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600000019

第19章 千钧一发:吕端大事不糊涂

至道三年(997)三月某日,开封。

这一天,帝国宰相吕端又像往常那样进宫问疾。问谁的疾呢?皇帝宋太宗。五十九岁的皇帝快不行了,尽管在宫中没人敢私下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有数。当吕端跨进皇帝寝宫时,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个是明德皇后,另一个是大太监王继恩。他的眼光还在搜索另一个人,可是没看到,他的内心不由得一沉。皇帝病入膏肓,随时可能驾崩,但太子居然不在身旁!

父皇病危,作为接班人的太子居然没在身边,可见这其中有文章。熟悉历史、洞悉人性的吕端马上意识到:有人想阻止太子登基。谁呢?只要看看谁待在皇帝身边就知道了,正是明德皇后与王继恩。吕端探望了皇帝,已经不省人事了,皇帝若是死了,这皇宫之内,会不会掀起惊涛骇浪呢?

不行,一定要通知太子。吕端没有带纸,他在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然后交给亲信,要他火速送往东宫。“大渐”什么意思呢,就是“病危”,告诉太子皇上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迟则生变。

吕端这么着急,是因为他知道王继恩的阴谋:这个翻云覆雨的大太监想废掉太子!

为什么王继恩想废掉太子呢?

这事,我们还得从宋太宗立太子说起。

当年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窃取大权,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他迟迟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有继位权。几年后,太祖皇帝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暴死;皇弟赵廷美同样遭迫害而死。这么一来,宋太宗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可是谁又想得到,立储一事,竟然非常不顺利。

有人会问,古代不都长子继承吗?立长子为储君不就完事了吗?确实,宋太宗是想让长子赵元佐接班。可是赵元佐这个人比较有同情心,也比较脆弱。叔父赵廷美被迫害致死,对赵元佐刺激太大了,他居然精神失常,甚至有一回自己放火烧了寝宫。太宗皇帝大怒,把长子赵元佐废为平民,让次子赵元僖担任开封府尹,这是宋太宗当皇帝之前的官职,被外界解读为“准太子”。

然而,准太子赵元僖尚未转正,却在公元992年时意外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赵元僖之死,对宋太宗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

太宗皇帝还有六个儿子,那么要立谁呢?大儿子不行,二儿子死了,三儿子赵元侃当然成了首选。出于谨慎,宋太宗迟迟未下定决心。立储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心是必要的。这时,皇帝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寇准。他想听听寇准的意见,可是这时寇准在哪里呢?被贬到青州去了,原因是顶撞皇帝。敢顶撞皇帝的人,就是敢说实话的人,宋太宗把寇准召回,征求他的看法。寇准的回答是:“知子莫若父,陛下觉得可以,那定是可以。”对立赵元侃为太子表示认可。

就这样,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叫赵恒。册立皇太子,意味着大宋政权将会平稳过渡,因为京师百姓对此非常支持,大家对皇太子的评价不错,称他“真社稷之主也”。换作其他人,听到儿子被人吹捧,那肯定是开心的。但是这句话传到宋太宗耳中,他却觉得刺耳无比。为什么呢?宋太宗这个人是比较厚黑的,他有没有对哥哥下手这个尚有疑问,但对侄儿、弟弟都是铁石心肠的,甚至对长子也不客气,贬其为庶人了。从五代过来的人,对子弑父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权力超越亲情,这是政治生存的基本法则。

如今他还没死呢,百姓就这样拥戴皇太子,把他这个老皇帝放哪儿呢?他对寇准抱怨说:“四海心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这不是想让我早点下台,想咒我早死吗?还好寇准这个人反应敏捷,忽悠说:“这不正说明陛下您有眼光吗?这可是国家之福,万世之福啊。”皇帝听了后,便也消了气了。

但是皇帝的反应,却被一个人记着了。

此人正是王继恩。

在“斧声烛影”的那一夜,王继恩奋力一赌,赢来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一个太监,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甚至还到四川当了一回平乱英雄。若是当年他迟疑片刻,恐怕人生就得改写了,恐怕他只能默默地待在后宫院落,看庭前花开花落,一生为奴为仆了。而今皇帝立了太子,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为什么呢?因为皇太子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老太监。

你皇太子不喜欢我,我便让你接不了班。王继恩开始四处活动,密谋把太子拉下马。那么他有人选吗?有,这个太子候选人就是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一度精神失常,被皇帝废为庶民,但时间长了,病自然慢慢好起来了。为什么王继恩看中赵元佐呢?其一,他是长子,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的。其二,他被废时间长,没有任何势力,容易控制摆布。

