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200000020

第20章 批评正确了,孩子会自觉认错和改错(3)

【案例回放】

李玄是个5岁的小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又一次,妈妈在整理他的小房间时,发现他的玩具箱中多出了一个小机器人。妈妈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从哪里来的,李玄告诉妈妈说那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杨柳借给他玩的。

妈妈听了后也没在意,可是过了几天后,妈妈发现那个小机器人一直都在家里,也没见李玄将它还给杨柳。后来,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谈起了这件事,才知道杨柳的小机器人丢了好几天了,杨柳为此还大哭了一场。

妈妈听老师这么一说,才知道小机器人是孩子擅自带回家的,但她并没有立即去责骂孩子,而是和老师共同商量了一个对策。在幼儿园里,老师带领着孩子们玩了一个假想游戏——小白象要回家,使李玄认识到了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还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了伤害。于是他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把小机器人还给了杨柳,还向杨柳道了歉。

妈妈明知道李玄犯了错误,却没有一味地批评指责他,而是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让他自己发现到了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的做法是最理智的,孩子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是通过这些错误,他们能确知与他人和外界的关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明白了那么做的后果和影响,下次再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就有了免疫力。

【妈妈这样做】

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孩子急于求助,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明白的道理更能刻骨铭心。此时,妈妈应保持冷静,既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应当讲清道理,指出弥补过失的方法,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从过失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减少过失的过程。善待孩子的过失,其实也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使其避免再犯同类的过失或错误。作为妈妈,无论孩子所犯的过失是大是小,都应该努力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暴怒对待孩子,不但于事无补,伤害了孩子,还会掩盖了过失的本质,可能会让孩子一错再错。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年人如此,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未成年人犯错误,更不足为怪了。那么,妈妈该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呢?

孩子所做的事,何为对,何为错,妈妈常常用自己的理解来作出判断。其“标准”是什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妈妈常常不会多去思考,反思。因此,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妈妈最基本的态度应是“不急不躁”。因为生气而枉用评判的标准,因为急躁而导致家长情绪的失控,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委屈孩子的事例并不少见,动辄打骂孩子的做法更不可取。

与“不急不躁”相联系的,是“不弃不馁”。一些妈妈恨铁不成钢而打骂孩子的做法固然不对,同样放弃对孩子的正常教育,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两者都不可取。

即使要惩罚孩子,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必须是看清错误的性质与程度,一般的错误没有必要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对比如明知有危险却仍然继续去玩耍;极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等的孩子,不妨一试。

二是把握犯错的年龄,一般地说,适度惩罚应在五岁到十岁之间进行。其余年龄段不仅没有好的效果,甚至产生恶劣影响。

三是必须与说服、感化教育结合起来。四是不能毫无限度、不择手段、不分部位乱惩罚孩子。惩罚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让孩子明确记住并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记住妈妈是出于关心爱护自己不必逢事都批评。现在的妈妈教养心理太过紧张,杞人忧天式的批评相当多见,孩子的天性喜欢合群,但独生子女又没有同伴,能自己下楼找人玩,表明这孩子胆大、活泼,事情本身谈不上“错”。硬要说他错,只是没和妈妈说一声,那么只要带回家时提醒一下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提醒后要教给他一些去外面玩要当心的“本领”。

多用肯定式的批评法。很多孩子虽犯了错,但错中还有闪光点。如果先对这些闪光点进行表扬的话,这样孩子才会对批评不产生抵触心理。因为肯定式的批评法保护了孩子某些正当想法或做法,情绪不受破坏,更能接纳你的教诲。

尽量在孩子犯错时进行一次性纠正。孩子所犯错误,一般具有无意性、浅表性、混合性等特点。家长批评,提倡抓苗头、抓初犯,尽量一次到位,这样改正比较容易。初始纠正不力,以后再纠正难度会增大。

