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600000012

第12章 谋攻篇(1)

本篇论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伐谋”“伐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提出了“十围五攻”、“知胜有五”等作战指导原则。

1.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条智慧无边的大学问,是现代做人成事之谋道。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最聪明的就是不费一兵一卒,从而取得胜利。

原文: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大凡用兵的一般指导原则是以迫使敌人全国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国在其次;以使敌方整军降服为上策,击垮敌军在其次;以使敌军全旅投降为上策,击溃敌旅在其次;以使敌军全卒投降为上策,打垮敌卒在其次;以使敌军全伍投降为上策,歼灭敌伍在其次。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善于用兵者;不经交战而使敌人屈服,那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善于用兵者。

解读: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轻启战端,攻伐不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孙子鉴于当时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人民生活遭受深重灾难。他主张战略应以安国保民为宗旨。从安国保民总战略出发,作战应“谋攻”(用谋略战胜敌人)而不直接交兵,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于是他创造性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样一个无比卓越的“全胜”战略思想。“百战百胜”原是历来兵家所追求而难以实现的最高业绩,孙子却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申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里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的“不战”“非战”都是指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不是放弃武装,反对战争。不经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战略思想,这才是孙子军事上所希图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孙子的“全胜”思想,就是用不流血的斗争方法,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既不损己方兵力、财力,而又不破坏敌方的兵力、物力,并将敌方的兵力、财力转化为我方所有的方式,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收到“自保而全胜”的完美效果。这样,就使“用兵之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而“用兵之利”则“可全”。战争如能这样取胜,自然远远不是经过流血战斗取胜所能比拟的,这无疑是从来军事上所有谋略中的最上策,“善之善者也”。因此,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既是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是战术决策的最佳选择。

在战争中,能够使敌人屈服投降,显然比击败战胜敌人要有利得多。这一思想作为兵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和用兵指导原则,时常为后世的兵家不断地加以实践验证,并创造出许多精彩的例证。

据说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唐玄宗又命太师杨国忠宣读,杨国忠也一字不识。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唐玄宗大怒,道:“枉有你们这些文武百官。这封信认不出来,如何回话,番使回去定然嘲笑我大唐江山,认为我大唐王朝没有人……”唐玄宗最后传旨:“如果9天内还不能知道番书内容,一律处斩,另选大臣,保护大唐江山!”

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长吁短叹,一筹莫展。贺知章的窘态惊动了家中的客人李白——李白因进京赶考,受到杨国忠和高力士的排挤,名落孙山,此时正寄居在贺知章家中。李白问明情况,道:“可惜我李白金榜无名,不能为朝廷分忧解难。”贺知章问知李白能识番文,惊喜万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汇报。唐玄宗赐李白进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带,在金銮殿上接见了李白。李白捧起番书,用唐音译出,念道:

“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来讲,可将高丽一百七十六城,让与俺国……若还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那家败胜!”

这分明是一份“宣战书”。

唐玄宗问文武百官:“番人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众人缄口不答。贺知章道:“太宗皇帝3次远征高丽,都没有取胜。后来借助高丽内乱之机,派李勋、薛仁贵率百万大军才征服了高丽。如今天下太平,多年不遇战事,既没有良将,也没有精兵,如果打起仗来,很难说能不能取胜。”玄宗问:“那我们该如何回复番使?”贺知章指着李白说:“陛下还是问李白吧。”

李白侃侃而谈:“皇上尽管放心,明天召见番使,我当面回答他,也用鸟兽一般文字。一定要他们的可毒知我大唐王朝威严,拱手束降。”

唐玄宗当即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设宴款待。李白大醉而归,第二天上朝酒气还未退。借助酒劲,李白想起科考时被杨国忠和高力士侮辱的情景,上奏玄宗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杨国忠为他捧砚磨墨。玄宗正在用人之际,立刻准奏。李白神清气爽,大笔一挥,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吓蛮书,献到玄宗面前。玄宗但见上面龙飞凤舞,却一字不识,心中暗暗吃惊,于是让李白宣读。李白朗朗念道:

“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毒:自昔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本朝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方今圣度汪洋,恕尔狂悖,急宜悔祸,勤修岁事,毋取诛戮,为四夷笑……”

番使大为震惊。回到渤海国,番使将大唐国书交给渤海国国王,国王看后惊恐地说,“天朝有神仙赞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归顺大唐王朝。就这样,李白醉草吓蛮书,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千古美谈。

李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实际上就是以威慑为手段,以实战为后盾,威慑与实战的目标都是挫败敌人,达成自己的目的。寓战于威,寓威于战,二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威慑作用的大小常常与实战能力的大小成正比,威慑要以实战能力为基础,实战能力愈强,威慑的作用也愈大,威慑越有效,战略目的越易达成。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虽是兵家取胜之法,生产经营亦同此理。对商业而言,告诉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周围的商业环境,什么竞争可以参与,什么竞争不可以参与。甚至到必要时退出,就叫胜利。

