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600000051

第51章 钢铁堡垒:鏖战钓鱼城

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后,围绕汗位的权力斗争整整持续了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251年蒙哥继位方才告一段落。蒙古的汗位之争,使南宋帝国获得喘息之机。

在这十年里,蒙古虽然不时骚扰南宋,但规模都不大。南宋捍疆卫土的重任落在几个制置使身上,其中孟珙守卫京、湖,余玠守卫巴、蜀,吕文德守卫淮西,此三人皆一时之良将。可惜的是,南宋第一名将孟珙由于长年征战,积劳成疾,于1246年病逝,时年不过五十一岁。孟珙在宋金战争中粉碎金人入川的企图,降敌七万,毙敌统帅,后又参加灭金最后一战;在蒙宋战争中,孟珙挫敌于江陵,捍城于黄州,收复襄樊重镇,战绩之显赫,为南宋将领的第一人。

在孟珙死后七年(1253),南宋另一名将余玠暴死。

余玠治川蜀,前后十二年,功绩卓著。赴任之初,川蜀残破,他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以宽民力,通商贾以富蜀地。经十余年治理,川蜀大有改观,非但经济得以改善,百姓得以安居,军事防御能力也大大增强。当时朝廷给予余玠“便宜从事”的特权,正是因为川蜀将领拥兵自重现象严重,“乱世用重典”,余玠以霹雳手段治军,处死飞扬跋扈的利州统制王夔。然而余玠权势太大,却引起朝廷的警惕,加上一些川将联合朝中重臣恶语中伤,最后皇帝也不得不生疑心,召余玠回朝。余玠接到诏令后不久暴卒,死亡原因不明,当时传闻他是服毒自尽。

不管余玠是怎么死的,对南宋来说,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余玠与孟珙堪称南宋之长城、一时之名将。余玠入川时,蒙军主力虽然撤出川蜀,但仍留有一部分军队,他积极进取,仅在淳祐三年(1243),便与蒙军交战三十六次,收复不少失地。余玠死的时候,正是蒙古人大举南侵的前夕,而川蜀更是首当其冲。值此关键时刻,朝廷迫死余玠,等于自毁长城。

蒙哥上台后,积极着手准备对南宋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蒙古军横扫天下,战斗力之强,举世无双。其实蒙古军队不仅作战顽强,在战略上亦有高人一等之处。为了消灭南宋,蒙古制定了一个大战略,即先攻川蜀南部的大理国及西南夷,完成对南宋帝国的大包围。蒙哥把攻略云南的任务,交给弟弟忽必烈。

要绕过四川攻略云南,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蒙古人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四川西部的崇山峻岭穿行,越过大渡河,行山谷两千余里,乘革囊、木筏渡过金沙江,历经艰辛,抵达云南。1253年底,忽必烈征服云南大理国后北返,留下大将兀良合台扫荡西南诸蛮族部落。到1257年,蒙古完全征服西南夷与安南。这样,蒙古人在北、西、西南三面包围南宋帝国,就只差没有海面封锁了。

征服南宋的时机已成熟!

公元1258年,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宋。

蒙哥的计划是这样的:兵分三路,先占领南宋的西部与中部,而后向东挺进,灭掉南宋。三路人马分别从北面、西面、西南面挺进。其中蒙哥大汗攻川蜀,得手后顺长江而下:忽必烈从北面进攻,夺取鄂州;兀良合台从安南出师,向北进攻,在鄂州与忽必烈会师。

蒙古人南北夹击,东西并举,声势浩大,南宋朝廷大为震惊。

在蒙军三路出击方向中,重点方向仍是川蜀。

自余玠死后,朝廷先后换了几名四川制置使,但才能都远不及余玠,故而在蒙古军大举进攻下,宋军很快溃败了。

蒙古军前锋在大将纽璘率领下,进逼成都。四川制置使蒲择之派军在遂宁江箭滩阻击,经过一天激战,宋军战败。蒙古人长驱直入,占领成都。而后彭、汉、怀、绵诸州及威、茂诸蕃,纷纷投降蒙古。

