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3900000045

第45章 5000单词配画面(1)

这就是电视的用途。

——一位观众写给爱德华·R·默罗的信,1952年

1

1950年冬,当美国军队从中国与朝鲜的边界仓惶撤退时,默罗和CBS电台开始播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现在请听》(Hear It Now)节目,内容是一周新闻事件,包括事件参与者事先录好的长篇叙述和评论,同时穿插默罗的现场解说。第二年夏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通了第一条连接东海岸和西海岸的电缆,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同时播出电视画面便成为可能。到1951年11月,默罗和他的制片人弗雷德·弗兰德利开始转向电视,“晚上好,”默罗第一次在电视中亮相是这样开场的:“这是一支试图学会新行当的老队伍。”在两部监视器的屏幕上,除了他之外,还可以看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画面。《现在请看》(See It Now)是一档半小时的节目,1955年春开始在黄金时段固定播出,到1959年春时,播出次数已大为减少,只是偶尔播出,而且大都不在黄金时段。

这个节目的运作,主要靠默罗的个人魅力和高额的制片预算。除了近年来晚间硬新闻节目之外,这个节目的经费预算比任何定期播出的节目都要高出许多。《现在请看》每播出1英尺长的胶片,通常要拍摄10英尺长的素材片,有时片比竟高达20:1。节目开始时是默罗的镜头,他吸着烟,告诉观众他们将要看到的内容;节目结尾还是默罗的镜头,他正面向观众,对刚刚播出的内容进行评论。默罗从未当过报社记者,早年任教于国际教育学院,他把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的禀赋带入了电视新闻界,优雅从容地为某些学习迟钝者解释那些浅显的内容。由于在本书第二章中曾经提到过的传播速度的缘故,纪录片观众的文化程度,总是被误认为要比其他节目的观众更低。对于这个群体中那些比较聪明的成员,默罗也可以传播一些发人深省的内容。不过,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透出一种美国乡村味——他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在华盛顿州长大,做事注重实效,特别注重对人们的影响。他认为,电视新闻纪录片不必再走以往纪录片的老路——在1950年代,诺曼·科温的广播纪录节目或罗伯特·弗莱厄蒂的电影纪录片的浪漫风格,曾经风靡一时,几乎无人能够不受其影响。从埃德·默罗和弗雷德·弗兰德利开始,纪录片开始一改浪漫风格,变成直击现实。

1971年12月,CBS在林肯中心举办过一次为期一周的纪录片展映,在参展的45个节目中,只有7个默罗的节目,这个比例较默罗在CBS播出的节目比例要小。自从默罗第一次涉足电视以来,20年间,他做了近1000期纪录片,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粗糙。这些节目都是新闻节目,常常在播出前一两周才开始策划。纪录片最辉煌的日子,当然是在1953~1954年间,默罗为使这个国家摆脱麦卡锡主义的控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报道麦卡锡其人;报道一次听证会上他的丑闻(当时,五角大楼一位可怜的黑人女文员安妮·李·莫斯由于一些专业告密者的小报告而倍受欺扰,说是某位也叫这个名字的人参加了一次共产党会议,当然那是另外一位女士);报道他企图以一位空军军官家庭成员与左翼有牵连为名,毁掉这位军官的前途;报道他拒绝把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一个市民礼堂租给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开会。这些节目对矫正上述不公正现象产生了某种作用:空军上尉最后官复原职,其他人态度也趋于松动,认清了某些事理。当麦卡锡行使他的答复权,在电视上对默罗的报道作出回应之后,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更多的人认为麦卡锡在交锋中露出了马脚。可是,麦卡锡不甘心,仍然愚蠢地试图用那个“反对反共”的罪名打击默罗,当然这一切,还不是他所经历的最大一次失败;就在当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他再也不能容忍麦卡锡这个人了。

最初一段时间,NBC将主要精力放在制作一系列关于二战中海军情况的节目上,这些节目通常以百老汇音乐为背景。NBC也制作一些科普和艺术方面的教育类特别节目,它的艺术片以一个反映梵高光彩而富于戏剧性一生的节目开头,尽管总体上说,音乐比较粗俗,但是,该节目充分显示了摄像机在缓慢推移过程中展现油画细部的能力,往往异乎寻常地吸引人。不过,在罗伯特·金特纳1950年代后期任总裁之前,NBC并未真正地试图与CBS在公共事务类节目上竞争。与所有广播电视从业者整洁光鲜的形象相反,金特纳是一位声音低沉的壮汉,头很大,留着平头,头发灰白,似乎压根就没有脖子。他干过报纸,二战之前有好几年时间,他与约瑟夫·艾尔索普一起合作撰写专栏评论,即使这样,在他担任NBC总裁后,除了很短一段时间约翰·多尔弗的联邦通讯委员会要为所有电视网培养英雄之外,NBC并没有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播放公共事务类节目。不过,NBC播出了更多的“特别节目”,有些节目是非虚构的。平心而论,几乎在任何时候,NBC的纪录片都要比CBS更偏重娱乐性——有一期节目甚至给NBC电视网惹了麻烦。那个节目采用抽丝剥茧的调查手法,一步一步展现了西柏林人在柏林墙下挖地道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电影刺激性元素。