1978~1979年,香港的华人船王包玉刚和华人地产商李嘉诚携手,与香港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及和记洋行进行争夺股票资本的一场商战,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很好例子。

李氏握有英国怡和洋行所属九龙仓股两千万股,相当于该洋行九龙仓全部股票的18%。李想占据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感到实力不足,包氏却有英资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九千万股,而且包氏想称雄九龙仓。于是包氏用谋,李氏响应。两人携手合作,包、李暗中双双转手,李把九龙仓的2000万股转卖给包,包协助李购得和记黄埔股票9000万股。

在包、李向怡和洋行的争夺战中,五次交锋,使得怡和洋行屡屡吃亏败阵。第一回合:包、李用谋,怡和九龙仓股的18%原为李持有股票,转手给包,怡和自认为李不再与怡和竞争,并认为包买股票是李的盲从者,又认为九龙仓股票会跌价,自己失去警惕上了当,反讥讽包无知。第二回合:等怡和发现九龙仓股票看涨,值得警惕时,包却如孙子所说那样“动如脱兔”,迅速地又吸收另外的1000万股,占据九龙仓股全部份额的30%,怡和又吃了亏。第三个回合:怡和第三次上当。1979年初,九龙仓股票价格高达每股50港元,怡和意识到情况不妙,准备出高价回收,殊知,包却突然把全部股票卖给包氏财团隆丰公司,价格每股55港元。因此,包氏的股票是明转暗不转。包如此做法,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着妙棋。攻,幸而得手即可得九龙仓;一旦失利,充其量赔掉隆丰公司而已。第四个回合:怡和第四次上当。九龙仓的资本大战打响时,包却去英国“办事”。怡和得知包出走消息后,自认为反攻时机成熟,下令其所属“置地公司”登出广告回收九龙仓股票。其实,包离港去英是假,静观怡和动静是真,包所施行的是麻痹对方思想的“金蝉脱壳”之计。当包得到家人电报情况后,在怡和置地公司登广告的第三天即返回香港,以商量决定登报宣布,在2天之内不惜以每股105港元之高价再收购九龙仓股2000万股,加上原有的股票合计5000万股,从而实力增大完全可以与怡和一决雌雄。第五个回合:当包氏宣布以现金购买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时,怡和无动于衷,反而加以嘲笑!认为包氏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两天内支付出20亿港元现金,纵然靠印钞机也难以在一两日之内印出如此之多的现钞。可是包氏从1979年6月23日开始,在2天之内竟然履行了诺言。

当怡和从梦中醒来,包氏请帖也已送到,邀请九龙仓的二股东“怡和”和“置地”的董事出席包氏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新九龙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议。从此包氏完全获胜,占有九龙仓的财产主权。

借鉴孙子“全胜”的战略思想,在信息时代,“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有着真正得以实现的条件。但“不战”必须以实力为前提,“不战”必须以敢战和能战为基础。只有有了战则必胜的客观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2.上兵伐谋,以谋制敌

大成者必有大谋略,这大谋略又出自于心中的智慧。巧妙的全胜,不能以蛮力求强,而应当以巧求强,这才是聪明人的智举。此可谓顺势而行之道。不如此,吃苦头的最后还是自己。

原文:

上兵伐谋。

译文: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取胜,挫败敌人的战争谋划与部署。

解读: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因此,战争具有政治和暴力两重属性。战争的胜利不单纯靠暴力手段,而自始至终贯穿着非暴力手段。自有战争以来,这两种手段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但是当人们开始感觉到战争中非暴力手段的存在时,并没有立即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是孙子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第一次把非暴力手段概括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系统地论述了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地位和实施方法,从而成为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便成了非暴力斗争(政治斗争)与暴力斗争(军事斗争)相结合而突出非暴力手段的战争指导思想。在《谋攻篇》中他明确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他把属于非暴力手段的“伐谋”和“伐交”放在第一、第二位,而把属于暴力手段的“伐兵”“攻城”置于第三、第四位,足见他对前者的重视。这种综合运用“伐谋”“伐交”“伐兵”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是一种高水平的战争指导思想。

“上兵伐谋”是说以智谋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乃是用兵作战的上策。据颜师古注:“言知有谋者,则以事而应之,阻其所为,不用兵事,所以为贵耶。”但是,“伐谋”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又和战场上的军事行动紧密相连。在一定条件下,指挥者对计谋运用得当,常可以不用武力而使敌人屈服,避免或推迟一次战争的爆发。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此话借以形容张飞是有勇无谋一介武夫。然而,粗心的张飞也有细心的时候,长坂桥上智退曹军上万军马而被载入史册。

