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300000039

第39章 后记

南国的三月,正是红棉花盛开的季节。凭窗远望,挺立在相思湖畔的几棵木棉树(又称红棉树、英雄树),艳红艳红的红棉花在蓝天和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校完《贺州族群关系研究的报告》后,看着红棉花,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

木棉树高大挺拔,约有三四十来高。有意思的是一般植物的花大多在绿叶茂盛之时才开花,而木棉树却相反,是先开花后长叶。所以,每当木棉花盛开之时,艳红的花朵与挺拔的树干交相辉映,成了植物大千世界中一道绮丽的风景线。联想到我们做学问有一个创新问题,如果按照常规做,往往是“大哥二哥都是一样的麻子哥”。如笔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民族理论的研究上,虽然也出了力,尽了心,但写出来的东西总感得缺乏新意,犹如一般的植物大多是先长叶后开花一样,人们看到的最多只是资料运用的新旧、多少之不同,篇章结构的排列、用词之区别,尤其是苏联民族学对中国民族学的束缚和影响,使得我们的研究,尤其是民族理论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是“千人一面”,形成了一种刻板、僵化的模式。

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当他在某一个方面发展到了极致,就必然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以笔者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来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人类学在中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不仅国际人类学界许多着名的着作被翻译出版,而且中国学者写的人类学着作也不断问世。苦苦寻找研究中国民族学创新之路的学者在接触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选题有了新的开拓,方法有了新的路子,研究有了新的思路。1989年笔者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到贺县(今为贺州市)南乡作田野考察,与同仁写出了《南乡春色:一个壮族乡社会文化的变迁》。当时初学伊始,在研究中仅运用了人类学文化变迁的理论,对南乡.解放40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作了描述,并初步探讨了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动力、冲突及未来走向。仅此就获得了人类学界老前辈客观复教授的充分肯定,他为《南乡春色》作跋时就说: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们在分析社会文化变迁时,并不拘泥于文化人类学一般原理,而是发挥其擅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优势,将文化变迁与民族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动力、冲突和未来作出理论分析。其中对于民族自我意识是民族群体社会文化变迁动力的观点;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旧事物对新事物的反抗是社会文化变迁中产生冲突的观点;以及作者们对社会文化变迁进行科学的预测的观点等等,都是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变迁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当然,在这些方面,作者们论证难免有粗糙之处,但是,这种勇于探索、力求创新的精神是十分可喜的。”

其实,现在看来,《南乡春色》还是很幼稚、很粗糙的,但尽管如此,在笔者自己看来,它已是笔者学术之树上的一朵“红棉花”了,因为它已打破了笔者传统的治学之路而开始了新的探索。

从此以后,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治学道路上努力跋涉,其间又有了由笔者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在《雪球》中我们运用人类学互动的理论,分析各大区汉族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观照到不同族群的形成;运用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对汉民族进行解剖,尽可能地区分各大区不同的族群;在研究族群时,既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弄清各个族群形成的历史,又运用人类学理论分析各个族群的人文特征;运用人类学的语言理论,分析汉族不同族群方言形成的历史及其特点;运用人类学的文化理论,勾勒出各大区汉族文化最具特色、最鲜活的文化形象。尽管学术界同仁对《雪球》一书有很好的评价,笔者也认为它是自己学术之树上的又一朵“红棉花”,但仍然有一些科班出身的人类学家认为《雪球》只是历史学的着作,不是人类学着作,这就从一个侧面或多或少反映了笔者学习和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不成熟。

笔者在接受美国顾定国和中国周大鸣两位教授“对‘汉’的重新思考”课题任务,在选择贺州市作个案田野考察点时,就暗暗打算,这一次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和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争取做出一个更符合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要求的研究成果。

