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6000000017

第17章 四画(7)

牛身上拔一根毛

原著

《金瓶梅》第58回:“恁有钱的姐姐,不赚他些儿是傻子!只相牛身上拔一根毛儿。”

释义

从牛身上拔掉一根毫毛。喻指无足轻重,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出典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例句

唐·韩愈《庭楸》诗:“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愿,不往自可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8:“这银两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什么紧,落得将来受用。”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4:“张廪生自道算无遗策,只费得五百金,钜万家事,一人独享,岂不是九牛去得一毛,老大的便宜了,喜之不胜。”清·孙希孟《轰天雷》第6回:“你给罗公子说了,一年开支三四十块洋钱的薪水,在罗家正是牯牛身上拔根毛,在我就可以敷衍过去了。”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5回:“不如小弟前去,那厮未必敢加害。即或害了,梁山少了兄弟,九牛之亡一毛,军师岂可轻动!”清·张南庄《何典》第2回:“老爷起初做腔做势,当不得我花言巧语说去,他灭弗得情,方才许了论万银子,再少也不好说。在令亲身上,也不过似牯牛身上拔根毛,无甚大不了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前儿贵妃娘娘省亲回来,我们还亲见他带了几车金银回来,所以家里收拾摆设的水晶宫似的。那日在庙里还愿,花了几万银子,只算得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罢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3回:“他们现任大老爷,一年两三万的往腰里拿,我们面上,他就是多应酬几文,也不过水牛身上拔一根毛。”清·李宝嘉《活地狱》第29回:“那边的家当总在十几万,果真成了,三四千银子也有限,不过是九牛身上拔一根毛,就譬如老大晚死一二年吧。”

见钟不打,去打铸钟

原著

《金瓶梅》第87回:“虽是陈敬济许下一百两,上东京去取,不知几时到来。仰着合着,我见钟不打,去打铸钟?”

释义

放着现成的钟不去敲打,却要等着敲打还待炼铜铸造的钟。喻指不用眼前现成的人或物,舍此求彼,舍近求远。

例句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2折:“见钟不打,更去炼铜。乐天,乐天,在那里?”明·朱鼎《玉镜台记》第4出:“自古道:见钟不打,又去寻铜。今温郎青春年少,小姐美貌芳年,天生一对夫妻,老夫人快招他做姐夫,好带挈梅香哩!”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40:“从古道:有奶便为娘。我们现钟不打,倒去敛铜?官人若果要做,我也不到那边去,再走坏这样闲步了。”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7:“况且撰之又不在此间,现钟不打,反去炼铜,这是何说?”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4:“那吴秀才淫情勃勃,怎生上门来的买卖,肯放回去。现钟不打,却又等铸?”明·罗懋登《西洋记》第32回:“老爷道:‘现钟不打,又去炼铜。拿过来剐了他罢!’”清·张南庄《何典》第4回:“现钟弗打,倒去炼铜!又不是正明交易,到是现消开割的好。”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姑娘,你现钟不打,倒去等着借锣筛。怎的越说越远,闹到来生去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回:“这叫个见钟不打,反去铸铜了。我想那批回,是要紧的文书,没有此物去,见不得本官,不如拿了他的,倒是绝稳的上策。”清·李宝嘉《活地狱》第25回:“好,我现钟不撞,倒去撞赊的?你倒想得开心。”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2:“一字化为三贯谚语,同字添金即是铜,将同易童便成钟。俗语说:现钟不打,倒去炼铜。”清·吴獬《一法通》卷1:“现钟不打,倒去铸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原著

《金瓶梅》第92回:“我那时娶将来家,与冯金宝做一对儿,落是好受用。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释义

安排好计谋要擒捉月中的玉兔,设计成圈套要捉取太阳里的乌鸦。意指谋虑周详,定好计谋,以非凡的智谋对付对手。玉兔、金乌,古代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太阳里有神乌。汉·张衡《灵宪》:“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像兔形。”

