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0600000014

第14章 当中式教育撞见西式教育(1)

一直以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全世界的骄傲。而中国的传统教育走到现在,却处处被诟病,成为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苛的考试……在让人感到神圣和庄严的同时,也感到一种巨大的压抑和束缚。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推崇自由创新的西式教育,似乎更能迎合人们对教育的要求。

但传统教育真的就一无是处、满目疮痍了吗?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面对茜茜的择校问题,一边是力挺中国传统教育的毕胜男,一边是力挺西式教育的茜茜姑姑。在毕胜男因为茜茜的家庭教育和学习问题焦头烂额时,海归教育专家唐琳力挺用西式教育介入,而“必胜诀”创始人毕大千力推传统教育……

每一次中国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的碰撞,都像是一场火星撞地球,以轰轰烈烈开始,以粉身碎骨收场。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中,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似乎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般矛盾着,却又时而相辅相成般依偎成一副伉俪模样,让人摸不着北。

教育专家们对此现象的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更是让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关系,变得暧昧和复杂起来。究竟中国传统教育好,还是西式教育更优?两者有没有合二为一的可能,一个既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又学习西式观点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想必是我们每一位为人父为人母者都想知道的。

案例:学习是为了什么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先说一个和学习关系不大的小故事。

在不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的季节和天气里,我喜欢带儿子去室内游乐场玩耍。这天,在儿子经常玩耍的游乐场里,来了两个外国小朋友,一男一女姐弟俩,姐姐的年龄和我儿子相仿,弟弟刚刚一岁多点的样子。送姐弟俩进来的,是他们的爸爸。外国爸爸将这两个小不点放进游乐场,和姐姐说了些什么,就径自离开了。

姐姐兴奋地在游乐场里寻找喜欢的项目,弟弟则亦步亦趋地跟着姐姐,姐姐玩什么,弟弟也跟着玩什么。外国爸爸在离开大约半个小时后回来了,这半个小时里,两个小不点一直在游乐场内玩耍,只有一次,姐姐似乎忘记了爸爸不在现场,一边喊着“Dad”一边往游乐场出口处走,临近出口时,发现没有爸爸,便四处望了望,返回游乐场内继续玩起了蹦床。

插曲发生在外国爸爸回来之后,姐姐因为和一个小朋友争抢海盗船的驾驶位,做出了不太礼貌的推搡动作,外国爸爸不动声色将姐姐抱到一边无人的城堡区,低声地说着什么。我拉了拉身边的老公,将事情的经过简短说给他听,然后指了指对他说:“看,外国爸爸正在教育姐姐呢。”

一个如此微小的细节,却让我想到我们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做法,一旦孩子犯了错,不管什么场合,必定先大声喝止,然后再批评教育。

在很多中国家庭中,孩子充当的不过是一个随了家长意愿而成长起来的傀儡。所以,很少有孩子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直到现在,早已过了好奇期的我,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独特而有趣的人,就会心里生出羡慕嫉妒恨来。不是恨他的优秀和与众不同,而是恨他怎么就有勇气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上课时整齐划一背在身后的手,是我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最深印象。偶尔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个背了书包往家走的孩子,我总觉得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些什么,而至于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楚。直到遇见我的高中同学麦子。

麦子因为工作的原因,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一次闲聊中,一位美国朋友给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麦子说,故事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但是她想,如果是换成中国的母亲,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处理结果。

11岁的小男孩帕蒂因为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活,便觉得为家里做了一些事情,可以得到一些回报了。于是,就在一次帮妈妈买沙拉酱回来后,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帮爸爸取报纸0.5美元,帮妈妈修剪草坪2美元,给花浇水0.5美元,给宠物喂食0.5美元,帮妈妈跑腿买沙拉酱1美元……

麦子突然问我:“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给你这样一张纸条,你会作何反应?”

我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也许会暴跳如雷,也许,还会当即撕了纸条,告诉他,他欠我的更多!”

麦子笑了笑,接着往下说。

小男孩帕蒂将纸条压在沙拉酱的瓶子下面,妈妈取沙拉酱时,同时也看到的帕蒂留给她的“账单”,妈妈什么也没说,像帕蒂一样,将钱放在了沙拉酱的下面。只是,在帕蒂拿钱的时候,看到了妈妈留给他的另外一份“账单”。

“帕蒂欠妈妈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1年幸福生活0美元,为十一年的吃喝0美元,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美元,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美元……”

麦子说:“知道我听到这个故事后的反应吗?”

