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5400000027

第27章 心怀孝心,以孝安家以敬立人(3)

王阳明一再强调做儿女的要有一颗诚于孝亲的心,为此他还打了个比方:“对一棵树来说,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许多细节。树,它必须先有根,而后才有枝叶。并非先找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由此可见,王阳明看重的不是拿什么去孝敬父母,而是孝敬父母的那颗诚心。如果没有一颗诚心,做不到表里如一,那就谈不上是在尽孝。

潮州有一个名叫黄保的人十分欣赏王阳明的才华,一直想找个机会亲自拜会一下他,但是因为自己年龄太大身体欠佳,于是就派自己的儿子黄梦星不远万里找到王阳明求学。在王阳明身边进修了一阵子之后,黄梦星就请假回家看望老父,在家中陪伴了他一阵子之后又回来继续上课。这样学了一段时间再如此反复。

王阳明对弟子长期两地奔波的行为感到不太理解,于是就问怎么回事。黄梦星回答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崇尚圣贤之道的人,一直将王阳明视作一个有才学有德行的人,所以希望儿子能从他那儿学到点东西。为此,黄保还明确地告诉儿子,只要他能从王阳明那里学有所成,即使父亲晚年下葬的时候连口棺材都没有也一样心满意足。

黄梦星正是听了父亲的这番教导之后才千里迢迢地赶过来向王阳明学习,所以在他每次回家之后都希望能多陪父亲一段时间。但是黄保每次都是早早给儿子准备好了行李和盘缠,指责儿子这么做根本不是在尽孝,因为他的志向被所谓的孝心埋没了。由此一来,黄梦星就很纠结,他只好在不违背父命和想要尽孝的夹缝中选择了两地奔波。

黄保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得到了王阳明的赞许,他也慨叹黄梦星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因为他虔诚地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在没有让他失望的前提下尽孝修行两不误,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可见,在王阳明的心中,不违背父母之命的孝行是远远高于在身边侍奉父母的孝行,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虔诚的服从态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和期待。

天竺迦夷国里,有一对夫妇,志向清净,在山中修行,信乐空闲,只存一子,名叫“睒”。睒10岁时,老夫妇双双两目失明,幸睒至孝仁慈,昼夜奉侍父母。以茅为屋,以草为蓐,不寒不热,常得安适。众果香甘,泉水清凉,饮食不虞缺乏。日日群鸟作音乐声,诸兽慈心相向,并无相扰乱的意图。睒于天寒地冻时,常穿鹿皮衣提瓶取水,麋鹿众鸟亦往饮水,不彼此畏难。

有一天,国王入山射猎,见水边有一群鸟鹿,引弓而射,矢箭误中睒的胸部,他大叫一声,血流如注,命在旦夕。国王下马来到睒面前。睒说:“象因牙而死,犀因角而亡,鸟因翠毛而被捕,麋鹿为皮肉而被杀。我今因何而等死?”

国王大自悔责。睒又说:“此非国王的过失,是我自己宿业所致。我不惜自己身命,但怜我父母,年既衰老,两眼又盲!无所依靠,也当有个善养善终。我之所以懊恼,并不是为中箭流血而痛。”国王再三向睒悔过,宁愿奉养睒的父母,嘱咐他不要过虑!

国王一面嘱人看守,一面去寻找睒的父母。他们听说睒中箭,两人昏倒于地。国王便向前扶牵睒的父母,来到睒的身旁,见其已奄奄一息,父亲抱着他的脚,母亲抱着他的头,仰天大呼。母亲又用舌头舔舐他胸部的伤口,希望把毒吸入自己的口中而死,以身代子。睒胸中的毒血经母吮吸,睒便渐渐复活起来。父母惊喜,国王也非常高兴。

大家都认为这是佛陀庇佑的奇迹。国王就发誓不再射猎,左右从者数百人,踊跃奉持五戒十善。国王还命令国中所有目盲的父母,全部由国库供给衣食,令子女应尽晨昏定省的孝道,违者重罚。于是全国人民,因睒死而复生的缘故,互相劝勉,孝道盛行。

