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400000057

第57章 影像媒介消费(1)

我只是我自己的、现在时的、想象的同代人,因为我只停留在处于晃动的影像中:虚幻的影像。

——(法国)罗兰·巴特

影像媒介消费,可以泛指对摄影、电影、电视、音像等多种影像媒介的消费。

在这里,我们专门讨论摄影和电影两种影像方式。电视作为主要影像之一,由于它的内容过于丰富,已经把它单列章节论述。音像也由于它突出的特征,把它单列了出来。

在今天这个影像时代,人们创造了日益庞大的影像生产与消费,科技创造了一个声色一体、声情并茂的消费世界。

第一节摄影媒介消费

长期以来,人类对怎样逼真地再现与传播视觉形象、长久地保存与便捷地复制视觉形象有着强烈的愿望。最早出现的静态绘画形式,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保存人与自然的形象。

19世纪以来,光、电、声、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感光胶片、光学镜头、摄影机的发明,让工业革命的辉光照耀了人类的视界,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觉天地。

1823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浦斯运用银版照相术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从此人们可以运用机械手段复制影像,直观人类与大自然的活动,震撼性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1839年,经法国化学家达盖尔发展形成了达盖尔摄影法,使摄影成为一门媒介和艺术,人们看到了人和事物的瞬间成象,以及在技术魔力下的种种变形,一个现代影像世界由此诞生。

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将摄影术带入中国,在广州、港澳等地拍下了36张银版照片。国内第一个消费者是当时的两广总督耆英,随后有慈禧太后,摄影不再被人们认作"收魂摄魄之妖术",开始在国内传播。

1855年,波瓦特万和艾伯特发明了珂罗版平版印刷法,使照片印刷到纸张上成为现实。1880年,《纽约每日写真画报》上刊出了世界报史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棚户区风光》,报纸新闻图片的应用,摄影走向了大众,不再是个人欣赏的小玩意。

1884年,柯达公司发明了胶卷,使摄影更加优质、方便。这种复制作用是强有力的。用本雅明的话来说,是把艺术品带给了人民,艺术品经多次复制而消散于社会空间中,出现在劳动阶级的居住区。

1909年,国内在上海的精武会成立了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摄学部,推广摄影技术。

1925年,德国人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相机问世,以其更加便利、轻巧的款式,成为新闻摄影者的常规武器。

1907年,出现了无线电波传送照片的光电传真系统。

1990年,柯达推出全球第一款数码照相机(DC)。与模拟传统相机不同,它不需要底片,利用内部电荷耦合原件将感测到的光影转换成电荷信号,并处理为数字化影像信号,储存在内建记忆体上或输出到电脑上。它既有影像资料库的功能,也可以进行影像加工,并有即时影像显示。

数码照相机一开始只是在商业摄影中使用。1994年,美联社记者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新闻图片;1995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率先实现摄影采编数码化;1996年,新华社记者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采用数码照片并传输国内。

显然,数码照片的诞生,绝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的出现,而是一种新的媒介消费品的出现。从生产者来说,数码照相机的影像采集、制作和运用,比传统摄影机更加快速、灵活和方便。"摄像机"式的连拍,确保了图片的质量和成功率。立拍立现的功能,使图片传输可以与拍摄同步,并节省了后期制作时间和冲印成本。从消费者来说,数码照片的即时呈现、储存和传输、制作(放大或增减)都是一种新的消费形式。

进入21世纪后,数码照相机的低价销售,使其进入了普通消费者手上。2001年国内数码照相机的销售为18.5万台,2002年增长到57万台。数码照相机的平民化过程,使消费者既成了生产者,又同时是消费者、传播者。人们借助于数字传播,使众多的数码照片在网络上大面积的传播。

