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8200000070

第70章 南宋(2)

遭到金的拒绝后,孝宗终于下定决心,派张浚开始北伐战争。战争之初,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分别攻下灵壁和虹县,并会师共同进攻宿州,宋军奋勇巷战,杀敌数千人,擒敌8000余人,收复宿州城。捷报传来,举国欢腾,孝宗大喜,下诏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其副。但在李显忠帮助下方才攻下虹县的邵宏渊心胸狭窄,因位在李显忠之下,由此与李不和。

后来金兵反攻宿州,并不断增兵包围李显忠,面对强敌和李显忠的援助请求,邵宏渊按兵不动,使得有些军官见主帅不和,竟然临阵逃脱,使得宿州被金兵攻占,并将宋军一举击溃,尽得宋军资器械。张浚组织的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北伐失败,妥协派官员乘机大肆诋毁,孝宗见北伐不能取胜,于是动摇起来,他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相,同金议和。汤思退纠集同党,排斥以张浚为首的主战将领和大臣,宋孝宗求和的大局已定。

公元1164年,宋金订立“隆兴和议”,议定南宋不再对全称臣,改称侄皇帝;每年向金朝交纳的“岁贡”

改称“岁币”,并减十万之数;南宋把宋军收复的州郡割还金朝。和议签订后,南宋的地位略为改善,但仍是个屈辱的和约。

宋金议和后,孝宗心存幻想,仍想收复失地,改变宋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时虞允文就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才。公元1170年,孝宗在虞允文的支持下派人出使,要求全归还河南的祖宗陵寝,并要求改订金使携书至宋时,宋帝须降座受书,屈尽陪臣之礼的受书礼。

但次出使又遭到拒绝,于是孝宗决心诉诸武力,收复中原,下令虞允文准备北伐。但不久随着虞允文的抱恨九泉,再加上高宗的干预,孝宗的北伐再次宣告流产。

从此,孝宗彻底失去北伐的壮志,加上大上皇去世,遂萌生了像太上皇高宗一样退位的想法。公元1187年,81岁的太上皇高宗去世。悲痛之中,孝宗决定为高宗服丧三年,服丧期间,孝宗只吃素餐,弄得形容逐渐憔悴,宫中有位姓吴的夫人担心他因此得病,于是偷偷让内侍在孝宗的素菜中掺上了一点鸡汤,孝宗发觉后勃然大怒,当即将吴夫人逐出宫门。

公元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病死,21岁的孙子完颜即位。按规定,南宋皇帝对金皇帝要自称侄儿。已经年过花甲的宋孝宗不愿向比自己小40多岁的金章宗称侄,立即禅位给太子赵,自己当了太上皇。

孝宗退位后,被儿媳皇后李氏千方百计离间孝宗父子,结果使得父子之间越来越疏远。儿子赵甚至一年不来见他,孝宗因此忧郁成病,随后于公元1194年病死。

光宗赵惇

(公元1147年~公元1200年)

在位时间: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

曾用年号:绍熙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

安葬地:崇陵

宋光宗在位期间只是为做皇帝而做皇帝,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来,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惧怕“河东狮吼”

而又听信皇后的谗言,以至于与年老的父亲太上皇宋孝宗老死不相往来,最后被自己的皇后联合大臣们以不孝之过逼其禅位,于是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统治生涯。

公元1187年,81岁的太上皇赵高宗赵构死去,宋孝宗以孝出名,因而十分悲痛,从此不理朝政,也想效法高宗禅位。两年之后,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在紫宸殿举行了受禅之礼,由太子赵即位。宋光宗即位的时候,北方的金世宗已去世,即位的新帝金章宗又昏庸无能,加上宋金边境多年相安无事,于是宋光宗很想趁此机会励精图治,重振大宋雄风。这时的朝中大臣,都在光宗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准备开创一番基业,中兴大宋。

可朝廷没乱,偏偏后宫给他添乱。这光宗的老婆李皇后是喜欢弄权的,为了她弄权,竟掀起一场场宫廷风波,把光宗搅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

