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拔出佩刀的那一刻,所有的阿哥集体跪下,胤禛爬到康熙的前面,用手紧紧地握住了康熙的佩刀,终于,康熙颤抖着放下佩刀,那一日,康熙其实觉得允禵十分地伟大。
在康熙看来,所有的孩子都为自己着想,绝少有人会考虑到兄弟的处境。
允禵当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终究,在康熙心目中,奠定了允禵的伟大。
的确,允禵就是这样一个恩怨分明,少有心机,少有私心的人,他坦坦荡荡地生活在当时那个权力争斗极其激烈的世界里,他堂堂正正地做着他的阿哥,也仅仅只想做一个阿哥。
然而,时也命运,随着允礽二次被废,允禔被永远圈禁,允禩逐渐被冷落,允禟在争夺皇位的时候有心无力,允禵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逐渐由舞台的边缘挪到了舞台中央。
而在允禵慢慢往政治舞台的中央挪动时,允禟也见识到了允禵的伟大。
在允禟看来,允禩已经被冷落,东山再起的机会已然不大,其他兄弟要么还在打酱油,要么已经经过激烈的斗争,拼得头破血流,被圈禁,被冷落,只有允禵,始终留在父亲心中。
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允禟与允禵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兄弟,咱们一起干吧,至此,八阿哥党演化成了十四阿哥党。
一个新的政治团体,在康熙末年的政治斗争史上形成了。
在允禵慢慢走向雄起的时候,上天还赐予了他绝佳的机会。
正在朝廷为争夺储君之位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时候,西北的策妄阿拉布坦瞅准机会,在西北部狠狠地踹了清朝一脚,内忧未平,边患又起,康熙末年,祸不单行的局面。
当康熙看到西北战报的时候,叹了一口气:我若年轻,岂有此事?
的确是这样的,康熙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每一次都显示了他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然而,虽然壮心还在,但终究是烈士暮年,虽然有心杀贼,唯恐无力回天。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允禵站了出来,父亲,儿子替你出征吧!
康熙感到相当欣慰,在自己三十五个儿子当中,到底还是有个人,能为自己分担忧劳,在自己最需要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有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一种老人的幸福,油然而生。
尽管,康熙知道允禵还有一点私心,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如果能赢得巨大的军功,无疑在争夺皇位上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允禵此时站起来,承担了西征的任务,对于他来说,必然是一步非常高妙的布棋。
康熙授以允禵王爵,然后由王宫大臣送行到北京城外,给予了允禵最高的荣耀,在一片赞扬与欢呼声中,允禵骑马奔向了青海,他将在青海待上辛苦的几年,我们就不去陪他了。
允禵兄,您辛苦地在那里打仗吧!
其实在允禵出任大将军的前几年,康熙又想起了被废的允礽。
康熙五十二年天,在科举考试中,康熙出了一道考题,放太甲于桐宫,太甲是商代的帝王,以为无道,所以被宰伊允流放于桐宫,三年之后,太甲改过,回来当王。
康熙的意义是明显的,他希望允礽能改过,依旧做那个孝顺善良的允礽。
在允礽的面前,突然显示出了最后一道曙光,然而,天不佑他,在康熙回心转意的时候,允礽的门人德琳在流放的东北偷挖人参,被人告发,康熙勃然大怒:你以为你后台顶天啊?
其实,对这个史料我一直感觉奇怪,挖人参什么时候不能挖,而且在清朝,被流放的人员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冰天雪地,风吹日晒,挖个人参,基本是不可能,基本可能也没人管。
但是,偏偏德琳挖人参,被人管了,而且这点小事还惊动了康熙。
阴谋,一场巨大的阴谋把这丝希望彻底打灭了。允礽在圈禁的地方拽紧了拳头,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给以对手最后一击,今天不是他把对手搞死,就是对手搞死他。
但是,即便允礽想出拳,他也没有打的对象,因为这位兄台被关着。
在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允礽突然找到了一个机会,允礽老婆病了,康熙为了表示仁慈,派了御医来给允礽老婆治病,允礽瞅准机会,拉住医生,给了一个条,要他送给公普奇。
公普奇是正蓝旗的都统,在拿到这个条儿后,一看没字。但以他的聪明,他马上明白,这是一个用矾水写的条,在经过处理之后,他看到了内容:普奇,你一定要保举我做大将军!