纽璘连连得手,蒙哥大汗闻前锋得胜的消息后,遂渡过嘉陵江,攻剑门关,破苦竹隘,围长宁山,鹅顶堡不战即降。隆州、雅州、利州、隆庆、阆州、蓬州、广安等地,要么被攻破,要么举旗投降。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初余玠修筑的十几座山城,怎么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呢?因为人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山势再险峻、城堡再坚固,若将士毫无斗志,甚至举旗投降,那还不是白搭?川蜀山城,多数并不是被攻陷的,而是不战自降的!那余玠的心血岂非白费?其实不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钓鱼城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根据蒙古预定计划,四川得手后,即顺长江东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会师鄂州。蒙哥攻克阆州后,随即向南挺进,进攻合州(重庆合川)。

当初冉琎、冉璞兄弟建议余玠在合州建钓鱼城,并将合州旧城迁徙到此。在蒙古大举南侵时,蜀地南宋将领纷纷投降,以至于蒙哥认为只消一纸招降书,便可不战而夺取合州。蒙哥派汉奸晋国宝前去招降合州知州王坚,晋国宝进了钓鱼城后,被王坚大骂一通,赶出城外。晋国宝还未走远,王坚改变主意了,又派人把他抓回来,押至阅武场,数落他不忠不义之罪,当场枭首示众。

王坚此举,是为了表白与蒙古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在巴蜀大半沦陷的情况下,钓鱼城仅是弹丸之地,能抵挡住蒙古雄兵吗?王坚召集人马,誓死守城,他以忠义激励部下,说到动情处,涕泪四流,将士无不动容。说起王坚,原本是名将孟珙手下的忠顺军一员,在作战中勇敢而有谋略,深得孟珙的器重。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孟珙虽死,王坚却要将他的忠勇精神发扬光大。

派去劝降的汉奸被杀,蒙哥大汗很生气,遂亲自引兵进攻合州钓鱼城。当年冉氏兄弟与余玠精心设计的杰作,终于发挥出“功可过十万师”的巨大威力。

钓鱼城保卫战从开庆元年(1259)二月拉开序幕。蒙哥大汗亲自督战,蒙古人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发起冲锋,但仍然望城而兴叹。在王坚及其士兵的英勇抵抗下,钓鱼城始终岿然屹立。自入川以来,这也是蒙古人所遇到最顽强的抵抗。蒙古人陈兵于钓鱼城下,也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军中疠疫流行,后来遭遇暴雨天气达二十天之久。

朝廷十分关注钓鱼城战事的发展。皇帝亲自下旨,奖谕王坚忠节,表彰他坚守钓鱼城的功绩,特命优加奖赏。当然,一道谕令只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要解钓鱼城之围,还得有实际行动。朝廷调回四川制置使蒲择之,命吕文德代任。在宋军将领中,吕文德算是比较出色的一个。

吕文德临危受命,率艨艟巨舰千艘,攻破蒙军设在涪江的浮桥,转战至重庆,溯嘉陵江而上,救援钓鱼城。蒙哥令大将史天泽阻击,史天泽把舟师分为两翼,顺流迎战吕文德。吕文德逆流而上,相当被动,最终被蒙军击退,战船被夺走百余艘。

南宋这次解围救援无功而返,蒙哥乘机集合大军,猛烈攻城。蒙古大将汪德臣招募敢死队,发动夜袭,仍然被王坚击败。汪德臣恼怒之下,骑马到钓鱼城下呼道:“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快早投降。”岂料王坚根本不予理会,反倒令人抛出巨石,击伤汪德臣,后伤重死亡。

这时的王坚已是孤城无援,虽说城中储备尚足,但伤亡也不断加大,情形十分危急。在关键时刻,天气又一次帮了宋军大忙。进入六月后,又下起大雨,蒙古人的攻城云梯已使用数个月,本来就损坏严重,被雨水一浸,纷纷折断。此时蒙军已攻城五个月仍未有进展,将士们情绪低落。

