章 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2)

衫。

衫本属于袍衫类,但长度只到膝,膝处设一界限,称为横……下面用裳续上。因此,衫虽然属于袍衫类,但构造上更像袍衫和深衣的综合体,是汉服体系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款式——

衫类。早期的

衫是作为官服出现的,领子都用圆领,而后来的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

说到

衫不得不提到隋唐时期的另一种服饰——直裰。前面提到前朝上下通裁的长衣,例如袍衫,即是出自长衣,而原本的长衣却没有形成定制。但是到了隋唐时期,规定衣长到脚踝,并且要有宽衣缘,而且都是交领,两侧不能缺胯(开衩)。当时直裰的定制,主要是想复兴古礼,找个深衣类与袍衫类的最佳中间点,因此直裰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也以着衫为尚。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这不仅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关,更重要的是由当时的政治文化决定的。宋代文人袍衫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儒生服装,它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当时的时代特征,也表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宋刘过的《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曰:“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衫在宋代品种、衣式很多,有凉衫、紫衫、白衫、裥衫、毛衫、葛衫等。样式上也包括对襟大袖、直裰等多种。士庶百姓多用作常服,文武官吏则作为便服。凉衫披在外面,因为是浅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后来作为吊慰凶丧时的服装,其他场合不穿;紫衫本来是戎装,因为是紫色的,所以称紫衫,此衫前后开衩,以便于骑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织成的衫;裥衫,衫下加一条横裥,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官服形制,所以官员中也有很多人穿着;还有一种叫帽衫,穿着时头戴乌纱帽、身穿黑色罗制圆领衫。

明代士人也多服衫,衫的形制为圆领大袖衫,被称为“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清李渔《玉搔头·微行》就曾如此描述:“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皮冠把龙头轻罩。”

清初衫的款式尚长,顺治末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袍衫在清中后期流行宽松式,有袖大尺余的。甲午、庚子战争之后,受适身式西方服式的影响,中式袍衫的款式也变得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臀。除了这种传统的衫之外,清代还有衬衫。衬衫穿于袍服之内,形状与长衫相似,也有上半截用棉布,下半截用绸缎,在腰部相缝接而成的两截衫。

关于长衫的质地,清人多用丝织物,但也有许多人用布料做长衫。清代的棉织、印染工艺很发达,已成为江南农村主要的家庭手工业之一。松江布、南京布、麻棉混纺布、色织布不仅质地精良,而且色彩质朴悦目。清长衫的颜色多用月白、湖色、枣色、雪青、蓝、灰等色。民间短衫作常服,常用黑、灰、蓝等耐脏的颜色。衬衫多用白色、玉色、油绿、蛋青等清淡干净的中间色。这也符合衬衣作为过渡性衬托服饰的特性。

说到清代的袍衫,必须要提到一种极具满族色彩的服饰——马褂。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正如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所说:“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演变成一种常服,并发展出单、夹、纱、皮、棉等款式,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马褂的形制以对襟为主,也有大襟或缺胯的形式,长不过腰,下摆开衩,衣袖有长短两种,长者及腕,短者至肘,袖口部分大都齐平,不装箭袖。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当时还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的颜色可以明白地,表示穿着者不同的身份,其中以黄马褂最为尊贵,是皇帝特赐的服装普通百姓是不能穿着的。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

民国初年,政府曾把黑马褂、蓝长袍定为男子礼服。从民国颁行的《服制条约》来看,男子所服的马褂通常齐领对襟,衣长至腹,袖长至手腕,下摆左右及后背都开衩,质地多是丝麻棉毛,一般是六粒纽扣,穿着时与长袍和礼帽相配合。从20世纪40年代起,西服逐渐取代了马褂成为正式场合的礼服,马褂也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裆是一种无袖的上装,又被简称为“两裆”或“两当”,本为少数民族服装,先秦时就有此物。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裆又分别被称为背心、坎肩、马甲。此衣只有前后身,其款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两当甲(将在第八章作详细介绍),目的在于一挡前胸,一挡后背,故称两当(裆)。在两当甲内部,为了防止甲片与身体摩擦,往往有与两当甲形状相同的衣衫衬里,称为“两当衫”。这种两当衫穿着方便,两臂都露在外边,适宜活动,又适合在春、夏、秋季热天中穿着,所以它很快在民间流行开来,成为军服影响平民衣着的一个典型例子。