深入刻画当代伟人,这也许是电视的最高价值所在。然而事实证明,只有当被刻画的人物本身具有基本的戏剧性禀赋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屏幕上,J·罗伯特·奥本海默、埃里克·霍弗、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表现得比帕布罗·卡萨尔斯或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更令人信服。最令人始料不及的明星,是被请来发表评论的沃尔特·李普曼,他那种镇定自若的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了所有人。

毫无疑问,最重要的纪录片是那些学习并弘扬了默罗传统的作品,它们详细描述了那些

是、或者应该是新闻的事件。就像杂志文章占据了日报版面一样,这些节目占据了晚间新闻时间,而且也像杂志文章一样,当主题是那种可以用5000个单词来淋漓尽致地表达的主题时,纪录片的效果最好。那些天生就含糊暧昧的故事,像反映郊外十几岁孩子的困境,比如《韦伯斯特·格罗夫家16岁的孩子》节目,可能是所有节目中最好的;而《伟大的美国小说》记录了一段悲喜交加的经历,这样的节目比起小说来,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主题越集中越好,最好的“调查性”纪录片可能是CBS的《一个赌马者的传记》,一旦发现和找准了主题之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把故事讲出来。在“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一类纪录片中,最好的首推ABC播出的德鲁同仁公司的《重要事件》,这部纪录片运用特写镜头和麦克风,忠实记录了肯尼迪和汉弗莱在某一人个州的竞选历程;在公共电视上播出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高中》和《医院》中,类似的技巧也增加了节目的份量。

当然,战争本身就是一大焦点。战地报道者在越南战场上的许多行为、他们的勇气和组织素材的能力都是值得钦佩的。但是,那些从一开始就认定这场战争是个错误的人们,以及那些后来才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们(此外没有第三种人)都会同意:电视新闻对反映战斗背景几乎无能为力。

当要求说明前因后果时,电视纪录片不可避免地完全束手无策:它们是些杂志文章,而不是书籍。正如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的揭丑报道一样,这些纪录片可以驱动政治机器,也可能会在历史上留下它们所希望的浓重的一笔,可是,它们所表达的总是不充分,也不完全。它们几乎全都抱持(可能是愚蠢的美国人的)这样一种堂皇的观点:任何错误的东西,即使是老掉牙的和行将灭亡的,都是丑闻,必须对之采取措施;当情况变得比这更复杂时——事情往往如此——有人背叛和耍阴谋的指责声便会四处响起。

例如,有两次电视网新闻部门看到了美国流动性农业劳工的糟糕情形。一次是CBS在1960年代早期播出的《耻辱的收获》,一次是NBC1970年播出的《迁徙者》,可是,没有人会从电视内容中去推想,城市贫民与流动的农业季节劳工之间存在无情的利益冲突(这些农业劳工的流动,意味着他们不可能真正引起自由派政客的关注,因为后者的选区在城市)。同样,也没有人能从CBS的保健报道中去推想,医生们之所以会从美国的乡村和城市贫民区消失,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很显然,一旦医生们的经济状况有保障,只要为老年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就足够谋生,那么他们就没有理由不住在他们所能找到的最舒适、最惬意的地方)。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可能是一种报道和传播才能,不过,纪录片制片人和新闻人一样,既想把新闻做得更好,又想凸显它的重要性;而用5万英尺的胶片剪出一部2500英尺的完成片,则很容易让一位肩负某种使命的人犯下令人遗憾的错误。

2

在广播电视新闻纷繁复杂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节目像1971年春天CBS播出的纪录片《出卖五角大楼》那样,让如此众多的相关者像大惊小怪的侍从一样,颜面扫地。主题——国防部在公关项目上滥用经费和自主权——大胆而有分寸,加上尼克松政府对乔·麦金尼斯的《兜售总统》一书的反应,书名肯定激起了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的反弹。但是,大多数人,甚至一些军方人士也愿意承认,贩卖武器和战争,与贩卖毒品一样,毫无道理可言。这部纪录片中的关键场面,是介绍儿童和商人们把他们的小指头放在大扳机上的快感,这自然让人感到恐怖;节目中,还不时出现一些对生僻知识的介绍。CBS新闻执行制片人佩里·沃尔夫的部门负责这个节目,沃尔夫说:“它不应该被视为我们这个播出季的快速直球,它不过是一直在播出的《CBS新闻一小时》的一期节目而已。”

实际上,比起为新闻部资深主管们专门剪辑的第一版片子来,播出片可能在精彩程度上要大打折扣。问题在于,CBS本身已经部分地卷入了《出卖五角大楼》所批评的一些活动(实际上,1950年代,沃尔夫一直是CBS系列片《制空权》的制片人)。在国防部那些十分愚蠢地鼓吹反共的宣传片中,沃尔特·克朗凯特也曾在其中几部中担当讲述者,直到1962年,克朗凯特的片子都是五角大楼节目单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其中,有关基瓦尼斯俱乐部事务和1970年度财政问题的节目,就播出了1000多期。为CBS工作的克朗凯特,个人收入高达数百万美元,那时,即使他愿意接受批评,批评也极为有限。沃尔夫第一次拍摄并播出节目,是为他的顶头上司比尔·伦纳德,之后又为萨伦特、执行制片人伯顿·本杰明和克朗凯特制作节目,也因此保存了大量的备忘录。萨伦特的一个节目曾经获得了22个“收视点”,有关方面认为,节目内容应该与有关政策相符合,其中包括对克朗凯特节目的介绍,结果这个节目的再编辑的过程拖得很长,错过了它的首播时间。