绝对不要在自己情绪糟糕时或孩子情绪低落时实施批评,否则批评的用语和声调容易失控。批评过后要有沟通,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批评他。不少妈妈咬定孩子是”知错不改“,对之“屡教不改”怀恨不已,批评不断升级。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妈妈认识到的,孩子不一定认识到。“知耻而后勇”的哲理,对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并不适用。妈妈告诉他们批评的理由,指出错在何处、分析为什么会错,提供改正的具体途径,便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提高批评实效。妈妈错批了孩子,要勇于道歉。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独立自主的活动有助于他的成长。妈妈不是要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误,也不是一旦孩子犯错误就想方设法让其避免惩罚,而是要多给孩子“尝试——错误——完善”的机会,把犯错看成是教育的良机,使孩子从犯错误中获得成长。

5.指责不是最好的办法:“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妈妈很容易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只要现实与他们的期望产生落差,往往就无法冷静面对,结果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责罚孩子。然而,这样的做法根本不能教育孩子,反而会伤害到孩子,甚至引起孩子的心理疾病,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

作为妈妈,应当学会和孩子交朋友,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减少摩擦和隔阂。现在有很多孩子都迷上了网络游戏,虽然妈妈对他们不是打就是骂,然而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将网吧当成自己的家,甚至夜不归宿。这种情况下,妈妈就应当考虑换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指责。

孩子的犯错就像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妈妈需要像老师解题一样帮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为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好的,先表扬他,以降低孩子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肯定他,让他知道部分行为还是被认同的;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怎样形成。孩子也许开始以为自己是对的,妈妈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需要自己的满足,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如果一上来,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开始责骂孩子,连一个解释错误的机会都不给孩子。如此一来,孩子与妈妈的隔阂只能是越来越深。

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就好像迷过路的孩子才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而孩子也只有偶在犯错然后改过的过程,才不断走向成熟,迈向成功。所以,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指责和大骂,而是应当抱着宽容的心态,先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并指导孩子改正错。

【案例回放】

案例一:

陈可是个很调皮的孩子,有一次,妈妈因为事情办得不顺利而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正坐在沙发上生着闷气,这时候陈可从外面走了进来,他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吗?”

妈妈没好气地告诉陈可:“没什么,我在生自己的气!”陈可感到非常好奇,又问:“你为什么会生自己的气呢?真奇怪。”妈妈见陈可一副很惊奇的样子,就问他:“难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从来就不生自己的气吗?”

陈可满不在乎地说:“我做错事的时候你不是骂我就是打我,我已经受到惩罚了啊,为什么还要生自己的气?”妈妈又问他:“那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陈可无所谓地说:“你光顾着打我和骂我了,根本就没有告诉我错在哪里。”

妈妈听了暗自心惊,怪不得陈可每次挨打之后都会说“下次再也不敢了”,但下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妈妈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些问题。

案例二

有一天,吴骞的妈妈在和他班主任老师的谈话中,知道吴骞曾在学校花钱请同学吃饭,他觉得很诧异,吴骞哪来的钱请同学吃饭呢?于是等吴骞放学回家后,妈妈问他:“你是不是请同学吃饭了?”

吴骞一听,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地说:“其实是这样的,因为我前几天刚当上了中队长,所以同学们才吵着让我请客。”妈妈又问他:他们让你请你就请了?怎么这么听他们的话啊?”

吴骞低着头回答说:“他们也请过我,所以我也只好回请他们了。”妈妈又问:“那你请客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吴骞的声音更小了:“是,是我从您的钱包里拿的。”

“我的钱包?你是怎么找到我钱包的?”

“前些天趁您洗澡的时候,从您上衣口袋里拿的,拿了100块钱。”

妈妈听了很想发火,这不是偷吗?可最后他忍住了,对吴骞说:“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吴骞嗫嚅着说:“我,我不该拿妈妈的钱。”妈妈点了点头,又问:“可是你同学执意要你请客,你没钱怎么请呢?”吴骞呆了呆,他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这,我也不知道。”

妈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吴骞说:“孩子,你们还小,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学社会上互相请客的一些坏习气。还有,虽然你拿的是妈妈的钱,可是这也是一种小偷的行为,知道了吗?”

吴骞羞愧地点了点头,诚恳地对妈妈说:“我知道了。”妈妈见他有心悔过,又说:“以后碰到这种事情,应当诚实地告诉妈妈,而不是瞒着我们去请同学吃饭,更不应该偷偷从我钱包里拿钱。如果你事先告诉了我们,我们一定会帮你一起想办法,这样不是更好吗?”