裆在汉时多为妇女穿着的内衣,这种裆前后两片,很像今日的背心。妇女穿交领或直领上衣时,领口开敞得比较大,贴身穿一件裆,既保暖,又起遮蔽作用。有的裆还做成夹层,内絮丝棉,供冬季御寒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女皆可穿着,这个时期裆逐渐由内衣变成衣衫之外的便服。

魏晋时期的裆有铁、绣、绵、夹等质。《南史·柳元景传》记载:“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降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这是有关战争中两当衫的描述。在民间,则如《晋书·舆服志》中所载:“元康末,妇人衣出裆,加乎交领之上。”此时裆多为夹服,以丝绸为之或纳入棉絮。南梁王筠曾在《行路难》诗中写道:“裆双心共一抹,袒腹两边作八撮……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这又说明裆亦可穿在贴身之处。

唐代,

裆的样式发生了部分变化,由原来的无袖发展成半袖。《新唐书·车服志》中说:“裆之制,一当胸,一当背,短袖覆膊。”由此来看,裆在此时已经不再是背心的样式,应该是短袖之服。

至宋代,官方服饰中也有裆,如《宋史·仪卫志》中记载:“今详裆之制,其领连所覆膊胳,其一当左膊,其一当右膊,故谓之‘起膊’。今请兼存两说择而用之,造裆,用当胸、当背之制。”宋《清明上河图》、《耕织图》中都有穿着背心的人物形象。这一时期裆的款式基本一致,以直线裁成,呈长方形,对襟直领,衣身长至腰际,下摆两侧各开-衩,两襟之间不用搭襻,也无纽扣,穿着时任其敞开。

元明时期的裆通常作对襟或大襟,衣式上窄下宽,与宋代直通上下的长方形相异。如山东曲阜孔府收藏的一件背心,相传是明代衍圣公之物,对襟圆领,肋下开衩,在领襟、出手及下摆部分镶以红色缘边。背心也有单、夹之别。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襟交领,领缘宽阔,穿着时以带系结;另一类采用对襟圆领,领襟之缘狭窄,在襟部缀三道纤细的绢带,穿着时于胸前系结。

裆衫由少数民族服饰变为汉族服饰,由军队服饰变为百姓服饰,由外衣而至内衣,由背心而至短袖,再由短袖而至背心,由上层而下层,由无扣至有扣,历经变化。在这样的流变过程中,变与不变,都取决于裆服饰本身的实用性价值与简洁方便的穿着方式。

半臂

半臂,顾名思义,就是半袖,由上襦演变而来。其袖长多处于臂肘间,其形制为合领,对襟,胸前结带儿;穿时加于衫子之上,也有穿于袍服之内的,为春秋之服。汉代半臂以妇女所用者居多,通常被制成大襟交领,衣长至胯,袖长至肘,袖口宽博,并加以缘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也有穿半臂的习俗,穿时多着于衫襦外。

隋唐时期,据《事物纪原》载:“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士人竞服。”唐代半臂十分普及,且男女通服。这个时期的半臂大多被制成对襟,衣式短小,长及腰际,两袖宽大而直,长不掩肘。唐代半臂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加罩在短襦之外,犹今背心。另一种是先穿半臂,再在半臂上加罩襦袄袍衫。

此服穿着虽无禁忌,但因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其质地、纹饰、色彩却略有差异。如隋炀帝宫人及官宦贵族母妻等,均以大红罗为料质,以蹙金飞凤为纹饰,普通百姓则不能穿如此华丽的半臂。