允礽要求普奇保举的这个将军,就是允禵现在做的大将军。
尽管事情的过程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是依旧走漏了风声。
在普奇战战兢兢地收起字条的时候,一双眼睛早已盯住了他,辅国公阿布兰知道了一切,然后他也在心里打鼓,如果我告发了,允礽依旧当了皇帝,那么,将来我的下场可想而知。
在阿布兰无法下定决心的时候,他决定去找他哥们儿贝子苏努。
苏努听说后,微微一笑,这还用说?当然得去告!
阿布兰下定了决心,把这件事儿告发了出去,但是他永远不知道的是,他哥们儿苏努早就跟允禩拜了码头,只有彻底搞倒允礽,然后在允礽背上踹上一脚,自己才有发达的希望。
康熙收到这样的报告,相当生气,后果也十分严重,允礽再次复出的希望彻底被打灭了,允礽,这就是你的命,你就好好在圈禁地待着吧,直到十年后,你默默地离开这个人世。
康熙经过如此的反复折腾,基本上心灰意冷,他回首往事,不觉凄然。
康熙曾经强壮的身体,在劳累与压抑的折磨下变得消瘦,他自己觉得时日不多,但是他依然不想册立太子,因为在他眼中,他的诸位皇子,均不如自己雄才大略,不能堪当大任。
这就是英雄,在英雄的眼界中,很多优秀的人物都成了凡人。
面对凄凉的晚景,康熙写下长长的遗诏,这封遗诏写得十分煽情,基本上让王公大臣潸然泪下,在遗诏中,康熙回首了自己的少年,青年,是那样的英姿飒爽,雄才大略,俱往矣!
而目前,自己只有浮肿的双腿,昏花的双眼,羸弱的身体,还有一大群表面和气,却本质上暗流涌动的孩子,他放心不下,大清国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河山,不能毁于儿子之手。
做事儿难,只是难;做人难,那是两难!
自己一边是一个君王,一边是一个父亲。作为一个君王他必须肩负起辉煌社稷的责任,而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而这两个责任又是如此矛盾,这就是人生。
允禔被圈禁了,允礽被圈禁了,允祥被圈禁了,允禩被冷落了,这四个儿子,其实都是优秀的,然而,作为一个君王,他却必须这样做,因为康熙属于大清国,却不属于他自己。
其他的职业,他可能选择放手,但是,皇帝这个职业,必须得熬到头。
即便再难,也请你熬着吧,我们继续走,陪你到最后!
最后的几年里,康熙经常在圆明园疗养,身边多了一群孙儿。
在康熙眼中,儿子在小时候都比较乖,然后越是长大,就越是乖戾,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长大后就变得阴险毒辣?是教育错误,还是人心不古?