吴骞听了忙保证说:“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改正的。”

妈妈听了吴骞认真的保证,放下心来:“好吧,妈妈相信你,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看这样好吗?以后妈妈每天都会给你三块钱的零花钱,随你自己支配。不过你要把花钱的情况做好记录,妈妈每周会检查一次,如果发现你忘记记录,或是没记清楚,就要取消你一周的零花钱,你同意吗?”

吴骞听了很高兴:“真的吗?我以后可以有自己的零花钱了!我保证一定不会乱花钱。并且会做好记录的。

后来,吴骞果然在每次花钱后都告诉妈妈,而且做好了详细的记录,每周都会把这个记录给妈妈过目。而吴骞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乱花过一分钱,真正成了一个节约的好孩子。

【妈妈这样做】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就会危险的局势。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为此,在西方的儿童教育中,非常看重试错教育。试错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儿童独立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尊重他人人格的重要性。因此,必要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利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妈妈一定要较为冷静的对待孩子成长中所犯的错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贸然指责批评,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方向,让时间去教育孩子。

孩子犯错了,他也会感到难过,如果这时候你给孩子批评而不是安慰,孩子会更加痛苦。如果你责骂孩子,那么后果会更糟糕。下次孩子犯错了,可能会隐瞒事实。心理学家塞奇斯说:“当孩子犯错了,你应该带着孩子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会犯这个过失,告诉孩子,你将会用怎样的办法去避免重犯。”

如果孩子在犯错之后有勇气向你承认错误,那么你千万不要责骂孩子所犯下的错,而应该肯定孩子“承认错误”这一行为,否则,孩子会想:“我主动承认错误你还批评我,下次我再也不会把真相告诉你。”于是,孩子就学会了撒谎。所以,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然后指出错误带来的危害,让孩子在鼓励声中改正错误。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妈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耐心问明原因,然后因材施教。比如,当孩子拿了家里的钱,不要一下子想到偷这个层面,认为孩子变坏了而教训孩子,而要耐心询问孩子为什么拿钱。孩子讲明原因后,妈妈就要根据情况分析,告诉孩子以后应该怎么做,或者妈妈在零花钱上做一些改变,避免孩子以后出现这种行为。借这个机会,给孩子讲讲偷的问题,比如,怎么做是偷,为什么不可以偷,偷会带来什么恶果等。

有的妈妈不管面对多少人,都会对孩子大加指责,说孩子多么多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行。这不仅会让孩子丧失自信,还会让他对妈妈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会去用心改正错误,还不利于以后的家庭教育。

有的妈妈脾气暴躁,当孩子不服管教的时候,就急得大喊大叫或者采取一些过激的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了事情,本身就已经很伤心或者很恐惧了,妈妈不断埋怨孩子,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紧张、焦虑,只顾害怕了,如何改正就顾不上了。此外,有的孩子还会产生反感情绪,形成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

同类推荐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养育有出息的女孩

    养育有出息的女孩

    您的女儿展现出美的鉴赏能力了吗?您的女儿乐观自信吗?……女孩在3岁前奠定性格基础,8岁时完成80%智力发育,13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年轻的父母们,你们了解吗?面对女孩成长的一系列问题,智慧的父母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木紫倾情力作《养育有出息的女孩》,为您揭开女孩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的神秘面纱,助您培养e时代有出息、高情商的气质女孩!
  • 善学习·好方法:父母如何塑造优秀初中生

    善学习·好方法:父母如何塑造优秀初中生

    为了使更多的初中生孩子成为“善学者”,今天,作者把精心编著的《善学习·好方法》这本书奉献给广大初中生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书中内容通俗易懂,案例真实生动,句子简明扼要,语言凝练精辟,兼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对于家庭教育,此书解决了天下父母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说,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实用,为中学生大幅提升学习成绩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性建议。方法是桥梁,良方是捷径。方法决定学习效率,方法决定学习成绩。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初中生成为学习优等生的最重要的途径。本书指导广大家长帮助自己的初中生孩子,运用行之有效的巧妙方法,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攻克各科难关,从而使孩子的学习出类拔萃。
  • 2岁育儿方案

