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600000041

第41章 “莫须有”:岳飞之死

皇帝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

后人读宋史,无不咬牙切齿于宋高宗对金的妥协。若站在国家的立场考虑,皇帝在岳飞连战连捷、有望收复中原失地时召回军队,实是错失良机。可是这不是皇帝的思路,皇帝考虑的事情要多得多。

我们且不说宋高宗有没有光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先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看,他在担心什么呢?

其一,他担心打不赢金国,把金国给惹火了。当初宋钦宗不也自以为能挡得住金兵吗?结果怎么样?他与太上皇徽宗都当了金国的俘虏。且不说徽、钦二帝,就是高宗本人也差一点当了金人的俘虏。当初兀术南下,把他从内地追到海边,从海边追到海上,只差一点点他的下场就与二帝一样了。战争总是有风险的,只有议和,他在龙椅上才坐得舒服。

其二,打败金国,收复失地又怎样呢?南宋爱国志士们总念叨着要“光复中原,迎回二帝”,现在二帝中的宋徽宗、也就是宋高宗的父亲已经死了,他哥哥宋钦宗还在过着战俘生涯。打败了金国,势必要迎回宋钦宗,两个皇帝怎么并存?到时谁来当皇帝?你们这些臣子只会叫嚣着迎回先帝,可谁为朕考虑过呢?

其三,只要战争还在继续,那些手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大将,就是皇帝的心腹大患。大宋的传统,就是严防军人权柄过重以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南宋中兴诸将不仅都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而且其军队几乎只听命于统帅,带有私家军的色彩。岳飞的部队不是被称为“岳家军”吗?试想想,这些手握兵权的大将,万一哪天不爽了,要把皇帝打倒在地,那岂不是举手之劳吗?

以上所述的三点,作为皇帝,宋高宗最担心的是最后一点,即武将权柄过重,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因为金国的威胁虽大,但南宋也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的熊样了;钦宗若生还怎么办,那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武将们的威胁却是近在咫尺,五代时军人政变的故事会否重演呢?这才是皇帝最关心的事。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何以历朝历代都出现屠戮功臣之事?这些在战场上出奇制胜的武将,就是皇帝手中一把锐利的刀,若不能控制自如,那么刀锋将伤到自己,甚至命丧刀下。这就是皇帝的逻辑。

此时南宋兵权,集中于几位中兴名将之手,分别是岳飞、张俊、韩世忠、吴璘(吴玠已去世)、刘锜等人,另一位中兴名将刘光世因病于绍兴七年卸去兵权。这几位中兴名将里,吴璘远在西北,自然对皇帝威胁不大,刘锜是后起之秀,根基尚不够深。故而在皇帝眼中,岳飞、张俊、韩世忠这三人,才是心腹之患。

事实上,武将权柄过重,很早就引起朝廷的注意了。

张浚为相时,他就认为这些武将久握重兵,故而想将兵权收归于督府,但还没来得及实行便罢相了。赵鼎继任宰相后,考虑以偏将、裨将分主将之权,以起到制约作用。可是张浚、赵鼎的手段,都远远不如秦桧高明。秦桧之所以得到皇帝的器重,是他太了解皇帝的心思了,于是献上妙计以罢诸将兵权。

绍兴十一年四月,宋高宗依秦桧之计,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表面上是对三人的升迁,实际目的是把他们调离自己的军队,解除兵权。

说起打仗,岳飞固然在中兴名将中首屈一指,但若论玩政治,他绝对是菜鸟。同为中兴名将,张俊政治敏感性高,他马上意识到皇帝与秦桧的真正用意乃是要压制武将,武将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要未雨绸缪,为自己铺条后路。于是张俊率先向朝廷表示,愿把自己的部队归隶于御前军,而且力主议和。张俊的表态,乃是投秦桧之所好,自然得到其赏识并引为同党。

与此同时,张俊与岳飞的关系也在恶化。张俊曾是岳飞的顶头上司,在平乱战争中俩人一起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后来岳飞的声望渐隆,战功也在张俊之上,这引起他的嫉妒。两人入枢密院后,张俊主和而岳飞主战,立场截然不同,关系愈加恶化。两人在巡抚楚州时,张俊主张修城,而岳飞志在收复中原,不赞成修城这种单纯防御的策略。

在罢除中兴名将兵权的同时,秦桧乃谋求与兀术议和。

兀术本是金国强硬的主战派,但在顺昌之战、郾城之战中被刘锜、岳飞打得大败,也不得面对现实。南宋军力已是今非昔比,若自己一意孤行,恐怕是捞不到多少好处,不如通过议和,攫取实利。于是兀术向秦桧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只有先杀岳飞,以表和谈诚意,金国才愿意与南宋谈判。

这岂非是要让南宋自毁长城?