康熙时常在圆明园内散步,四子胤禛也经常邀请康熙到他园子里去玩,让康熙在晚年的时候,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人生五十多年了,终于可以静一静,过一下属于自己的日子了。
康熙比较喜欢胤禛的四儿子弘历,尽管弘历此时才十来岁,但是他聪明过人,又善良懂事,让康熙人生的最后岁月里,领略到了亲情的伟大,同时他也逐渐在考虑后事问题了。
就目前来看,京城中能当上皇位的阿哥,只有两位可以考虑了。
一位是胤禛,年过不惑,通过康熙数年的观察。胤禛是一个资质比较平常,但是稳重地办事,细心地做人的人,他信仰佛法,他饱读诗书,而且就目前来看,他并没有争位的企图。
一位是允祉,年龄比胤禛稍长。
允祉是个学者型的阿哥,从小学习成绩就不错,长大后组织李绂等人修订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几次赞助允祉修书,并把允祉修书的地方赐名为蒙养斋。
在蒙养斋里面,允祉日夜读着圣人书籍,道德文章,而且在康熙病重的时候,允祉也给以了康熙细心的照顾,康熙对允祉父子情深,在允祉手下犯错后,康熙叮嘱不准打扰他编书。
然而,读书与治国,读书与做事,时常是分开的。四书五经,道德文章,几千年来被统治者奉为圭臬,然而,有几个统治者能深谙其中帝王之道,不懂得人,皇帝照样做得很好。
而反倒是,很多把四书五经读得通透的人,皇帝做得一塌糊涂。
而允祉,就是这样一个读书精明,为人糊涂的人,他的手下几次触犯法纪,连自己手下的几个人都无法管理,又何能担当治理一个国家的重任,允祉,你这辈子恐怕只是修书的命。
允祉也好像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清楚,在经过无力的争夺之后,就老老实实读书了。
剩下的,就只有胤禛了。
这位出生低贱,资质平常,为人木讷,甘于卑下的人,尽管他还在家中敲着木鱼,尽管他还在与高僧谈论佛法,尽管他还在写出世的诗句,然而在私底下,他早已开始争位行动了。
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胤禛表面上看起来很慈祥,很友善,很与世无争,而他在暗地里,已经联络了地方大员年羹尧、戴铎,而且授意他们帮助联络更多的人,壮大码头势力,随时准备进行釜底抽薪。
胤禛收人的主张与允禩是不同的,因为允禩能力强,名声大,所以允禩招收的都是朝廷要员,动静很大,让康熙时刻提防,而胤禛招收的均是无名小卒,康熙基本上是无法顾及的。
在无声无息中,胤禛完成了皇四子党的建设,然后静悄悄地朝心中目标,前进着。
胤禛走得很顺利,康熙为他除却了很多厉害的对手,比如允禩、比如允礽、比如允禔,其中这些,随便一人,胤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管是能力还是实力,胤禛都是一个菜鸟。
然而,这些人很牛,但是他们败了。
圣人说:刀锐必折,山高必摧,柔弱胜刚强。
胤禛带着微笑,继续敲着木鱼,他知道,当一切能够当皇帝的人都被否定之后,最后承接皇位的就是自己,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任何一种选择均是最好的选择,胤禛静静地等待着。
胜利很多时候并不属于智者,而属于忍者!
然而,前途并不一帆风顺,在所有人倒下之后,允禵站了起来。
允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很多人都相信,康熙是属意于允禵的,清朝靠弓马夺得天下,放出允禵在边疆锻炼,到时候回京委以太子之位,这是顺理成章的。
即便允禵没有成为太子,他也在外拥兵自重,到时候不好收拾。
在允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之后,胤禛如坐针毡,尽管允禵跟他是亲兄弟,但是在胤禛眼中,只有无上的权力,他被人低看了很多年,他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没钱且没权!
所以,不管是谁,只要他挡住了自己赢得权力的机会,胤禛就要防着他,在他眼中,亲情、爱情、友情这一切,在地位与权力面前,全部都可以打倒踹死,允禵也必须乖乖闪开。
因此,胤禛不会允许允禵在边疆耀武扬威,他奏请父亲,让年羹尧去当陕甘总督,不管允禵多么能打,但是,允禵毕竟是要吃饭的,陕甘总督,就是为前线凑粮食的,你敢得罪?
胤禛这招可谓釜底抽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控制了粮草,你允禵就老实点吧!
让人最不敢相信的是,在危险一步一步向允禵逼近的时候,允禵还未发现年羹尧是胤禛的人,他和和气气地跟年羹尧交往,年羹尧也客客气气地对他,然后,眼中却充满着邪恶。
这就是胤禛,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在胤禛眼中,成王败寇才是历史的逻辑,正义与善良,都是骗人的把戏。
胤禛暗暗立誓,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登上皇帝的宝座,嘴角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