唐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纺织技术也有了较大提高。此时半臂主要以织锦为面料。锦的组织紧密,质地厚实,具有一定的御寒作用。同时,蹙金半臂也有实物出土,但其制作工艺至今还是个谜。蹙金绣采用的捻金线又称圆金线,在每米蚕丝线上缠绕金丝3000转。捻金线平均直径仅0.1毫米,最细处0.06毫米。目前世界上手工捻金线最细直径也仅0.2毫米。所以,当时非皇亲贵胄不能穿此华服。杜甫有《丽人行》诗:“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以后,半臂之制轻装饰而重实用,除少数仍以织锦为之外,大部分采用绫绢制成,内絮绵絮,使之成为御寒之衣。

宋代半臂依然流行,且因此服演绎出一个“半臂忍寒”的故事。据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宋祁(998-1061年)是宋朝著名的词人,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他一生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有一次他在锦江宴请,感到有些寒意,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宋祁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对此,后世清人赵执信在《海鸥小谱·浪淘沙》中略带讽刺地说:“令我忽忆半臂忍寒宋使君,又忆五花杀马王学士。不辞白发映红妆,请卿试看风流子。”北宋文学家苏轼因“谤讪朝廷”罪被贬谪到海南岛,在其后返回常州的归途中就是穿着半臂的。这个故事在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里曾有记述:“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

辽、金、元时期人们也着半臂。这个时期的半臂实物在考古发掘中有发现,如内蒙古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一件,制为双层,料用罗,衬里用绢,面料上满绣花马团纹,衣式采用对襟直领,前襟长60厘米,后背长62厘米,腰宽53厘米,下摆宽54厘米,袖长43厘米,袖口宽34厘米。

搭护是元代半臂的另一种类型,皮外衣,有表有里,元代曾有“骏笠毡靴搭护衣”的诗句,可见这种服饰在元代较为普及。

还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这种比甲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胡大姑》中写道:“视之,不甚修长;衣绛红,外袭雪花比甲。”何垠注曰:“比甲,半臂也,俗呼背心。”

明清仍有穿着半臂的习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年间曾颁令青布直身作为普通男子的章服。在清人对明人的追记中,明末的时尚常以袖的宽窄短长、衣身的长短为变化内容。

清代出现了一种名曰“马甲”或“坎肩”的服饰,这种服饰结合了裆和半臂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方骑射民族的服饰风格,以襟的各种方式和扣襟的装饰及花纹组织为个性。马甲于春、秋、冬季罩在衫外,老少男女皆宜。清代马甲在裁制时多采用曲线,尤其是出手部分,往往带有一定的弯势,下摆底线也呈弧形。最富于变化的是衣襟,除传统的对襟及大襟之外,还出现了曲襟、一字襟等样式。曲襟亦称“琵琶襟”,是一种短缺的襟式,其制类似人字襟,唯有襟下部被裁缺一截,曲折而下,转角之处以纽扣纽结。一字襟背心是一种多纽扣背心,通常于胸前横开一襟,钉纽扣7粒,左右两腋各钉纽扣3粒,合计有13粒之多,俗称“十三太保”或“军机坎”,满语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中勇士的意思。最初只有朝廷要员才有资格穿这种马甲,作为身份显示,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礼服,一般官员也可以穿了。

一般男子的马甲多缘以深色的大宽边,纹样装饰以折枝团花、兽、蝙蝠以及带有故事情节的山水人物最为常见,形成了服装的筋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背心的特点是脱卸方便,虽然穿在袍褂之内,骑马时若觉身热,可从外衣领襟处探手解开纽扣脱下,无需下马。也因穿着便利,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分男女均可穿着。民国初年仍有人穿着,并且将其加罩在袍褂之外。

时至今天,马甲因其实用、方便的特性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只是趋于简单化,多为对襟,少了繁复的装饰与特殊文化象征意蕴。