但秦桧居然接受了,他要设计置岳飞于死地。

七月,秦桧指使右谏议大夫万俟卨诬告岳飞:“枢密副使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废。”并称岳飞在金人进攻淮西时,逗留不前。高宗皇帝也因为岳飞反对在楚州筑城而不满,认为“飞意在附下以要誉,朕何赖焉?”志在收复中原,在皇帝看来,成为“沽名钓誉”了。

就这样,岳飞在被罢兵权后几个月后,又被罢掉枢密副使一职。

罢免枢密副使,只是秦桧陷害岳飞的第一步。

说实话,岳飞人品无懈可击,没有什么把柄落在秦桧手上。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秦桧深知,要致岳飞于死地,就必须诬以谋反。但岳飞都没兵权了,怎么谋反呢?这难不倒秦桧这个奸贼。他开始精心策划一个陷阱。

为了陷害岳飞,张俊当了秦桧的帮凶。岳飞罢了兵权后,他的军队由部将张宪指挥,故而张宪便成了秦桧阴谋陷阱中的重要一人。秦桧与张俊的阴谋是这样的:诬告张宪与岳飞之子岳云密谋占据襄阳,恢复岳飞的兵权。说白了,就是想谋反。

张俊打算从岳飞的部将中,找到几个做伪证的人。其一人叫王贵,他有把柄落入张俊之手;另一人叫王俊,此人贪财,故而屡屡被张宪批评。张俊指使王俊向枢密院告发张宪的“阴谋”,诉状是张俊亲自帮他捏造的。于是,张俊在枢密院收入了王俊上递的“告发状”,并命令王贵逮捕张宪。

张宪被捕后,张俊亲自审讯。其实枢密院本是朝廷最高军事机构,并不是法院,哪来的审讯权呢?有人向张俊提醒这点,可是张俊根本不理睬,把枢密院当作审讯公堂,对张宪采取严刑逼供,要他承认与岳云谋据襄阳、还岳飞兵权的阴谋。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张宪哪肯承认?于是乎他被拷掠得体无完肤,死去活来,可是张宪是一条硬汉子,坚决不承认所诬告之事。

张俊又捏造了一份所谓口供送交秦桧,而后把张宪打入大理狱。秦桧入朝,向宋高宗要求召岳飞父子对质张宪之事。宋高宗无意将事情扩大化,他对秦桧说:“刑以止乱,勿妄追证,动摇人心。”可是秦桧不肯罢休,竟矫诏抓捕岳飞、岳云父子。岳飞没有反抗,只是说了一句:“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秦桧命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审讯岳飞。岳飞裂衣示背,只见他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字,何、周二人亦不禁肃然起敬。这本就是秦桧设计的冤案,审来审去,哪里有谋反的罪证。何铸不由得向秦桧求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哪里肯从,遂把此案交由曾诬陷岳飞的万俟卨审理。

万俟卨的诬告本领着实不小,又杜撰一些无中生有的事以陷害岳飞。秦桧一党要把谎言说到底,一口咬定岳云曾给张宪写信,筹划让岳飞重掌兵权。可是根本就没有这么封信,万俟卨却坚持说是岳云把信给烧掉了。总之,为了干掉岳飞,这帮人不惜颠倒窜改事实,附会成狱。

大理卿薛仁辅、寺丞李若朴、何彦猷等都为岳飞鸣屈。韩世忠也向秦桧讨要说法,秦桧答说:“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莫须有。”什么叫“莫须有”呢?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或许有”,有的认为是“不须有”,有的认为“没必要有”。总之,意思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证据,都要治岳飞的罪。韩世忠愤然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韩世忠不仅对秦桧陷害岳飞深感不平,还极力反对与金议和。他上书皇帝,批评秦桧误国。秦桧恼羞成怒,指使言官弹劾韩世忠。对于秦桧的恶毒手段,韩世忠是知道的,而且此时枢密院已被张俊所操纵,自己若不急流勇退,只怕也要被陷害了。于是韩世忠上书请求辞去枢密使一职,从此杜门谢客,不问政事。

该年年底,秦桧、张俊、万俟卨等人炮制出一份罪状书,罗列的岳飞罪状让人莫名其妙。比如他们捏造说,岳飞被授予节度使时,曾说自己当节度使的年龄与当年宋太祖一样,暗示有当皇帝的野心。反正一句话,罪名不重要,秦桧就是要置岳飞于死地。最后,宋高宗下诏,赐死岳飞,张宪、岳云则斩首。

一代名将岳飞就这样死于奸臣之手。

在岳飞之死中,宋高宗扮演什么角色呢?

