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努力克服消极的思想。
比如,当你表达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别人的工作都比我干的好”,“我怎么长的这么难看”时,这时你就要正确认识你自己,我的心理出问题了吗?难道是我的工作真的做得不好吗?真的是所有人都认为你不好看吗?还是你自己太在乎别人看你的方式了?我们应当承认否定性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重复出现;不要试图挑战这些负面的想法,而应当把精力集中在确立我们的价值观并竭力去实现它。一旦愿意接受消极的潜意识,就会更容易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发展。许多人罹患严重的抑郁症,或者极为孤独,疲于应付日常生活,根本就不清楚活着的价值所在。举一个例子,病人说出了唱歌的想法。目的不是让你用唱歌来打发时间,而是挖掘唱歌背后的意义,让你意识到,你喜欢唱歌是因为唱歌意味着可以和朋友待在一起,可以置身于快乐的氛围中。总之,找出所有有关唱歌的一切对你的个人有意义的事。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疗法。
3.把疾病当成疗愈的力量。
对于令人紧张的病症,总是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工作,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感恩,而感恩就能更激发抗病能力。圣经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理解了疾病,仔细想一想,疾病无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特别礼物啊!癌症患者大多是免疫功能低下,尤其经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一定期间内,免疫功能是受抑制的、低下的。认识了自己的症状,癌症病人面对疾病要保持乐观情绪,振作精神。“与其卧以待毙,不如拼搏求生”,这就是正确对待癌症的思想。
克服不正确思想,树立不怕死和战胜癌症的信心,遇到挫折要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控制大喜大悲,保持平常心态。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对自己的病情始终抱有希望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延长寿命。
希望属于一种很有效力的潜意识,它能使人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通过植物神经的递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中介分泌皮质激素和脑啡肽类物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能充分调动机体的巨大活力,通过调整、代替、补偿,使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各器官间功能重新趋于协调。并认为:癌症患者,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抱有必胜的信心,就能够动员自己体内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癌,身体本身就可能征服癌症。因此癌症患者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和积极向上的潜意识暗示,也能在他的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直至最终能战胜癌症,获得新的生命。
暗示疗法:神奇的催眠
暗示疗法主要作用于人的潜意识。医学专家认为,自我暗示疗法并非唯心,它具有心理医学的特性,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进取与向上的精神,发挥人的生命潜能的一种有效医学技术,一旦掌握在手,将终生受益。癌症病人及一切慢性病人都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并掌握。生活中应当一切向前看,用药要认为它一定有效,用餐要认为它一定好吃,运动要认为它一定会使身体越来越强壮,睡前要认为自己必定能睡个好觉等。
暗示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很大作用。当人在清醒状态下,暗示虽也有作用,但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内容进入潜意识领域更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威力。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不仅能够改变身体的感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人在催眠的状态下,意识非常狭窄,暗示性增高。被催眠者只接受催眠者的指令,对他的话无丝毫地怀疑和批判,绝对执行无误。催眠者具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催眠对行为动机的影响不仅在催眠状态下表现出来,甚至在从催眠状态醒来后也全表现出来,称为后催眠的暗示作用。
最早施用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是1775年奥地利的俾斯麦,他用磁铁作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直到1841年英国外科医师James Braid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前额叶不仅与意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前额叶与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下丘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纤维联系。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可能是人类能主动利用意识和意象来调节和控制内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
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身心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
实验研究还发现,动物在性活动的高潮期和人在喜悦、大笑、听悦耳音乐、回忆幸福的体验时,则有大量的脑啡肽和内啡呔的分泌,相反,当身体有疼痛或痛苦等消极性情感时,则在体内有大量的p 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内啡肽类物质也具有抑制体内产生p 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身心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因而,当应激和焦虑状态时,体内分泌的大量去甲肾上腺索引起的心悸、心跳加快、呼吸增强、头晕、出汗、胃部不适、下肢发软(面条腿)、皮肤发凉和精神恐惧不安等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自我催眠暗示很快得以消除。
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单调声、光和按摩刺激或借助脑波、皮肤电阻等生物反馈装置帮助放松身心,更可加速进入催眠状态。
通常采用自行闭目安神,调整呼吸,数呼吸、听呼吸声,辨别吸气和呼气的气流温度差别,再结合用意念按一定顺序放松全身各部肌肉等方法进行自我催眠。通常采取仰卧或坐位,使身体各部均处于舒适放松的姿势下练习。
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感觉,内视自己,进行自我催眠和暗示。首先不断地利用“信心、勇气和满足”等积极性情感和美好的意象驱除烦闷、不安和悲伤等各种消极性情感,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强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催眠深度一般分为三个等级
1.浅度
被催眠者处于舒适的肌肉松弛状态,保持随意运动的功能,但不愿意动,没有力气睁开眼睛。催眠解除后能记得催眠中进行的一切。
2.中度
被催眠者随意运动一小时,四肢僵直难屈,催眠师弯曲其胳膊,明显感到有抵抗力。催眠解除后能保留部分记忆。
3.深度
被催眠者只听到催眠师的说话声音,绝对顺从和遵照指令动作,痛觉减退甚至消失,催眠解除后完全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