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9200000005

第5章 二战前后的世界(4)

法国人民阵线

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1935年7月14日,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共产党等左翼党派和各大工会组织了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其目的是为了团结反法西斯力量,实行社会经济改革。5月,人民阵线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并组建了首届人民阵线政府。但1938年10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此后名存实亡。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从1933年开始,美国罗斯福政府一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广泛干预经济,大规模实施救济政策。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政治、经济后果,巩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百日新政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按照总统罗斯福的要求,美国国会制订了一系列应急立法,被称为“百日新政”,美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反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新政”首先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国会先后颁布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重要法案,由国家对银行业、农业和工业进行宏观调整。社会救济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5月12日,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中“以工代赈”是救济工作最重要的方式。

《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了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中最重要的反危机法案,即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的规模、结构和劳动条件。其主要内容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和劳资关系、实施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根据这部法案美国还成立了国家复兴管理局。《全国工业复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摆脱危机、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但后来遭到反对,于1935年5月27日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违宪。

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

罗斯福新政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33年起至1934年底是第一阶段,通过的法律和采取的措施多属紧急性和暂时性的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恢复经济,救助失业、困难群体。但随着新政的施行,资产阶级的不满日益增多。1935至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先后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等主要法令违宪,新政转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继续推行“以工代赈”等救济措施,公共工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制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美国参议员华格纳提出的一部有关劳资关系的重要法律,1935年由国会通过。该法第一次明确地承认工人拥有组织工会并由工会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确定解雇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把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列入黑名单等不公平对待劳工的行为违反法律。同时,依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主的申诉。《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罗斯福新政后期的一项重要改革立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复兴。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政府干预化解经济危机,以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它涉及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反经济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民生产总值回升,失业人口下降,民众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恢复了信心,美国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避免了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从长远来看,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苛刻政策,使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高涨;而经济危机的侵袭则使基础薄弱的民主共和国摇摇欲坠。希特勒及其领导下的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抓住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麻痹大意的机会,蛊惑民众,最终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

纳粹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德国的法西斯政党。1920年9月30日正式建立。纳粹党成分复杂,主要领导人除希特勒外,还有施特拉塞、赫斯、戈林、戈培尔等。纳粹党混合19至20世纪的各种反动思想,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极端仇视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纳粹党设全国委员会,统管州、区、乡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还设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下辖组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是纳粹党的纲领性文献。1933年1月,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后,逐步建立起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最终将德国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沼,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后,加快了排除异己、夺取政权的步伐。1933年2月27日晚,纳粹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第二天,戈林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并将当时在纵火现场的荷兰共产党人范·德·卢贝作为纵火犯予以逮捕。纳粹党由此掀起了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高潮,先后逮捕多名德共领导人和在德的其他国家共产党员。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共产党力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以国会纵火案为契机,希特勒建立起纳粹党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白色恐怖笼罩着德国。在1933年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以微弱优势险胜。3月23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授权法》,希特勒政府被授予4年的独裁权力,由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在法西斯独裁专制下,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社会民主党被禁止活动,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等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均被迫解散,一度是纳粹党盟友的民族人民党也未能逃脱解散的下场。纳粹党还取消自由工会,强迫工人参加其建立的“德国劳工阵线”。1933年7月,德国多党制最终被取消,纳粹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建立。

第三帝国

1934年8月1日,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元首法》,把总统和总理原则上合二为一,确立了权力一体化的元首原贝川。1934年,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成为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的国家元首。通过8月19日纳粹党一手操纵的“公民投票”,希特勒最终成为德国国家和国民意志的全权代表。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希特勒认为自己建立的帝国继承了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威廉一世的第二帝国的光辉传统,因此称“第三帝国”。

积极扩军备战

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和称霸欧洲,纳粹党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计划。1933年10月,德国公然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先后退出了日内瓦国联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1935年6月,德、英两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一协定有利于希特勒重新发展海军力量。1936年3月,希特勒指令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保证西部安全的《洛迦诺公约》。纳粹党还制定了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基本国策及在各方面作好速战速决准备的总体战略。经过1936至1939年4年的准备,德国再度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在对外扩张中寻求利益、转移矛盾以维护统治,日本统治阶级大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也作了充分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军财抱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通过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变化,日本新老财团的军事扩张倾向大为加强。军阀与财阀实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作“军财抱合”,其实质是军部与资本家的政治联盟。“军财抱合”加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对日本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重要影响。

倾销政策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扩大出口,日本政府实行倾销政策。军需通货膨胀和禁止黄金出口,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迅速上升,日本政府通过保持这种垄断性高物价加重对本国人民的剥削。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商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但日本政府却不顾对外贸易中的剪刀差,不惜压低商品价格,大量廉价倾销本国商品,抢占对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从1931至1934年,日本出口额增长了一倍。日本商品的到处冲击,致使欧美各国先后采用立法手段,以抵制日货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二二六事件

在军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皇道派”和“统制派”两派。前者成员多为下层军官,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后者主要成员均为军队高官,主张约束军队的行动,运用军部的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两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936年2月26日清晨,皇道派的青年军官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的士兵发动了叛乱,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地,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维新内阁”。29日,叛军被镇压。“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五相会议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召开了五相会议,即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会议。会上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基本国策纲要》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既反映了陆军的北进意图,也涵盖了海军的南下主张,基本勾勒出日本日后南北并进的庞大侵略计划和狂妄意图。为了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现向南洋发展的目标,这次会议还要求陆军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兵力,海军对抗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

