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7700000002

第2章 王 石:男人王石 (1)

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母亲锡伯族的血统让他一直认为,他继承了游牧民族的野性精神。他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是《红与黑》,于连身上那种以个人之力奋斗的雄心,激励他离开国家机关下海闯荡。创业最艰难的日子里,古典音乐和邓丽君的歌声每晚伴他入眠。在让万科成为中国最驰名的地产企业品牌后,他又先后登顶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到达了南极和北极极点。回头看自己的一步又一步脚印,他说,人生能做的事其实很多。

王石之波士档案

1951年,生于广西柳州。

1968年,参军至新疆,兵种为汽车兵。

1973年,从部队转业,就职于郑州铁路水电段。

197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后供职于广州铁路局、广东省外经贸委等机关单位。

1984年,组建万科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88年,任万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1年,万科成为内地首批公开上市企业。

1999年,主动辞去万科总经理一职。

2000年,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从2002年起,万科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2005年,万科被评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唯一驰名商标。王石本人则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到达南极和北极极点,目前世界上完成此项“7+2”探险活动的仅有10人。

王石自述

探险,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状态。我第一次在雪山上待了一星期后,只想做两件事:一是洗个热水澡,二是坐在马桶上。以往住商务酒店,果盘和鲜花随处可见,我却连看都不看。但在深山中,当队友掏出一个苹果给我时,我会觉得这个苹果无比甜脆。

登山是艰难的,登山者可能随时都有放弃的念头。我并不是很勇敢,意志也不很坚强,也曾想到放弃,但终究坚持到最后登顶成功。有时,自己也奇怪:“我竟然上来了?”世界上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坚持、再坚持一下。

登山之前,我认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已很不容易。人生短短几十年,能把万科做好已很不简单。但在登山之后,我感觉到人有无限的潜力,仅把万科做好是不够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将要离开世界时,才遗憾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体验更多的人生乐趣。

观察员初印象

金岩石(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孙冕(《新周刊》社长)

陈辰(节目主持人)

我从国外回来之后,发现他是一种现象。一提起他的名字,就让我想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还有,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

我和他是山友。世界上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男人,给我出了那么大的难题。因为他在我前面走了那么多路,我还要跟着他,走过他已经走过的路。

在来节目之前,制作人再三关照我一定要打扮得美一点,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他曾经有一次跳伞,就是因为女孩子的尖叫声,让他多翻了几个跟头,导致两根肋骨骨折。所以我想求证一下,一个征服了这么多大山的人,难道还会为了美女这样?

王石之登山家生涯

曹启泰:他有很多的头衔,我不必介绍。所有来过《波士堂》、坐在这把红椅子上的BOSS里,只有他被其他的老板提出来是心目中崇拜的对象。他是一位真正上过山的人,上过地理意义上的山,上过人生的山,上过你我心中的那座山,而且现在他要在山顶跟大家一块儿聊聊。听听这掌声历久不衰,今天我估计有2/3的时间会花在掌声里,然后就结束了。(王石:我再配合一下傻笑,是吧。)

血管瘤引发的登山癖

曹启泰:我想先问您,是不是爱爬山的人都是因为不喜欢喧闹,觉得去山上安静?您爱上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王 石:实际上没有什么原因。(曹启泰: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您心头会有一种冲动说:不行,我该上山了?)你说的情况,是在上了瘾之后。但怎么上的瘾,好像也说不清楚。我小时候一直特别喜欢爬山,一直在爬3000米以下的那种小山峰。(曹启泰:3000米以下的小山峰?能说这句话的人也不多。)因为登山者所谓的高山就是雪山。雪山呢,以前我也一直认为那是专业人士爬的,可望而不可及。

王 石:1995年,医生诊断我腰椎有个血管瘤,说我下肢可能要瘫痪,以后就要卧床不起了。当时我判断,可能下半辈子就要坐轮椅了。我觉得坐轮椅当董事长应该没问题,罗斯福患小儿麻痹症坐轮椅还当总统了呢。但问题是如果要去西藏,就很不方便了。所以我当时想,赶快去趟西藏。于是1997年我就去西藏待了一个月。那趟旅行大概是我后来参加登山运动的一个契机。

王 石:那趟旅行中,有两天为了去看珠峰,是在珠峰大本营过的。那两个晚上,我和那里的两位登山家聊天。他们说你这样的身体可以登雪山。我说我行吗,他说可以,当然第一次不要先登珠峰。(曹启泰:要经过一番准备。)登雪山如果不训练,就这样去肯定是非常危险的。他们说,可以先登个像6000米、6500米这么高的。从西藏回来之后,我就找到中国登山协会,找了教练开始训练,差不多训练了一年吧。1999年才开始登第一座雪山。