钓鱼城之战的转折点发生在七月。

蒙古大汗蒙哥意外身亡。蒙哥是怎么死的,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蒙哥被钓鱼城守军射伤,伤势发作不治而亡。另一种说法,蒙哥是染病而死的,当时蒙古军中传染病流行,士卒病倒甚多,蒙哥染疾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管死因是什么,蒙哥死于钓鱼城外是事实。

蒙哥一死,蒙古军放弃攻打钓鱼城,史天泽等将领护送蒙哥灵柩北归,合州由此而得以保全。钓鱼城之战,是蒙宋战争中的重要一战,倘若战败,蒙哥顺长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会师,那么南宋恐怕大势去矣。

合州钓鱼城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虽说有侥幸的成分,但若没有守将王坚的坚忍不拔与将士的浴血奋战,也是不可能取得的。在余玠所筑的十余座山城中,唯有钓鱼城发挥应有的战略作用,仅此一点,就物超所值了。

在蒙哥攻略川蜀的同时,另外两路蒙军也按计划展开行动。

兀良合台率南路兵团从西南挥师入广西,攻取宾、象两州后,入静安府(广西桂林)。然后向北进军入湖南,攻辰州、沅州,进抵潭州(湖南长沙)。

蒙古军北路兵团兵分两路,一路由忽必烈率军出大胜关,一路由张柔率军出虎头关,分道并进,势如破竹,进逼鄂州。此时忽必烈接到蒙哥大汗的死讯,究竟是战还是退呢?忽必烈认为大军南下,岂可无功而返,遂不肯退兵,强行渡江,包围鄂州。

鄂州为湖北重镇,不容有失,朝廷急遣枢密使贾似道发兵救援鄂州。贾似道到了汉阳后,竟畏惧不前。鄂州在蒙古军的猛攻下,坚守两个多月,守将张胜战死,伤亡万余人。此时又传来潭州被兀良合台包围的消息,贾似道更是惊恐万分,狗急跳墙,竟然派人前往蒙军大营,向忽必烈求和。

忽必烈本不想接受谈和,但此时从北地传来消息,蒙古诸王侯谋立阿里不哥为大汗。忽必烈担心后院起火,遂同意议和,并商定江北之地归蒙古,南宋岁奉银绢各二十万。其实议和这件事,怎么是贾似道一人可以决定的呢?贾似道别的本领没有,玩弄权术倒是很精通,反正只要先忽悠蒙古人退兵,他自然有办法把私下议和这件事给压下来。

鄂州解围了,忽必烈拔寨北去,同时也命令正在潭州作战的兀良合台渡江北归。兀良合台接到命令后,遂引兵北上,以浮桥渡江。岂料议和在先的贾似道突然派出水师,以大船撞断浮桥,把来不及渡江的蒙军殿后部队数百人杀个精光。

蒙古所发动的这次大规模进攻,因为蒙哥大汗之死而宣告结束,南宋又一次逃过一劫。若要说抗战第一功,那当然要数钓鱼城的将士,因为蒙哥大汗便是命丧于此。

可是干苦力活的,不如会吹嘘的。

在战场上畏畏缩缩,甚至私自与蒙古议和的贾似道,居然成了保家卫国的英雄。

因为他会吹。

明明是蒙古人自行撤鄂、潭之围而去,贾似道却吹嘘为宋军大捷,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看来会打仗还不如会耍嘴皮子,粉饰词藻。皇帝宋理宗览表后大喜,还当贾似道有再造宋室之功呢,又是进封少师,又是封卫国公。贾似道还朝时,皇帝还令文武百官在京城郊外迎接,俨然英雄凯旋。

可笑又可悲,可叹又可恨。

宋理宗未即位时,其老师郑清之用两个字来形容他:不凡。

现在我们可以送他两个字:平庸。

在宋朝三百年历史里,权臣用事最严重的,便是在宋理宗一朝。前有史弥远,后有贾似道,搞得朝廷一片乌烟瘴气,这也预示着南宋国祚已经不长了。

同类推荐
  • 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秦末汉初那些事儿》向读者描述了生动具体的事例,结合史学家精彩的研究论证,并且参考了重要的历史文献,阐述了秦始皇行暴政,千秋梦难圆;秦二世僭位、奸臣当朝;陈胜揭竿而起,应者云集等故事。希望《秦末汉初那些事儿》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与启迪。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民国之纺织霸主