不等我回答,麦子接着说:“我第一次觉得,西方教育中的艺术性,远远高于我们的传统教育。试想,如果将这个故事的背景放在中国,将小男孩帕蒂换成任何一名中国男孩,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麦子似乎很激动,还没等我想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就迫不及待地继续说道:

“正常的中国版的故事是这样的:11岁的中国男孩小明,因为经常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活,便觉得应该得到一些物质回报,便在一次从陪妈妈逛完超市出来回家的路上对妈妈说:‘妈妈,你应该给我一些钱,作为我帮你干活的报酬,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小小奖励我一下就可以了。比如,收衣服5毛钱,打扫卫生2块钱,帮你照顾妹妹5块钱……’小明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就爆发了:‘小小年纪,好的不学,反倒学起跟妈妈算账了?我不跟你收钱就算了,你还敢跟我要钱,你算算,这在家里白吃白喝长这么大,不需要钱吗?你上学不需要钱吗?你穿的衣服不需要钱吗……’”

“妈妈连珠炮般的问题,当即就把小明镇住了。那天,小明默不做声地拎着东西跟在后面,再没敢说一句话。此后,小明再没提过收取报酬的事儿,同时帮妈妈做家务的积极性也明显减少了……”

说到这里,麦子突然变得伤感起来,看着我说:“不要问我为什么到了中国版的,连纸条都省掉了。想想你自己,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你用过纸条这种有艺术含量的方式吗?”

是啊,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让我们习惯了直来直往式的教育方式,习惯了大人们趾高气扬地颐指气使着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而长大后的我们,也将对孩子的指手画脚当成了一种常态,一种传承式的教育方式。

麦子说:“所以,我们都习惯了孩子的顺从,稍一反抗,我们便会开启自身的防御机制,暴跳如雷或者怒火冲天。其实,这一反应,不过更说明我们的不堪一击,连个孩子都害怕,还跟孩子谈什么‘你可以、你不可以’。”

说完这些,麦子又问:“你还想听吗?关于那个中国男孩?”

我点点头,麦子继续讲起来:

“后来,小明便似变了个人似的,除了学习,对一切事情不再积极主动,特别是在家务方面,有时候妈妈让他去跑腿买个什么,他总是用正在‘看书呢’或者‘做作业呢’来搪塞。因为小明心想,既然妈妈把这些账都记在我的头上,想必我将来是一定要还的,与其现在干那么多有的没的,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多挣些钱,好不再亏欠妈妈。最重要的是,小明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妈妈和老师都想要的。

“就这样,小明人生中的第一次打破常规的勇气,在妈妈‘以牙还牙’的方式下,被彻底浇灭了。

“当然,小明照样会成为一个别人眼里所谓“优秀”的孩子,因为,他有着不错的成绩,终究会考上一所好大学,如果足够努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并非什么难事……”

麦子说:“只是,他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妈妈的意思’,不去或者说不敢去想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生活方式。”

“直到,小明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机会结识了一些外国朋友,去过几个不同的国家,见识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对那次和妈妈之间的‘报酬’事件,有了新的看法。

“也是到了现在,小明才彻底理解了那天妈妈的暴跳如雷。试想,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母亲,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知恩图报’,要做好事不留名,要淡泊名利……所以,在妈妈看来,儿子帮妈妈做家务,更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情,更何况,他怎么是在帮妈妈呢,他是在帮全家人,同时也是在帮他自己呀!如果这点小事就要回报要报酬,那妈妈为他付出的那些呢?难道妈妈给你的饭菜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妈妈给你穿的衣服是地上长出来的吗?……更让妈妈生气的是,辛辛苦苦把你拉扯这么大,没听你说一声谢谢,却反倒先开口跟妈妈算起账来了!