王 石:我要去登雪山,还有另外一种心理活动。当时我在万科,职务是总经理,但我闲着没事,主动要求不再干预新的管理团队。这样对公司管理有好处。但是我毕竟人在那里,精力又很旺盛,他们又都是老部下。(曹启泰:哪怕你眼睛闭上,他们心里也会琢磨你在想什么。)所以我觉得我必须离开,但是离开干什么却不知道。如果没见到那两位登山家,有可能我会做其他的事,无非去航海啊,穿越沙漠啊。一定是这样一些极限运动。

登山高度和股票涨跌的双曲线

金岩石:中国人的文化,对登山运动有一种抵触,叫做顶礼膜拜、望山仰止。你登山上瘾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你在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挑战?

王 石:挑战也许说不上。我少年时代,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项运动。一是打乒乓球,我当时也喜欢打,但连班队都没上去过,更不用说校队了。再一个就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上珠峰,这是当时中国人都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所以潜意识里,这种英雄主义的情结还是有的,觉得登上珠峰的人是大英雄。我是2003年登上珠峰的。但在2001年之前,我还从来没想过,珠峰对我来说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可是,随着雪山越登越多,我的骨子里也有了一种逆反的心态。

王 石:中国人比较内敛,不愿意冒险。尤其我是上市企业的董事长,为了股票也不能去登。我万一出了事,股票下跌了怎么办?我说那我为了股票,我什么都不能干了?我就去。你说不让我登,我非得去登。我的这个行为中确实有这种逆反心理。而且我说你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之所以能去登山,离开一个月两个月,公司还正常运转,恰好说明我这个公司是规范化的,公司管理是靠团队不是靠个人的。大家还是会去买万科的股票。

王 石: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逻辑了。但实际上,我的这种行为确实是传统的思维不大接受的。只要我一进山,股票就微跌。只要我从山上回来,股票就反弹上来了。(曹启泰:随着您爬山高度的变化,股价也会相应地上上下下,这是两条此起彼伏的双曲线。)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我登上珠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应该感谢SARS。因为那时正在SARS期间,大家都待在家里害怕出去,一听说有几个中国人主动去送死,去登珠峰,万科的股票就噌噌噌往上涨。我从珠峰回来之后,股民们才把登山的风险给消化了。

曹启泰:股价的起伏您一定是事后得知的吧。在登山的过程中,您不会同时关心股价吧?

王 石:我一直是知道的。有海事卫星,在雪山上也可以随时了解股市的情况。因为我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每天都得了解一下公司的交易情况,各方面的事情都要了解。(曹启泰:就是在一个很出世的位置,做着很入世的举动。)对,就是那样一种状态。人家经常问我的身份,特别是我登上珠峰之后,常有人说我是一个著名的探险家。我就很不情愿地说,我搞企业也搞得不错的,我的身份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当然得关心企业的事情。

肋骨和美女的故事

陈 辰:我听说您跳伞时摔断过肋骨,您现在肋骨还好吧?

王 石:还好。因为登上了珠峰的缘故,大家都比较关注我的登山,实际上我还有一项纪录,也是相当不错的,就是飞滑翔伞。飞滑翔伞的攀高距离,是我保持着中国的纪录呢。我的攀高纪录是6100米,2002年时在西藏创造的。但那次的代价就是摔断了两根肋骨。(曹启泰:有一个说法是因为下面有美女叫:呀,王石。所以您掉下来了。)

王 石:她不是美女,准确些说,看不出来她是不是美。(曹启泰:您这样讲,又伤了几个人的心啊。)我来解释一下。那个地方是一个尼姑庵,那是一个小尼姑,剃了光头。(曹启泰:受不了了,您这个连环伤人案件不要再进行下去了,第一说人家不是美女,第二又说是小尼姑在下头喊王石,这更不好。)

王 石:她没有喊王石,这都是别人演绎的吧。可能你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那是在四川,李白的故乡,我在那里飞伞。空气里有涡流区,不能往那飞,否则就给你打下去了。那时我正在飞着,看见地上有座亭子,亭子里有两个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在鼓掌。她们不知道我是谁,当然也不会叫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往那儿飞,正好那里有个涡流区,噌噌噌就把我打下去了。掉到半山腰里。(曹启泰:摔坏了几根肋骨?)那次还好,没伤着。

曹启泰:我总结一下。麻烦大家自己想一想,然后自己在脑子里剪辑,到底哪一段接哪一段,到底有没有美女,到底断了几根肋骨。大家自由排列组合,最后每一个人编出来的故事都不一样。(王石:前面一个故事是在西藏,后一个是在四川。)

陈 辰:我还想问一下,在您年轻的时候,您有没有很热烈、很疯狂地追求过女孩子?