    2岁育儿方案

    幼儿2岁是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间的生长变化非常迅速,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期间有关幼儿的整个生活都特别需要注意,往往异常多又不好处理,疾病多又不好用药,幼儿说不出来,这就需要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们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发育、喂养、护理、培养、健康、检查就医、预防接种和用药医疗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培养2岁孩子的科普读物。
  • 等待绽放

    等待绽放

    本书是一本给儿子写的书,也是给天下的母亲写的书。全书分为七辑:一只新剥开的笋、刹那烟火、流星雨、破茧成蝶、多梦的季节、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无处不飞花。
热门推荐
  • 大神追妻录

    大神追妻录

    一个建筑系系花,一个广告系才子,一个纯净如花,一个才气芳华。虚拟游戏让他们擦出爱的火花,网络世界让一群生活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年轻人成为一生的好友。游戏里,他们师徒几人风风火火闯四方,生活中,他们用最真诚的心陪伴彼此走过泪水和欢乐。友情的陪伴,亲情的温暖,爱情的考验……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虚拟与现实中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谱写自己的生活篇章。“喂,大神,你能不能不这么冷幽默……”
  • 掌控者之路

    掌控者之路

    一本小说,一个世界,一个人,一双拳头。战遍诸天万界,拳意能通道,拳意战九霄
  • tfboys之宠爱

    tfboys之宠爱

    全世界的首富千金,全国的第一富千金,全国的第二富千金,与tfboys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的,就到这里来看吧!
  • 遇见失恋的你真好

    遇见失恋的你真好

    青春是中学时代的标志,在那个多梦的季节,是我们想象的天空,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年龄里我们哭过,笑过,努力过,还有那粉红色的初恋,让我们为爱疯狂,在追逐爱情的长跑中,却不知道青春已经悄悄溜走,梦想也变成了翅膀随风飘荡,只想大声喊让青春再来一次。这是我很用心的一部作品,费了很大的心血,是我们写在日记本里的故事,有点现实,有点悲伤,是和我们的青春说再见的故事。
  • 回到清朝变成猫

    回到清朝变成猫

    于畅,英俊高大,腹黑高冷的知名医生,一觉醒来变成了清朝康熙皇宫里小小贵人的一只小白猫!试问康熙朝谁主风云,四爷八爷十四爷?收台湾,揽草原,定鼎寰宇,看英雄谁试手,看本喵。
  • 女人不哭

    女人不哭

    我要从良嫁人,婚礼的现场,看到伴郎是以前认识的.....新婚之夜,老公竟然要乱......
  • 情有独钟之白蒙蒙

    情有独钟之白蒙蒙

    二十六岁的她,感情上也是个盲区。就在她感到事业和爱情都没有眉目心情不爽的时候,黄光遥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她一看到他的时候,不但眼睛一亮,心里还一动!从此,她的生活和事业,就和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 魔族世界

    魔族世界

    第1006任魔王与两位亲王、君主变成了人类孩子,等待觉醒。没有人知道,五界最终为什么会消失,除了莩雅兰芊儿魔王陛下······
  • 厨娘很忙

    厨娘很忙

    都市吃货一枚,穿越到了古代农家,种田不懂绣花不会,怎么办啊!贾子箐胸脯一挺,不要紧,她会吃,开一家酒楼当大厨,照样赚的盆满钵满!“滋啦”一声,一股浓烟平地而起,众人四处逃窜,待望之,随即大喊,“贾大厨,快收了神通吧。”贾子箐焦头烂额的站在灶台前拼命颠勺,扭头一吼,“都别吵吵了,本厨很忙的好不好,不练就一手好菜,本厨肿么做大厨啊!”某女宣言,男人事业一锅端,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得养刁他的胃,养刁了他的胃,就能拴住他的心!!!哪怕他人跑了心没了,他的胃也离不开你了~~~开个酒楼当大厨,养个男人来管账O(∩_∩)O~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