好事总是要多磨的。笔者与课题组罗树杰、李远龙、韦树关、徐桂兰等全体成员经过了1999年近一年的多次考察和资料整理,在进入研究阶段时,开始想从族群边界切入,在族群互动和认同上做文章,但初稿出来后总觉得只是田野调查材料的堆砌,很不能令人满意。磨镰不算误工,于是笔者放下初稿,重新学习有关人类学的着作,如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体模式》和《菊与刀》,w·古德的《家庭》,M·米德的《性别与气质》,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文化和价值》,泰勒的《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郝瑞的《田野中的族群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以及林耀华的《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王铭铭的《想象的异邦》、《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庄孔韶的《银翅》等着作。说实话,这一阶段的重读,使我对人类学之树是长青之树有了更深的体会,即人类学的研究总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的升华,所以它不是刻板的、封闭的、停滞的,而是鲜活的、开放的、发展的。在这里,田野调查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类学之树的根就扎不深,人类学的大厦就建不高,所以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这是十分符合人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但是光有基础还不行,如果没有对田野调查材料的提炼、概括和理论的升华,那么人类学之树也不可能长大成材,人类学的大厦也不可能建成。因此,对于人类学来说田野调查与对田野调查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的升华是同样重要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就是在这个重读人类学着作的过程中,笔者也开动了脑筋,于是在贺州进行族群关系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在笔者的脑子里也“互动”了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所看到的贺州民族团结的景象,正是贺州族群在长期互动中磨合的结果,于是“磨合”的观点在笔者的脑子里跳了出来;而磨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磨合的结果是整合,于是“整合”的观点也在笔者的脑子里跳了出来。于是通过对贺州族群关系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即贺州的族群关系是“多元磨合与整合一体”,贺州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笔者提炼出了“从磨合到整合”的理论观点,对贺州的族群关系和民族认同作了理论的概括,并以小观大,从族群互动: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内固;多元一体:汉民族的结构模式;对重认同:汉民族的“大一统”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类学理论视野中的“汉”民族,从而确认了以“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报告的题目,也即是本书的书名。

回顾这二年“贺州族群认同与民族团结”课题的研究过程。笔者再一次体验到了学术创新的甘苦。俗话说:苦尽甘来。作课题、下田野,进行研究都是十分艰苦的事情,同行交流起来大多无不感慨万分。但一旦有了创新之作,那个中的欣喜也是可以令人回味无穷的,笔者希望《从磨合到整合》能成为笔者学术之树上的又一朵“红棉花”。

课题研究报告虽然完成了,但要将研究报告公布于世,正式出版却是又一个“万里长征”。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底已完成,但为了筹集出版资金又费了笔者的许多心机。最后在云南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学院的资助下,终于列入《人类学文库》,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此时此刻,我要向“对‘汉’的重新思考”总课题组负责人顾定国教授、周大鸣教授,向支持本课题进行田野调查的贺州市张永刚市长、李伟副市长、刘小春先生,向为本课题进行学术鉴定的广西社科院的黄振南研究员、广西民族研究所的覃圣敏研究员,向资助本课题出版的云南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方铁教授,向广西民族出版社的社长李华荣、总编欧薇薇、副总编兰芝同以及责任编辑黄自修等,表示最衷心、最诚挚的谢意!与此同时,我还要向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尤其是罗树杰、李远龙、韦树关、徐桂兰四位同事,以及后来加入课题组“对本地人”的“本地话”进行重新调查和研究的盘美花老师表示最衷心、最诚挚的谢意,没有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田野调查,并写了详细而有分析、有分量的田野调查报告,笔者的研究报告就失去了基础而断不可能问世!这些田野调查报告是:

徐杰舜:《贺州厦良村厦良寨考察报告》

徐桂兰:《贺州厦良村点灯寨考察报告》

徐桂兰:《贺州厦良村曾在考察报告》

徐杰舜:《贺州鸬鹚村考察报告》

罗树杰:《贺州八步镇三加村考察报告》

李远龙:《贺州灵凤村的考察报告》

徐桂兰:《贺州船家考察报告》

徐桂兰:《贺州鹅塘镇盘谷村考察报告》

罗树杰:《贺州黄洞瑶族乡都江的族群关系》

徐桂兰、徐杰舜:《贺州八步镇民间打醮考察》

罗树杰、徐杰舜:《三加村苏茅坪客家仙婆出游考察》

盘美花:《贺州本地话考察报告》

韦树关:《贺州铺门话考察报告》

韦树关:《贺州八都话考察报告》

韦树关:《贺州鸬鹚话考察报告》

韦树关:《贺州几种方言的共同点的分析》

(上述考察报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已全部发表)。

由于本人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故本研究成果为在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驻所研究期间完成。