王 石:当然有过。(曹启泰:是不是跟你在一块,就把她带到雪山上?)那时候还没有登珠峰。我们那时候,就是写信,一封接一封的写情书。再之后也就是公园里约会,一溜达就溜达半夜啊。当然到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溜达了。

One Two Three Four

同类推荐
  • 再造企业制度

    再造企业制度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再创企业制度的目的,旨在应用经济学有关理论,通过确立物质和人力“两类资本并举”的产权观,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充分保障人力资本权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企业制度框架,实施“动态管理型”的产权制度安排、“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和“有分有合”的人事与劳动制度安排。进而把用别的钱办别人的事,变为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 易经战略

    易经战略

    历史上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这些著名的战略家,都精通《易经》,并利用易经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实也暗合着易学规律之道。《易经战略》,是张松先生穷十几年之精力,寻师问道、潜心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精要所在,是阐发了易学规律的精华,将之用于战略实践的指导。
  •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赞美是一切人际沟通的开始,俘获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以赞美为首要手段,辅以与人沟通的其他技巧,那么你将无往而不胜。本书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高度,又有作者生动翔实的销售经历,每个销售故事都作了简洁的点评和提长,使本书既趣味横生,又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是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必读的销售圣经。
  •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本书从日常销售工作出发,汇集了销售人员经常遇到的、可能会犯的错误,通过案例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评析,后面还附有成功销售人员的精彩案例,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每章的最后都作了总结,对于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
  •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本书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系统的对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制度失衡与制度变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

    其实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你内心世界的,常常是一两句素朴、简单的话而已。而在人生成长的阶段,又难免会遇见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时刻。孩子们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导,需要家庭里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更需要一本经典的好书做指导。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故事书。所汇集的经典故事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最高境界。
  • 不灭仙辰

    不灭仙辰

    七年前,一个男人和他怀有身孕的妻子被人追杀至四季平原,他的妻子用匕首划开肚子取出难产的孩子。在男人的痛哭中,女人含笑离世。七年后,一个体弱多病的小男孩被确认为活不过十五岁..
  • 花开未落:青柠檬之恋

    花开未落:青柠檬之恋

    每个人的青春,至少有一个人,不求同行,不求有结果,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沐馨怡和林夕再次相遇于丽江中学,他们一起慢慢成长,一起走向成熟,他们的青春,总有我们挥散不去的影子...若回首,你的青春,你还记得吗?你释怀了吗?你成长了吗?你难忘了吗?友情,爱情,学业,蜕变,成长,还有那记忆中的柠檬之恋。
  • 棣秋馆戊戌日记

    棣秋馆戊戌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机杀神.惊世王妃

    天机杀神.惊世王妃

    ...哥哥是皇帝,自己是公主,却从小流落他国。某天磕到脑袋,一命呜呼,换来的是苦逼杀手洛筱晴。一不小心,惹上了霸道独宠的他。为了他,决了情,绝了爱,却,丢了心。芯片入体,醒来的她,是带着天机的杀神。这一次,他,还能否让她敞开心扉?...
  • 寰宇武圣

    寰宇武圣

    以武入道,武耀寰宇!谁言唯有仙道乃是通天大道!看刘毅披荆斩棘以武入道踏出通天圣途!
  • 风流的驼哥

    风流的驼哥

    一个天生驼背,胸部凹陷,后背鼓凸的小驼哥,在世人眼里,显得非常滑稽,常成为众人捉弄与打趣的对象。然而,他却长着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有着超出普通人的智力,常能洞悉某些事物的本质,做出一些令人叹服的非常之举。于是,对周围的世界,他便以一种居高临下、幽默调侃的眼光视之。他不屈地挣扎,不懈地奋斗。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的经历无奈而辛酸,却能引起我们对置身其中的鄙俗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 走丢的红裙

    走丢的红裙

    轻苏最好的朋友走丢了,却在上大学时意外联系到,却始终见不到面,她们在平行时空中用一只电话相互联系着彼此之间的友谊。
  • 战国称雄

    战国称雄

    日本战国是个很邪恶的地方,主角更是个很邪恶的人。这是场邪恶与邪恶的碰撞。主角:看来我玩太阁5是玩对了,这地方实在是太符合我的邪恶精神了。作者:本书没有最邪恶,只有更邪恶。~~~~~QQ群:18570702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
  • 馥芬居日记

    馥芬居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