例句

元·郑光祖《梧桐雨·题情》曲:“我便似日影内捕金乌,月轮中擒玉兔,云端里觅黄鹤。心肠枉费,伎俩徒劳。”元·高文秀《襄阳会》第1折:“既是这等,保守此计。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元·柯丹邱《荆钗记》第8出:“只要有得吃,有得着,这等人家不嫁,倒去嫁穷鬼?好计!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元·无名氏《连环计》第1折:“汉室江山誓共扶,肯容贼子有狂图?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范受益《寻亲记》第3出:“到周羽家去,他是一个懦儒,就把他开手。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许自昌《水浒记》第29出:“只是日间不好动手,待更深时分,再作区处。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张凤翼《灌园记》第24出:“火牛冲突即长驱,骑劫安知备不虞。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张凤翼《红拂记》第31出:“扮成渔父与樵夫,水陆须当备不虞。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徐元《八义记》第18出:“奏过晋侯,放出此犬,必然扑他,吾计成也。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沈采《千金记》第23出:“征衣休想寄征夫,救我饥寒没奈何。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明·陆采《南西厢记》第33出:“书写了,把他封皮粘上,一直见姑娘去。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海底斩金龙。”明·郑若庸《玉玦记》第10出:“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清·无名氏《巫梦缘》第5回:“刘大拍手道:‘妙,妙,妙!明日寻个会做会写的快写起来,大家夜里分头贴去。’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清·无名氏《山水情》第12回:“今日此事成功,得中了我计,花遇春下半世不愁无吃着了。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清·无名氏《混元盒》第5回:“安排铁网擒龙怪,准备窝弓射大虫。计就月中系玉兔,谋成筹策捉金乌。”清·无名氏《常言道》第10回:“那妒斌见他把金银钱仍旧藏好,不见与他,他心中懊恼,暗暗打算,早想下一个计儿。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清·无名氏《霞笺记》第6回:“鸨母说:‘此计甚妙,真是人不知,鬼不觉,将他送出门了。’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风不摇,树不动

原著

《金瓶梅》第75回:“也没见这个瞎曳磨的,风不摇,树不动。你走千家门,万家户,在人家无非只是唱。”

释义

不吹风,树木就不会拂动。意指各种事情的发生,都出于某种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

出典

汉·王充《论衡·变动》卷15:“夫风至而树枝动,树枝不能致风。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螀啼,感阴气也。”

例句

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17:“上堂,大众集定,云:‘风不来,树不动。’便下座。”明·周楫《西湖二集》卷7:“风不吹不响,树不摇不动。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这样光景,断难两存;不是他,就是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常言道: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清·张南庄《何典》第5回:“风弗摇,水弗动的,也够他吃着受用了。”

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原著

《金瓶梅》第3回:“旋又看着西门庆,把手在脸上摸一摸,西门庆已知有五分光了。自古: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金瓶梅》第14回:“常言: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吃来吃去,吃的妇人眉黛低横,秋波斜视。”《金瓶梅》第82回:“常言: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不觉竹叶穿心,桃花上脸,一个嘴儿相亲,一个腮儿厮揾,罩了灯,上床交接。”

释义

喝茶时撮合风流之事,饮酒后促成情色之欲。古代社会,人们往往以邀约喝茶或饮酒,作为引诱男女情色促成风流韵事的重要方式。

例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正是: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当夜二人携手,共入兰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8:“正是: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道不得个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3:“即命侍儿安排酒果,在房中一杯两盏,看看说出衷肠话来。道不得个:春为茶博士,酒是色媒人。”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7:“谁晓得借酒为名,正好两下做光的时节。正是: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明·周楫《西湖二集》卷29:“一日晚间,吃了一二斤酒,酒兴大发,便胆大起来。从古道:春为茶博士,酒是色媒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只因宋江千不合,万不合,带这张三来他家里吃酒,以此看上了他。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王婆看着西门庆,把一只手在脸上摸,西门庆心里瞧科,已知有五分了。自古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1回:“两人并肩而坐,你一杯,我一盏,欢容笑口,媚眼调情。自古道:花为茶博士,酒是色媒人。”明·无名氏《万锦情林·张于湖宿女真观记》:“正是:竹叶穿心过,桃花上脸来;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清·无名氏《一片情》第10回:“两个小顽皮搭着一个骚妇人,肉肉麻麻,饮成一块。正是: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清·无名氏《侠义奇女传》第15回:“俗语云: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当时小姐有了酒意,粉面泛出桃花,倍见姣妍夺目。”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热门推荐
  • 九重昆仑

