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300000033

第33章 马致远(3)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野兴

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自从唐代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来描写渔隐生涯,绿蓑衣便成为渔夫钓叟和隐士的代称。紫衣则是贵官公服,此处代指当官。渔人与贵官本不相干,但马致远在这首小令劈头便一句“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似乎十分奇怪。主,这里是主宰意。“谁是主”,通俗说来便是“为了谁”、“为了什么”。钓鱼的,当官的,都为了啥?作者以此设问句提领全曲,颇令人寻味。马致远经过长期仕途蹭蹬,逐渐领悟到“风波梦,一场幻化中。”于是产生了“且向江头作钓翁”(〔金字经〕)的归隐之意。对“紫罗袍”已不抱任何幻想。但是,本曲题为“野兴”,意在抒发恬退之意,为什么还把“绿蓑衣”与“紫罗袍”并列,并说“两件儿都无济”(无济,无用;无味,没意思)呢?下句“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便道破其机。这里的“风波”是元散曲常用来隐喻政局的变幻,升沉无定。这样,所谓“钓鱼人”指的就是“渭水垂钓”,以期明主的姜太公式“隐士”了。姜太公之路是历来失意文士十分羡慕的“终南捷径”——先当隐士,以博高名;日后身登龙门,紫袍加身。这是古代所谓“隐士”的真面貌。马致远一语揭穿其秘:暂时没有当官的“钓鱼人”和已经当官的“紫罗袍”都为了啥?还不都是为了利禄奔忙;他们的“主”都是名利尔尔!而看穿了世态炎凉的马致远,既无意于“紫罗袍”,也不要做一个假隐士,他要彻底的超脱,彻底地“远离红尘百丈波”,这就是结句“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的真谛,也是绿蓑、紫衣“两件儿都无济”的真正命意。

这是一首阐述个人情怀的散曲。相比之下,它不像“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高竿上再不看人弄险”(均为贯云石语)那样直截了当地表示与官场决绝,但在其悠闲下却蕴含着同样深刻的思想。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野兴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什么半张名利纸?

这是一个十分幽雅的处所。作者结庐于山水奇佳之地,远离市井红尘。由于他潜心归隐,平常从没有闲人来打扰,唯有清风徐来,使他时时感到新鲜与快意——权且把清风视为常客吧。在这人迹罕至、林泉作伴的僻静山野,只有大自然是唯一伙伴,他就是大自然唯一的主人——一个“不管人间事”的“山中相”。“山中相”,用南朝梁陶弘景事。据《南史·陶弘景传》载,陶隐居山中,帝手诏其出山为官,不就。“国家每有凶吉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此处仅取其隐士意。荣辱皆忘,名利双抛,澄心静虑,诗人不仅身居山中,而且,心也与万物冥合,结成一体。

以上就是这首《野兴》所表达的内容。令人深思的是:作者本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人间相”的,但现实却使他只能成为“山中相”,而这“山中相”又决非是得到圣上青睐,操纵人间大事的陶弘景式的“山中相”,他所能主宰的,只是自己的心灵、山中的草木;然而,正是在作者失去了“人间”的一切后,他才得到了真正的一切,得到了一个不为任何物役的纯粹自身,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是一种老庄式的大彻大悟。在另一首《野兴》里,作者还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山中相”与“风月主”都是对命运嘲弄的回答。陆游归隐后也曾长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诉衷情〕),所谓“别是功名”,正是弃绝“半张名利纸”之后的彻悟。解嘲也罢,彻悟也罢,赞颂大自然也罢,它们都是“野兴”,它与金殿庙廊毫无关系,与世俗之心不相凉热,这是马致远对社会现实的回答。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野兴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东篱本是风月主”,是《野兴》最后一首。这一首借作者对自己隐居处所颂扬性的描写,为这组曲子的主题作了归结。“东篱本是风月主”,起句用一个判断性语句对自己的情趣、爱好及人生追求作了概括,从而为全曲的思想内容定下了基调。“东篱”是作者自号,显然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不难看出,马致远是倾心于陶渊明的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的。因此,这两个字就不仅仅是作为作者的代称而出现,而且会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风月”在这里是借代,代整个大自然。马致远一开始就十分自得地宣布,他就是大自然的主人。“本”字用得非常恰切。它不仅使这个陈述句的语气显得更加肯定,而且借以表明自己过去曾热衷功名,乃是误入歧途,现在才恢复了自然本性。这一句是对自己的自然本性、情趣爱好的总写,第二句则在此基础上对时空作了具体的收拢。“晚节园林趣”,点明自己晚年的志向、爱好在于寄趣园林。正因如此,他对隐居的园林进行了苦心的经营。第三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园林的概貌。“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一枕”,一排、一溜儿之意。“垂杨”即垂柳。作者只选取了葫芦架与垂柳这两种景物,就将他园林的景色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想见,这是一个远离尘世、野兴盎然的处所。绿荫之中掩映着一座农舍。院内,搭着一排葫芦架;门前,长着几行垂柳,微风拂来,柳枝翩翩起舞。这里没有尘世的喧扰,没有官场的纷争。一切显得那么平和、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真是一座世外仙境。我国古典诗词讲究形神兼备,并且往往是以形传神。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园林的形貌,而且写出了园林的神韵。“是搭儿快活闲住处”。“搭儿”,“一处”(地方)的意思,“快活闲住处”将这种神韵进一步点染了出来,而作者对自己园林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正是在对园林这种赞扬性的描写中,作者对隐居生活作出了毋庸置疑的肯定。

