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2100000028

第28章 不可不知的戏曲剧种(9)

严凤英恰当地运用嗓音,对黄梅戏的声腔进行了处理,使得其唱腔不仅“动听”,而且“好听”,使其演唱“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关键词藻时出新奇,使人不能测度,为之限量”。她在遵从传统戏曲“字正腔圆”的演唱标准的基础上,更追求“啭”、“润”的效果。比如《天仙配》中,处理“满工对唱”这段唱腔的方法,就在准确把握字音声调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前倚音,使之产生了下滑、上挂的效果;且随着字调字情的变化,每句的唱法都各有不同,使得唱腔既明快又生动而不呆滞,既纯直又圆润丰满,抒情意味浓厚,令人回味无穷。此外,为了进一步表达出人物的情感,且使得唱腔更加婉转动听,她还经常运用颤音、擞音、顿音等方法。

胡祗遹曾对演唱提出过“语音辨别,字真句明”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演员就无法将曲意准确地传送到观众的耳中,必然使得艺术效果大打折扣。严凤英在演唱中十分注重这一戏曲演唱中的基本准则,她既学习了京剧的吐字方法,又注重保持黄梅戏语言的地方特色,并将两者糅合使用,使得咬字吐字格外清晰,且字音结实丰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最佳的歌唱效果,观众也得以易于听懂。关于吐字的认识,她曾对徒弟田玉莲说:“我是借用了京剧的一些吐字方法与安庆话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安庆话念‘春风送暖’的‘暖’字,就念成‘卵’字,这样就不好听,就得改用普通话,念‘暖’,这样音就圆了。又如,‘我有一言奉劝君’中的‘劝’字,安庆话念‘串’字,这也应该改用普通话的‘劝’字音。但是‘小女子也有伤心事’的‘事’字,就不能按普通话来念,就得按安庆话来念,把‘事’仿成‘四’音,如念‘事’就不像黄梅戏了。”由此可见,她在演唱中对咬字吐字格外讲究,要求特别严苛,这也使得了她的唱腔广为流传,被人们争相模仿,其影响也深刻久远,经久不衰。

(2)严凤英的表演之细

严凤英除了在唱腔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外,在舞台上乃至银幕的表演上,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冯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她在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可用“细腻传神”四个字来概括。

戏曲演员表演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对所演人物的性格、感情深入发掘,并转化为舞台动作。发掘得越深,表演得越细腻,越趋近“传神”的境界。大家对严凤英扮演的七仙女赞赏备至,殊不知她对这个角色进行了多少次的琢磨和理解!且看她自己的理解:“七仙女是个神仙,按理也要从神仙这个角度给她来分析一番。神仙我没见过,也没法见到,但是我可以把她按照人的思想情况来处理……我想她敢从天上跑到地上,又敢当面向一个陌生男子主动地提出婚姻大事,并且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打动董永,难住刁恶的傅员外……那么,她一定是个既大胆又聪明,既热情又能干的姑娘。”通过分析,她抓住了七仙女所应有的性格基调,其表演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严凤英在拍摄电影《女驸马》时,受到导演刘琼的启发,更加注意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潜台词准备得十分充足,表演也就更为细腻。

戏曲表演不仅需要深入体验角色的感情世界,还需要借助独特的表现手法“程式”将人物性格与感情再现出来。在这一方面,严凤英堪称杰出。

黄梅戏由“三打七唱”的民间小戏发展而来,表演程式积累不多,这为严凤英表演设下了重重困难,但同时又给她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空间。严凤英的方法是:一是向昆剧、京剧等积淀丰厚的戏曲学习借鉴,以丰富自己的表演手段;二是回到人物性格,以人物性格为依据,创造性地运用程式,让程式为表现人物服务,程式是手段,演活人物是目的。例如《女驸马》中“状元府”一场,当刘文举传旨招她为驸马,哥哥又指出事态的严重性后,“为了表现冯素珍的那种心慌意乱一筹莫展的焦急心情,我糅合了旦角和生角的不同表演程式,较为恰当地表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这段戏里,手按纱帽,双眉紧锁,在场上以旦角的台步踱来踱去,筹思万全之计。这时只有我(冯素珍)和你(春红)两人,环境允许我们暂时恢复女儿身份,同时也由于心烦意乱再也无法顾及这些细节(指状元公的体统)。因此,虽然穿着靴子,还是用旦角的台步,这样做,对于表现冯素珍此时此刻的典型性格就较为得体。”同一角色,既用生角的程式,又用旦角的程式,这在行当划分严格的京剧中恐怕是不可能的,而在严凤英这里却变成了现实,并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于中可见严凤英表演艺术成就的又一个层面。