本课题的研究和出版获得中美对“汉”的重新思考课题组、广西民族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杰舜

2001年5月1日于相思湖畔寓中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天墓地葬

    天墓地葬

    这是一个起源于武仙星,一个天墓埋神,地葬仙的故事!
  • 武韵

    武韵

    卧如弓,站如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似一阵风。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这是一个以杀一是为罪,屠万既为雄的江湖。有爱,有恨,有情,有仇!请记住,滚滚红尘中,中华有神功!感谢墨者论坛的玄狼裂空大大友情赞助封面!
  • 花月正春风

    花月正春风

    旧时笛声金戈隐,梦回方知乱苍生。曾经是江南郡首富之女,衣食无忧;曾经是乌衣堂杀手之一,心狠贪财。遇见他之后,命运慢慢发生变化,开始和过去一一道别。小三?打走打走。还来?叫上人,继续打走。然而隐藏的事情浮出水面,是选择家族,还是爱情?三年又三年,雾云山庄外车如流水马如龙,不知他是否还会回来,陪她看这场花月正春风。
  • 酒掌乾坤

    酒掌乾坤

    星天大陆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酒神陨落时在这里埋藏了数不清的美酒,每一坛酒都蕴含了一种酒的奥义,领会一条奥义,就能统领一种美酒,如果有朝一日能让万酒臣服,就能成为新一代酒神。少年墨白,意外遇险,从此丹田处多出了小小酒泉。烈焰红莲、木槿回春、星辰酿各种灵酒相继诞生,一手持日月,灵酒掌乾坤,看主角如何运筹帷幄,谈笑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 重生之华丽人生

    重生之华丽人生

    前世的她本来拥有一手好牌,却成为输得最惨的那个人。被继母夺走家产,被异母姐姐当做她走上人生巅峰的垫脚石。纵观她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概括——很傻很天真。重生回到十九岁,当一切都还在手中,伪善的后母和白莲花姐姐的阴谋才刚刚开始,她要逆转人生还来得及!至于前世那个分明不喜欢她却利用她的腹黑渣男突然凑上来,程佳瑶只送他一个字——滚!
  • 强娶为后:丑女宫心计
  • 你逃不出我手心

    你逃不出我手心

    第一次见面。周子正:你是女医生?林予晞:你是男病人,然后呢?周子正:你会看到我的……林予晞:放心,它在我眼中就象一块猪肉。第N次见面。周子正:你敢不对我负责?有点狼狈的“猪”总裁决心逆袭,把有点高冷的丑小鸭赶进大宅,为他做一辈子的红烧肉。
  •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凡魔记

    凡魔记

    《凡魔记》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少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异界,无意中获得了无数万年前六界生灵为之抢破脑袋的至宝,本一心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纨绔富家子弟,没事儿上上树,捣捣鸟窝,看看花灯,此生足矣。奈何命运多舛,加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安分守己”的梦想终归破灭,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得不选择了后者。由此,他便也踏上了一条布满着荆棘、充斥着阴谋与危机的奇幻之旅。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绝望当中,他几乎一无所有,全身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前进,仅剩的侠义和信念支撑着他继续走了下去,他的事迹感动鼓舞了许许多多濒临绝望的人。
  • 总裁私宠:娇妻别想逃

    总裁私宠:娇妻别想逃

    毕业宴上,她成了交易的羊羔。她冠上了不好的头冠,成为上流圈里的笑柄,后母继妹纷纷下手赶她出门。四年后,只想凭自己守住这一方净土,却不料,仇家相继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