2006年,国内市场上出现第一款拥有水印验证技术的数码相机。从存储到洗印,在每一个环节中原始水印信息都不会丢失,即使打印成纸质照片也依然能辨别出是否有被篡改的痕迹。将肉眼看不见的原始水印信息嵌入数码照片,即可实现保真防伪的目的,这项新技术被形象地称为"中国水印"。

第二节电影媒介消费

一部电影的百年史,记录着电影人追踪电影消费者趋向的每一个细节及其可能的逆转过程。

在这期间,电影的消费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电影一度是人们在影像世界的唯一的梦想和激情。这一工业社会的产物,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掀起过人们汹涌的消费浪潮。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过电影消费的狂热史。在中国文化饥渴的年代里,多少个乡村少年为了看一部电影而夜行数十里,翻山越岭,有过坐在树杈间、屋顶上看电影的情景,有过银幕背面看电影、围墙外面听电影的情景。

电影是在摄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动感的影像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人们更希望让影像运动起来,这就有了后来的电影。作为连续性的照相记录,电影是照相的外延。摄影家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发明了每秒24格快速放映影像技术。即收视到人的眼球中的形象停留在大脑中的时间为1/24秒,如果当照片以每秒钟24张的速度向前移动时,就让人有了动的感觉。这一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的诞生。

1851年,法国摄影师克罗代第一次拍出了"活动照片"。

1881年,英国摄影师迈布里奇在巴黎进行了影像移动的放映。1889年,马雷发明的第一部连续照片摄影机问世,同年爱迪生发明了放映机。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在巴黎的一家大咖啡馆里首映,门口招牌的白布上写着:卢米埃尔的电影,门票1法郎。第一批观众不到40个人。据说当时的观众中,还有一位中国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最早的电影是在集市上放映的。"电影沦落为最低层人们市集娱乐的行列,但对它却毫无损伤,它健康、年轻、有趣、狡黠、大众化、活力充沛,在逐渐消逝的世纪末显现爆炸的活力,从法国到海外,这种孩童式的娱乐对这个世纪末的时代预示了平静黎明的到来。"(1)后来,有了固定的放映场所电影院。

1900年电影院开始建设,1903年法国有了6家电影院,1908年超过了100家。而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电影也以同样的方式快速地扩张。特别是5美分电影院的成立,拥有50-90个座位的剧院大量出现。电影很快有了越来越多达到数十亿人的观众。

随后,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又从黑白走向彩色,从胶片走向数字,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代。

荷兰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评论说,"电影的发明和影院放映方式的出现,开启了媒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也标志着第一个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受众概念的诞生。在影院这个公共场所中,持续不断的动态图像延续着戏剧而非印刷品的传播情形,重现了早期受众的现场接收方式。大规模的人群接收同一讯息或观看同样的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以百万计的普通民众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学习经验。"(2)

1926年,有声片出现。最早是在华纳兄弟公司发行的《爵士歌王》中,歌王艾尔·乔森在银幕上开始唱歌并说话。2年之后默片消亡。1929年,美国平均每周的观众达到8000万人次。1930年,达到了9000万人次。1935年,彩色影片出现。《浮华世家》被称之为最早的彩色电影。1950年代,三维电影出现,观众需要戴上特殊的偏光眼镜来领略火车、长矛扑面而来的感觉。同时,人们可以看到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和全景宽银幕电影。

1980年,美国电影院观众达到10.22亿人次,行业收入为27.49亿美元;1985年10.56亿人次,37.49亿美元;1990年11.87亿人次,50.22亿美元;1995年12.63亿人次,54.94亿美元;2000年14.21亿人次,76.61亿美元;(30)2005年,国内票房收入89.9亿美元。

英国电影院观众1983年为6570万人次,1987年为7850万人次,票房收入为1.69亿英镑;1990年为9737万人次,票房收入2.73亿英镑;1995年为11456万人次,票房收入为3.85亿英镑;1997年为13930万人次,票房收入为5.06亿英镑。(3)2004年英国电影收入为7.7亿英镑。

