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200000023

第23章 妈妈的苦口婆心,最终是让孩子自立自强(1)

1.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妈妈我不疼,我自己也会去医院了!”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四年级的小学生不会剥蛋壳,把鸡蛋完整地拿回家了!事实上,在现在社会里这样的孩子还是存在的。而且,不仅仅小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大一些的学生也是如此。现实中,大学生开学是“全家总动员”,甚至有的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有些大学生需要雇保姆,有的甚至妈妈亲自上阵,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这些“天之骄子”。

这无疑又是中国式妈妈“爱”孩子的具体表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甚至从中国到美国到英国,有些妈妈甚至不惜举家搬迁,就为了能继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做法正在把孩子们变成残废——一种思想、精神和人格上的终身残废。

这些现象真的很令人担忧,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大,其后果不言而喻。许多妈妈错误地认为家长的责任就是给孩子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殊不知心理的成长发展与生理上的成长同样重要。有的妈妈代替孩子度过了成长的重要步骤,以“怕浪费时间”、“怕累着”为由,来替孩子做每一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为孩子好,实际上许多在大人眼里看似简单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重要的成长经历,妈妈替代他们完成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过这些实践来成长的机会。

妈妈应该有这样一条教育理念: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最终达到促进孩子独立的目的。这是因为,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更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我们首先必须明白,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意识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妈妈千万不要总是以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而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发言权和自主权。

应该赞同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和做。有一些妈妈或许会对这样的做法感觉难以适应,甚至会持反对意见。殊不知,过分呵护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如果一个孩子过于依赖妈妈,养成了习惯,对于迟早必需的独立将是极为有害的。

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行动,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旦孩子能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深藏在他身体内部的各种潜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妈妈就应该有所改变了。要知道,家庭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首要场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应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但愿我们的孩子早些脱离妈妈的羽翼,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砺,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现代人。

【案例回放】

世勋妈妈是一位私立辅导室的教师,尽管她一直都在家中工作,但是因为要教育其他孩子,因此没有时间照顾儿子世勋。有天,世勋被木刀划伤了手腕。见血越流越多,便急急忙忙赶回了家。可是,妈妈却告诉世勋自己在上课,因此无法陪伴他去医院,她只将诊费递到了世勋手上。虽然妈妈对此感到非常抱歉,但她希望世勋能够独自去小区附近的医院看病。当世勋看完病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后,邻居阿姨们均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询问世勋为什么手上缠着绷带,伤得这么严重怎么就一个人去医院,并纷纷感叹“世勋真可怜……”

但是,世勋妈妈却并未多说什么,继续着她的工作,只是在世勋走进家门时扫了一眼他的脸及手腕。世勋躺在床上等待妈妈下课时,不知不觉睡着了。对于妈妈而言,因为工作之故无法抽身照顾病患中的孩子,最令她们感到愧疚难当。在孩子遭受病痛折磨、急需妈妈照顾时,自己却无能为力,其实那个时候妈妈的心如针扎刀割一般。

当世勋醒了以后,妈妈对他说“你一定很疼吧,妈妈现在因为需要工作,所以无法陪你去医院,你应该能够理解吧?”看见妈妈难过的表情,世勋像个男子汉一样,对妈妈摆摆手说:“妈妈我不疼,我自己也会去医院了!”可见如果将实际情况如实加以说明。并可以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的话,孩子是会对你谅解的,而且借了这个机会培养了孩子的自立性。

【妈妈这样做】

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但也可能蜕变为禁锢成长的藩篱。我们赞美妈妈博大无私的爱的同时,也要看到,如果妈妈一味用自己爱的羽翼替孩子遮风挡雨,包办代替,那么当孩子迈出家庭这一温暖的港湾时,将会因为缺乏独立性而无法经受社会风浪的考验,这不是任何一个妈妈所愿意看到的。可是,独立性又该怎样培养呢?

