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全世界的骄傲。而中国的传统教育走到现在,却处处被诟病,成为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苛的考试……在让人感到神圣和庄严的同时,也感到一种巨大的压抑和束缚。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推崇自由创新的西式教育,似乎更能迎合人们对教育的要求。
但传统教育真的就一无是处、满目疮痍了吗?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面对茜茜的择校问题,一边是力挺中国传统教育的毕胜男,一边是力挺西式教育的茜茜姑姑。在毕胜男因为茜茜的家庭教育和学习问题焦头烂额时,海归教育专家唐琳力挺用西式教育介入,而“必胜诀”创始人毕大千力推传统教育……
每一次中国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的碰撞,都像是一场火星撞地球,以轰轰烈烈开始,以粉身碎骨收场。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中,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似乎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般矛盾着,却又时而相辅相成般依偎成一副伉俪模样,让人摸不着北。
教育专家们对此现象的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更是让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关系,变得暧昧和复杂起来。究竟中国传统教育好,还是西式教育更优?两者有没有合二为一的可能,一个既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又学习西式观点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想必是我们每一位为人父为人母者都想知道的。
案例:学习是为了什么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先说一个和学习关系不大的小故事。
在不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的季节和天气里,我喜欢带儿子去室内游乐场玩耍。这天,在儿子经常玩耍的游乐场里,来了两个外国小朋友,一男一女姐弟俩,姐姐的年龄和我儿子相仿,弟弟刚刚一岁多点的样子。送姐弟俩进来的,是他们的爸爸。外国爸爸将这两个小不点放进游乐场,和姐姐说了些什么,就径自离开了。
姐姐兴奋地在游乐场里寻找喜欢的项目,弟弟则亦步亦趋地跟着姐姐,姐姐玩什么,弟弟也跟着玩什么。外国爸爸在离开大约半个小时后回来了,这半个小时里,两个小不点一直在游乐场内玩耍,只有一次,姐姐似乎忘记了爸爸不在现场,一边喊着“Dad”一边往游乐场出口处走,临近出口时,发现没有爸爸,便四处望了望,返回游乐场内继续玩起了蹦床。
插曲发生在外国爸爸回来之后,姐姐因为和一个小朋友争抢海盗船的驾驶位,做出了不太礼貌的推搡动作,外国爸爸不动声色将姐姐抱到一边无人的城堡区,低声地说着什么。我拉了拉身边的老公,将事情的经过简短说给他听,然后指了指对他说:“看,外国爸爸正在教育姐姐呢。”
一个如此微小的细节,却让我想到我们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做法,一旦孩子犯了错,不管什么场合,必定先大声喝止,然后再批评教育。
在很多中国家庭中,孩子充当的不过是一个随了家长意愿而成长起来的傀儡。所以,很少有孩子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直到现在,早已过了好奇期的我,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独特而有趣的人,就会心里生出羡慕嫉妒恨来。不是恨他的优秀和与众不同,而是恨他怎么就有勇气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上课时整齐划一背在身后的手,是我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最深印象。偶尔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个背了书包往家走的孩子,我总觉得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些什么,而至于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楚。直到遇见我的高中同学麦子。
麦子因为工作的原因,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一次闲聊中,一位美国朋友给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麦子说,故事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但是她想,如果是换成中国的母亲,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处理结果。
11岁的小男孩帕蒂因为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活,便觉得为家里做了一些事情,可以得到一些回报了。于是,就在一次帮妈妈买沙拉酱回来后,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帮爸爸取报纸0.5美元,帮妈妈修剪草坪2美元,给花浇水0.5美元,给宠物喂食0.5美元,帮妈妈跑腿买沙拉酱1美元……
麦子突然问我:“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给你这样一张纸条,你会作何反应?”
我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也许会暴跳如雷,也许,还会当即撕了纸条,告诉他,他欠我的更多!”
麦子笑了笑,接着往下说。
小男孩帕蒂将纸条压在沙拉酱的瓶子下面,妈妈取沙拉酱时,同时也看到的帕蒂留给她的“账单”,妈妈什么也没说,像帕蒂一样,将钱放在了沙拉酱的下面。只是,在帕蒂拿钱的时候,看到了妈妈留给他的另外一份“账单”。
“帕蒂欠妈妈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1年幸福生活0美元,为十一年的吃喝0美元,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美元,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美元……”
麦子说:“知道我听到这个故事后的反应吗?”
不等我回答,麦子接着说:“我第一次觉得,西方教育中的艺术性,远远高于我们的传统教育。试想,如果将这个故事的背景放在中国,将小男孩帕蒂换成任何一名中国男孩,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麦子似乎很激动,还没等我想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就迫不及待地继续说道:
“正常的中国版的故事是这样的:11岁的中国男孩小明,因为经常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活,便觉得应该得到一些物质回报,便在一次从陪妈妈逛完超市出来回家的路上对妈妈说:‘妈妈,你应该给我一些钱,作为我帮你干活的报酬,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小小奖励我一下就可以了。比如,收衣服5毛钱,打扫卫生2块钱,帮你照顾妹妹5块钱……’小明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就爆发了:‘小小年纪,好的不学,反倒学起跟妈妈算账了?我不跟你收钱就算了,你还敢跟我要钱,你算算,这在家里白吃白喝长这么大,不需要钱吗?你上学不需要钱吗?你穿的衣服不需要钱吗……’”
“妈妈连珠炮般的问题,当即就把小明镇住了。那天,小明默不做声地拎着东西跟在后面,再没敢说一句话。此后,小明再没提过收取报酬的事儿,同时帮妈妈做家务的积极性也明显减少了……”
说到这里,麦子突然变得伤感起来,看着我说:“不要问我为什么到了中国版的,连纸条都省掉了。想想你自己,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你用过纸条这种有艺术含量的方式吗?”