(三)严凤英,黄梅戏史上的里程碑

虽然严凤英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8年,但她在黄梅戏事业的发展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影响却极为深远。

严凤英15岁起登台演出,她与生俱来的好嗓音、出色的艺术领悟能力以及虚心向前辈学习的精神,使她所扮演的舞台形象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及热烈欢迎。严凤英的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蓝桥会》、《柳树井》、《砂子岗》、《红色宣传员》、《刘三姐》、《党的女儿》、《江姐》等,塑造了陶金花、七仙女、冯素珍、织女、江姐,以及《春香传》中的春香、《打金枝》中的公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黄梅戏因为她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得以迅速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和喜爱,使之从流传一隅的小剧种发展成为了轰动全国的名剧。

观众对黄梅戏的熟悉,是从对严凤英的熟悉开始的,而对黄梅戏的喜爱和迷狂,也是从欣赏她的表演、称赞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开始的。1952年,严凤英在上海上演了《打猪草》,获得了交口称赞,随后,从1954年她在华东地区的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演员一等奖,再到由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搬上银幕,严凤英的个人表演使得黄梅戏得以日益声誉鹊起。严凤英不仅为自己创立了典范之作,而且还为黄梅戏剧作家、音乐家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严凤英,黄梅戏则不可能得以在全国的众多剧种中迅速崛起。

而且,严凤英是一位善于学习,且极富创造精神的艺术家。黄梅戏从她登台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初年,表演的艺术水平处在粗糙的状态之中,其生存环境艰难。新中国成立后,严凤英同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一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力求提高黄梅戏的艺术水平。在变革黄梅戏的过程中,她不仅充分借鉴传统,虚心学习前辈艺人,更注重学习兄弟剧种,她曾师从北昆名家白云生,以学习京昆的程式动作,并将之融会贯通,用于自己的表演中,使得人物性格塑造得更加完美。1954年,她在华东戏曲会演期间提出了“向范瑞娟学习她扮演严兰贞的感情处理与水袖运用”。对于音乐腔调,她经常提出改革音乐唱腔的建议,并主动带头试唱,同时还在角色的思想感情中赋予了自己的创造。在严凤英的努力下,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大地增强了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张力。

对于黄梅戏剧种的特色和风格,严凤英的表演艺术也起到了极大的强化与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黄梅戏来自于农村,本身就带有朴实而自然的气息,而严凤英的演唱更使之变得优美动听,形成了黄梅戏所独有的自然、优美、清新、亲切的音乐风格,使之同京剧的沉厚、越剧的清丽、豫剧的豪迈相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严凤英精湛的表演艺术,以及优美动听的唱腔,使得观众逐渐形成了定式的审美心理,从而更加偏爱于女性形象和女声唱腔。这种审美心理的定式反作用于剧种自身,使得女性角色与女声唱腔的优势地位更加强化,也使得黄梅戏中的旦角占据着戏中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剧种相比,黄梅戏的这一特色是较为显著而突出的,它之所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也是与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成就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同类推荐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热门推荐
  • 小蜜大祸

    小蜜大祸

    吴原则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官场情场皆如意。官场上,他从一般小科员到县委书记,一路飙升,让同行不无妒忌;情场中,他家有贤妻,兼得“二奶”,更喜“床友”和小蜜;然而,随着权、钱、色的交叉,他和小蜜之间突然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吴原则自以为永不被颠覆的仕途和爱情方舟,瞬间烟飞灰灭……
  • 地下城与勇士之天才降临