(1)爱得适度,敢于放手。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原则。妈妈应该认识到,小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规律,即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因此,不要求全责备,也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去代替他,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获得鼓励后,就会感到我行,就有了自信。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种动力。

(2)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其分配任务。

与其妈妈一一照顾周全,莫不如让孩子自己找事情做并完成。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务交给他独自处理,并观察孩子的完成情况。但是,倘若把超出该年龄段承受能力或是极其复杂的事务交付给孩子,则很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自立性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因素。

(3)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妈妈总是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在独立做出决定和处理事情时的那一种宝贵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建议妈妈应该多说这样的一些话:“这由你决定”、“这是你的责任”、“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而一旦孩子作出决定,你就必须使他意识到他要对他所做选择的后果负责。

(4)引导孩子合理安排生活。

由于年龄、经验所限,孩子在自主安排生活时需要妈妈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孩子对衣服的质量、式样或钱的价值有了足够的知识之前,不要让他一个人去买衣服;在他对学校的基本课程和职业的要求缺乏深刻认识之前,也不要完全随他意愿选择要上的学校。在这些事情上可征求孩子的意见,允许他们有发言权,但又不能完全听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他们的选择加以适当的限制。例如,带孩子出去买东西,你可以把选择好的两件东西给他看,然后要求他根据质量和价格作出最后的抉择。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持之以恒的过程,也需要妈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妈妈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还有清晰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

2.学会和孩子保持距离

孩子年幼时,妈妈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现实中,却经常可以看到已经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妈妈的服务:孩子换衣服,妈妈帮忙脱衣服、换鞋;孩子吃水果,妈妈帮忙削皮;孩子喝水,妈妈给倒好放到眼前;孩子吃饭,妈妈把最好的菜放在孩子跟前……妈妈恨不得把孩子抱在怀里,永远不让孩子受一点点苦难和危险,这样保护过度的结果是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碌碌无为,甚至心理出现严重障碍。

事实上,妈妈给予孩子爱和关怀的同时,也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孩子从中受益。距离太近,爱子太切,或许就会变成孩子的灾难和痛苦。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而安全的环境,消除周围危险的隐患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妈妈事先不可能把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而且也不可能排除所有隐患,因而在孩子活动时,妈妈最好能把他们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即使出了什么事情,也好及时发现,给予照顾和保护。

但是在不太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有些妈妈仍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这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是有害无益的。有些妈妈想方设法预防事故的发生,他们过于谨慎、忧虑,并且时时夸大危险,这会使孩子对环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怯、畏缩、依赖性强。这种做法将阻碍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勇敢的创造性,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也很不利。

有时,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贴的太近,并非是坏事。鸟儿长大了,有自由飞翔的蓝天!孩子长大了,要脱离妈妈的怀抱!虽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有意无意的把孩子揽入怀中。也经常用自己小时候近似放羊的学习生活状态来影响教育孩子,但毕竟90年代和70年代存在着社会状况的差异,致使孩子在无形中也受到了约束。

很多例子都说明,妈妈和孩子贴得太近,给予孩子过度的爱,是在害孩子。孩子在妈妈严实的保护下,胆小怯懦,个性孤僻,遇事退缩,一旦踏入社会,他们就会害怕与人交往,害怕竞争,害怕承担风险,害怕别人的非议,害怕社会环境的变化……妈妈对孩子专制、包办的爱,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妨碍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最终使孩子一事无成,抑郁寡欢。

【案例回放】

案例一

小小是独生女,而且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只不过妈妈怕她和别的孩子交往学坏了,因此总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也不允许女儿把伙伴或同学带回家来玩。于是小小就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学习和玩耍,时间久了经常感到孤独和乏味,她很想念小伙伴们。后来,她为了能和伙伴们一起交往,开始制订并实施自己的计划,其中包括偷钱买玩具送给伙伴,以收买的方式换取他人的亲近和好感。如此一来,妈妈当初保护孩子的心理却酿成了现在的恶果。而小小的错误心理正是因为妈妈把她管得太严,贴得太近,给予孩子过多的爱,反而挤压得孩子没有任何自己的活动空间。

