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00000029

第29章 你知道奥巴马在想什么:成功交往,从心开始 (1)

这是一个沟通胜过拳头、人脉决定输赢的年代。我们会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也会碰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揣摩到别人的心思绝对会让我们少犯错,少走弯路。真正的人际关系是由心开始,用心经营的人际关系,人脉自然会得到正面的发展。学一些人际交往中常用的心理学,知己知彼,才是成功交往的根基。

“刺猬法则”:别挤压别人的“人际气泡”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但现实中,很多人却无法完完全全接纳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中。无论是心理距离还是空间距离,两个人总有不舒服的感觉。调整来调整去,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距离才是人际交往中的标杆。

心理学上的一个“刺猬法则”,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心理距离的调试期。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过程中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正是这样一类带刺的动物,想要靠近同类,从别人那里获得温暖和支持;可距离缩小,却因为太小的距离觉得胁迫和压力。这其实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需要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叫做人际空间。因为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每一个人,所以有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气泡感到了拥挤,自身的人际空间被侵犯,人自然会感到不自在。

这个心理学法则从一定层面说明了人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也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心理空间。正所谓喝酒七分醉,吃饭八分饱,人际交往也需要处处给人留有余地。热恋中的情侣或者是交好的朋友,总是喜欢不舍昼夜的腻在一起,恨不能上厕所都像学生时期一样同往同行。殊不知,这正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一是容易丧失新鲜感,二是产生依赖心理,三则是心灵上感到压力。

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能掌控的自我空间,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炸。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本来关系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就越容易爆发争吵。

对人际距离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其次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最后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的存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荡,但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这就不是明智之举。

这个道理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领导者和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也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正是很多优秀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成功之道。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而人际交往合适的距离,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经过研究划分了四个区域。

亲密距离(15厘米之内),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

个人距离(46~76厘米),这是人际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进入这个距离。

社交距离(1.2~2.1米),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公众距离(3.7~7.6米),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即,又能够保持神秘感。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在人际交往中要调控好彼此的人际气泡,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蝴蝶效应”:小细节,大影响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蝴蝶效应,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蝴蝶扇翅膀的运动,会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主要说明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这个心理学法则就是在阐述细节的影响力。细节决定成败,你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损坏了你的“光辉形象”。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当众擦鼻涕、挖鼻孔、搓泥垢、打哈欠、打嗝、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搔头发、搔痒等,那么这些动作则会令你身边的人产生不良甚至是恶心的感觉,进而破坏了你的光辉形象,他人也会因此而讨厌你。

我就曾经遇到这么一件事。初夏的一天,有一次坐地铁1号线,在途径某某站时,上来了一个大约30多岁的女性,可是在地铁驶出车站没有多久,我就看到她靠在门上,然后把自己的鞋子脱掉了。

可想而知,整个车厢里将会弥漫着多么难闻的气味。当时很多人都被她的这一举措惊呆了,很多人也因此往别的车厢走了。当然,我们不知道她究竟是不是故意脱鞋。但是她这种行为已经让很多人很反感,觉得恶心。她的形象已经在她脱掉鞋子的那一刹那被糟蹋掉了。试想一下,就这么一个不顾公共场合其他人感受的人,能否拥有很好的人缘?我想答案当然也是肯定的。

相反与人交往时,你注意到了自己的一些小细节,那么就很有可能获得对方的好评,为你的人脉资源又增加了筹码。

王芳,是个活泼开朗,喜欢交际的女孩子。每次在与别人交谈时,她总能认真去聆听,当对方讲到高兴的时候,她就扬起眉毛跟着高兴,当对方严肃时,她也就瞪大眼睛跟着严肃。除此之外,对于别人的邀请,她总能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下约会时间和地址,这样大家就觉得她是个很认真很讲信用的人。因此,她在单位的人缘也很好,自然她的工作也很得心应手。王芳能很好的注意到这些交际细节,因此她的社交圈子也是越来越大,工作开展也是越来越好。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交往的小细节,比如,你节奏匀称,动作庄重,稳若泰山,那么就会给人产生气度不凡、从容镇定的印象。相反,你毛毛躁躁,火急火燎,那么就会给人产生轻浮、浮躁,不稳重的印象,难以委以重任。

没有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心,也没有人会对关心自己的人产生反感。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好人缘,那么就需要你适当地讲出来。如果你发现他(她)穿戴或容颜方面的细微的变化,就立刻指出来。特别是女性,在与女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如果你注意到了她服饰、容颜有一些小的变化,并当众讲出来,她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缩短了。当然,如果是不好的细微变化,就需要慎重,不要轻易讲出来。