2004年,德国电影收入为8.93亿马克,法国为11.34亿欧元;日本2109亿日元;韩国生产电影60部,票房收入高达120亿人民币。

电影消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消费之一。据对美国有史以来最赚钱10大电影租金的统计(到1999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6亿美元,《星球大战》(1997年)4.61亿美元,《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1999年)4.31亿美元,《外星人》(1982年)4亿美元,《侏罗纪公园》(1993年)3.57亿美元,《阿甘正传》(1994年)3.30亿美元,《狮子王》(1994年)3.13亿美元,《武士归来》(1983年)3.09亿美元,《独立日》(1996年)3.06亿美元,《第六感》(1999年)2.93亿美元。这些数据只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获得的租金,专指从电影院的收入,不包括录像带的租金。(4)

中国人消费电影的时间,只比西方人晚了1年时间。就在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8月11日,大都会上海开始放映"西洋影戏"即电影。

1905年,由任景丰主持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第一部中国电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片《定军山》。

1908年,中国第一个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在上海虹口出现,可容纳250观看。从此开始了中国人电影消费的历史。

找不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电影消费量的记录,只能从电影发展的规模中得到一些佐证。1905年-1920年,国内生产影片20余部。1913年,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成立并拍摄故事短片《庄子试妻》。1921年-1931年国内生产影片达到650多部,类型遍及社会片、爱情片、侦探片、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战争片、伦理片、宗教片等等。

1930年代,电影生产进入丰盛期,1933年-1934年间,国内生产了265部影片,其中无声片占70%多。1929年在中国公映了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电影《飞行将军》开始,国内有声片有郑正秋的《姊妹花》、应云卫的《桃李劫》、夏衍的《压岁钱》、费穆的《狼山喋血记》、蔡楚生的《迷途的羔羊》、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史东山的《马路天使》和万籁鸣的动画片《铁氓公主》等。同期美国电影占据了广大的电影市场,1933年外国片进口达421部,其中美国片309部。在香港,1935年-1937年,影片产量达到157部。

1940年代前半叶,是中国电影深受二战重创时期。二战胜利后,1945年10月-1948年10月生产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等162部电影。1945年10月-1949年5月,进口美国电影高达1896。1946年上海首轮影院放映故事片383部,其中中国影片13部,美国片352部。(5)1947年,国内生产了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

1950年代以后,国内进入了一个电影新时期。从初期的探索到成熟,观众看到了一批新的角色。1949-1965年,国内共发行各类电影1213部。其中包括1961年和1964年生产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从事放映电影的单位从400多个发展到2.03万个,其中农村放映队有9800多个。电影观众人次从1949年的4700多万增长到1965年的46.3亿人次。

1966年-1976年的10年文革时期,国内仅生产电影93部,是电影消费的稀缺时期。

而在香港,1949年-1966年被称之为"黄金期",其间生产了影片4000多部。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0年代,电影开始复苏,呈现出空前的繁荣。1980年,国内电影年观众达到340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看电影30余场;1984年250亿人次;1989年293亿人次;1991年144亿人次;1994年20亿人次;1999年4.5亿人次。(6)

2002年100部,2003年电影年产量140部、国内票房收入9.5亿元;2004年电影产量212部,票房收入15亿元;2005年260部,电影国内票房20亿元,海外票房16.5亿元人民币,电视播映市场11.5亿元,生产数字电影52部,专业数字影厅突破200家。2006年电影产量330部,国内电影票房26.2亿元,海外票房收入19.1亿元,电视播映收入12亿元。

同类推荐
  • 大学生身心健康指导

    大学生身心健康指导

    本书主要包括大学生身体发育的特征,大学生与体育,身体锻炼与身体健康,身体锻炼效果与自我评价,身体锻炼的科学指导,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身体保健,养生知识简介,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长中的问题,情绪、应激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做自己健康的主人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社会青年阅读学习。
  •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本书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俞世伟教授的《大学论》系列丛书之一。为此套丛书的撰写,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合作研讨,在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智慧,在实践反思中提升思想。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之后,决定把原生态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之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整合汇聚成著作出版。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 三字经品读