案例二

米乐的奥数班距离家不远,但要经过一个立交桥的红绿灯。下午,米乐去上课,而妈妈去做头发,于是就有一截的顺路,妈妈本想把他送过马路后我再去,可下了一层楼,忘了带手机,重新返回,米乐就独自走了。拿了手机下楼,米乐已经远远的走在前面了,呼了两声,没听到,妈妈就这样远远的跟随其后。本意是看他怎么过马路的,是不是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是不是过马路左右看?

想着想着,就到了中兴路立交桥了,正好是绿灯,嗨,米乐呢?怎么顺着桥向南走了呢?教室是在桥下,要一直过马路才对呀。虽然是刚来这个老师班里学,可已经送过两次了呀?怎么还没记住呢?又喊了两声,还是没听到,好,那你就走吧,反正也逃不出我的视线。无非找不到再回来。

呵呵,米乐刚走了10几步吧,可能就发觉不对了,又重新回来过了马路,顺着桥下走去。我就这样站在桥上,目送他拐进了老师家的胡同,才放心的离开。

【妈妈这样做】

要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妈妈就要放开孩子的手,给孩子一定的距离和空间,让孩子在经历风险、挫折以及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具备自己的胆量、意志力、独立性和自信心。妈妈过多地管束孩子的行为,从穿衣戴帽,到择朋交友,都要加以指导,在这种管制下孩子所滋长的不是自信心,而是对妈妈的依赖和对自己的怀疑。这样的孩子只有软弱性,没有坚强的品质,当他们日后走入社会独立生活时,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就能把他们击倒。

妈妈和孩子距离太近,双方都会因此缺少各自的回旋空间,而成长中的孩子内心更强烈地希望独立,过近的距离可能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未来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需要他们拥有一股拓荒者的勇气与自信,而不是恐惧与畏缩。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更好的面对生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妈妈现在就要远离孩子,看着孩子自己去做事,并及时给予信心和鼓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是,这个基础妈妈们到底要怎样去铸造呢?

(1)给孩子留足物质空间。比如一间书房,一间阁楼,一个阳台,把那里变成闲人免进的自由天堂,让孩子在里面随心所欲地涂鸦,折腾,做白日梦,称王挂帅。让兴趣爱好滋润孩子心田,让奇思妙想鼓动孩子双翅,让游戏玩耍预演孩子人生,让童年的梦境充满自由的空气与斑斓的色彩。

(2)给孩子留足心理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不搞克格勃。从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从民主气氛里沟通情况。说话做事讲求方式,以保护孩子的自尊为前提。对孩子成长中偶尔的失误,不必锱铢必较。对孩子行为上的偏差,不必忙着说教,给孩子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机会,必要时给与轻轻提点和提供具体的方法就好。

(3)给孩子留足交往空间。与人交往是孩子确立社会行为的模式的需要。要给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空间,在选择交往对象上不要太过功利,太过狭隘,放手让孩子在与朋友交往中学习、探索,迈出走向人生的头一步。

同类推荐
  •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的惊人能力、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0~3岁婴幼儿的各类发育规律、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等内容。
  • 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本书以《颜氏家训》为底本,以《曾国藩家书》作补充,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家训理念,结合当今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天下父母完成家庭教育的历史任务。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小学的时代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的要求等,都截然不同。面对环境的诸多变化,孩子们能否适应,可能会决定他接下来小学生涯能否顺利展开。
  •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父教”能使孩子远离柔弱脆弱、自私自利、羞怯自卑、自暴自弃、害怕失败等消极因素,赋予孩子自信、坚强、果断、豪爽、独立等优良品质,从此健康成长。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父教”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8招让你成为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爸爸。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图兰朵

