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8000000020

第20章 解老(1)

【原典】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①,言其神不淫于外也②。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注释】

①上德不德:此篇是韩非对《老子》内容的解释。“上德不德”为《老子·第三十八章》开篇首句。上德:指道德最高尚的人。不德:通常将《老子》中的这个“德”解释为“自以为有德”;韩非将这个“德”理解为“得”,不德即指不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下文“德则无德”中的第一个“德”意思与此同。②淫:游荡。

【译文】

德,是人身内部的东西;得,是从外部获取的东西。《老子》“上德不德”这句话,道德高尚的人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自身就能保全。自身能够保全,也就叫作“德”。“德”即得到自身。凡是德,因为无所作为才得以凝聚,因为没有欲望才得以成全,因为没有思虑才得以安定,因为不加使用才得以稳固。倘若有作为,有欲望,德就无所归宿;德无所归宿,那么自身就得不到保全了。倘若使用它,思虑它,德就难以稳固;难以稳固,就没有功效;没有功效是由于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就没有德;不求取外界的东西,就保全了德。所以《老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不去人为地求得,因此有德。”

【原典】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为上德。故曰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译文】

因此推崇那些无所作为、无所思虑而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是称道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不再受到什么制约。世上那些没有掌握道术的人,故意用无所作为、无所思虑来表现虚无境界。故意用无所作为、无所思虑来表现虚无境界的人,他们的意念中常常没有忘记那虚无的目标,这就是受到那虚无目标的牵制了。所谓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是指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不再受到什么制约。现在受到虚无目标的牵制,就不是什么虚无了。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在对待无为上,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就达到了虚无境界;达到了虚无境界,德就充足;德充足了,也就叫作上德。所以《老子》说:“道德高尚的人无所作为而又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才这样做的。”

【原典】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译文】

仁是指内心自发地去爱人;喜欢别人得到幸福而不愿别人遭到祸害;仁是出自内心的不可遏抑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报答。所以说:“最高境界的仁没有功利的行为目的。”

【原典】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译文】

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一种办事原则,是父亲和儿子、地位高贵的人和地位低下的人之间的一种等级差别,是知己、熟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臣子侍奉君主得当,下属依恋上司得当,孩子侍奉父亲得当,卑贱礼敬尊贵得当,知交朋友互助得当,内亲外疏得当。义就是说处理各种关系很得当,得当的才去做。所以说:“最高境界的义就是要去做而且要做得非常得当。”

【原典】

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故曰:礼以貌情也。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仍之。”

【译文】

礼是体现内心感情的,是各种义的有条理的表现,是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相处关系的准则,是区别高贵和卑贱、贤能和不肖的方式。内心依恋而不能表达,所以用快速地小步走和下跪叩拜等礼貌动作来表明自己内心的怀念和归顺;心里确实有所爱慕而对方却不了解,所以用美好动听的言辞来加以申述,礼,是用来表明内心思想感情而体现在外表的礼节。所以说:礼是用来体现内心感情的。大凡人被外界的事物感动的时候,并不懂得这种感动就是他自身的礼。一般人的行礼,是用来尊重别人的,所以有时认真,有时马虎。君子讲求礼,是用它来增进他自身的修养;增进自身的修养,所以专心一意地对待它而使它成为最高的礼;君子行最高的礼专心一意而一般人却三心二意,所以两者就不能相应;两者不能相应,所以说:“最高的礼实行了却没有人响应。”一般人虽然三心二意圣人却还是毕恭毕敬地遵行所有作揖跪拜的礼而不懈怠。所以说圣人“竭尽全力继续行礼”。

【原典】

道有积而积有功;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译文】

道有所积聚,而道的积聚能产生功效;德也就是道的功效。功效有实际表观,有实际表现就有光辉;仁也就是德的光辉。光辉有它的色泽,色泽有表现它的事情;义,就是关于仁的事情。事情有礼的规定,而礼节有一定的制度;礼,就是义的制度。所以说:“失去道之后,就失掉了德;失去德之后,就失掉了仁;失去仁之后,就失掉了义;失去义之后,就失掉了礼。”

【原典】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

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①,不饰以五采②;隋侯之珠③,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故曰礼薄也。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注释】

①和氏之璧:古代的宝石,相传为楚国卞和进献给楚王的美玉。②五采:指蓝、黄、赤、白、黑五种颜色。③隋侯之珠:古代的名珠。相传隋侯曾经为一条受伤的大蛇疗伤,蛇为报答他的恩情,衔给他一颗大宝珠,后人称其为“隋侯之珠”。