三国轴心形成

1936年,德、意两国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决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由此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25目,为了同英、法、美争夺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与德国利用英、法统治集团惧怕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心理,签订了名为《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约。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至此,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短暂的和平局面。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相互之间潜在的矛盾激化。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大陆点燃了侵略之火,它们企图用武力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当英、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断满足侵略者要求以求自保的时候,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却在为抵御法西斯侵略浴血奋战。绥靖政策并未达到英、法预想的效果,法西斯侵略步步加剧。英、法、美、苏虽曾试图制止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但却因未能协调好彼此的矛盾最终归于失败。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法西斯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部开动。在消除两线作战的威胁以后,德国挑起了新的世界大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自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以侵华为主的侵略战争。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从侵略中国东北入手,进而向整个中国和亚洲大陆进行武力扩张。

同类推荐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民风民俗知识(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

    民风民俗知识(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热门推荐
  • 通天道祖

    通天道祖

    少年得上古阵法,入道修炼,战天三界,为主宰之王。
  • 妃本为王,皇叔府中我当家

    妃本为王,皇叔府中我当家

    安凌落,21世纪特警部队的一队队长,因为拖欠了一个星期的房租,于是就苦逼的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还是穿越成一个刚出生的奶娃娃?女儿身,男儿命,还被皇帝老爹册封为王。原本以为会这样度过她的一生,却没想到遇到了他。“皇叔,我们不合适!”某女一本正经说道。“哪里不合适?”某男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是我的皇叔!”“你又不是皇兄的亲孩子。”“……”某女一愣,又道:“我们性别不合适!”“哦?那你要不要试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本书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以记述民国历史人物为本,着眼于对争议性历史事件和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适度的重新解读。分北洋军阀卷和地方军阀卷。《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由民非明编著,适读于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类阅读爱好者。
  • 豪门专宠:别来无恙

    豪门专宠:别来无恙

    “苏亦泽,我喜欢你!”时隔三年,她回到他的身边,他却逼她到墙角,语气不善:“苏家供你衣食无忧,你就学到这些东西!”可是他们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是苏家老爷子的老来子,她是老爷子战友家中的孤女。青梅竹马,她被他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一条不理世俗目光的追求之路。她破坏他的姻缘,强拆一切白莲花,却在这条路上屡挫屡败。有一天,她爬上他的床:“为什么别的女人都可以,偏偏是我不行!”答曰:“因为老爷子把你当孙女看!”她心伤,投入别的男人的怀抱,他却反复吃味,一把将她拉了回来。“你不是说喜欢我吗?再让别的男人碰你试试!”望着他愤怒的眸子,她轻笑一句:“现在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 笨鸟飞仙

    笨鸟飞仙

    这是一只鸟因身怀灵琴,从而化身萝莉踏上修仙不归路,最终成了...倒卖后悔药的江湖骗纸的故事。独家珍藏后悔药:逆流时光,世上仅此一家。有了它,误会可以解释。有了它,过错可以改正。有了它,想要的邂逅可以制造。有了它.....姑娘你等等,这是一篇修仙文,不是给你推销假药用的,您能不能干点正事?比如修修仙,打打怪,顺便把关闭了上千年的仙门打开.....某鸟:可这就是我的修炼方式啊!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 赘婿的逆袭

    赘婿的逆袭

    公元2000年,地球上的电磁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干扰,从而有两个不同体出现在了这个星球上,当这两个不同体相遇的时候,世界会是如何?苏羲,平凡的一个农村人,家道中落不起,从而赘入他门为婿。苦熬二十年,终究弃命而亡,然而循环的因果在磁场的干扰下有了误差,偏离轨迹之下,苏羲再次的苏醒!错过一场因果,会再起一场因果,苏羲的命运会在第二场因果中改变么,它的出现就是苏羲命运的开端么?篇章被无数双手翻阅,然而终究停留的只不过是自己所属的那一篇章!(温馨提示:剧情中出现的现实事件不会按照事实时间出牌。)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东京阴阳师

    东京阴阳师

    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真的就是所知的真相吗?在东京这个充满诱与惑,金钱与欲望的都市里,妖魅魍魉集结,群魔乱舞。欲望在鲜红的酒杯中摇曳,躁动的恶鬼披上妩媚的外皮。恐惧还是战栗,恶毒抑或阴谋?从中国来到日本灵力过剩的陈启,阴差阳错的开启了一条成为顶级阴阳师的道路。---本书主角是中国人,非重生非修真,主要讲述的是日本神道教为主的阴阳术。
  • 玉灵晗

    玉灵晗

    传说,人死后,会经过奈何桥,喝碗孟婆汤,然后才能去转世投胎。但并非所有的魂魄都能舍弃前世的恩怨情仇,于是,有贪念的,坠入魔道,有痴怨的,进入阴司,寿终正寝的,转世投胎,唯有无欲无求的才能步入仙界。然而,玉灵晗,一个为爱而痴,为情而怨,为义而贪得人,又会有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