这首曲子不讲藻饰,不事雕琢,造语平淡,但却情真意切。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有浓厚的感受,加之高超的艺术造诣,因而才能以平淡出之。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这是马致远写的八景(八首)小令中的一首。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景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景也是潇湘八景。

“花村外”,首句暗点题面中“山”字。“花村”一词,是点明描写的是山花烂漫的山村,一个“外”字,将景物描写的境界扩大,表明此曲着眼点不是山村内景,而是山村外景。接着,“草店西”,暗扣题面“市”字。店指酒店,因是山野酒店,故曰草店。“西”字与前句“外”字相呼应,进一步表明此曲不是描写草店本身的面貌,而是描写草店外的自然风光。花村、草店,虽非作者落墨之所在,但恰如古人山水画的“点俏”,使一幅宁静,恬淡的山水画平添一丝生气。使人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的意境。这样,全曲的风景描绘便有了一种既在人间,而又超尘脱俗的意味。故本曲以“花村”、“草店”开篇,却又妙在似写未写,它是全曲总意境的一个有机成分。

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又扣题面中“晴”字。按《北词广正谱》,本曲牌第三句的句式是上三下四,读若“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为一顿,三字将山市上空写得清新通明,灿烂多采,且又点明所写的是晚晴。“雨收天霁”又一顿。霁,本指雨止,引申为天气放晴。此句最妙在一“明”字,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雨后晚晴给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下文的描写则无不由一“明”字生出,此可谓全曲风景描写之“眼”。

第四句“四围山一竿残照里”,将视线进一步移向“花村外,草店西”的四周之山。“一竿残照”与前句“晚霞”巧妙衔接,曲意流畅自然。“一竿残照”,本为“一竿照”之意,指夕阳距山仅一竿之遥。然若照应上文的“草店”,似亦可指草店上空的一竿酒旗。本曲题为“山市晴岚”,市谓买卖之地;岚,一指山风,又指山中雾气。本曲可合而解之。小酒店上空,有一面酒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在微风中悠悠飘拂,使绮丽的大自然风光中又渗透着人间生活气息,岂不更富有诗意?此句与《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末句“锦屏风又添铺翠”,锦屏风,比喻四周的山岭,是对“四围山色”的进一步具体描绘。山色青青,在淡淡雾气中联成一片,再加上夕阳晚霞的辉映,就像锦屏风立在“花村外,草店西”。这个比喻极其形象。唐代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有“夕阳彩翠忽成岚”之句,这里化用其意境。夕阳照射雨后的青山,水蒸汽上升,产生雾气,锦绣的青山好像添铺了一层彩翠,这个境界何其绚丽多彩。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

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此曲与马致远的《山市晴岚》一样也是沿用了潇湘八景的旧题,但表现了新的意境,描绘了江村风光和渔民生活。

“夕阳下”,点明了时间。全曲情境均由此而生。酒旆,酒店的旗子,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示这是小镇所在。“闲”字,显示出江滨小镇的宁静气氛,为全曲奠定了闲适的情调。“两三航未曾着岸”,将景物境界由小镇扩展到江滨。航,此处指船。江上只有两三只未曾靠岸的船,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未曾着岸”四字隐含着“帆归”之意。船是向岸边驶来,只是尚未靠岸罢了,这同扬帆远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本句可以说是摄取了渔船欲归而未归那一刹那的情景。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这是写近距离的视觉。两三航,是远景,远远望去,只见江上有船,船上人看得不甚分明,这是写远距离的视觉。以上三句是一个层次,写远浦。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这二句转入另一个层次,写帆归。曲的构思与诗的构思有共同的特点,容许思想感情的跳跃。此曲略去了渔船靠岸、渔人卸鱼的场景,直接写渔人在镇上卖鱼和归家休憩的生活场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小镇,而用断桥头代指小镇,是有意突出小镇的幽寂。傍晚时分,断桥头旁曾有过短暂的鱼市交易,但这种贸易很快结束,卖鱼人散去,小镇又重归宁静。“落花”句写出渔村晚景的秀美,衬出渔人生活的悠闲自适。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无争,怡然自得。