    民国之纺织霸主

    清末民初,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有识之士苦寻救亡图存之道。要平外患,需有强军利器;要有强军利器,需建强大之重工业;要建强大重工业,需有充沛的资金投入;要有充沛资金,需培育能盈利之大产业。要抚内忧,需杜绝民乱;要绝民乱,需保民衣食;要解决民众衣食,需提供充足就业;要解决就业,需培育劳动密集之大产业。这是实业救国的逻辑!这是一个后进国家工业化的故事!我们的工业之路就从纺织开始……
  •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本故事纯属虚构,为围棋少年第三部,以棋为主
  •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男神来袭,相公请下堂

    男神来袭,相公请下堂

    传说,他是天际最冷酷神秘的中天王……传说,他的王妃有着倾城之容……传说,他的王妃与她的相公有染……传说,他发出必杀令要将她的相公诛杀于九天之上。可是,一切仅仅只是传说。当他邪肆的眯起眼睛,用一根手指勾起她的下巴的时候,她惊恐的跳脚。“你想做什么?”她尖叫。他却只是饶有趣味的看着她,“你相公拐跑了我的妻子,所以,我也要拐跑你!”“可是,我不打算被你拐跑!”她后退几步,色厉内荏。他冷嗤,“我没打算经过你的同意!”她更加惊恐,盯着眼前这个妖孽般的男子,视死如归,“你就算得到了我的人,也休想得到我的心!”他却笑的一脸淡然,“本上神得到你的人就够了,要你的心做什么……”
  • Within the Tides

    Within the Ti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焰大帝

    玄焰大帝

    世界元素数不胜数,胡扬以火入道,以火化道。p:本书不是斗破类
  • 元能之域

    元能之域

    在这片元能大陆之上,实力,则为一切,看主角如何在大陆中,成就自己的天下
  • 洪荒之三魂无极

    洪荒之三魂无极

    灿烂的记忆,挥不去的从前,固执的少年,两道强者的魂魄,这个世界,注定不平静。
  • 人间巡使

    人间巡使

    主角张扬普通上班族,无意间掺和到了道、佛、阴间之间的事情之中。什么叫倒霉,去出差都能出这么大的事情,原来这道、佛、阴间其实是这样的存在,它们竟然不是我们普通认知听闻或电视里的那个样子其实是…………
  • 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 飞车咱的地盘

    飞车咱的地盘

    富家公子的生活,让他无忧无虑,自大的思想,让他走向沉沦,没有经验的积累,仅凭一时兴趣,自己走向了颓废之路。飙车!一种选择!一种时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而颓废之后的崛起,将会不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飙车,速度间的竞争!当速度慢下来时,会是怎样的光景?
  • 凤凰劫之此情无计可消除

    凤凰劫之此情无计可消除

    倾颜天下,那未央湖畔的一顾回眸,纠结了一世的恩怨。回首当年,那繁华若梦的痴痴执念,注定了一生的无言。
  • 杀手有情,复仇成爱:帝凰

    杀手有情,复仇成爱:帝凰

    前世里一场血案,开国皇后死状凄惨,今生里挟怨而来,真相却如重重迷雾中的楼阁,回旋反复,不见全貌,隔世重来,她的复仇之剑,到底应轻轻搁上谁的颈项?是暴烈而为情迷失的当朝帝王?是沉静而生死相随的别国王子?是妖魅而城府深藏的异姓王?是清雅而绝顶聪慧的皇弟?还是潇洒而有所怀抱的武林骄子?谁是她的敌?谁是她的友?谁葬她于残忍杀着,谁挽她于绝巅长风?谁最终凛然而观,见她傲然冷笑,轻轻于九霄云天之外拨动手指,摆布翻覆这深宫迷怨,天下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