【译文】

礼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文采是内在本质的一种修饰。君子抓住那内在的真情而不去管他外在的表现,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那些依靠外在的表现来让人判断自己内心情感的人,那么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情感就是不好的;那些等外表修饰以后才让人来论断其内在本质的东西,那么它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本质就是衰败不堪的。任什么对它下这样的结论呢?和氏璧,不用赤、黄、蓝、白、黑等种种色彩来修饰;隋侯珠,也不用金银来修饰。它们内在本质美到了极点,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那些要等装饰以后才能流行的东西,它的本质肯定不美。因此父子之间的礼淳朴自然而不拘形式,所以说,礼是淡薄的。大凡事物不能够同时旺盛,阴、阳双方就是这种情形;事理总是正反相互排斥的,刑罚和奖赏二者就是这种情形;实情深厚的外貌就淡薄,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礼就是这种情形。从这种情况来看,礼节繁琐是内心真实感情衰竭的表现。既是如此,那么施行礼,正是为了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所以,一般人的行礼,别人还礼就轻快欢乐,别人没有还礼就责怪怨恨。现在行礼的人本想从事于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又给众人提供了互相责怪的名目,怎么会不发生争执呢?有了争执就会产生祸乱,所以说:“礼是内心的忠诚淡薄的表现,是产生争乱的开端。”

【原典】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①。何以论之?詹何坐②,弟子侍,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在而白题③。”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④,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注释】

①意度:主观猜测。意:通“臆”。②詹何:战国时楚国隐士,道家人物。③题:额头。④婴:纠缠。

【译文】

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和事理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就行动,这叫作超前意识。这种先于经验的见识,是没有依据而做出的主观猜测。凭什么对它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次,詹何在屋里静坐,他的学生侍候在旁边,有头牛在门外叫着。学生说:“正在叫的是一头黑牛而它的额头是白色的。”詹何说:“对。这是头黑牛。但白色在它角上。”派人去验看,果然是黑牛而用白布包着它的角。用詹先生的道术来扰乱众人的心,华而不实而且太劳心伤神了!所以说“前识是先于经验的见识,是道的浮华”。不妨放弃詹何的明察,而派个身长不到一米的傻孩子去看一下那头牛,也知道是黑牛而用白布包着它的角。所以用詹何的明察,劳心伤神,然后才能和不到一米长的蠢孩子取得同样的功效,因此说这是“愚蠢的开端”。所以说:“超前意识,是道的浮华,是愚蠢的开端。”

【原典】

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所谓“处其厚而不处其薄”者①,行情实而去礼貌也。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者,必缘理不径绝也。所谓“去彼取此”者,去貌、径绝而取缘理、好情实也。故曰:“去彼取此。”

【注释】

①处其厚而不处其薄:立身于淳厚而不立身于淡薄。

【译文】

所谓“大丈夫”,是说他的智慧很高。所谓“立身于淳厚而不立身于淡薄”,是说表现真情实感而去掉外表的礼貌。所谓“立身于朴实而不立身于浮华”,一定根据事理去加以判断而不是超越了事理凭主观意念去判断。所谓“去掉那些,采取这些”,去掉外表的礼貌以及不根据事理来判断事物的主观猜测,而致力于遵循事理来判断事物以及注重内在的真情实感。所以说:“去掉那些,采取这些。”

【原典】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译文】

人有祸害,心里就会恐惧不安;内心恐惧,行为就能正直不邪;行为正直不邪,思虑就成熟;思虑成熟,就能够认识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行为正直不邪,就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尽享天年。得到事理,就一定能成就功业。尽享天年,就能全身而长寿。一定成就功业,就会富裕而且高贵。寿命长而且富贵叫作福。而福本源于有祸。所以说:“祸啊,是福所依存的地方。”这是因为灾祸成就了幸福的功业。

【原典】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

人有福,荣华富贵就到来;荣华富贵到来,衣食就美好;衣食美好,骄傲放纵的心理就会产生;骄傲放纵的心理产生,就会行为邪僻而举动悖理;行为邪僻,自身就会死亡夭折;举动悖理,就不会成就功业。本身有死亡夭折的灾难而在外又没有成功的名声,也就成了大祸。而祸根源于有福。所以说:“福啊,是祸所潜伏的地方。”

【原典】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无不能成者,大能成天子之势尊,而小易得卿相将军之赏禄。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①,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故谕人曰:“孰知其极?”

【注释】

①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依靠经营盐业和畜牧业而发家致富,财产可与王公贵族相比拟。陶朱:即范蠡,春秋时楚国人,他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改名换姓来到陶邑(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卜祝:占卜吉凶和求神的人,当时有很多人借此致富。

同类推荐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飞来横宠:凌少的彪悍妻

    飞来横宠:凌少的彪悍妻

    曾经七年的生死相随终是抵不过一时的意乱情迷。可当她依然决然答应他离婚时,他开出的价码是她要为他拿下维多利亚华商会会长之位。本可以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可是有人非要掀起波澜,那好既然我不犯人人非要犯我,那么我就陪你玩到底!婚内的贤妻良母婚外的时尚辣妈,斗得小三节节败退,忘恩负义的前夫、精明的婆婆都不是事儿!其实这个女人不狠只是现实给她上了堂深刻的课!那就是:用爱情捍卫婚姻,用婚姻经营爱情,左膀右臂我都要拥有!
  •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酷少的追妻计划