佛说:“为父母者,皆深爱其子女,竭力教养,虽多诸苦难,乃至命亡,亦终不弃舍子女;故为子女者,应当孝顺父母,侍奉供养。父母即是家中活佛。若有不孝父母,已是大罪,若更违反父母诫教,则堕地狱无疑矣。”相反,奉行孝道,就像故事中的睒一样,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福报。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不违背父母之命的孝行是远远高于在身边侍奉父母的孝行,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虔诚的服从态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和期待。

讲孝道的家庭才和睦

任何一种花木,都要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任何一种良善,都要在谦和的孝行中培养。家庭好像一艘船,能够承载爱心,能够躲避风暴,能够抗拒海浪。孝行在,家庭的责任和关爱便在,家的幸福也才能持久。人生而有良知,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到兄长自然知尊重……这些都是人性的闪光之处。

有了孝行,家庭才能充满温暖,一个人的生命才能充满明媚的阳光。

关于孝行这一话题,王阳明曾经说过“善人也,而甚孝”这句话,意在点明孝行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致良知的一种体现,也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王阳明曾经引用过《论语》中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借用这句话告诉弟子:做人就应该孝顺父母和尊重兄长,那种冒犯长者的人终究是比较少见的,而那些犯上作乱之徒更是罕见的。所以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只有将事情的根本做好了,才能将治国和做人的原则确立,所以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都是“仁”的一种根本表现。

王阳明意识到,孔子的学说重在一个字——“道”。这个道其实就是“人道”,和心学中的天理类似,因为这个道的本源就是在于一个字——“心”。所以,要想孕育出一颗仁爱之心,就要先从孝悌开始做起,这是王阳明一直推崇的。

孔子的弟子曾经感慨地说:“社会上动荡不安就是因为一些不孝的人流窜于世上,所以才造成了文明秩序的混乱。”对此,王阳明的解释是:

“当你不孝敬父母的时候,你的儿女也将耳濡目染地学会你这种不孝,说不准还会加倍地还给你,你的生活也将陷入到黑暗之中。”正是基于这个道理,王阳明才把孝行看做是致良知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对他疼爱有加,尽心竭力地抚养着孩子长大。这对夫妻和孩子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儿媳妇总是嫌弃婆婆,不愿意尽赡养之道。不过,婆婆非常勤快,所以媳妇还是暂时忍了下来。

孙子一天天地长大,奶奶则一天天衰老,她的腰因为整日的操劳而佝偻,最后不能干重活了,而且因为年龄大了,她在吃饭的时候也会经常撒出一些饭粒。媳妇越看越不顺眼,就想着怎么才能把婆婆赶出家门。在她的怂恿下,丈夫竟然也答应把母亲赶出家门。

一天中午过后,夫妇二人把母亲送到三十里外的一个山沟里,给她丢下几块饼,就让母亲自生自灭。然而在他们回家之后,发现儿子正在村头的大树下面坐着。夫妇问孩子为什么不回家。孩子说:“我在等奶奶,你们现在把奶奶拉出了三十里,等我长大了把你们拉到八十里地也不止!”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夫妇二人顿时羞愧难当,赶忙回到山沟把老太太接了回来。从此,夫妻二人尽心尽力地赡养老人了。