有了人选后,王继恩就开始计划了。

首先他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明德皇后。如果皇帝死了,有权废掉太子的人,只有皇后。明德皇后曾生有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因此无论谁当太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子。王继恩毕竟是宦官,见皇后的机会多,时不时说说太子赵恒(赵元侃)的坏话,久而久之,皇后也对太子有所疑虑。除此之外,王继恩还拉拢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谋立大皇子赵元佐。

王继恩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却没能成功,原因是太子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担任开封尹时,太子赵恒表现十分出色,特别在断狱上,表现出过人的本领。史书上是这样记的:“载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褒美。”皇帝多次下诏表扬皇太子的表现,这就成了最好的防弹衣。

几年过去了,王继恩没能扳倒太子。

就此放弃吗?

还没结束呢!王继恩还有最后的绝招。决战的时刻到来了,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有无形的刀光剑影。太宗皇帝病倒了,一病不起了,生命之烛火已烧到最后。这时,王继恩与明德皇后已握有先手,传诏的权力在他们之手,只要不传皇太子,皇太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宫。他们在等待着,只要皇帝死亡的消息确认,立即把皇长子、被废为庶民的赵元佐立为天子。

这是赤裸裸的政变。王继恩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他驾熟驭轻,胸有成竹。可是这次他要栽跟头了,因为吕端坏了他的大事。且说吕端差人火速赶往太子处,急唤太子入宫。皇太子赵恒一看到笏板上写着“大渐”二字,心里明白,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得迟疑,便急急赶往宫中。

事实证明,吕端的警告太及时了。

太宗皇帝终于驾崩了。王继恩这只老狐狸开始行动了,他对悲伤的皇后说,现在得召宰相吕端前来,商议皇帝的人选。王继恩心里想,只要吕端一来,就被我捏在手心里,谅他也不敢反对。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吕端这个人,不仅是他,当时朝廷有许多人都不太看得起吕端,为什么呢?大家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稀里糊涂的,好像没什么头脑。

当初宋太宗要把吕端提拔为宰相时,有人就反对说:“吕端为人糊涂。”颇有识人之明的皇帝笑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王继恩忘了宋太宗的这个评价,他小看了吕端。吕端内心对王继恩的阴谋一清二楚,但却装得一无所知的样子。

王继恩到中书省找到了吕端,催他入宫。吕端对他说,书房中有一份太宗皇帝以前亲笔所写的诏书,咱们啊,得把这份诏书带上才行。王继恩一时蒙了,他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个诏书,便与吕端一同到书房中去找。岂料他前脚一踏入书房,只听得背后“咣”的一声,大门关上了——吕端把王继恩给锁在房中了!

吕端把王继恩软禁起来后,直奔宫中。此时,皇太子赵恒也已经到了宫中,吕端先进宫向明德皇后禀报。皇后一见王继恩没来,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头,便对吕端说:“皇上驾崩,依照惯例,应该立长子为接班人。现在到底要怎么办?”吕端一拱手,铿锵有力地答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接班,岂能还有异议呢?”皇后自知理亏,况且王继恩也失踪了,不敢坚持己见,默不作声。

紧接着,吕端马上令参知政事温仲舒宣读遗诏,皇太子在太宗皇帝灵柩前宣布即位,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史称宋真宗。

吕端果然大事不糊涂,凭借自己的机智果敢,消除了一次可能毁灭大宋根基的政变,可谓是帝国柱石,居功至伟。

宋真宗即位后,对试图政变的王继恩等人采取了宽大的处理办法,只对为首几个人削官放逐,其他的人不做追究。这种宽大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以王继恩的所作所为,就算处于极刑也不过分,但是宋真宗做法显然是仁慈的。这可能跟皇帝的性格有关,他性格比较温和,不像父亲那么厚黑。当了皇帝后,他还恢复了哥哥赵元佐的爵位,显然是比较注重亲情的。对一度想废掉自己的明德皇太后,他也极尽孝心。

这么一个皇帝,在封建社会里,算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了。

可是宋真宗也有缺点,就是缺乏开拓精神,宋朝的政策逐渐转为“守内虚外”,在外交、军事上显得软弱。

在宋真宗即位后一年(998),辽国军事天才耶律休哥去世。

这位曾多次重创宋军的契丹名将死了,不少人要拍手称快,以为大宋帝国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其实不然。耶律休哥之死,对大宋帝国绝对不是好消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力主辽、宋和平的。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是辽与宋两国的领土纠纷所在,这是五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经历数年交锋后,宋、辽两国互有胜负,然而战争却令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耶律休哥主持南京(幽州)军政,政绩卓著,史称他“省赋税、恤孤寡”,更重要的,他严令部下不得侵犯大宋边境,若大宋边关的牛马走失到辽国境内的,一律送还。因此,在宋太宗统治的最后几年,宋、辽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这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耶律休哥晚年实际上是辽国军界中力主与大宋和平的人物,他的去世,对大宋帝国来说,意味着新的战争临近了。