    地下城与勇士之天才降临

    一个游戏天才降临于地球上的天朝中,他的命运是怎么样的呢?是出类拔萃?还是一文不值?
  • 暖王冷妻之再爱你一遍

    暖王冷妻之再爱你一遍

    爱不得,恨不得,怨不得,悲不得。幸好忘了。可怜我历经两世才懂,那劫啊,怎躲得开?我这辈子上辈子,追求的是什么?是爱还是安全感?我该如何?前路迷雾,后路归途。我在荆棘上迈步,要寻一份幸福......远方的悲歌,请你欢快点,我要去接我爱的人...
  • 弃妻重生:庶女不嫁

    弃妻重生:庶女不嫁

    册封之日,她撞破公主奸情惨遭无情灭口。黄泉路上,她幡然悔悟,才知自己一直被夫君利用,被嫡姐算计。再世重生,她发誓不再做什么好人,她要让那些轻贱她的人加倍奉还。那些人不想让她好过,那好,谁也别想活。原本此生她已心如止水,不愿再嫁。偏偏皇子倾慕于她,渣男千方百计想要得到她,还有那个腹黑无赖的少年将军也一直缠着她。原本这辈子她只想要过平静的生活,看来是没那么容易了……
  • 废材小姐竟然是天才:要逆天

    废材小姐竟然是天才:要逆天

    “废材,哈哈,我要是废材,那你们是什么?”某女大笑。此女号狂傲,众人想到。可是事实。废材?拜托,擦亮自己的钛合金狗眼,全系外加天生会读心术。丹药?“欸,这颗味道不错。”某女手拿着神级丹药当糖吃。灵兽?没有,不过我有神兽,还有上古神兽,我都不想要它们,但它们求我,你知道我心软。灵器?有一个手镯,可以装活物,还会随着我的等级面积扩大,据说是上古神器。太子来求婚,不是当时不要我,我正好也不要你,就把你休了,再说,我不吃回头草,再说你打的过我后面的那家伙吗,他的占有欲很强。不跟你们讲了,我要找亲生爸妈去了,和回到现代找渣男渣女报仇。
  •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书中主要介绍了“这里的山水让你醉,旅游观光度假是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健康岛、长寿岛”,“说不尽宝岛的富饶”,“说起那家乡的往事”,“家乡的民族风情”,“宝岛英杰数不尽”,“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独特的海南传统艺术”,“海南的民俗和地方节庆”,“海南的传统美食和名牌特产”,“遍布世界的海南人”,“日新月异数家乡,国际旅游岛展新颜”等主题,其清新、通俗和亲切的文字,让人备受感动。
  • 祀义篇

    祀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郡主

    盛世郡主

    她是一个拥有穿越时空能力的天才少女,为完成一位老太太的寻人任务而来,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她展露自己的才华,吸引着各式各样的优秀男人为她癫狂,却从未动过心,一心只为完成任务再回到自己的时空。没想到却碰到了那个来自黑暗的霸道男人,他逼她下嫁,否则就灭了她整座府邸……他是人人畏惧的幽暗冥王,一身黑衣面具示人,见过的人都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为人阴狠毒辣,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比如女主。因缘际会被女主所救,从此捡了一条命却丢了一颗心,“若你不答应嫁于本教主,那么就等着为贤德王府的两百三十口人收尸吧。”
  • 葬夜

    葬夜

    简介后面补上,先发书。。。。。。。。。。。。。
  • 重生之异能女王玩转世界

    重生之异能女王玩转世界

    当你从前心心念念为他好时他却在背后与你后妈生的白莲花女儿在密谋如何夺取你的家产,如何让你去死。他,蓝洐,曾经上流社会的太子爷,为了心爱的她抛弃了一切。可她丝毫不知,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被逼的自杀后发现她回到了十五岁那年,脸还没毁容,什么都还没发生。重来一次,机会抓住了,项链还好还没送出去,异能开启,看她如何绽放异彩。重来一次,看她然后逆天改命,徐祯不是不屑她吗?那她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后悔。夏子研不是想谋害她吗?那就让她偷鸡不成蚀把米。家族抛弃?没事,看她如何玩转世界。重来一次,调教好忠犬竹马,收买好下人,创建好自己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