元代诗人揭傒斯写有《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走笔作》诗,其中《远浦帆归》是这样写的:“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郎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潇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称“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原指湘水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据孙楷第考证,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元曲家考略》)。又,马致远八景小令之一的《洞庭秋月》有“豫章城故人来也”之句。由此可知,这首小令写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

“渔灯暗,客梦回”这两句写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故以“渔灯”二字开头,巧妙地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同时,一“暗”字又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客梦回”的“客”系自指,此字为下文的思家作了铺垫。“梦回”,梦醒。梦到什么,作者未写。也许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也许是“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但是梦回人醒,却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紧接“一声声滴人心碎”。这句写对深夜雨声的感受。雨点滴在船舱上,一声声传来,像滴在人心上。“心碎”两字,直接切入本曲主题,为全曲之眼。前两句何以有黯淡情调,于此揭出其因。以上三句为一个层次,紧扣题面,写潇湘夜雨及作者触景生情。

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便是著名一例,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意境和手法引入本曲,然又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双调〕寿阳曲

马致证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马致远言情的散曲,完全可以与长于此道的关汉卿、王实甫、卢挚、张可久的同类作品媲美。他的〔双调·寿阳曲〕有二十三首言情的小令,每首都写得极有情致,这首亦即其中之一。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回忆在我们的奔忙中消失殆尽。我们茫然的走在不知名字不知尽头的路上,来不及去想。或许我们要去那丛林中看一看,去那乡野里瞧一瞧,走进坦荡的田地,爬上幽然的高山,才能找回那些心灵的遗失。又见炊烟起,淳朴的人物,独特的民俗,安静的笔调,温暖而祥和,讲述一个旧日的乡村故事。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热门推荐
  • 被神选召的人们

    被神选召的人们

    有人说每一个决定,都会诞生一个新的平行世界。而不知从哪一个决定开始,一个叫“生机”的星球便诞生了。在这里,有被神选召的人们,作为有神力的人类,他们会怎样选择自己的道路?
  • 神秘塔楼

    神秘塔楼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座神秘的森林,这座森林被称为”紫雾森林“,不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静寂森林“,而且最为奇特的是,这座森林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在这座森林里,有一座塔楼,这座塔楼没有名字,就叫做——神秘塔楼。塔楼有自己的主人,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来自何方,又活了多久。然而,有一天,一个女孩儿,突然闯入了这座森林,来到了这座神秘塔楼的面前。按理说,只有有缘人通过梦境才能进入森林,由提灯人指引方可进入塔楼,可是女孩儿的意外到来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此后,女孩儿作为塔楼主人的徒弟,与塔楼结缘,穿越于现世与异世之间,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女孩儿的真实身份也一天天显露了出来……
  • 名门“淑”女:尧天女帝
  • 出逃娇妻:腹黑老公要给力

    出逃娇妻:腹黑老公要给力

    叶梦白,既宅又腐,前途未卜,胸无大志的普通高中生一枚。她以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应该会就此平淡下去。奈何惹上了富可敌国的他。陆三少,陆家的现任家主,G国尊贵身份的代名词,纵横黑白两道,掌控着G国海陆空的经济命脉。推掉上亿利润的生意,他将她从拍卖现场带回家,从此像染了罂粟毒一样,再也戒不掉。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巅峰神迹

    巅峰神迹

    策马驰九州,虎骑啸苍穹,头顶九霄天,脚踏四方地,八阵声威显,激我壮志心,以吾男儿血,耀我华夏魂,入我八阵,遵我帮规,违者——杀无赦!
  • 凌云傲群雄

    凌云傲群雄

    傲视群雄,凌云九肖。天才的修行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跨过修行路上的崎岖坎坷,一代天骄便会有他的一片天。
  • 遇你成殇

    遇你成殇

    他不止一次的向她表白,只是尹沫都拒绝了,他每次表白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只是每次遇到的都是挫折,虽然明知道每次都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但他仍然要去做,面对一个如此喜欢她的优秀男生,尹沫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
  • 重生之韩娱天王

    重生之韩娱天王

    无数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这就是周逸辰的天王之路。---------书友群:41851200(感谢℡Fair-Boa|提供)
  • 德华兹女高

    德华兹女高

    这里是女高,这里的女生很奇怪……这里的女生很高……这里的女生从来不上游泳课……这里的女生脖子上都扎了一条丝带…………这里是……德华兹……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