同类推荐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亘古苍州记

    亘古苍州记

    苍州,这片流淌铸甲男儿鲜血的大地,以征战、杀伐、落泪来书写,苍州是一个梦想。苍州,浩渺银河中一粒尘埃,而非垂死的星辰。苍州,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们的亘古无从得知,但我知道,它也具备史诗的一切魅力,擂甲铿铿,朗声高歌,那一名名武士手持战旗,在星光璀璨的大漠平原上,如群狼踏行。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星斗水浒

    星斗水浒

    正当红的明星小鲜肉赵翰在一次拍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穿越到了水浒的年代。凭借着对水浒的熟悉以及过人的机智,他一次次在打打杀杀的危险境地中死里逃生。而他过人的颜值让他屡屡遭遇桃花劫,但即使身处温柔乡,他依然不能忘却那个现代的多情女友,为了能再次返回现代和他的女友相聚,他用尽手段争权利,心存杀机夺法宝,把一个水浒世界闹得天翻地覆。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热门推荐
  • 落宝仙葫

    落宝仙葫

    一个神奇的小葫芦。它源源不断生产仙丹。它能放出斩魄飞刀斩杀仇敌。它内蕴九色神光,能收人落宝,擅收后天万物。它居然还能……各种葫芦功效,尽在落宝仙葫。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九州同梦

    九州同梦

    如梦客栈是梦境一处为世间的妖、魔、鬼、怪“圆梦”的地方,每日都会有无数的凡人入得梦来找到这里,求秋大掌柜帮他们“圆梦”。这贪心不足的掌柜一般都会应有所求,条件却是要拿取顾客身上他想要的一样东西或钱财,否则,管他哪个顾客哭的昏天暗地,头磕的血流满地,他都不会答应。
  • 班主任培训教程

    班主任培训教程

    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对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爱缺乏理解。爱心是在为别人付出时培养的,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爱的回报越多,懂得爱的含义也就越深刻。中学生充满激情,最容易受具体情境感染。因此,我们不断地创设回报“爱心”的具体情境,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爱、理解爱。
  • 神眼剑狂风

    神眼剑狂风

    这是争霸热血的世界,这是天骄挥舞群雄纷争的乱世,这是血与火交织的残酷大道,这是至强者才能够卓立的绝巅,这是问鼎仙道的盛世!来自最末的家族少年,觉醒了隐藏体内的血脉,开启神眼,从此,世界因此震荡!一艘幽灵船,满载罪恶,怀着无以尽述的复杂心情,他,要通过最大的考验重临故地!
  • 特种兵成长记

    特种兵成长记

    一本最接近部队的小说!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战士的故事!我们要把每一滴热血都流入祖国的土地!这就是野狼突击队的宗旨!
  • 暗血or水依

    暗血or水依

    水依变成了暗血,拥有了多重身份,最后暗夜会让暗血变回水依,还是跟暗血在一起,还是其他人(本文有可能牵扯到守护甜心,请不要介意)
  • 玫瑰面包营销学:妙趣横生的开店妙计

    玫瑰面包营销学:妙趣横生的开店妙计

    老板阿俊有着自己的一家小面包店,不求业绩赛过全国连锁的面包公司,但求在当地面包市场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然而,和所有的小店老板面临的问题一样,随着大型超市、便利店以及连锁蛋糕店陆续开张,阿俊的小面包店因其资本势单力薄、产品多样化低,自然难以和大型的品牌竞争。日益惨淡的经营让这位曾经志在面包行业成就一番事业的小老板一筹莫展。你是否也和阿俊一样,正辛苦地操持着一家自己的小店,进货、选址、店铺各个方面都要靠自己里外张罗,还得每天面对着挑剔的顾客,在大品牌的挟持下夹缝里生存,感慨如今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 我的世界之西漠争霸

    我的世界之西漠争霸

    将军百战声名裂,易水萧萧西风冷。谁共我,醉明月。这里是我的世界,这里本来是一片空白的世界,可我将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切,争霸不是目的,创造才是真正的永恒。
  • 拆迁

    拆迁

    本书记录了社会不同阶层对于居住问题的困惑与探索,讲述了房价飞涨的内幕真相,全面曝光了开发商炒房的种种手段,并且一竿子捅开了官商联手牟利的种种细节。翻开《拆迁》,您将全面了解“高房价”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