光宗想将一批为非作歹、干预朝政的宦官诛杀,整肃朝纲,结果被李后从中作梗,弄得自己郁郁寡欢,渐渐成了心病。这当父亲的太上皇孝宗听说儿子有病,急忙让御医细心调治,自己还亲自翻检医书,采购良药,以治光宗的病。没想到受宦官们挑拨的李后又来挑拨光宗,极力阻止他去见自己的父亲。光宗竟然听李后的话,坚决不肯去见太上皇。

等光宗病好后,爱子心切的孝宗听说光宗病体痊愈,便召他相见,以叙父子之情。可李后没有告诉光宗,而是自己一个人偷偷来见孝宗。孝宗问她:“皇上不是病好了吗?怎么没有来?”李后装着忧虑的样子说:“真是天有不测风云,陛下本来已经好了,可今天又偶染风寒,我只好一人前来见您。”孝宗担心地说:“他正在壮年,便如此虚弱,将来该怎么办呢?”李后便趁热打铁:“我也正为此不安,依我之见,皇上既然多病,就不如册立赵扩为太子,也好辅佐皇上,为国分忧,不知父皇您的意下如何?”孝宗反驳说:“皇上受禅刚刚一年,就忙着册立太子,未免过于草率,这事关社稷,应从长计议。再说你一个妇道人家,怎能随便议论国事?”李后听了此言,又气又恼。回到宫中,立即找到光宗哭着说:“寿皇(孝宗)将要废掉我,另立中宫,我们母子就要见不到陛下了!”光宗不解,便问怎么一回事,李后便添油加醋地叙说了一遍,说到最后还嚎啕大哭起来,光宗心软,自然对李后的谎话深信不疑,于是向李后保证从此不见父亲。他说到还真做到,硬是一直没有去见父亲。

这孝宗想儿子想得两眼欲穿,就是不见光宗前来,心里非常难过,渐渐忧郁成疾。公元1194年,68岁的孝宗病情越来越重,眼看就要不行了,群臣急忙请光宗前去问候,可却与皇后出游去了。

孝宗终于与世长辞,得知噩耗后,光宗依然拒绝群臣的请求,坚决不出宫,后来也不肯主持孝宗的丧礼。

这使得大臣们群情汹汹,于是与皇太后合谋,准备逼光宗禅位。

第二天,百官齐集,举行仪式。大臣赵汝愚率百官来到孝宗灵柩前,向垂帘而坐的吴太后上奏,请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又替吴太后拟定一篇懿旨,请吴太后过目。吴太后接过一看,见上面写着:“皇帝因为有病,不能亲执丧礼,曾有御笔,自欲退闲,皇子嘉王,可即皇帝位,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吴太后边看边点头应允:“就照此办理吧。”大臣们急忙让内侍扶赵扩入内,吴太后勉励了他几句,然后替太子披上皇袍。大臣们一再劝进,太子百般推让,最后还是接受百官朝贺,当了新皇帝。

此时光宗还被蒙在鼓里,直到第二天,新帝参拜他,方才知道。只好对着随侍新君的大臣们大发脾气:“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事先不报告我,就作这样决定。不过现在既是我的儿子受禅,也就罢了。”于是做了太上皇帝、退居泰安宫。这时,光宗方才感到后悔,也体会了当时父亲的处境,于是借酒浇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到了公元1200年,做了6年太上皇的光宗终于在寂寞中病死。

宁宗赵扩

(公元1168年~公元1224年)

在位时间: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

曾用年号: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庙号:宁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1168年,宋光宗光宗的第二子赵扩出生。

公元1178年,赵扩被封为英国公,又于公元1185年进封为平阳郡王。随后在公元1189年父亲光宗当上皇帝后被封为嘉王。

公元1194年,因祖父宋孝宗驾崩,而父亲光宗不主持丧礼,大臣们在太皇太后的主持下逼光宗禅位,赵扩于是即位,是为宋宁宗。

公元1198年,擅权的韩宵将朱熹等罢黜,史称“庆元党禁”。

公元1198年,韩氏胄进行北伐,结果以失败告终。

公元1208年,宋金“嘉定和议”,又一次增加南宋向金所纳“岁币”的总数。

公元1217年,赵扩派兵北伐即将灭亡的金,迫使金裒宗求和,宋金递进入休战状态。

公元1224年,宋宁宗因病去世,享年57岁。

身处南宋后期的宋宁宗赵扩,其朝政已逐渐腐败,赵扩也先后被两个权臣韩健胄和史弥远所控制,庸碌无为。不过,在他统治时期,南宋还是多次派兵伐金,但此时北伐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光复失地,而只是两代权臣为增加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所进行北伐,劳民伤财,最后还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后来金被蒙古铁骑冲得差不多快完蛋的时候,南宋的北伐才稍微取得些胜利,总算也找回些中原正朔的面子。