俗话说:“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在故事里,这对夫妇因为嫌弃老人无法为家庭作贡献了,便要抛弃她,这时候小孩子出来说话了:“等你们老了,也无法为我的家庭作贡献了,那时候我也可以抛弃你们。”小孩子的话很简单,却很有力,给了这对不行孝道的夫妇“当头一棒”,使他们醒悟到:及时行孝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家庭和睦了,他们老了才有儿子养。行孝是为了家庭,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王阳明是一个重孝道的人,当初在他被贬谪到龙场的时候,原本可以远走高飞,但是出于顾忌家人的安全,他还是硬着头皮在龙场一待就是好几年——这就是从内心出发的一种孝行需要。也正是有了这种孝的存在,王家才一直保持着和睦的家风,这种家风不仅促进了王阳明的人生成长,更帮助他有精力去思考人生。为此,王阳明说:“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为人父母者去疼爱自己的子女而子女们对自己尽孝,这才是致良知的一种表现。假设父母不慈爱,子女不孝顺的话,一个家庭将会充满着凄凉与不和谐,根本谈不上幸福。

人活着总需要一些个性标签和道德评价,其中孝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是一个人头上最闪耀的光环,也成了我们能否延续后代的保障。其实,孝行并不在那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而是在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言行中。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只有在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和教育孩子的同时传播孝的概念和含义,才是宣扬天理和人性的正确做法。只有孝道被传承下去,家庭才能和睦,人生才能圆满。

同类推荐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热门推荐
  • 萌神菜鸟

    萌神菜鸟

    “你有见过打领带,穿着西装的小偷吗?”这句话几乎是咬着牙齿说出来的,眼里闪过一丝火苗,说完嘴里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两个冤家的囧囧日常!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

    本书通过周瑜、鲁肃、吕蒙等江东豪杰的人生轨迹,从人性的角度,揭晓东吴现象背后的奥秘。
  • 死神盟约

    死神盟约

    和你相遇,是个美丽的季节。和你相爱,却是个极大的错误。明知是错,却也无法自拔。山盟海誓,我相信,我若不离,你定不弃。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体会,什么叫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记得我说过,我会一直陪着你,既然你不在,我便随你而去。
  • 汉宫

    汉宫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就是方天翔!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军人,且看他如何威慑八方,缔造一个强大的汉朝!本书绝非言情!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可能是我不够坚强

    可能是我不够坚强

    每一个接触爱情的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城里住着疼。相恋十年,却越走越远,即使遍体鳞伤,也不愿放手。
  • 侯门青云路

    侯门青云路

    贫穷将她推入了将军府那扇黑漆大门之后。全心全意的只求一寸立足之地,委曲求全得来的却是绝境。涅磐之后再回到将军府,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为了生存,她下决心要不择手段。等待她的,是平步青云还是落入尘土?
  • 装逼大师

    装逼大师

    在捡到这个名为装逼实为作死的系统后陈真就已经做好平静的日常被枪毙的觉悟了这是一个少年在生活的逼迫下放下节操的快乐旅途(大雾)书名和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真的(读者:你大爷!)作者苦逼的又要去驾校练车了……下星期……大家懂的,要么就别等了
  • 蛋糕鼠,咳、咳、咳

    蛋糕鼠,咳、咳、咳

    一群蛋糕鼠按照家族传统制作花生蜜饯,好吃的蜜饯是大家都爱吃的,但不是每个小孩子都有耐心坚持做完一件事情,不和谐的音符总会在这样的场合出现,淘气、调皮、追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危险也总会在此时出现。卡在喉咙里的花生让大家都不知所措,幸亏有蛋糕爸爸及时用正确的方法救助,才帮助那只叫蓝裤子的倒霉又幸运的蛋糕鼠逃过一劫。
  • 兄妹齐穿越:风流公子暴力妃

    兄妹齐穿越:风流公子暴力妃

    一对兄妹穿越到古代,情节应该是这样的?:女方:废柴逆袭,王爷在手,从此逍遥天下!男方:名扬天下,众多后宫,武器空间加持!可逗比兄妹的人生太彪悍,无法理解啊:劳资(本小姐)穿成越成一个女(男)的了!花痴的公子(是个女的穿越来的),逗比的王妃(是个男的穿越来的),真真的夭寿了!当身体换回来的时候,齐闯江湖,抱得美人(男)归,结束逗比人生,开启狂霸炫酷吊模式的时候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