褙子

褙子,又名绰子,从隋唐时期的半臂发展而来,在宋代广为流行。与半臂相比,褙子的袖管和两裾都要加长,直领,对襟,开衩,小袖,衣长至膝,衣两侧开高衩,腋下有带。褙子在辽宋时期十分流行,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男女都穿着。正如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所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王孙、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汉,都是了顶背带头巾,窄地长背子,宽口裤”。男子一般把褙子当作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朱子语类》云:“崇观间,莆人朱给事子入京,父令过钱塘谒故人某大卿。初见以衫帽……及五盏歇坐,请解衫带,着背子,不脱帽以终席。”又“前辈子弟,平时家居皆裹帽着背,不裹帽便为非礼,出门皆须具冠带。”这说明褙子在宋代的普及性。妇女则可以将褙子当作常服(公服)或次于大礼服的礼服来穿。《家礼》载:“女子笄,适房服背子。”

宋代褙子的形制大约有三种。一种是斜领加带式,其具体形制是斜领,身长至脚面,窄袖至腕,后背至腋下附两根带子,可以扎系。第二种是对襟开胯式,这种褙子最为典型,窄袖长至腕部,直领对襟,腋下开衩很高,没有任何带束。第三种是直领长袖式,这种褙子较宽松,开衩较高,袖为半袖。

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多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

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样式。

宋人出行时所穿的褙子一般比较长,北宋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人穿着这种长式褙子。短式的褙子则为轿夫、仪卫、货郎等人穿着。为了劳作时行动方便自如,劳动者多爱穿开胯褙子。

尽管褙子在宋代广泛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正式的服装,多是人们家居休闲时所穿着。褙子不系襻纽,是腰身可长可短、可宽可瘦的直腰身款式,裁剪十分简单,且没有过多的配饰,充分显示了宋代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同时又与其国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国势积贫积弱,故尔统治者一再强调衣着“务从简朴”、“不得奢侈”,因此北宋的服饰一改隋唐的雍容华丽,渐趋朴实之风。时至南宋,程朱理学强调“灭人欲”,华服美食成为罪恶的象征,服装务要俭朴、简单、节约。褙子没有曲线,没有袒领,没有宽肥大袖,样式简约、风格素雅,是以简胜繁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

元代沿袭宋代习俗,仍穿着褙子。如元人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就有“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的描述。明时男子也着褙子,其形制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在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较宋时的褙子袖、身有所加肥。元明以后褙子多为妇女之服,清人方以智在《通雅·衣服一》中说“褙即背也,元以来女服褙子”,而男子多不再服之。

胫衣裤绔“裤”字,古代写作绔、……《说文》中又说:“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释名》中详细解释了的含义:“……跨也。两股(大腿)各跨别也。”此种裤的出现很早,商周时期人们下体就着有裤,不过那时的裤属于无裆的套……只有两个裤管,上达于膝,下及于踝,穿着时套在胫骨上,因此又叫胫衣。胫衣以绳带系缚,也被称作“绔”。《拾遗记》记载:战国时,身为齐国之相的苏秦勤奋好学,外出时有所见闻则随时记录,当身边无竹木之简时,便记在手掌与大腿上,回到家再将其抄录下来。这是因为在大腿上没有着绔,墨书之后可以洗去。再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俑,下体穿裤,有长短两种。长裤主要见于中高级军吏俑,裤长至足踝,且紧紧收住踝部,似有带系扎。短裤多见于步兵俑和车兵俑,裤管较短,仅能盖住膝部,脚口宽敞,形状多样,有喇叭形、圆筒形、折波形、六角形、八角形、四方形等。

从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来看,中国早期的裤子都为开裆裤。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穿着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条裤腿,无腰无裆(也可说是无腰开裆),穿时只套在胫上(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即可。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以“双”字来计。穿这种裤子,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是在冬季,可起到保暖的作用。当然,这种裤子只能套在里面。

秦汉之际,裤子开始从胫衣发展到可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仍不加以缝缀。因为在裤子之外还有裳裙,所以开裆既不会不文明,也便于私溺。因而古书上也将这种裤子叫作“溺”。

满裆长裤来自于北方少数民族。对于长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穿裳骑马会很不方便,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穿着满裆的长裤了。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才开始学习穿满裆长裤,但最初仅在部队中流行。到了汉代,这种满裆长裤已为百姓所接受。为了与开裆的区分开来,这种满裆裤多被称为。颜师古在《急就篇》注:“合裆谓之……最亲身者也。”也就是说是贴身穿着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曰:“……以三尺布为之,形如牛鼻。盖前后各一幅,中裁两尖裆交辏。”《汉书·外戚传》也记载曰:“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服虔注曰:“穷绔有前后裆。”