“想通了这些,小明便彻底释然了,那次事件,不是他或者妈妈某一个人的错,而是某种教育方式或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麦子顿了顿说:“所以,现在,小明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他自己想要成为的小明,那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帮妈妈做家务又挖空心思想要体现自我价值的孩子。虽然小明从来没有告诉过妈妈,他要报酬不过是想要自己存些钱,在下个月的母亲节,送她一份惊喜。”

麦子的故事讲完了,我却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以爱之名,伤了孩子却不自知?为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专家解读:

留学是为了什么

专家:彭藐(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校长)

现在的中国孩子留学是很有咱们中国特色的,比如说当前的留学一般是孩子出去学习,母亲陪读。典型的丈夫负责养家,妻子负责相夫教子,结果两口子长期两地分居,这对家庭有好处吗?肯定没有!

但是如果夫妻双方都一起去国外,甚至说就打算居住在国外,那么我倒建议早点去。为什么呢?16岁以前所接触的语言环境,会成为孩子融入社会的先前观念。虽然现在中国的孩子很早就学习外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很密切,但是孩子一旦到了国外,语言以及观念还是不够“地道”的。他年纪越小去,融入当地孩子的圈子里也就越早,长大了在所在国家的朋友圈也就越广,因为人家相互之间说一些笑话说一些俚语,都能听得懂。所以我建议,只要不是特殊状况导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家庭,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有好处。越早精通当地的语言,对孩子在异国的成长越好。这一点我就体会得非常深刻。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加拿大和孩子过年,当时有很多孩子不回国就会在我们家过年,交往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有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之所以挂科,并不是他们爱玩或者是不努力,最大的原因还是在语言上不够精通。另外,有些家长会有些错觉,觉得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去了国外学习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语言不好,成绩不好,底子也不好,你到了哪里也不可能好。所以针对一些底子薄弱的孩子,我建议还是稍微晚一些到国外学习,虽然有人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不好,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好,但是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好,学习成绩是真好,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学好了,到国外还是够孩子所用的。

前几天我和一个富有的朋友聊天,他和我说想把孩子送到国外锻炼锻炼再回来。这种思想的父母在中国有很多,但是我是真的很不认同。因为一个孩子在大学里除了学习还能拥有什么?就是培养人脉!孩子在国外学习了四年,好不容易建立好的朋友圈子,一旦回国全部都得抛弃了,值得吗?孩子回国后还得重新打拼,重新打造人脉网,这些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不主张这种“学成归国”的事情。

被动接受和主动追求

专家:王蕾(北京市166中学校长)

看了案例,我觉得案例中的事情在中国是存在的,我也和你们分享一个案例。从2011年起,我校将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作为学生科学实践基地,冷泉港实验室是生命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摇篮”,4年中累计有近300名学生赴美参加为期2-3周的学习实践,参与的学生涉及北京市近10所学校。在最初的冷泉港给我们的评价反馈中,有些信息值得我们反思。

同类推荐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从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开始,到入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家长的使命并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为家长提供宝贵意见,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现身说法。
  • 爸妈助考不添乱

    爸妈助考不添乱

    每年的高考不仅仅承载着莘莘学子们的梦想,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终日为营养食谱犯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失眠,奔走呼号于各大高考招生咨询会之间……真的,身为家长,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临人生第一次大挑战时,尽自己全部所能助其一臂之力。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患上“高考综合征”,盲目地着急,过分地担忧,导致手足无措,这只能也必将给孩子带来许多额外的困扰。这也正是作者把《爸妈助考不添乱》这本书奉献给大家的原因。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介绍父母了解或掌握的应对宝宝常见病的知识,包括从细节认识宝宝的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皮肤湿疹等的防治和视力、口腔的保健。下篇介绍提高宝宝免疫力,远离疾病的饮食营养知识。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年轻爸爸妈妈们阅读。
  •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本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列出点滴塑造、关爱引导、科学疏导、严令身行、大胆放手、巧妙引导、授之以渔和软硬兼施等八个方阵的大框架,又有横向上从“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到 “孩子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怎么办”的56个设问,还有纵向上在每个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的“重视理由—追根溯源—榜样魅力—解决方法”的四步曲,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本书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笔锋犀利,文采洋溢。通过全书56个“怎么办”的设问,将翔实、具体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展开阐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可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
热门推荐
  • 驯魂门

    驯魂门

    “愔愔,愔愔……”宠溺的声音,若隐若现的传入她的耳,挥之不散,弃之不离……“是谁啊?”雨打青瓷的声音,幽幽的响起,她睡眼惺忪,不满的撅着唇……“愔愔,此生,定不弃不离!”他狂傲的语气,让她的俏脸上绽开一抹笑意……好不容易找到你,怎么能落入别人的手中呢?此生,你只会是我的……
  • 落魄皇族