    图兰朵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成为最著名的改编版本,剧中《今夜无人入眠》、《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早已风靡全球。 本书是对歌剧《图兰朵》的全新演绎,以江南古都为背景,图兰朵公主下令猜谜招亲,若有男人猜对,她会嫁给他;若猜错,便处死。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者被秘密处决,一个又一个“谜”相扣衔接,图兰朵究竟是专横霸道、冷酷无情的魔鬼,还是高贵聪慧、美丽善良的天使?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做人,能否做一个让人信赖的、称赞的人;做事,能否办好每一件事、做成每一件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是决定一个人前途、事业成败的大事。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做人,就不会与人相处;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去做事,就不能做成事。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做人、做事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这本书对人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用爱心、亲情、品格、信念、忠告等感性的事例材料告诉读者做人的准则。用思考、成功、心态、处事、智慧等事例告诉读者理智处事的方法。
  •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赢得一个意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成功人士奉行的人生准则。
  • 家有小尾巴狼

    家有小尾巴狼

    艾朵朵看着小屁孩儿的笑,突然明白许茉莉口里的“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他明明才十八岁,却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头般深沉狡诈,不是阴阳怪气是什么?艾朵朵突然有种预感,茉莉失身这事,很有可能不是因为她小色而至,而是有人趁人之危!一个十八岁,一个二十五岁,真是悬念!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的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的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我们品评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的标范,寻找到人生智慧的真谛。这种对纯净智慧的汲取,不唯具学术上的、思想上的,也包括了丰富我们自己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必要性。
  • 总裁前夫

    总裁前夫

    他本以为在她的世界里他是天,是地,可不曾想她却隐瞒了他一个惊天的秘密,待他知道后,他的双手狠狠的掐住她的脖子,大脑充斥的怒气即将送她去西天......她是香城男人最想娶的女人,他是香城女人最想嫁的男人。他们是指腹为婚的青梅竹马,一场意外,他将原本以妹妹角色待在他身边的她彻底推开......为了女儿,他娶她,却不爱她,为了女儿,她嫁他,却只爱他。原本以为只是习惯了你的陪伴,却在没有你的日日夜夜孤枕难眠;原本以为只是习惯了去爱你,却也可以在离开你时过得风生云起。安子皓,并非只有你才可以让我等三十六年,可我却甘之如饴。----江可馨这是一个指腹为婚的故事,男主安子皓,女主江可馨。推荐君儿的完结文《惹火小娇妻,总裁该投降了》《总裁的小爱人》,其他作品中,戳,戳,用力的戳,都非常好看,么么哒,不虐!
  • 乐戈景年

    乐戈景年

    呆纯软萌的乐戈遇上有备而来的郁景年,温暖的邂逅,愉怿的追逐。作为大明星的校友,乐戈一直以为那张脸早已被她看厌,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真人,她就没骨气地着了迷,长得人神共愤,拥有一双大长腿,还会唱暖暖的情歌!唔~好喜欢,她该怎么办?
  • 重生魅世妖妃:凤逆九天

    重生魅世妖妃:凤逆九天

    曾经狠毒的国际杀手,一朝坑爹穿越,竟投胎软弱无能的小女孩身上,她昔日杀手怎会容忍!不就是玄幻大陆吗?她就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看看,什么才是妖孽。修炼路上不小心遇到极品冷酷逆天美男,如此人才她怎会让他白白浪费,先追回家暖床再说。修炼路上苦难重重,也奈何不了她妖孽本领!看她冷熙玫如何掀翻这片大陆!
  • 民国诡探

    民国诡探

    杨启东是一位归国的海外学生,但学成归国后,却被父亲安排加入了梧城保安队。他这个“洋学生”在保安队里显得格格不入,就在他以为今后的日子都将是碌碌无为混天渡日的时候,一件件奇异又诡怪的案件降临到保安队的头上。巨蟒袭人,丛林密屋,神秘的背尸人,阴阳血玉之谜……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令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而看似简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