裤子有了蔽羞的前后裆之后,免除了因无裆而使身体外露的尴尬,袍服的形式也随之改变,曲裾深衣渐渐被直裾所代替。因上衣下裳是当时着衣之规范,因此贵族们必于裤之外加穿袍裳。但地位低贱的奴仆为活动便捷不再穿裳而单独穿裤。裤和短上襦一起穿着,合称襦裤。《史记》中曾记载:当年司马相如为了羞辱其岳父卓王孙,“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因“犊鼻”在古代为贫贱劳作者所穿,所以司马相如自着犊鼻在市肆做酒保,显其贫贱,并借此使卓王孙感觉难堪。

在魏晋时期仍然存在,《晋书·阮籍传》称:“独不见群虱之处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裆,自以为得绳墨也。”说的就是阮籍不遵礼仪,将循规蹈矩者斥之为寄生于裤子中的虱子。

魏晋以后,……二字合流,合裆之既可称,也可称。据《世说新语》记载,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见他没穿衣服,就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梁书·诸夷传》也说:“国人……辫发垂之于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这里的……

……指的都是同一物,也就是合裆的裤子。

魏晋时期受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影响,士庶百姓的下体之服多以着裤为尚。裤的形制比较宽松,尤其是两只裤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俗称“大口裤”。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较紧身,叫做“褶”。颜师古在《急就篇》注“褶”字曰:“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的衣服款式,与汉族传统以右衽为习尚不同。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叫做“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服式,最初多用于军旅,以便于行军、作战。后来人们发现这套服装比中国传统的衣裳要简便、适体得多,所以也纷纷采纳,逐渐成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因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一般以质地厚实的布帛为之,秋冬所用者则以兽皮制成。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引《江表传》曰:“范出,更释……着褶,执鞭,诣合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

魏晋之初,因褶是左衽之服,常常被作为“异服”。《魏志·崔琰传》记载,魏文帝为皇太子时,穿了褶出去打猎,有人谏劝他不要穿这种异族的贱服。尽管如此,褶仍在上层社会中被广泛穿着。据《宋书·帝纪》记载,宋后废帝刘昱(473—476年)就常穿褶而不穿衣冠。《南史·帝纪》也说,齐东昏侯把戎服褶当常服穿。后魏时期褶成为朝服。《梁书·陈伯之传》也记载,褚缉写了一首诗以讽刺后魏人,诗曰:“帽上着笼冠,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反映了当时衣着的情况。正是因为褶在这一时期被广泛穿着,所以晋朝时就把褶定为常服,天子和百官都可以穿着。《晋书·舆服志》记载:“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腰有络带以代……”裤褶的穿着成为定制。

南北朝虽以大口裤为时髦,但因穿大口裤行动不方便,故用三尺长的锦带将裤管缚住,称为缚裤。南朝的裤褶衣袖和裤管都更宽大,即广袖褶衣、大口裤。这种形式又反过来影响了北方的服装款式。

隋唐时期,褶承袭魏晋旧制,形制与前代基本相似,只是地位进一步抬高,由先前的官民通用改为官宦专用,并将褶的衽由左衽改为右衽。当上褶与裤裆合穿时,下常为缚裤,多用锦缎丝带,截成三尺一段,在裤管的膝盖处紧紧系扎,便于行动。从隋代开始以颜色作为标志区分褶,并沿至唐前期。唐武德年间对褶的规定主要限于武官,至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下令百官朔望日上朝都要服褶,武后时期更是推波助澜,后经历了中宗时期的一段停滞,玄宗时期又恢复。总之,“褶之制,五品以上,细绫及罗为之,六品以下,小绫为之,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绯,七品以上绿,九品以上碧”(《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