是啊,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让我们习惯了直来直往式的教育方式,习惯了大人们趾高气扬地颐指气使着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而长大后的我们,也将对孩子的指手画脚当成了一种常态,一种传承式的教育方式。
麦子说:“所以,我们都习惯了孩子的顺从,稍一反抗,我们便会开启自身的防御机制,暴跳如雷或者怒火冲天。其实,这一反应,不过更说明我们的不堪一击,连个孩子都害怕,还跟孩子谈什么‘你可以、你不可以’。”
说完这些,麦子又问:“你还想听吗?关于那个中国男孩?”
我点点头,麦子继续讲起来:
“后来,小明便似变了个人似的,除了学习,对一切事情不再积极主动,特别是在家务方面,有时候妈妈让他去跑腿买个什么,他总是用正在‘看书呢’或者‘做作业呢’来搪塞。因为小明心想,既然妈妈把这些账都记在我的头上,想必我将来是一定要还的,与其现在干那么多有的没的,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多挣些钱,好不再亏欠妈妈。最重要的是,小明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妈妈和老师都想要的。
“就这样,小明人生中的第一次打破常规的勇气,在妈妈‘以牙还牙’的方式下,被彻底浇灭了。
“当然,小明照样会成为一个别人眼里所谓“优秀”的孩子,因为,他有着不错的成绩,终究会考上一所好大学,如果足够努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并非什么难事……”
麦子说:“只是,他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妈妈的意思’,不去或者说不敢去想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生活方式。”
“直到,小明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机会结识了一些外国朋友,去过几个不同的国家,见识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对那次和妈妈之间的‘报酬’事件,有了新的看法。
“也是到了现在,小明才彻底理解了那天妈妈的暴跳如雷。试想,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母亲,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知恩图报’,要做好事不留名,要淡泊名利……所以,在妈妈看来,儿子帮妈妈做家务,更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情,更何况,他怎么是在帮妈妈呢,他是在帮全家人,同时也是在帮他自己呀!如果这点小事就要回报要报酬,那妈妈为他付出的那些呢?难道妈妈给你的饭菜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妈妈给你穿的衣服是地上长出来的吗?……更让妈妈生气的是,辛辛苦苦把你拉扯这么大,没听你说一声谢谢,却反倒先开口跟妈妈算起账来了!
“想通了这些,小明便彻底释然了,那次事件,不是他或者妈妈某一个人的错,而是某种教育方式或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麦子顿了顿说:“所以,现在,小明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他自己想要成为的小明,那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帮妈妈做家务又挖空心思想要体现自我价值的孩子。虽然小明从来没有告诉过妈妈,他要报酬不过是想要自己存些钱,在下个月的母亲节,送她一份惊喜。”
麦子的故事讲完了,我却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以爱之名,伤了孩子却不自知?为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专家解读:
留学是为了什么
专家:彭藐(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校长)
现在的中国孩子留学是很有咱们中国特色的,比如说当前的留学一般是孩子出去学习,母亲陪读。典型的丈夫负责养家,妻子负责相夫教子,结果两口子长期两地分居,这对家庭有好处吗?肯定没有!
但是如果夫妻双方都一起去国外,甚至说就打算居住在国外,那么我倒建议早点去。为什么呢?16岁以前所接触的语言环境,会成为孩子融入社会的先前观念。虽然现在中国的孩子很早就学习外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很密切,但是孩子一旦到了国外,语言以及观念还是不够“地道”的。他年纪越小去,融入当地孩子的圈子里也就越早,长大了在所在国家的朋友圈也就越广,因为人家相互之间说一些笑话说一些俚语,都能听得懂。所以我建议,只要不是特殊状况导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家庭,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有好处。越早精通当地的语言,对孩子在异国的成长越好。这一点我就体会得非常深刻。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加拿大和孩子过年,当时有很多孩子不回国就会在我们家过年,交往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有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之所以挂科,并不是他们爱玩或者是不努力,最大的原因还是在语言上不够精通。另外,有些家长会有些错觉,觉得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去了国外学习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语言不好,成绩不好,底子也不好,你到了哪里也不可能好。所以针对一些底子薄弱的孩子,我建议还是稍微晚一些到国外学习,虽然有人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不好,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好,但是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好,学习成绩是真好,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学好了,到国外还是够孩子所用的。
前几天我和一个富有的朋友聊天,他和我说想把孩子送到国外锻炼锻炼再回来。这种思想的父母在中国有很多,但是我是真的很不认同。因为一个孩子在大学里除了学习还能拥有什么?就是培养人脉!孩子在国外学习了四年,好不容易建立好的朋友圈子,一旦回国全部都得抛弃了,值得吗?孩子回国后还得重新打拼,重新打造人脉网,这些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不主张这种“学成归国”的事情。
被动接受和主动追求
专家:王蕾(北京市166中学校长)
看了案例,我觉得案例中的事情在中国是存在的,我也和你们分享一个案例。从2011年起,我校将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作为学生科学实践基地,冷泉港实验室是生命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摇篮”,4年中累计有近300名学生赴美参加为期2-3周的学习实践,参与的学生涉及北京市近10所学校。在最初的冷泉港给我们的评价反馈中,有些信息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