在秦桧陷害岳飞之初,宋高宗曾指示不要把事件扩大化。然而秦桧矫诏抓捕岳飞,皇帝却默认了。不要说别人,就是皇帝也不相信岳飞真的有什么谋反之事。那么宋高宗最后为什么决定要杀岳飞呢?这里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即与金人的和谈。在岳飞被害前,宋与金的和谈基本完成,这是宋高宗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果。那么,既然和谈即将大功告成,为什么还要杀岳飞呢?因为岳飞已经是抗金运动的一面旗帜,当时中原许多抗金义军,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如果岳飞不死,即便他没有兵权,他的影响力还在,仍然是中原那些数不清的“岳家军”的精神领袖。这不仅会成为宋、金两国停兵休战的障碍,而且对皇帝的统治也是一大威胁。正因为如此,宋高宗最后与秦桧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成为杀害忠良的凶手。

在岳飞被赐死的同时,南宋与金国达成不平等之和约。

根据和约,宋向金称臣,金主册封宋主为皇帝;宋每年贡金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每年金主生辰,宋应遣使致贺;金归还徽宗皇帝的灵柩及高宗生母;宋金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国界;宋割唐、邓两州以及陕西商秦之半给金国。

可以说,这份和约就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近来,史学圈里颇有为秦桧翻案之风,认为他对实现宋金之和平有贡献。这着实是危险的论调。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而只是屈尊投降。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宋高宗一直以来想与金国议和却屡屡被拒绝呢?因为当时南宋毫无反抗之力,任人宰割,金人取宋土易如反掌。而兀术本是坚决主战者,在绍兴十一年不得不接受议和,实则金国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打垮南宋了。南宋有机会收复失地,最终却以屈辱议和收场,试问秦桧何功之有?这根本不是和平,而是投降。试看看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们根本没有盼头,因为他们早被宋高宗、秦桧之流抛弃了。这岂是真正的和平?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由诸多的史实碎片构筑而成,但是由于客观、人为等种种原因,它本来的面目也许已经模糊或者改变,笔者试图通过种种手段,深入追寻历史最初的模样,引人回味,引人深思。
  • 蜀将传

    蜀将传

    (我偷偷开新坑,谁也不知道。)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游戏的世界。它是一个幻想与真实纠缠不清的时代,亦是一个杀戮和战斗无所不在的时代。然後,一个本来不属於这个时代的人,出现在涿县。
  • 斩元

    斩元

    怒斩元将,他一战成名!命运因此多彩变幻!有人要救他,有人要杀他!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为兄弟,他独闯连营,枪挑寇首!为情爱,他直面千军万马,换得红颜一笑!银枪在手,乱世化清平,杀出华夏盛世万邦臣服!脚踏战火,血性真男儿,敢叫历史车轮疯狂倒转!
热门推荐
  • 张小雨历险记

    张小雨历险记

    简介什么的好麻烦,在下是因为在起点上发小说竟然没有分段,在逐浪的账号忘记了所以才跑来创世作死的,快开学了不一定什么时候级不更新了。不过也真心希望有人能看我写的东西,就算是骂人的也好,最起码让我知道还有人在看,谢谢啊,顺便说一下,我也开网店,有谁想买东西可以联系我~新店一个多月没买东西了,感激不尽ps:得亏哥留了个心眼,不然简介有特么白写了!
  • 新跳槽时代

    新跳槽时代

    北京姑娘苏美美大学毕业前夕选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之后又闪电般地离职。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一家国企。终究无法忍受国企的体制,瞒着父母,再度离职。两次就业的失败使得苏美美开始反省,开始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经历了DM时尚杂志主编、网站编辑、图书公司总编等职业,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大公司跳到集团公司,从小职员跳到中层管理人员,先是自己跳,后来猎头公司请她跳,几经浮沉,一步一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国内顶尖级传媒公司BBR的金牌策划总监。
  • 神马天使:中国式空姐

    神马天使:中国式空姐

    重庆特色的重庆空姐,两个难姐难妹,她们有爱,有梦。她们为此,而奋斗一生!从误打误撞,一直走到空姐之颠!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抢夺丑女之:女主角校草喜欢你

    抢夺丑女之:女主角校草喜欢你

    她是一个丑女,所以她不配爱,她是一个丑女,她被男主角欺负,她是一个丑女,她是一个胆小的女主角。她跟男二号在一起,因他们母亲有仇,她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因凄美的爱情,她跟男主角幸福的在一起。
  • 一品明星

    一品明星

    一梦三十年,三年的植物人生活让陆禹体验了另一种人生。王朝文艺挂帅,苏醒的陆禹是否可以成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明星?王朝郡主隐姓埋名,高丽公主化为最美showgirl,当那些背景深厚貌若天仙的可人儿闯入他的生活,陆禹是勇往直前还是成为最让人嫉妒的小白脸我们拭目以待。故事从那个二流电视台开始......
  • 一念乾坤

    一念乾坤

    激烈的帝国征伐潮流中,个体的想法逐渐被吞噬,可其实个体的想法,对于其本人来说,其大不小于乾坤,那里面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可最终都被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厮杀。
  • 如果我不爱你

    如果我不爱你

    他和她经历过生死,本以为可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终究抵抗不过命运。。。。她说:再见即使当初那么深爱,终究抵挡不住背叛,所以再见。。。。。。。。。。。他说:再见你终究不信我。。。。。。。
  • 钓矶立谈

    钓矶立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天妖僵

    玄天妖僵

    一介书生,寒窗苦读十年,还没到京城却被妖邪杀死,后被山中村民一起埋在了凶地,他会诈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