尽管官方如此推崇褶,但由于其既非传统冠服,又不如袍服方便,所以不能逃脱逐渐消亡的命运。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前后,大臣归崇敬以百官朔望日上朝着褶非古,上疏云:“按三代典礼,两汉史籍,并无褶之制,亦未详所起之由。隋代以来,始有服者。事不师古,伏请停罢。”(《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归崇敬传》)至此,实际生活中已没有褶的位置。

到宋代,经过长期演变之后,裤子又回到了其最初开裆的形制,以“膝裤”的形式出现。但这种开裆膝裤与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身穿着不同,多加罩于满裆裤之外。从史籍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均可穿着膝裤。膝裤的地位处于长裤与袜之间。《朱子语录》称,南宋奸臣秦桧在朝为相,虽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对他也时有防范,秦桧死后,高宗不免松了口气,对臣下说:“朕今日始免膝裤中置匕首矣!”由此可见,连皇帝平常也穿膝裤。

烟色牡丹花罗开裆裤,出土于福州南宋的黄中墓中。裤的通长为87厘米,腰宽74厘米,腰高11.7厘米,裆深36厘米,腿宽28厘米,脚宽27厘米,腰带有破损。它的面料是花罗,以三经绞罗为组织,花部组织属平纹组织,提花的纹饰为牡丹。该裤的裤筒每边各用长方形单幅纵式折合,顶部每边各向内皱折两道,略呈弧状。两裤筒内侧加一三角形小裆,裆以下至裤管缝合,而裆以上至顶部未缝合。上接有腰,于背后正中开腰,两端系带。黄墓中出土的开裆裤尺寸均大于合裆裤,因而推断当时合裆裤穿在里面,开裆裤则是套在合裆裤外面的。

除开裆裤外,宋代的裤子还有合裆裤。合裆裤的裁片主要由裤腿、裤裆和裤腰组成,都是整片,没有拼接。裤裆是一长方形,折叠以后并不宽,但很长。这样,依靠裆片的长度和交叉的两片裤腿,可以使活动更为方便。裤子对于人体体形的表现主要在裤腿上部的处理上,裤腿长方形,上端的一角被裁掉一个三角形,这相当于现代裤子对于裤腰的处理,使裤子更加贴合身体。这种设计表明裤子已经有了表现人体体形的意识。当然这种意识的存在也说明当时裁剪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裤子的重视,同时也与裤子的外衣化进程有关。

明代的膝裤多以锦缎为之,制为平口,上达于膝,下及于踝,着时以带系缚于胫,因为在外观上与袜子比较接近,所以又有“半袜”之称。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三十三中称:“吕蓝衍《言鲭》,谓袜即膝裤。然今俗袜有底,而膝裤无底,形制各别。按《炙毂子》曰:‘三代谓之角袜,前后两只相成,中心系带。’则古时袜之制,正与今膝裤同。岂古之所谓袜,本如今膝裤之制,后人改为有底,遂分其名,而一则称袜,一则称膝裤耶!”

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其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于大腿者。套裤的质料有锦、缎、绸、呢等。裤管的造型也有多种: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式;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裤管的底部紧裹于胫,为了穿着方便,就在裤管下开衩,穿着时以带系之。清人李静山所作《增补都门杂咏》一诗就说得非常形象:“英雄盖世古来稀,那像如今套裤肥?举鼎拔山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围。”这个时期的裤管上端大多被裁制成尖角状,着时露出臀部及大腿外侧。妇女所穿的套裤裤管下脚常镶有花边,所用布帛色彩也较鲜艳。

除套裤以外,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穿着,既可衬在袍衫长裙之内,也可和襦袄等服配用,穿着在外。所用质料也有多种,视季节而别。明清小说中有大量关于裤子的描写,如《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三回:“拿了狄员外的一腰洗白夏裤,又叫狄周来伺候先生洗刮换上。”《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和芳官两个先划拳。”

