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0000000023

第23章 孔雀毒胆(1)

段功的亲信自尽时服的毒药就是著名的孔雀胆。孔雀胆有剧毒,是云南一带人人皆知的毒药,没有解药,服之必死。

上一次我们讲到朱元璋建都应天,修建宫殿,以真龙天子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统治。他在推翻元朝统治时的口号主要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等到元朝皇帝跑到大漠以北以后,他就讲“华夷一家”了,因为这时候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臣服。

究竟是哪些地方没有臣服明朝呢?

首先是西北的李思齐、张思道,还有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西北的李思齐、张思道还有王保保都是元朝余部,所以史书中称他们为“故元遗兵”。后来李思齐投降了明朝,王保保却一直跟明朝对抗,成为北元对抗明朝的主要力量。从此,蒙古问题一直是明朝北方的主要问题,不管是朱元璋分封藩王,还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边,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可以说是与明朝相始终,我们这里先不去说它。

除去这些故元遗兵之外,还有西蜀明玉珍、明昇父子的夏国,西南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这两支势力。

一、蜀中小国

远在蜀中的夏国皇帝明玉珍,本来是湖广随州,也就是今天湖北随州的一个地主。元末战乱,他组织里中子弟千余人,屯守自保。徐寿辉称帝,派人来招降,明玉珍带着千余人归附了徐寿辉。

至正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57年,明玉珍率几十艘船入四川江上掠粮草,正要回师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从四川出来的“义兵”元帅杨汉。这个杨汉本来是应元朝招募入川的,可是他到了重庆后,眼大心也大了,觉得如果能占据四川,自己就可以在那里搞个独立王国,于是他就想找机会杀掉元朝官员,吞并他们的军队。谁想到事情不顺,不但没有能够吞并人家的军队,自己反倒败走出川。因此遇到明玉珍以后,杨汉就力劝明玉珍入川。明玉珍拿不定主意,部下劝他说:不如派一部分人把粮草送回,剩下的一部分人去攻打重庆。于是他决心试一试。没想到结果还真的像杨汉说的那样,一下子就把重庆拿下来了。徐寿辉知道了,也很高兴,就任命明玉珍为陇蜀行省右丞。

明玉珍在四川发展得很顺利,先是在嘉定州,就是今天的乐山,大败元军,不久又攻下成都,四川各地也都相继归附。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的事件,然后陈友谅进兵应天,在龙江又被朱元璋设伏击败。明玉珍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心跟陈友谅决裂。他命令手下封锁了瞿塘峡,关起门来,自立为陇蜀王。

当初明玉珍攻打重庆的时候,路过泸州,部将给他推荐了一位名叫刘桢的儒生。这刘桢考中过元朝进士,当过官,后来弃官家居,是当地的名人。明玉珍得到这么一位谋士,当然高兴,把他留在身边做了军师。明玉珍跟陈友谅决裂以后,刘桢就找机会对明玉珍说:“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可以立不世业。不于此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明史·明玉珍传》)

这时候明玉珍已经自称陇蜀王了,再称大号,那还能是什么大号呢?那就只能是称皇帝了。明玉珍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把刘桢比作诸葛亮,说:“吾得一孔明也!”

(《平夏录》)

这时候陈友谅正跟朱元璋打得你死我活,谁也顾不上四川这块地方,再加上四川天险、易守难攻的地理特点,明玉珍就得了空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至正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登极当上了皇帝,建国号夏,建元天统。老婆彭氏为皇后,儿子明昇为太子。夏国一切都由刘桢安排,他把蜀地分为八道,置府州县官吏,又设国子监,开科举,定赋税,俨然就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小朝廷。

明玉珍这个人,史书评论他说:“玉珍素无远略,然性节俭,颇好学,折节下士。”《明史·明玉珍传》就是说他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小富即安,但是也有优点,一是节俭,二是好学,礼贤下士,所以夏国关起门来,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明玉珍毕竟是红巾军一部,虽然跟陈友谅闹翻了,也只是不相往来,跟朱元璋也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只是跟元朝云南梁王战事不断,互有胜负。

明玉珍当了几年皇帝,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病逝了。他儿子明昇即位,当时才十岁,大臣们谁也不服谁,你杀我,我杀你,谁军力强,谁就专权,地方不大,事情不少,国是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大军北伐,攻克大都,推翻了元朝。明昇得到消息,专门派人前去祝贺。朱元璋建宫殿要大木料,明昇不但送上木料,还送上地方土产,很是讨好朱元璋。可是当朱元璋派人让他投降的时候,他又不干了。看他这意思,他只是愿意给朱元璋的大明朝当个属国,但还是要保持独立。

有一次夏国使者到应天见朱元璋,双方还没说什么话呢,那使者就自吹自擂起来,他对朱元璋说:“其国东有瞿塘三峡之险,北有剑阁栈道之阻,古人谓‘一夫守之,百人莫过’。而西控成都,沃壤千里,财富利饶,实天府之国。”颇有些“夜郎”范儿。朱元璋听完,笑道:“蜀人不以修德保民为本,而恃山川之险,夸其富饶,此岂自天而降耶!”使者走了以后,朱元璋就用这件事教育臣下说:“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浮伪。此人不能称述其主之善,而但夸其国险,固失奉使之职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一《太祖平夏》)