三国时期,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大举南下,征伐荆州。刘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便率众投降。这样,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襄阳。

刘备因寡不敌众,只好率部退往江陵,但在长坂坡被曹军追击。双方血战一场,刘备大败,幸得张飞保护,且战且走。待到天明,见追兵渐远,刘备方敢下马歇息。

这时,赵云、糜竺、简雍等均不知下落,刘备身边只剩下100多骑兵。正凄惶之间,忽见糜芳身带数箭,踉跄而来,口称“赵云投降曹操去了”。

刘备不信,张飞说:“他见我们势穷力尽,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图取富贵。我现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说完,不听刘备劝阻,飞身上马,率20多名骑兵,回到长坂桥边。他见桥东有一大片树林,心生一计,教那20多名骑兵,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中往来奔驰,冲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则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同类推荐
  • 且战风凌

    且战风凌

    50年前,妖域大肆侵略扩张,魔,鬼,中原三域人民拼死抵抗,五十年后,风云再起,四个少年莫名的命运交会,四种不同的带兵风格;天下群雄!唯我之下!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雅克萨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雅克萨之战的有关内容。
  • 血刀燎日

    血刀燎日

    血的记忆,我们不会遗忘硝烟弥漫,诉说着衷肠对与错的交织,恨与爱的无情呈现在那一个火的年代……谨以本书献给那些曾经为民族而战,不愿被奴役的先辈们。
  • 古时兵法今时用

    古时兵法今时用

    此书兼顾兵学理论体系与经典兵学著作的合一,注重元典解读与现代管理的融通,试图从引导者的眼光,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兵法最为基础的一些概念和阐释。了解兵学和兵法,不仅可以熟悉中国的历史,更能涵养气质,拓展气度,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第一章以战略管理立意,关系国家安危;企业成败;为人处世的得失。第二章以战术管理为用,教人在出奇制胜的的逆取之道。古兵法按照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六种情形总结出三十六计,分析其中哲理,可学会进退得宜的谋略,可读第三章。用间是获取情报基本手段,不劳师动众而瓦解对手,可读第四章《一部军事史,半部间谍战》。
热门推荐
  • 爱情收幕曲

    爱情收幕曲

    当清纯呆萌的她,遇上帅气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THE DEATH OF IVAN ILYCH

    THE DEATH OF IVAN ILY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蓝宝石

    蓝宝石

    一份少女时代的生日礼物,一生珍视的爱人记忆,却在失落的青春里覆上抹不去的阴影。蓝宝石不只是代表爱情的礼物,更是错失爱人的遗憾。它美,因为寄托着爱意。然而它黑暗,背负着命定的不幸。宝石是情感暗号,我们在这里交换暗号后的秘密:无法言说的爱意,隐秘羞耻的欲望,环环相扣的仇恨,令人唏嘘的报恩……世上没有哪两颗宝石是一样的,正如这些故事也各自通向七座不同的城堡。璀璨光芒背后的悲喜情仇,尽在《蓝宝石》。
  • 雪上的舞蹈

    雪上的舞蹈

    魏永贵的小小说创作题材多样,文笔娴熟老到,叙述闲散自然,对小说创作的常规技巧——比如伏笔、照应、留白等运用得心应手,他就像《庄子》里那个解牛的庖丁,读他的小小说,时刻都会感受到他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对生活素材的应用和艺术表达的转换驾驭自如,左右逢源,故事结局的设置,总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惊奇效果。魏永贵谨慎地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文本的展示耐心细腻,从容不迫,透出的是作者的锐利目光和锐利目光关注下发现的新鲜经验。魏永贵小小说作品追求世俗叙事和诗意叙事相结合——用世俗叙事进入和展开,用诗意叙事覆盖和笼罩,不仅带来了意义上的美感,也带来了叙事文本的美感。
  • 惹上狐仙校花

    惹上狐仙校花

    没想到,学校的英语老师竟然是狐妖,太离奇了。更离奇的是,为什么我的血是金色的。而且只有我能看到这些鬼怪妖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诡异……
  • 黑色血迹

    黑色血迹

    【起点科幻频道专属签约作品】已然签约,放心收藏。星际战争!厮杀、暴力、血腥~尸横遍野!本书及其恶心、血腥,胆小者误入~故事从一个刚毕业生参军入伍开始说起···人类联盟、虫族、泰坦族、夷族以及神秘的上古巫族。---------------------『新书上传,每天三章,将近7000字~』请大家放心收藏,有时候章少,但字不会少。一群:41026016(已满)二群:93658575(感谢小风MM提供)三群:95557811(进此群等于卖身,请慎重!)
  • 校园修真者

    校园修真者

    徐朔受尽了在校园的侮辱与毒打,这天他受够了林小飞对他的毒打与侮辱,正要自寻短见的时候一位老者救了下他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顶峰!!校园修真者群号码:438922656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