赵扩的上台,得益于父亲光宗行事荒唐,竞听信皇后李氏的谎言,发誓不见自己的父亲太上皇孝宗,就连最后孝宗病死后举行丧礼,光宗都不愿来主持丧礼。这在深受封建礼仪熏陶的大臣们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于是由太皇太后主持,举行禅位大典,逼迫光宗退位,赵扩就这样即位称帝。

赵扩能当上皇帝和提早当上皇帝,赵汝愚和韩惦宵的功劳最大。韩氏是外戚,又是新任皇后韩氏的叔祖,因而很快将掌权的赵汝愚挤出朝廷,贬为宁远节度使副使,放逐永州,随后在路上将其害死。

赵汝愚死后,朝中已无人能够与韩氏争雄,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他对政治上的反对派极尽打击迫害之能事。公元1198年,韩氏将朱熹、杨宏中等共59人罢黜的罢黜,没当官的不录用,将正直之士统统排挤出朝廷,制造了宁宗时期有名的“庆元党禁”。

趁此机会,韩氏将亲朋故友和爪牙塞进朝廷,使得政府、枢密、台谏、侍从等重要官员,都出自韩氏之门。

而宁宗赵扩如同傀儡,一切任免官吏,唯韩氏之言是听。

韩的亲故得势后,无一不奸,无一不贪。陈自强公开纳赂卖官,各地官员寄给他的书信,信封上都必须注明某物若干“并”献,凡无“并”字的书信连看也不看。苏师旦自三衙以至沿江诸帅,明码标价,多者至数10万贯,少者也不下10万。

韩氏专横跋扈、忘乎所以,常常出入宫廷,甚至连皇帝的家事都要插手。皇后韩氏去世后,杨贵妃(此杨贵妃非唐玄宗时的彼杨贵妃)和曹美人都因受宠爱有立为皇后的希望:杨贵妃懂得权术,曹美人却性格柔顺。

韩氏劝赵扩册立曹美人,而杨贵妃则趁着侍寝之机大吹枕头风,使得赵扩答应立她为为后。杨贵妃又伯韩氏抗旨,于是请赵扩将诏书写成两份,一份按常例发出,一份送交她的义兄杨次山,让他在百官上朝时即行宣布。

第二天,韩氏上朝,却发现立后的诏书已经宣读。木已成舟,韩氏只好作罢,但从此却与杨皇后结下了怨仇。

韩氏想长保功名富贵,于是一些党羽便劝他伐金,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韩氏立即着手准备北伐,解除了党禁,起用其中的抗战派,著名词人辛弃疾也是在这时再起的。

韩氏的北伐,由于他的独断专行,加上内部矛盾重重,极不稳定,而且他还托大,东西两线同时出兵,结果遭到失败,收复中原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

后来准备第二次北伐,并起用主张北伐的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指挥军事,但辛弃疾还没动身,就病死在家中。而且由于前线连连失败,军费开支巨大,国库空虚。

以前反对开战的大臣们又活跃起来,厌战情绪随着前线的败绩,逐步升级。

韩氏的希望破灭了,同时在后方,一场反对他的行动也在酝酿中。与韩氏素来不合的杨皇后,借首先跳出来发难的礼部侍郎吏弥远上书反对韩氏继续用兵,请求将其斩首的机会,赶紧吩咐赵俨弹劾韩氏。

赵俨接受杨后的命令后,伺机进言。有一天退朝,他对赵扩说:“韩氏再启兵端,会对国家不利,应该将其正法以谢天下!”赵扩气得将其大骂一顿。杨皇后见赵日严碰壁,只好亲自出马,她对赵扩说:“韩氏专横误国,天下谁人不知,大臣们只是惧怕他的权势,才不敢弹劾:”然后又一再劝说,赵扩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同意皇后所请,派杨次山调查韩氏的情况。