    落魄皇族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出乎了她的想象,谋朝篡位?灭门?逃亡?钦犯?好吧女猪脚就这么悲催的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一个正在被抄家的倒霉鬼身上,请告诉她为什么别人穿越是代表正义,而她却代表一个超级大反派?
  •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他本是黑道枭雄,却死后重生……他无意中成为了马超,在西凉生活了十八个春秋。他竭力和这个世界融合同化,适应古人的一切……当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颗永不泯灭的枭雄之心跳动不停,欲与古人一争高下!他不做人臣,只为一步步登上高峰,享受刹那间的喜悦……当中原征战不休,他却在西凉励兵秣马!当曹操刚刚战胜平生敌手袁绍之时,他却率数十万铁骑,马踏长安!没有别的要求,求各位大大在看书的同时,能把我的书收藏一下,或者有富裕的给一张推票……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少年吴三朵穿越到宋朝成为吴玠,得麒麟钢枪,学得麒麟钢枪十八招;战西夏,抗金寇,功勋卓显。吴三朵成为吴玠后,斗奸臣,泡女人,耍番邦,除恶霸,一举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大宋崛起,华夏巨变。
  • 我唯一的公主殿下

    我唯一的公主殿下

    她是一个魔族的混血公主,却和一个神族的混血王子定了婚,这究竟是为什么?她又将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 兴虎腾龙

    兴虎腾龙

    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嘶鸣的战马、成千上万呐喊着挥舞着刀枪冲锋的古代士兵,还有大片丰收的农田……21世纪的退伍战士韩龙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卷回两千年前的西汉要塞-青云城。且看他如何拯救青云城百姓免遭匈奴屠戮,如何成长为兴汉第一名将,如何内惩国贼外树国威,如何帮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击溃匈奴保大汉万世太平,又是如何拂身而去深藏功名。这正是:青云城内风云起,大汉边关将星升。君臣戮力匈奴破,兴虎腾龙定乾坤。
  • 十诫社社长

    十诫社社长

    80年代和90年代在农村里出生的人就是一个贱德性。蔺十诫就是出生在农村的一条土狗儿,父母在外地打工,留下自己和妹妹留守家中照顾痴呆的爷爷和羸弱的奶奶,13岁的兄妹只见过父母三次面。1998年的大洪水覆灭了他的村庄、他的家院、他的亲人和他的意志,他从来没想到贼老天这么绝情——让我死吧!我什么都没了......唯一支撑让他活下去的就只有在市里读书的妹妹蔺夏珏,他的未来就从他踏在水泥路上的那瞬间开启,似乎一切都可以继续下去,即使自己粉身碎骨。进入私立的文曲中学只是为了要和妹妹一起考上大学,可是这个社会到底有多少的黑暗烟霾笼罩着!一个农村出来的土狗,你想要吃饭就必须变成爪牙锋利的獒犬!
  • 龙破九天

    龙破九天

    宇宙洪荒无尽岁月孕育出很多代文明纪元,赤洺文明、岚楚文明、枯栩文明等,然而都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文明纪元轰然破碎,湮灭于世。不是天灾,不是浩劫,而是人祸与阴谋!一个来自上位面亘古关于这个宇宙生命之初的秘辛。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抔黄土。七千年后早已落没的地球上,一名少年不甘平庸,身具融合血脉,异色双瞳,只身闯荡、突破桎梏、创造历史,踏上与天地人斗争的征途。风采异族、大千世界、苍茫宇宙、万物之源;眼目所见尽皆浮沉,时空的尽头,又有着怎样的神秘;人类之上,宇宙之巅,又有着怎样逆天的传奇看林炎,如何屠灭异族、绞杀蛮兽、横行银河、执镰刑天、勘破轮回,逆转时空,成就无上之上的传奇。
  • EXO之就想爱着你

    EXO之就想爱着你

    4个女孩相继来到韩国,缘分将她们拴住。因为一次偶遇,她们和他们认识了,又因为命运将她们带到了他们的身边。在爱神丘比特的帮助下,爱之箭成功射中她们。经历了一些磨难,在这些插曲中,4个女孩,变成了7个女孩,这7个女孩最后,拥有了友情和爱情。