周健,便是这样一个人。有一次,领导让他去出版社给张主任送一个稿子。他听了领导的话,便做公交车去出版社了。到出版社以后,便上楼敲门进入张主任的办公室。这时,张主任正在忙,他便坐那儿等。周健无意中发现张主任毛衣上的小饰物,觉得跟毛衣搭配起来很好看。过了一会儿,等张主任忙完之后,周健对张主任说了送稿子的事,并顺带说了一句:“张主任,您毛衣上的胸花跟这毛衣搭配得真好看!”张主任一听,心理很是高兴。那一下便对周健这人记住了。

如果你发现对方的微小变化,并且真诚讲出来,相信你们之间的感情肯定就非常融洽,并因此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你注意到了,那你就会赢得他人的好感。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小的细节,它往往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某人在毛衣上别了一个小小胸饰,假如你发觉后适时适当地称赞对方,说不定及时地称道,说不定一贯对你冷漠的他突然因为受到你的表扬而对你笑脸相待,或许就此成为你们开始交往的一个良好开端。

记住他人不经意间的话,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帮助他去实现,那么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好感,打动对方,进而缩短两人的心理距离。

同类推荐
  • 做事的抉择

    做事的抉择

    本书从世界文化背景考察中国三星堆文明,不免旁及现代人文科学领域中一些重大的尚在探讨中的课题,是一本用现代方法研究古代文化的学术书。
  • 读懂心灵

    读懂心灵

    心灵也有一把钥匙,这把心灵钥匙是牵引我们联结一座座爱之桥梁,同时还鞭策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这把心灵的钥匙,就再难拥有一串闪亮的日子。有一条路叫绝处逢生:人生险处绝境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绝处逢生这条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撑开希望这把伞,任何苦难都会悄然后退,给我们让出一条生路。
  • 处世与活法

    处世与活法

    怎样的现实才算真实,怎样的付出才算值得,怎样的放下才算洒脱,……如果你还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请翻开《处世与活法》一书,聆听大师的教诲,改变生命的质量!
  • 成功可以复制(MBook随身读)

    成功可以复制(MBook随身读)

    本书通过美国至世界各地的最杰出人物的个人奋斗事例,结合了马登非凡的成功学原理,告诉人们:年轻人面对的首要问题,不是抱怨自己一无所有,而是应该从思维、个性和品德等诸多方面锻造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自身的内在资本;同时,应该建立勤奋的工作习惯、诚实信用的可靠人格、明智合理的做事方式,并且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这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红色彼岸千面冷公主

    红色彼岸千面冷公主

    一场暴雪,造就一场华丽的复仇游戏,一个完美的恶魔。一场游戏,一场梦,恶魔的梦早已破碎,只留下一张面具和一个完美的傀儡。傀儡在天堂和地狱中徘徊,最终跌落地狱,化成恶魔。是什么让天使蜕变成恶魔,是什么开启这场华丽的复仇游戏,完美的恶魔寄来地狱的邀请函,让我们在地狱里寻找答案吧,恶魔欢迎你。
  •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她二十一岁,他十八岁,他面色阴霾的看着她以及她手中第N次写给别的男生的情书,在他的目光中她内牛满面,抖着手自己将信封扔进垃圾筒,她二十五岁,他二十二岁,他将她就地正法之后,顺便从她的钱包里拿走九元钱,去换了两个红本本,她晕头晕脑的签完字之后才发现,她的竹马原来一直是匹狼。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爆裂世纪

    爆裂世纪

    杀手这个职业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于黑暗深处,那些以为做杀手很厉害的人,以为可以把它当做理想的人,往往死得最快。做杀手,要看命运给不给你机会,做一流杀手,则要看你给不给自己机会。
  • 都仙

    都仙

    都市平凡小白领,反噬夺舍的元神,从此走上一条不平凡的都市修仙路。偶尔扮猪吃虎调戏小妞,顺便收收小弟赚赚票子。且看混在都市的流氓仙香艳旖旎修真生活录
  • 游走阴阳

    游走阴阳

    天地自古有灵气,内聚于山川,外显于风云,是谓龙脉;凡龙脉处必有重宝,摸金校尉以罗盘掌八方,分阴阳,勘山河脉理,谓之分金;以口诀观云气,占星野,定龙穴,谓之寻龙;分金寻龙二术在身,天下可去,此口诀薪火相传,历千年而不灭,同道称其为,寻龙诀。————出自《鬼吹灯》有些面具戴的太久,就摘不下来了。————出自《盗墓笔记》《游走阴阳:巫天蛊岭》:一本古卷,天差之别。一个承诺,两个世界。欢迎走进地下阴阳世界
  •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本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一一展示了职场新人在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职场上能够一路走好的策略与技巧。
  • 邵氏闻见后录

    邵氏闻见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的真相

    世界的真相

    从默默无闻到开宗立派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逆袭之路?从快递小哥到风水大师他是如何一步步立于玄学之巅?一个家族的故事,波浪壮阔。一个传奇的人物,前世今生。一个个灵异事件,扑朔迷离。接近世界本源,一语道破天机!世界,将由此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