2月23日,当《出卖五角大楼》节目播出时,五角大楼动用录像机和大量的录像带把节目复制下来。CBS估计,国防部可能复制了30份,发给那些能够发现其中错误的军方人士。一周之内,五角大楼调动自己控制的各大报纸和《空军杂志》,向这个节目发起了简短的攻击。五角大楼的攻击行为,很容易便遭到了人们的蔑视,因为这个节目实际上没有什么严重错误。不过,在调查CBS新闻部是如何制作这期节目的过程中,国防部的分析家们发现了几处令人尴尬的错误,对那些喜欢节目而讨厌五角大楼的人来说,其中有两个足以让他们心烦。

其一是,摘选约翰·麦克尼尔上校1970年5月在佩奥里亚市一个由地方商业集团赞助的军事“会议”上的演讲。该市从与国防部门的合同中获益非浅。这期节目的开头,是CBS记者罗杰·马德的一段话:“军队有一条纪律是这样说的:’个人不得就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相关外交政策发表意见。‘”接下来的画面中,麦克尼尔上校说了下面6句话,很明显,是一句接着一句说的:

现在我们要涉及问题的核心——越南。现在,中国人已经清楚地而且一再地声明,泰国

是他们名单上继越南之后的下一个国家。如果南越变成共产主义国家,老挝就很难生存。柬

埔寨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也会有同样的结局。我认为,如果共产主义者要在南越获胜,北越的

经历——曾在1968年新年发生的——很清楚地表明,南越人民将遭到大屠杀。美国仍将保持它在亚洲的军事力量。

这几句话中的第一句摘自麦克尼尔发言稿的第55页;第二句摘自第36页;第三和第四句引自第48页,也是援引老挝梭发那·富马亲王的话,尽管CBS在引述时并未提及;第5句引自第73页;第六句引自第88页。这几句话使用了标准的胶片剪辑技巧,讲话人的镜头与受众聆听的镜头穿叉在一起,显得这些话像是连续说出来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本书研讨生肖狗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青少年时期是个逐渐学会成熟,走向独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本书本着这个目的,搜集了大量有关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的文章,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远离非法网吧》等。
  • 黑白色年华

    黑白色年华

    晴天。善杰。尾萤。他们就像很多我们普通高中生一样,做着我们曾经做过的事。逃课,打架,一件又一件温馨的浪漫。那些用生命点燃的烟花,那些被烟花映红的笑脸,我都记得。耗去了大半时光的青春,虽然有过伤心地泪水,但更多的是最自由,最开心的笑容。我们都会坚强勇敢的走过人生的每一站。但是很多时候,看不清去路,也找不到来路。能选择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却左右不了是怎样的一个结局。我们感叹这是命运。最后的最后我才懂得那是一种成长,只是那段黑白色的年华,永远的不敢再被记起。
  • 我们的潮婚时代

    我们的潮婚时代

    她,职场女,以为自己的婚姻固若金汤,在婆婆上门、意外怀孕流产、第三者高调宣战之后,她该何去何从?她,孔雀女,为了爱情甘愿失去自我,无奈婆婆恶毒,老公懦弱,为了未出生的孩子,她该何去何从?她,居家女,大大咧咧以自我为中心,挥金如土卯吃寅粮,在老公随情人一走了之后,她该何去何从?三个女人三台戏。她们,是同学,相互扶持。她们,是好友,相互帮助。她们,是闺蜜,互为智囊。她们的婚姻,该何去何从?一场爱情的防守反击,三段婚姻的精彩大戏:逼婚、裸婚、闪婚、隐婚……
  •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海无疆

    冥海无疆

    冥界,在这如地狱般的世界里,正发生着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情。卡修,作为人间的魔法师,却有着一颗滚烫的骑士之心。到底是宿命的轮回,还是命运的终结。一个人间魔法师在冥界的重生由我来用心演绎……用心地写作希望能够换来你开心的阅读!
  • 重生之纵横宇宙

    重生之纵横宇宙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车祸中救下一个女子,他的生活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场、商场、情场如鱼得水。
  •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本书是励志类图书,通过西藏高原的几类动物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揭示了在竞争激烈的人类社会,人们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的本领。“藏地智慧”,是一种属于西藏高原的特有品性,一种让我们终生受用的精神智慧。《藏地智慧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值得每一位立志成功的人去细细品味。相信它的影响会是深远的。全面深刻地学习藏之智慧,真正地发扬藏之精神,挺起脊梁,才能在人性丛林中履险如夷,进而成为生存的强者。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