    三字经品读

    我们编辑的这套《国学小书院》包括《论语心得》、《三字经品读》、《千字文解读》、《幼学琼林解析》、《千家诗赏析》、《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孙子兵法释译》和《三十六计释译》等10册内容。本套丛书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学,掌握国学,热爱国学,直至将其发扬光大,辉耀千古。它是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忆流笙

    忆流笙

    她是神却又是人,她在别人的故事里辗转,人人道她冰冷无情,却不知她的心确是火热的。绘挽倾笙尽,忆流琵琶语。“以前都是你来保护我,这次,换我来保护你,宁沛。”梓衿早已气如游丝却依旧微笑着说道。宁沛紧紧抱着她“傻瓜,”梓衿手覆上他的脸“一定要快乐。”覆在他脸颊上的手沿着他的发丝缓缓滑了下去,毫无生气的搭在地上。。。可还记得谁人在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背尸匠

    背尸匠

    我爷爷是个背尸匠,背过无数的尸体,而他背过的最后一个人,居然是自己……
  • 重生之已婚妇女的逆袭

    重生之已婚妇女的逆袭

    26岁已婚妇女苏乐重生回到了15岁,变成了花季美少女,见到了已故的父亲,与曾经暗恋的冷酷长腿欧巴谈起了恋爱,更赚了大钱考上了好学校,被绝色大明星倒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再次遇见前世的老公,她就慌了神了,天啊,老天爷,可不可以都收了?
  • 小妻凶猛,总裁请走开

    小妻凶猛,总裁请走开

    韩萱十四岁的时候,和母亲外出旅游被人绑架,父亲韩卫华竟不交赎金,导致母亲为了保护韩萱,被土匪侮辱,最终咬舌自尽,虽然最后韩萱被救,可是心里却永远也过不了母亲那道坎。而父亲,也在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娶了另一个女人。从此韩萱与父亲彻底决裂,脱离了韩家。六年后,韩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的被绑在床上,一个英俊的男人正在给她拍照。因为麻药的作用,韩萱很无力。她既不认识眼前的男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男人却好像恨极了她。
  • 穿越世间的爱

    穿越世间的爱

    曾经,她很爱他曾经,他很爱他但老天爷却让他们的爱情之路坎坎坷坷而她也有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 我们的大学友情

    我们的大学友情

    垚:大学四年的时光,慢慢地飘走了。圆:你是否记得那时的我们,立下的天盟海誓?
  • 大邪佛

    大邪佛

    “什么?一戒那和尚来了?”道家人惊慌道:“赶快将全部的宝贝都给我藏起来!还有,赶快将女儿、老婆,也都赶快给我藏好了!”“阿弥陀佛,一戒来了,还不赶快关上僧门,莫让他入内啊!”佛家人说道。魔道中人听到一戒的名声,便四处窜逃,因为,一戒这个佛门中人,比他们更像魔道中人。我若为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乃我何!我自有我自己的路,我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 腹黑大叔的灰姑娘

    腹黑大叔的灰姑娘

    从小失去母亲的灰琦琦,在继母的刁难下生活,直到一天结识了豪门公子上官斌。当灰琦琦恋上上官斌。觉得幸福来的太快的时候,无意发现好朋友与爱人有染,心灰意冷的她无意撞上了豪门总裁外加腹黑的上官夜,也就是上官斌的叔叔。。。。。。
  • 蓝色刺猬

    蓝色刺猬

    一直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生活的种种,像刺猬一般,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内心的情感。爱着却痛着,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楚。我很喜欢单纯的男二号,喜欢蓝色的人都是善良的。而男二是读者的宠儿,只能活在不得志之中。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