这段话倒真不是朱元璋自我标榜,他这个人办事确实是要求务实。山川地理的优势是要利用,但是不能光靠山川险要,要想成功,还是要靠人,修德保民,才是发展的根本。

朱元璋北伐南征,中原地区尽入版图后,便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派兵伐蜀。明军分为两路,一路由汤和率领水师,沿长江而上,进攻三峡,直指重庆;另一路由傅友德率领步骑,由河南、陕西直向成都。

朱元璋这样的军事部署,是有其用意的。傅友德出师前,朱元璋对他说,夏国自以为地理险要,主力精锐一定是东边布置在三峡一带,北边布置在金牛一带。此次出师伐夏,你不要去硬攻,要出其不意,直捣阶州、文州。兵贵神速,只是怕你们不够勇敢。傅友德听了这番话,当场表决心,然后率师出征,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先攻阶、文二州。果然阶、文二州守备单弱,没费多大力气就被攻取了下来。随后,大军直抵汉江江畔。这时候汤和的大军,还在三峡跟夏国守军激战。

五月间,江水暴涨,傅友德命人打造战船,准备渡过汉江。他当时也想通知汤和,可是江水险阻,山川悬隔,那时候又没有现代通讯方式,怎么才能把消息告诉给汤和呢?这时候有人出主意说,不如做些木牌,上面写好要说的话,丢到江水里面,木牌顺流而下,汤和将军就能见到了。于是他一面让人向朱元璋告捷,一面让人制作了上千个木牌,写上已经攻克阶州、文州的消息,放到江水里。结果不但汤和得到了傅友德这边的消息,一些木牌还被夏国守军得到,就起到了传单分化的作用:“蜀守者见之,为之解体。”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一《太祖平厦》)

真可谓一举两得,既传达了消息,又起到了宣传攻势作用。傅友德进军比较顺利,造船攻克汉州后,大军进抵成都。

朱元璋得到傅友德捷报,恐怕汤和进军太缓,失去战机,下令快速出战,正好这时候汤和得到了傅友德放到江中的木牌,士气大振。于是明军将一批小船悄悄从岸上抬到上游,然后分兵从瞿塘关水陆并进,一支军队攻打陆寨,一批水师逆江而上,趁此时候,那些悄悄从岸上抬到上游的小舟乘势从上游冲下来,两面夹击,大军随之而上,攻破三峡,进抵重庆。

当时的明昇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早已吓得不知所措。有人劝他逃奔成都,他母亲彭氏说:“算了吧,逃到成都也不过多活几天而已,干脆投降吧。”于是小皇帝“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右丞刘仁等诣军门降”(《平夏录》),即把自个儿绑了,嘴里叼着璧玉,到军门请降。夏国就这样灭亡了。

朱元璋起初封明昇为归义侯,还在南京城里赐给了他住所,可是第二年,还是把他打发到朝鲜去了。

刘基得知平夏消息,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平夏颂》:“遥闻捷音,欢喜踊跃,不能自已”,最后说:“六军奏凯,声动玄黄,黧童白叟,蹈舞康庄。四海会同,丰年穰穰,庆云甘露,自天降祥。臣拜稽首,受天之佑,受天之佑,天子万寿。”

(《平夏录·平夏颂并序》)

看了这些诗文,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歌功颂德。要说刘基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写起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来,还真有点让人肉麻,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吧!顺便说一句,据说“拍马屁”这个词也是元朝出现的,那时候蒙古族官员都骑马,人们讨好上司,就要夸上司的马好,拍着上司的马屁股夸上司的马,不就是拍马屁吗?还真形象。

不过刘基在颂词中说“四海会同”这时候实在还早了一点,因为这时候云南还是元朝的天下。

二、滇中悲剧

元朝以前,云南的大理国是段氏的天下。元世祖忽必烈率军过大渡河,沿河谷二千里而抵金沙江,然后率全军乘羊皮筏渡过金沙江,灭大理国,派自己的儿子忽哥镇守云南。忽哥死后,儿子松山被封为梁王,仍然镇守云南。到元朝末年,把匝剌瓦尔密承袭为梁王,在这期间曾经跟四川夏国明玉珍之间有过战事,被明玉珍抢去了一些大象,后来夏国还曾经用这些大象对付过明军。

朱元璋灭夏以后,开始关注云南的事情,于是派了使臣前往,劝谕梁王归附。

奉命前往云南的使臣名叫王祎。这位王祎是明初大大有名的人物,文化名人,跟当时的著名儒臣宋濂齐名。朱元璋曾当面对他评价说:“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明史·王祎传》)

王祎来到云南,见到梁王,送上朱元璋的诏谕。梁王却把他随便安排到一个宾馆住下后,就不再理睬了。王祎等了几天,见没有消息,知道梁王犹豫未决,于是向梁王君臣们讲了一番道理。王祎是什么人呀?他一番话讲出来,还真的在梁王君臣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是这么说的:

予将命远来,非为身谋。朝廷以云南百万生聚,不欲歼于锋刃。曾不闻元纲解纽,陈友谅据荆湖,张士诚据吴会,陈友定据闽关,明玉珍据巴蜀,天兵下征,不四五年,悉膏斧钺。惟尔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乃今自料,勇悍强犷,孰与陈、张?土地甲兵,孰与中国?天之所废,谁能与之!不然,皇上遣一将军,将龙骧百万,会战昆明池,尔犹鱼游釜中,不亡何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二《太祖平滇》)

这番话一说出来,“梁君臣相顾骇服,颇有降意,改馆祎,厚待之”。梁王这下子真的有点害怕了,有意归降,给王祎换了个高级宾馆,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北元朝廷也派了一个名叫脱脱的使臣来到云南,一方面是想要点粮草,另一方面也想跟元朝残部联手抗明。脱脱一到云南,就知道了明朝派来使臣的事情。他看出梁王有归降明朝的意思,于是就想把王祎杀掉,以断绝梁王归降明朝的后路。

同类推荐
  •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与《史记》中同屈原齐名,司马迁最为推崇的赋作家-司马相如惊世传奇给力问世。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热门推荐
  • 笨蛋与穿越者与召唤兽

    笨蛋与穿越者与召唤兽

    看见变身两字你还觉得这书会正经吗?嗯……其实是因为讨厌写H场景而强制给主角套上的设定吧~哦!虽然对不起主角,不过设定上才不是变个身就了事呢~
  • 黑暗冷侵

    黑暗冷侵

    黑暗来临,邪恶入侵。想要活命,只有战斗。钟镇逵、宁才陵、燕霞菲从误会到合作,为着各自的目的开始并肩战斗。在不断的战斗中解开各自的身世之迷,发现来自黑暗世界的阴谋。面对黑暗世界带来的末日之战,人类不战则亡。小说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它们是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更是我们每个人体内隐藏的罪恶。如果害怕,你将被邪恶有机可趁。
  • 文章

    文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的那一头

    山的那一头

    现实,就是一座座“山”,围困着我,压迫着我,写作的高峰,则是我的“那一头”。对“山的那一头“的希冀和追寻,承载着我全部的欢乐和憧憬,维持我的信心和尊严:在现实中失去的欢笑和幸福,在这里我一一拾取,得到补偿。“山”再大,“那一头”依旧对我充满了诱惑。和写作中的“山”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山”更加沉重和不堪。13岁的那场重病,给我和我贫困的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不得不从此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那场变故,抹去了一个农村少年所有的欢乐和憧憬,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写作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是在绝望中挣扎的青春之歌。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王情殇之红颜血阴阳诀

    帝王情殇之红颜血阴阳诀

    为他,她的好‘哥哥’,她变得越来越安静!为他,她的好夫君,她悔了心,白了发!更为他,救她脱离苦海的良人,她失了魂落了破,绝望之余,血泪挂满娇容,生无可恋,葬身悬崖!那次,她以为她可以嫁给自己心心念念十几年的男人;却被他因为报仇推给了别的男人!那次,她以为她嫁了个好夫君,却到头来,不过是场骗局;他不过是因为心爱的女人才会娶她,只因她的纯阴血液可以救治他心爱之人的性命!那次,她以为他是救她出苦海的良人,却不想他却因为自己的江山而利用她!一切的一切,皆不过是另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恨,无尽的恨!带着满身伤痛,她彻底消失在他们面前,毫无留恋的跳入悬崖,让他们再也伤不到自己!三年后,红颜血,阴阳诀;让她成为妖魅至极,拥有绝世武功的百毒宫宫主!再回首,佳人再现,奈何却一去不复返!
  • 崛起时空之战

    崛起时空之战

    神秘的宇宙,谁又能说清到底有没有平行的空间?一位在乡下生活了十六年的少年,却是在鸟窝中发现,神秘的身份。一道太空来临的神秘绿光。平淡的生活,就此改变。
  •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紧紧围绕农业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展开研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基本特征、基本类型和农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紧接着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减灾抗灾能力的基本状况;最后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的具体措施。全书环环相扣,自成体系。
  • 冰河有一位神仙

    冰河有一位神仙

    十万年前,真神界的太极女神竟牺牲性命救下五界宿敌——魔界之主。十万年后,仙域惊现旷世之才,“千年之约,只求一战”使这位奇才误落尘网,自此于凡尘冰河修炼,等待约定的到来。
  • 盗墓生史

    盗墓生史

    相传,民间有一本奇书,名曰上下策,因遭抢夺分为两部分。学会者明生死,断阴阳,解风水。一个人只能学习其中一本,否则会全家暴死。上策保富贵,但学者无后;下策荣后代,但学者一生凄苦。他是一个父母双亡的青年,少年时曾在机缘之下获得下策。在人生走投无路之时,与几个同病相怜的朋友共同踏上盗墓之路,盗墓不是儿戏,动辄则有性命之危,机关疑冢,僵尸鬼魅……几个缺少各种经验的青年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挣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