晚清时期,又开始穿裤管十分宽大的套裤,裤的上端多被裁成弧形,前高后低,穿着时露出臀部和大腿上部。而平民百姓外穿合裆裤者也越来越多,应该说衫、袄和长裤成了清中期以后的主要服装。当时的裤子都较肥大,裤口敞开,呈大撒口裤腿。为了劳动方便或保暖,有时也用宽布带把裤腿扎紧。

从胫衣到

再到膝裤,裤子的发展经历了一种反复。在讲究宽衣博带的中国古服饰发展史上,裤子始终没有占据主流,多被作为“亲身之衣”而附属于各种襦裙、袍服之内。这种情况在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裤子的实用性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裤子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服饰,而被历史悄悄淹没的,则是人们关于“只穿裤子是不雅之举”的伦理思想与审美观念。

裙裳

裙裳作为汉服之下裳,其产生的年代久远。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抵御寒冷,用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形成了裙子的雏形。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相传在4000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规定不同地位的人着不同颜色的衣裳。那时的“裳”就是裙子。五代《实录》说:“古所贵衣裳连,下有裙随衣色而有缘(沿边而装饰曰‘缘’);尧舜已降,有六破(破者,析也,即皱褶)及直缝,皆去缘;商周以其太质,加花绣,上缀五色。盖自垂衣裳则有之,后世加文饰耳。”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裙裳的情况。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普遍着上衣与下裳相连的深衣。汉代时裙子流传开来,不过上衣甚短,裙子甚长,现存的汉代陶俑、舞伎俑所着服饰就有如此明确的反映。那时裙子都有皱褶,即所谓“褶裥裙”。普通男子也有穿着短襦裙的,一般人们在劳动时将裙撩起来塞在腰间,以便于劳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载,“(管)宁常着皂帽、布襦……布裙”。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流行起“间色裙”。据《宋书·羊欣传》载,王献之做吴太守时,曾趁羊欣睡觉时在羊欣所穿新白绢裙子上题书数幅而去。羊欣本善书,得此真迹,书法大有长进。裙子是六朝时富贵子弟的常见装束,有“裙屐少年”之称。《北史·邢峦传》载“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务”即可为证。

隋代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人们所采用。唐代的裙子长度及裙幅与前代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这使裙子更加蓬然丰满,被各个阶层所钟爱。

宋代因袭了唐代的襦裙,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宋代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也有红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以右为主;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辽金元时期是少数民族执政的时代,这个时期汉族所用的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少数民族裙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如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多穿一种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身折为六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明代恢复了汉族传统习俗,裙子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特色。曾风靡于唐代的红裙到了明代再度流行。明代流行长裙,且花式繁多,品种各异。《水浒传》中说:“(洪教头)脱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成化年间(1465—1487年),京城时兴一种“马尾裙”,裙式蓬大,舒适美观,传入京师后,京师人多“买服之”。据记载,最初能织做这种裙子的人很少,价钱昂贵,因此只在一些富商贵公子中流行,以后商家及贩售者增多,“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至成化末年,连朝官亦“多服之者矣”(陆容《菽园杂记》)。

清代,汉族“上衣下裳”的制度被破坏,裙子基本退出男装领域。

褐衣

古代有一种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粗劣的襦,或称袄,一般为贫苦人所穿用。《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注云:“褐,毛布也。”汉朝贾谊《过秦论》中曰:“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隋唐时期褐衣为一般平民所服,以织麻或织毛为之。但此时期的褐有长有短,亦为隐者所服。

《旧唐书·德宗本纪》中记有“贞元四年……征夏县处士先除著作郎阳城为谏议大夫,城以褐衣诣阙,上赐之章服而后召”的故事。这说明阳城先以褐衣见皇上,之后皇帝赐之以官服。

这一时期还有一种毳褐。毳,指上有轻柔细毛的僧袍。据《因话录》载:“有朝士诣友生,见衲衣道人在坐。他日曰:‘公好毳褐之夫,吾但觉其臭尔。’友生曰:‘毳褐之臭,岂甚铜乳之臭?吾视毳褐,愈于朱紫远矣。’”所以,这里的“毳褐”也是对僧人品格的一种暗示。从这个典故中可知,“毳褐”乃和尚所穿之衣,通常以鸟兽的细毛织成。唐代居士裴休于晚年常披毳衲,于歌姬院捧钵乞食,曰:不为俗情所染,可以说法为人。尊崇禅僧的人们认为,散发着山野气息的和尚严装比那耀眼的朱紫朝服官衣要高洁得多。