杨皇后见劝说成功,赶紧叫杨次山联合史弥远、钱象祖、李壁等人,密谋杀掉韩氏,随后,史弥远趁韩氏上朝的时候,在途中将他拘捕,押到玉津园杀死。史弥远等人先斩后奏,诛灭权臣,赵扩只得顺水推舟,下诏列举韩氏的罪行,将其抄家。随后,又将韩氏的亲信陈自强、郭倪、邓友龙等人赶出朝廷,韩氏擅权的局面到此结束。但随后史弥远又因诛杀韩氏有功,被越级提拔,以后便逐步掌握了朝政。

韩氏被杀后,宋金决定议和。当时的金已经大不如前,但就是这么根日薄西山的井绳还是将懦弱的南宋给吓倒了:金的条件是要求南宋用韩氏、苏师旦的首级赎回被金军占领的淮南之地,并且每年增加岁币总数达30万,战争赔款为白银300万两,金军则从侵占的土地上撤走。南宋统统都答应了,这就是所谓的“嘉定和议”。

与金之间的战争结束后,南宋王朝的国政大权又落到史弥远手中。史弥远牢牢地控制了朝廷大权,专权达17年之久,就连给他母亲守丧也不例外。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史弥远采取了一些笼络人心的措施。他为已故宰相赵汝愚平反昭雪,修改了韩氏干预下编成的国史,为已死的遭到韩氏迫害的伪学党人朱熹、彭龟年、吕祖俭等人平反,并录用他们的后人,朱熹的著作又重新立于学官。还任用了真德秀、魏了翁等一些名士也不次进用。然而史弥远真正重用是他的党羽,凡是要害部门,掌管在史弥远的亲信手里,当时政局的混乱、黑暗决不亚于韩氏专权时代。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保罗盖蒂的智慧

    保罗盖蒂的智慧

    1892年10月25日,在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白胖胖的男婴降生了。孩子的父亲叫乔治·盖蒂,37岁,母亲叫莎拉,已经40岁。这对中年父母看着他们可爱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琼·保罗·盖蒂。保罗·盖蒂这个名字后来被全世界的人称呼着,他在一生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有20年时间,他一直都是个人财产的世界首富。
热门推荐
  • 少时剑

    少时剑

    少年时,无能无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然天道酬勤,岁月悠悠。如今,他持剑踏碎了整个天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清晰地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第二部分,全面论述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提高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和处理好对内经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这是一段属于80后大叔的校园往事在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网恋岁月残留着一段难以释怀的青葱回忆我不曾怀疑上帝之手的作弄讓我們在词海里相知相识,在现实里相遇相爱。然而岁月装作无情的小偷,悄悄挪走我脑海满载你的记忆。在我昏昏欲睡之时,那年、那夜,我记得身边还有你……
  • 阴差先生

    阴差先生

    我是阴差,我的祖祖辈辈都坐着阴差的行业,这一条路我走到了黑。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松子中诫经

    赤松子中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巅峰高手在都市

    巅峰高手在都市

    少年都市寻人,却遇美女无数。凭借神秘身份,事事化险为夷。警花?制服?性感美人?清纯小妞……有,有,统统都有,只要你走进这个世界!什么都有!
  • 魔神傲世

    魔神傲世

    刀降万鬼臣,剑临万魂服;刀剑本无情,只是人多情;无情的刀剑,在多情人手;又将会如何!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再婚

    再婚

    再婚在我国经历了先秦(现象普遍存在,儒家思想中禁止再婚)、秦汉(行为依然存在,但是限制思想进一步系统化)、魏晋南北朝(法规沿袭前朝,言论有所放宽)、隋唐(再次放松)、宋代(法律条文的固定少动和礼教思想渐趋严酷下社会风气的改变)、明代(较唐代更为宽松)、清代(妇女改嫁要受到强大的宗族阻力,法规也有刑法的规定)至国民时期(废止了关于妻子再婚必须服完夫丧的规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