    腹黑酷少的追妻计划

    这是一个明骚易躲,暗贱难防的故事!……她将手中的巧克力和卡片递上前去:“这是我朋友佳佳的心意,请你收下。”他挑眉,目光扫过她的素颜蛾眉,只是拿起那张卡片,摆在她的眼底:“是不是要当我的面念,才更有诚意?”她目光微闪,小声念着卡片上的字:“我喜欢你,能不能和我交往?”他的眸底闪过狡黠和暧昧,“如果这是你对我的表白,我当然答应。如果心意是别人的……”长臂一伸,他将她揽入怀里,“那么,就替我向她转达这个表示歉意的吻。”说罢,他的薄唇准确无误地印上她柔软的红唇,细细地品尝,掠夺……精彩片断一:林静好人生最狼狈的经历,就是替好友表白时,被男友以外的男生夺去了初吻。而属于她生日礼物的结婚证,却成了男友和好友的结婚喜帖。“佳佳,嫁给我?”男友求婚了,准新娘却不是她。“我愿意!”众目睽睽下,好友把柔白的纤手放入男友的掌心。望着两人十指紧紧相扣,她的心疼痛欲裂,本属于自己的幸福承诺,已假手她人。精彩片断二:五年后,为了拒绝别人的爱慕,他再一次亲吻了她。知道她被男友背叛,他精心策划了追妻计划,“我们吻也吻过了,抱也抱过了,睡也睡过了。”他面露悲戚,无辜的模样楚楚可怜,“我的第一次都给你了,你要负责。”“你……我……”“地下情人不好做,老婆,我要扶正!”精彩片断三:“听说你初恋的那个他,今天来纠缠你,把你手臂伤到了?”他眉心紧蹙,墨眸里一片担忧。“小伤而已。”她清澈的潭底倒映着他灼灼的黑眸。看着她的手臂,他点点头,便开始替她脱衣解扣。“大白天的,你这是做什么?”她急急地去捉他乱动的手。“检查完外伤,现在该查检内伤了。”他一把将她轻按倒在床,微然浅笑,熟悉的狡黠闪过深幽的黑瞳。“内伤?怎么检查?”她微瞪了他一眼,亏他想是出来。“咱们实战一次,若你能下床,说明你无事,若下不了床,就要好好休养了。”灼人的火焰在他的潭底燃烧,浓烈到要将她焚烧。“你……臭流氓!”*注:新文新气象,亲们速速围观,收藏,包养,就送肉吃哦。本文从校园到职场,从青春到婚姻,从暗恋到狂宠,有热血,有激情,有缠绵,有肉博的外柔内坚的小红帽和腹黑狡猾的大尾巴狼的深爱之旅。青春只有一次,无法重来,每个女生都是应该公主,总有给他幸福的王子在身后默默守候。亲,你的青春热血呢?想找回久违的青春悸动,绝对不容错过。
  • 阿拉德大陆之纵横

    阿拉德大陆之纵横

    因为一次意外,高三学生萧辙意外穿越到了dnf中,也就是08年的阿拉德大陆……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他在升级的旅途中蓦然的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 亿万老公深深爱

    亿万老公深深爱

    一纸聘礼,斩断她对生活的所有向往。昔日温柔待她的男人,转化成一颗淬满剧毒的药粒,逼她在无边的黑暗中辗转游离。几朝孽缘,引燃他对家仇的无限嫉恨。少时冷漠排挤他的家人,幻化一缕挥之不去的青烟,扰他在凶险的乱世中披荆斩棘。阴谋促使两人相遇,依恋的背后,竟横亘着整个世界的距离。当真相公诸于众,当承诺彻底泯灭。才知天下皆是磨难……
  • 扑倒腹黑老公

    扑倒腹黑老公

    五年前因为他的几句话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五年后带着有名设计师的封号回来不料落入他手中......“爸爸亲亲妈妈”“妈妈亲亲爸爸”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要离婚”
  • 校花的贴身黑猫

    校花的贴身黑猫

    在欧洲十三岁加入雇佣兵,十五岁当上杀手,没错这个人就是我。景天,被迫回国参加自己的订婚宴,在飞机上遭到有计划打劫,出机场又碰上有人持枪要挟自己,想想也是够悲催的,谁知道到宴会上又遇上杀手追杀自己未婚妻,我深入学校开始查找凶手并保护未婚妻,当然啦兼职泡泡校花。
  • 穿越之爱上异世王

    穿越之爱上异世王

    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世界。一个二小姐的身份。一个家族,一个王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段异界的情感故事,从这里开始。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让心行驶它的自由意志

    让心行驶它的自由意志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圣人。《孔子说为人》一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