宋以前,褐衣身长较短,所以又叫“短褐”,是广大劳动者的常用衣装,到了宋代,劳动者依旧以短褐为常用的衣装。另外,这时的一些隐士也常穿用麻衣,他们所穿服的这种麻衣也叫“褐衣”,但袖子和身腰都比劳动者穿的要宽、要长。

后世短褐质地多为粗布,名称也被“袄”所取代,但“短褐”这一词汇却成为普通民众的代名词,被经常使用,如成语“鹑衣短褐”就是描述人衣服短小、破烂,并进而表明此人的地位卑微。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热门推荐
  • 米线店

    米线店

    崔记米线店既是一个私人空间,又是一个公共空间,因此这里同时上演着两个故事:一是崔木元和未婚妻的各自的故事,二是郭兴和“那个女人”的故事。崔木元抵不住诱惑嫖娼了,她的未婚妻已怀孕五个月了,这是一个关于伦理的故事;郭兴“拐了人家的老婆,还把人打死”,这是一个关于法律的故事,但小说交代了杀人并拐人妻者郭兴背后的故事。
  • 外族小福晋

    外族小福晋

    一场阴谋重重的暗杀,让他与她相识。他,曾是汗位继承人,却被兄弟暗杀。她,救了他,却因家仇国恨不能爱他。再次相遇,他,救了她,却因两国联姻只能纳她为妾。他说:“贞儿,我自会待你如珠似宝!”她信了,他也果真这般待她,却不知,命运已经把她变成了他生命中万劫不复的劫……
  • 我忘记了自杀的理由

    我忘记了自杀的理由

    我。。。到底是为什么自杀呢?我。。。什么都记不得了。。。
  • 风雷际会

    风雷际会

    奇异的出身使得他从小就被别人歧视和欺压,由此也造成了他的二逼性格,某一天,一个少女闯入了他的生活,从此以后,他便身不由己的卷入了人与人,人与妖,妖与妖,甚至众生与神灵的争斗之中!就在他为自己,为爱人,为朋友,为苍生而一路拼搏的时候,一个谋划良久,布局庞大的惊天阴谋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 顶级守护

    顶级守护

    一只千年女仙附身叶欢身体,想尽办法激发叶欢内心的罪恶,实现她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浮躁的社会需要正能量,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该守护这片蓝天,叶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他自己斗,为了这片蓝天,哪怕洒下满腔热血,所以他是顶级守护!柳猛的朋友们,QQ群:187259874,欢迎来骚扰
  • 星河大霸主

    星河大霸主

    主角穿越后,修练着仙术,魔法,斗气三个不同的修练功法,在一个六千年前的高人指点下,将三大功法融会贯通,最后称霸星河,唯我独尊!
  •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他和她在下一场生死棋,生无数次,死无数次,无限的循环他和她破天荒的下了一场错误的棋盘错误的开始也将错误的结束但是,这场棋盘看似是他和她的棋局其实下棋之人另有其人……
  • 历史年鉴之1922

    历史年鉴之1922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我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本套年鉴丛书根据1900至1946年间每年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活动情况等编纂而成,并逐年成册,共二十四五册,是广大读者了解、认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全面、真实、系统的资料,史料价值极高。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上升期,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字的进位提升数学逻辑能力;风景图片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平衡练习训练身体协调性……《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铺好平坦的道路。
  • 杏花杂记

    杏花杂记

    熙熙攘攘中,总会有一抹不经意的灵感触动心弦。待到春花烂漫,四月十里杏花,我愿徜徉花雨中,谱一曲华美乐章。不过杂记尔,古风故事,起笔于杏花开时,故名:杏花杂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杨柳岸,晓风残月。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或缠缠绵绵,或意味隽永,总要试图博一个唇齿留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