    九重昆仑

    有道是一念成魔,可爹妈偏偏给我取名叫“一念”,所以我毫无意外的成魔了。有道是邪不胜正,可我却偏偏重生在神山“昆仑”,所以我毫无意外的被压了。有道是因祸得福,好容易得到开挂神器想逆转人生,可却是个鸡肋的全能辅助。张一念背负“无能辅助”阴阳碑,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为魔证道踏上昆仑。
  • 修仙之圣母难为

    修仙之圣母难为

    摇光界的修士觉得分外不平。全天下的狗屎都被姓顾的踩走了。他们九死一生才能拿到的机缘。姓顾的偏偏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天道何其不公!!!顾家人表示不服,这天下从来没有白得的午餐,更不会有白得的机缘。只是这其中的原因,哪里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 无盐妖娆:妾本惊华

    无盐妖娆:妾本惊华

    她的婚姻,是全帝都的笑话,亦是帝王与权相之间的一场博弈。曾经一夜之间冠盖满京华的女子,随着十年前滔天的火光,迅速窜起又迅速归于沉寂。世人皆知,柳家长女柳若雪芙蓉玉貌、柳絮才高,却不知柳家幺女暗藏机锋、艳色千重。——简而言之,就是两只腹黑男和一只腹黑女的故事。且看昔日丑妃,如何踏破烽烟、姗姗而来!
  • 网王之七年梦

    网王之七年梦

    她是妖,他是人。都说跨物种恋爱是没有好结果的,他们能否打破这个说法?七年前他们携手共度,七年后又能否再次牵起对方的手?七年之痒,七年之殇,七年……那一片紫藤萝依旧还在绽放,那一片罂粟依旧鲜艳如血……
  • 不可一世之猫女的双面人生

    不可一世之猫女的双面人生

    她,曾是六界名册遗漏的一只猫,永生不灭,却被一个灵魂牵绊,每一次转世,都是一次擦肩,于是选择不再转世,世世寻找他的身影。却在命运安排中救了仇人的女儿,她心疼这个女孩也心疼自己,在被推到另一个世界后安安静静做了一只猫,却在二十年后又听到他的召唤,匆匆穿越回来,却遇到了想嫁给她的美女阁主,这一次,她又该何去何从~~~
  • 九界重生

    九界重生

    季玄庭,一个十几岁少年,一次次的心灵冲击,造成了他对生命的轻视,一次重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踏上了修仙之路,人、妖、仙、圣、神,都成为了他冲上巅峰的踏脚石,一次偶遇,造就了一段仙神之缘、、、、、、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小城-出走

    小城-出走

    乔珂是试管婴儿,也就是说不知道父亲是谁,但乔珂是有父亲的,他的父亲是他们院里一位退休干部的儿子,智商只有学临儿童的水平,也就是说是个傻子,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做爸爸,所以乔珂的爷爷自作主张让乔国丽去省城做了手术。孩子生下来时,乔国丽说什么也不肯让她跟着父姓,也就是姓徐,她坚决为孩子取了名,还上了户口,夫家对此极为愤怒,从此冲突不断。
  • 英雄盖世话韩信

    英雄盖世话韩信

    韩信的名字和他有关的那段楚汉战争的历史,成为今天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他平寒的家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和刘邦君臣之间纠葛不清的恩怨情仇以及后来他的死,千百年来就像一个谜一样吸引无数人好奇和关注。本书以韩信为主角以他的经历为背景线索,再次展现了楚汉战争那段精彩历史,重新剖析了韩信从平民到功臣最后被吕后杀害的是与非功与罪。
  • 钱氏私志

    钱氏私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